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1
  • Nov
  • 2015

【深度分析】話說從頭,看馬習會的重大歷史成就

作者 馬習會觀察團

2015/11/11 11:59

TVBS-N_CLEAN_10M_20151107_23-10-02.mp4_20151107_233559.638

(楊盛昱/口述 網路新聞中心/記錄整理)

 

【簡介】
楊盛昱。資深媒體人,TVBS大陸新聞中心創辦人,1997即率先獲許可在大陸設常駐記者站,並親自率隊採訪過新加坡、上海辜汪會談。長期兩岸問題觀察者,分別在美國、台灣、香港、大陸擔任過媒體負責人及評論員,現任TVBS執行副總經理。

3450521334318

從1990年年底海基會成立,到1991年12月海協會成立前後,我就在那個時期開始進入了兩岸的採訪。在這段兩岸重要的協商接觸期,我於1992年時訪問過當時的陸委會副主委馬英九、大陸國台辦常務副主任兼海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樹備;並且完整採訪了1993年及1998年的二次辜汪會,還包括論及九二共識源起的香港會談,從海基會法律服務處處長許惠祐和大陸海協會咨詢部副主任周寧負責,將各自意見帶回由邱進益、唐樹備做細部確認,最後兩邊拍板,確立九二共識由來的過程,一直到這次的馬習會。

三次重要會談,皆有幸親身採訪,見證歷史。

比較起辜汪會和馬習會,很多人認為第一次辜汪會和馬習會都在新加坡,並從記者採訪的人數、場面來比較和論斷其規模與影響。但我不這麼認為,當年辜汪會談也是盛況空前,因為是兩岸協商的開端,所有海峽兩岸四地記者、國際媒體都到了。只是因為當年的媒體數量與現今媒體不可同日而語,不僅沒有網路媒體,即使電視媒體在1993年辜汪會時台灣還沒有七家新聞台,到了1998年上海辜汪會談也是如此。因此,比較辜汪會與馬習會的重點不在採訪人數,”真正的關鍵觀察點在於,這次真的是雙方領導人的見面。”

中共第一次突破心理關卡 馬習會承認中華民國是一個政治實體

領導人見面有什麼特別的含意,關注的焦點至少應包括:

第一、為何會有九二共識,因為1992年當時的原始文字,兩岸都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只是你喊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我用我的中華民國;你喊你的解放台灣,我喊我的反攻大陸,這就是一個實際並存的兩個政治實體,雖然處於隔海分治的現況,但大家對於一個中國的治權,卻都沒有放棄。

中共方面在20多年來,一直無法突破的核心重點,就是沒有正式承認中華民國是一個政治實體,這固然有大陸對國際話語權的考慮,也有對內的歷史包袱等各種原因所致。但這次馬習會最大的突破點,就在於馬英九已非中國國民黨黨主席,他出席馬習會唯一的身分就是中華民國元首,而他去見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元首。這更深層的意義就反映出中共66年來第一次突破心理關卡,能夠承認中華民國是事實存在的一個政治實體,也是馬習會為什麼這麼重要的原因。誰讓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邊用一種互相承認的對等地位會談,這個突破點已經不言可喻。

第二、有人對這次記者會提出質疑,認為大陸方面派的是張志軍,台灣卻是馬總統親自上陣,顯得不是那麼對等。我認為,台灣講了20多年的一中各表,就是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對於一些模糊的或者具有爭議的地方,各自表達或表述;這其實也正反映在這次記者會的巧妙安排。巧妙在於大陸方面按照慣例讓張志軍出場,因為那是他的主場。對中共來說,這並不在一個對等的場合裡,所以有自己的安排。但對台灣而言,在新加坡會談之後,桌上擺開的名牌上寫著總統馬英九,上面有國旗。形式上來說,分開舉行就是回到各自表述的原則。所以這是一個九二共識的升級版,每一個細節,仔細觀察,是有依據、有典故的。

 

第三、對於馬英九的表現,用外表衡量並不公平。習近平的開場白動之以情,叫做「打斷骨頭連著筋」,以情感做訴求;馬英九在開場白中論理,在幾點要件中,特別強調雙方降低敵意,等於確實把台灣人對大陸佈署沿海飛彈,不管是情緒或其他的,在直播中明白的說明。所以馬英九的表達是恰如其分。

也有人說:「習近平說大陸佈署沿海飛彈不是針對台灣,馬英九沒有去強烈的回應。」但這只是雙方第一次見面,何必求全責備。我把我的題目給你,你把你的立場給我,這是合乎國際禮儀,「這一時就會立即有結論嗎?我覺得不是的,所以我認為這觀察點有問題。」

建立兩岸熱線 更能體現和平解決爭端

另外張志軍轉述,習近平在關門會議中,對於一邊一國、一中一台、台獨問題,他的表達方式依然非常強硬,其實這樣強硬的態度表達,並沒有新意,共產黨都是這麼講的。我認為,真的關鍵在於馬英九怎麼回答的。

馬總統的回應「我講到為什麼不能表述到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者台灣獨立,就是因為中華民國憲法不容許,我一個字一個字都講了,我一點都沒有忽略到在這些立場上,我站穩一個中華民國總統應該有的立場。在我們中華民國憲法中也是不同意的、不可以的」。這就是用不卑不亢、又能嚴守分際的方式,明確表達,回歸到中華民國憲法的本身。也就是說做為一個政治實體,我們奉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對國家領土的完整是有精神的,並不容許一邊一國、一中一台及台獨。他用這樣的方式回應,我認為是有為有守,而且恰如其分,這防線守得非常好,大家不可以忽視他經過仔細推敲過的表達內容,我認為那是無懈可擊的。而這樣的表達是兩岸交往以來,無人企及的一種堅持與態度。也因此,這次馬習會,在所謂一個中國問題、各自表述問題及武力問題上,我認為馬英九並沒有失分。

其他方面,像是兩岸熱線的建立,提高到陸委會對國台辦,甚至於藉此機會逐漸向上發展,就如馬英九所說,當兩岸熱線提升到雙方對地方事務最高機構的一級主管,甚至兩岸領導人的會面能夠真正如他們所形容或期待的變成常態化,這樣的功能一旦落實,就能建立更好的對話基礎,並實現“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的理想。

總結來說,兩岸從過去最開始的紅十字會到後來海基、海協成立後的兩會協商,甚至把所謂兩黨協商一下子拉到政府對政府、當局對當局、一直到這次馬習會兩岸領導人會面,我認為,整個歷程代表著互相承認、互相尊重,建立起好的對話基礎,更藉此謀求和平解決爭端的方式。

當然在這樣的會議上,是不可能由兩個最高領導人談論一些枝微末節的執行細則,這放諸全世界都是如此。例如當我在記者會上提出關於亞投行的問題時,馬英九回答,習近平當場交代許多部門跟進。

我當場追問,關於邀請我們加入亞投行這件事情,習近平有沒有當場交代?並再緊接著問馬英九,是否交代哪個部門負責,有沒有時間表?他對我說:「有,當然這個時間表,並沒有告訴大家是2016或2017年幾月份就會實現的,接下來台灣方面,會由陸委會去follow這件事情」這也就表示,這件事情的推動上,兩邊都有對口單位就實際執行細節磋商、跟進,這已呈現相當的格局。

總之,見面所代表的政治意涵,已經呼應了九二共識的實質意義,馬英九在這次會面中的表現,也確實要公平的認定是有為有守,進退有據的。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digireply@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馬習會觀察團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在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11/7舉行66年以來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TVBS網路新聞中心,邀集專家、學者,為您從各面向解構馬習會。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