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衛福部食腦蟲張學雷今日秀泰影城歇業反分裂國家法中華隊連勝文地震群創7-ELEVEN
  • 搜尋:

    黃琲茹 結果共691筆

  • 蔡政府再戰2020 怎扭轉「討厭民進黨」?

    從夜市消費券到擴大國旅補助,民進黨力拚連任,端出不少政策牛肉,但人民有感嗎?民進黨去年歷經九合一大選的慘敗後,想在2020扳回一城,從低薪、就業到教育等議題,都是蔡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
    2019/09/16 22:46
  • 2020這樣配? 「最強副手」點將錄 

    想要拿下,2020大選這一局,副手人選就很重要了,不管是國民黨的韓國瑜、民進黨的蔡英文,或是加分副手2200箭在弦上的郭台銘,各陣營檯面上的副手人選,都不少想要找出最強副手,專家說其實有三大指標。
    2019/09/13 22:47
  • 向「退休軍系」喊話 韓國瑜:若敗選恐亡黨

    總統大選動員催票,韓陣營鎖定軍公教票倉,不僅喊話,希望退休軍系,能夠團結支持正藍候選人,甚至還說,如果輸了2020,國民黨會有亡黨危機,專家認為,國民黨2020力拚重返執政,能不能就政策面,提出新論述,才是最後能否催出,軍系選票的關鍵。
    2019/09/12 00:16
  • 能源轉型台灣行不行? 綠能創新超乎你想像

    推動能源轉型議題,台灣有創新也有挑戰,現在除了風力、水力、太陽能的運用外,怎麼克服氣候變因,穩定產電,再有效儲存電能,分配運用,工研院研究團隊,透過微電網、鋁電池等新科技,逐步推動轉型,創新綠能,在台灣掀起的能源革命,帶您一塊來瞧瞧。
    2019/09/12 00:13
  • 打蔡成為「公開默契」? 2020議題攻防戰

    儘管國民黨整合,始終卡關,第三勢力的競合,也充滿變數,但近期,砲打蔡政府,似乎成為各大陣營「不能說的默契」,不過這樣的選戰策略,如果只是一昧攻擊,未必能在選民心中加分,大選的議題攻防,從誰問、誰答,到該不該答、怎麼回答,競選團隊,需要更多運籌帷幄。
    2019/09/10 23:31
  • 2020戰到海外! 「訪美」較勁就看十月

    台灣總統大選,戰場延伸海外,掀起「訪美戰」,除了韓國瑜計畫,十月中訪美,綠營也規劃,在美造勢活動,郭陣營訪美行程還沒出爐,但已經喊出可以直達白宮,會見川普,各大陣營較勁意味,十分濃厚,「訪美政治學」似乎也成為大選前哨戰。
    2019/09/09 23:26
  • 郭台銘真有「參選劇本」? 學者提三大「選定」指標

    917攤牌日倒數,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參選,似乎已經是箭在弦上,除了競選團隊陸續到位,近期也向蔡總統下辯論戰帖,似乎有意拉高格局,如今外界對於郭台銘的「參選劇本」,傳聞不斷,儘管郭陣營對於各種風聲,不予評論,但從種種跡象來看,國民黨整合似乎還是很艱難。
    2019/09/06 23:06
  • 郭韓「兄弟情」不再 「負面競選」傷敵也自傷

    國民黨初選結束後,郭韓兩人從過去的稱兄道弟,到如今的王不見王,交情今非昔比,甚至韓國瑜,近期的發言,都被解讀有「酸郭」意味,兩人關係看似漸行漸遠,選民會怎麼解讀?又會不會影響選情?來聽學者分析。
    2019/09/05 22:48
  • 從「連宋」到「郭韓」 藍營分裂綠必得利?

