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Jul
- 2018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個人認為,身心醫學中最深奧的領域,有明顯的腸胃道症狀,卻檢查不出臟器問題。
就會被歸類於"功能性腸胃道疾病"這些症狀包括肚子痛,腹瀉,便秘,腹脹,逆流等等
最常見的疾病包括"腸躁症"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如其中沒有疼痛的症狀,則可能是功能性腹瀉,或功能性便秘。
這個領域的關鍵字是"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意即,腸胃道和大腦之間是相連的,訊息互通有無,這是很典型的"心理影響生理","生理影響心理"疾病。
腸胃道本身就有一套自己的神經網路,又透過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與大腦相連
大腦本身感受到的壓力與情緒變化,會藉由神經下傳,影響腸胃的神經功能
腸胃道內部的運動,發炎,疼痛,共生菌叢等等變化,也會化為神經訊息上傳至大腦,影響大腦的功能與情緒變化,簡單的說就是大腦的變化會影響腸胃,腸胃的變化也會影響大腦。
大腦感受到的壓力,會加重腸胃道的症狀,腸胃的狀況不好,也會回頭影響大腦情緒,腸胃道與大腦之間的互動,實則密不可分,這也是尖端醫學正在探索的領域之一。
治療功能性腸胃道疾病的大原則,就是要以全人照護的角度,同時顧及身心雙方的健康對輕微的症狀,第一步就是解釋腸胃與大腦之間的關係。
避免刺激性的飲食,有需要時使用控制症狀的藥物,有時候只要患者了解腸胃的症狀是來自於壓力甚至會不藥而癒。
我曾經治療過一名腸躁症患者,症狀是頻繁的腹痛與腹瀉,我只是跟他解釋症狀是環境改變的壓力造成的,回家後症狀自動消失,開立的藥物一顆都沒有吃到。
對於中等程度的症狀,就需要像寫日記一樣,記錄每一次的症狀發生,跟什麼事情有關係,然後主動的避開這些誘發事件來預防,症狀治療的藥物需要固定使用
也建議開始進行心理治療,因為有助於透過大腦的調適,改善腸胃的症狀 。
對於嚴重的症狀並不一定能藉由治療完全改善,可能只能改善到不會影響生活的程度,所以要為治療效果定出合理的目標,如有憂鬱症或焦慮症的共病,或止痛效果不夠,則應該使用抗憂鬱劑治療。
抗憂鬱劑能夠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不只能夠改善憂鬱或焦慮的情緒,特定的種類還能夠止痛。
個人先前也有使用抗憂鬱劑,將一位同時有腸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控制良好的案例。
如果以上的治療效果仍然不夠好,則會建議轉介疼痛專科治療。
延伸閱讀
人氣點閱榜
她真心奉勸女人這9種朋友別深交:背後講壞話、勢利眼、重男輕女...
2017/06/20 12:53一定要有這9種感覺,這才叫做愛情!
2017/09/25 12:43清大高材生面試遭打槍8次,第9次他才知道…
2017/08/24 10:43想要讓男人愛妳,先從了解男人開始。
2017/05/04 18:02吃地瓜減重卻變胖?營養師:這樣吃才能降低熱量
2018/06/04 10:47生理期特別累?其實妳缺少這些營養!
2018/01/17 14:23外食族必備「麵攤熱量表」,當心爆卡小吃!
2017/12/26 10:49出差實用!5句海外協商談判英文讓你懂得Give And Take
2018/03/06 14:50【偏執型人格】既自卑又自大,既熱愛又猜疑 !
2016/06/02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