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4
  • Feb
  • 2018

消除年節美食肥債,跟著中醫這樣做!

作者 華人健康網

2018/02/14 14:58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ㄜ~肚子好像一顆氣球,好難過喔!」最近美食吃太多,讓您肚子脹痛、小腹變大了嗎?想要快速消除這些美食健康債,趕快拿起筆或手機截圖做紀錄,以下將完整公開美女中醫師消脹氣的養生秘訣!

 

●吃!吃!吃!暴飲暴食,小心腸胃會「生氣」

 

 

張文馨中醫師表示,引發脹氣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影響腸胃蠕動所導致,可能是天生或久病失調造成脾胃虛弱,也可能是胃炎、大腸激躁症、消化性潰瘍等消化道疾病所造成。

 

但較常見的還是與暴飲暴食、常吃冰品或生冷食物、長期喝酒或偏好燒烤炸、油膩、辛辣等刺激類食物有關。

 

每年自12月至隔年3年,國人從冬令進補、歲末結婚潮、尾牙、大小好友聚會,一路吃到農曆春節和元宵節,常常前一餐還沒完全消化,下一攤就緊接而來。

 

許多人吃著吃著,不但腰圍變粗、小腹變大,就連腸胃健康也拉警報,常有肚中藏氣球的脹氣不適感。

 

●腹部按摩消除脹氣~方法對了才有效

 

胃部脹氣好難過,如何快速解脹氣呢?按摩腹部是個很好的辦法,但張文馨中醫師提醒,腹部按摩有一定的手法,可不是隨便敲敲按按就好喔!

 

 

穴位示意圖。(圖片提供/張文馨中醫師)

 

腹部周圍穴位包括:中腕穴、水分穴、天樞穴和關元穴,都有健胃整腸、消除脹氣和雕塑小腹的作用。

 

在排便前或腸胃脹氣時依循由右往左下方的順時針方向,用中指深層按摩穴位,每一個穴位深按20下,力道要到感覺痠脹,早晚至少各做一輪,有助促進腸道蠕動,快速舒緩脹氣不適。

 

1.中脘穴:屬任脈,為胃之募穴,位於肚臍上4寸(約為2個三指寬的距離),經常按摩有和胃健脾、通降胃氣之效。

 

2.水分穴:屬任脈,位於肚臍正上方1寸(約1個大拇指指節的寬度),可理氣止痛、通調水道。

 

 

3.天樞穴:屬胃經,又為大腸募穴,可促進腸胃蠕動。位置在肚臍兩側旁開2寸(三橫指寬),左右各一。

 

4.關元穴:屬任脈,為小腸募穴,小腸腑氣聚積之處,可促進腸道蠕動。位置在肚臍正下方3寸(四指幅寬)。

 

除了上述腹部穴位之外,如果因為吃太撐造成腹部脹痛,還可以再按壓手部虎口處的「合谷穴」。合谷穴屬大腸經,可以調節腸胃,通絡鎮痛,一併改善胃脹氣、胃痛、便祕或腹瀉等症狀。

 

另外,搭配仰臥起坐或空中腳踏車,每日至少20下,消脹氣和瘦小腹的效果會更好喔!

 

●易脹氣體質看過來~正確飲食V.S錯誤飲食

 

 

相較於脹氣發生後的補救,事先防範更為重要。張文馨中醫師提醒,如果是常常脹氣的人,平時應特別注意飲食,少吃烤炸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粉、糯米製品(肉粽、油飯、飯糰、湯圓、麻糬、肉圓、米苔目、年糕)

 

少吃發酵食物如包子、麵包,以及油炸肥膩食物如炸雞、肥肉。豆類、馬鈴薯、地瓜、玉米、芋頭、甜食、牛奶、奶茶、汽水、可樂、啤酒和金針菇,也要盡量避免。

 

盡量多吃金桔、柚子、蘿蔔、牛蒡絲、地瓜葉等蔬菜水果,有助行氣解鬱和消脹。另外,遇到壓力大時,也可以泡杯「玫瑰順氣飲」來喝,不僅有助放鬆心情、調節自律神經,還有助保健腸胃,預防脹氣。

 

【玫瑰順氣飲】

 

材料:粉紅玫瑰1錢、決明子1錢、陳皮1錢。

 

作法:將藥材洗淨,包入過濾袋,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600c.c.,燜泡20分鐘後即可代茶服用。此藥材包可反覆回沖至無味。

 

叮嚀:孕婦不宜。

更新時間:2018/02/14 14:58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深受大眾信賴的健康頻道,我們提供最完整的健康、營養、運動、減重、塑身、養生、疾病、長照等相關專業的保健資訊以及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守護您的健康!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