    郭柯王合作態勢,逐漸明朗化,似乎也引發藍營基層焦慮,因為說到過去,藍營分裂讓綠營得利,最經典的例子,就是2000年的連宋之爭,而如今,郭韓兩人,各有擁護者,會不會因為內部分裂,影響選情?郭陣營的表態,也成為重要關鍵。
    2019/09/04 23:20
  • 郭參選成「最強吸票機」? 關鍵表態日倒數計時

    國民黨整合從初選結束後談到現在,面對郭柯王聯盟態勢已定,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關鍵表態日,也倒數計時,最快時間點外界揣測就在九月13日至17日,中選會的連署截止日,郭辦也公開內部「調和式民調」,強調郭台銘參選,吸走的是綠營的票與韓國瑜民調無關,但學者似乎有不同見解。
    2019/09/03 22:47
  • 電價有望「連三凍」 選前「不漲」還是「不敢漲」?

    2020選戰升溫,電價調整,是不是也攸關選情呢?其實國內電價,已經連續兩次凍漲,10月電價漲不漲,經濟部預計9月中旬開會決議,但現在看來,電價持續「凍漲」可能性高,但學者提醒,電價一昧凍漲,未必是好事,電價應該回歸市場機制,不該成為選舉支票。
    2019/09/02 23:25
  • 地球在發燒! 高溫用電炎夏必考題

    觀眾朋友有覺得,夏天越來越熱了嗎?這真的不是你的錯覺,中央氣象局統計,近30年,台灣溫度平均溫度上升大約2.4度,不但高於全球的1.8度,相關研究也指出,夏天的天數越來越長,隨著氣溫升高,供電跟用電,這兩個夏季必考題,今年夏天,台灣能夠順利過關嗎?
    2019/09/02 23:23
  • 除了「討厭藍綠」外 第三勢力難撼動選情?

    過去被視為「討厭藍綠」的第三勢力,在台北市長柯文哲組黨、時代力量面臨分裂危機後,可能為2020大選的震撼彈嗎?其實從歷屆總統大選的得票率來看,第三勢力的消長,每次大選都有變化,第三勢力想成為左右選情的重要角色,從人才到整合,都有很多挑戰。
    2019/08/30 23:13
  • 直播、下鄉、拉高格局 韓陣營2020新戰術

    韓國瑜的國政顧問團正式成軍後,對於選戰策略也做出調整網路空戰,將以一週一直播的方式,提出政策跟學者、選民交流,週末照樣下鄉,鞏固基層陸軍在議題發言上,將只針對蔡總統來做回應,選戰策略多管齊下就怕其他紛擾,打亂競選節奏。
    2019/08/30 00:03
  • 「韓國瑜為你撐腰」將上線 「市政即選舉」衝選情!

    韓國瑜在初選過後,卡在市政、國政、選戰間,可以說是蠟燭多頭燒,過去主打的「平日拚市政、假日打選戰」策略,競選團隊也做了調整,不但喊出「市政就是選舉」,國政顧問團也計畫提出「韓國瑜為你撐腰」的青年政策,拚市政跟打選戰,真能相輔相成嗎?來聽聽專家分析。
    2019/08/28 22:56
  • 肉品連加熱都不用! 「拆開即食、小包裝」正火

    不管荷包有沒有緊縮,吃的總是不能省,現在肉品市場吹起小包裝、拆開即食風潮,不管是豬肉、雞肉、牛肉,越來越多的肉類熟食,主打「拆開就能吃」,便利性成為肉品市場賣點後,勢必再掀起一股廚房革命。
    2019/08/28 00:28
  • 想標MIT沒那麼簡單! 海關查驗SOP報你知

    美中互徵關稅,貿易戰火升溫,可能會讓陸製品洗產地的事件,越來越頻繁嗎?其實除了台灣關務署,一年來,已查獲15件疑似違規案件,陸廠在越南洗產地的行為,也引起美方注意,究竟海關在查驗貨品,有哪些SOP?產品要標示MIT,又得遵守那些規範?帶您一起關心。
    2019/08/26 20:46
  • 很難不淹的防災新思維 「洪災管理」智慧化

    白鹿颱風進逼,從目前觀測路徑來看,它很可能成為近2年來,首次登陸的颱風,防範雨淹,水利署已經在全台部署,1271部抽水機應變,而因應極端氣候加劇,我們的「洪災管理」,也走向智慧化,透過氣象資料,分析大氣環境,已經能有效預測跟洪災跟防減災。
    2019/08/23 23:25
  • 食安、交安、勞務 美食外送風險誰扛?

