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0
  • Jul
  • 2018

腸胃經常不舒服卻找不出原因?當心是跟它有關

作者 秒懂家醫科

2018/07/10 13:16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個人認為,身心醫學中最深奧的領域,有明顯的腸胃道症狀,卻檢查不出臟器問題。


就會被歸類於"功能性腸胃道疾病"這些症狀包括肚子痛,腹瀉,便秘,腹脹,逆流等等

 


最常見的疾病包括"腸躁症"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如其中沒有疼痛的症狀,則可能是功能性腹瀉,或功能性便秘。

 

這個領域的關鍵字是"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意即,腸胃道和大腦之間是相連的,訊息互通有無,這是很典型的"心理影響生理","生理影響心理"疾病。

 

腸胃道本身就有一套自己的神經網路,又透過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與大腦相連

 


大腦本身感受到的壓力與情緒變化,會藉由神經下傳,影響腸胃的神經功能


腸胃道內部的運動,發炎,疼痛,共生菌叢等等變化,也會化為神經訊息上傳至大腦,影響大腦的功能與情緒變化,簡單的說就是大腦的變化會影響腸胃,腸胃的變化也會影響大腦。


大腦感受到的壓力,會加重腸胃道的症狀,腸胃的狀況不好,也會回頭影響大腦情緒,腸胃道與大腦之間的互動,實則密不可分,這也是尖端醫學正在探索的領域之一。

 

 

治療功能性腸胃道疾病的大原則,就是要以全人照護的角度,同時顧及身心雙方的健康對輕微的症狀,第一步就是解釋腸胃與大腦之間的關係。

 

避免刺激性的飲食,有需要時使用控制症狀的藥物,有時候只要患者了解腸胃的症狀是來自於壓力甚至會不藥而癒。


我曾經治療過一名腸躁症患者,症狀是頻繁的腹痛與腹瀉,我只是跟他解釋症狀是環境改變的壓力造成的,回家後症狀自動消失,開立的藥物一顆都沒有吃到。


 

對於中等程度的症狀,就需要像寫日記一樣,記錄每一次的症狀發生,跟什麼事情有關係,然後主動的避開這些誘發事件來預防,症狀治療的藥物需要固定使用

 

也建議開始進行心理治療,因為有助於透過大腦的調適,改善腸胃的症狀 。

 

 

對於嚴重的症狀並不一定能藉由治療完全改善,可能只能改善到不會影響生活的程度,所以要為治療效果定出合理的目標,如有憂鬱症或焦慮症的共病,或止痛效果不夠,則應該使用抗憂鬱劑治療。


抗憂鬱劑能夠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不只能夠改善憂鬱或焦慮的情緒,特定的種類還能夠止痛。


個人先前也有使用抗憂鬱劑,將一位同時有腸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控制良好的案例。

 

如果以上的治療效果仍然不夠好,則會建議轉介疼痛專科治療。

 

延伸閱讀

 

減肥減出一身病 這5大錯誤觀念你必須知道!

 

夏季不可不防登革熱 輕忽恐休克死亡

 

 

香蕉含鉀量高 這些族群食用前請當心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秒懂家醫科

  • 在家醫科的訓練過程中,除了累積許多的醫學簡報作品,也深刻體會到民眾很需要家醫科,不斷思考如何讓大家更了解家醫科的優點.因此以圖文創作宣導家庭醫學與分級醫療的觀念,為更好的醫療環境貢獻心力.我們分享好懂的家庭醫學知識,與推廣家庭醫師的分級醫療觀念,編輯包括醫學中心家醫科研修醫師林彥安、以及同心醫療體系民安診所主治醫師何建翰。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