    2018年餐飲外送的年產值,高達225億元,新型態的「平台經濟」,商機無限,但國內的法規設置,似乎跟不上腳步,我們從勞動安全、道路安全、食品安全,三大區塊來看,目前只有衛福部將美食外送平台,列為「食品物流業」管理,在勞動安全跟道路安全的部分,因為沒有專責法規,光靠業者跟外送員自主管理,似乎仍遊走灰色地帶。
    2019/08/23 00:33
  • 捷運聯開宅市場熱 出手前利弊看這邊!

    總統大選跟國際局勢,都讓下半年的房市充滿變數,但北台灣的捷運聯開宅,似乎有強勢回歸的趨勢,以蛋黃區的聯開案來說,每坪單價,甚至有機會上看200萬元,但主打「到站就到家」的聯開宅,平均房價,也較周邊高出1成,購屋族,要在生活品質跟CP值中取得平衡,還是要多方考量。
    2019/08/21 22:50
  • 反送中抗爭難解 港府「這三招」恐掀波瀾?

    香港反送中示威行動,延燒兩個多月,週週有活動從不間斷,就在大陸武警集結香港邊界後,美方也提出警告,若北京採取鎮壓行動,將損害美中貿易談判,但港府與示威群眾,迄今仍無法達成共識,隨著10月1日,大陸建國七十周年國慶即將到來,反送中抗爭的關鍵時間點,北京當局會怎麼出招?全球都在等著看。
    2019/08/20 00:05
  • 地牛翻身震不停? 「致災性地震」30年一次

    今天清晨,嘉義發生規模4.6地震,加上上週,宜蘭連兩震,台灣近期地震頻繁,真的有跡可循嗎?從地震測報中心的監測數據來看,今年一到七月,台灣地震發生次數,明顯偏少,地震活動偏低,未來確實有頻繁地震發生的可能,至於有沒有可能是致災性的大地震?專家認為,不需要太恐慌。
    2019/08/16 23:16
  • 韓「選戰模式」啟動! 對內整合、外拚地方勢力

    國民黨整合喊了好久,卻始終不見進展,14日晚間,黨主席吳敦義跟高雄市長韓國瑜,原本傳出要「吳韓會」交換意見,也因為消息提前曝光,臨時喊卡,儘管韓國瑜周末競選行程照跑,但選總統跟百里侯,畢竟格局不同,怎麼讓相關的競選團隊、策略,在最短時間到位,成為藍軍的首要任務。
    2019/08/15 22:35
  • 陸客限縮換日客來 拚觀光不能只砸錢補助

    大陸從8月1日起,限縮陸客旅客來台,會不會掀起一股,日本遊客來台的觀光潮呢?主要是因為台日航班多,距離近加上近期,日本媒體鼓勵來台灣觀光,不少國內的熱門景點,都能看見日本旅客,而為了因應陸客限縮,觀光局也加碼國旅,祭出36億元旅遊補助,但補貼是針對國內旅遊,跟吸引外籍遊客來台,根本是兩個不同市場,政府衝國旅拚觀光,真的能達到預期效應嗎?
    2019/08/14 23:49
  • 917攤牌日倒數! 郭柯王攤牌撼藍軍團結?

    角逐2020郭、王、柯結盟的傳聞甚囂塵上,儘管三人還沒見面,但三方陣營聯繫管道持續暢通,九月17日是中選會申請登記連署最後一天,郭、王、柯「選不選總統」的攤牌日倒數,加上國民黨內整合不見進展,內外變因夾擊,學者擔心恐怕衝擊選情。
    2019/08/13 23:5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