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中風大陸旅遊旅遊警示罕癌男星橙色警示姜育恆狄鶯孫安佐極地個資
  • 搜尋:

    月球 結果共556筆

  • 黃仁勳訪新德里會莫迪 輝達強調與印度科技合作

    G20峰會將於印度召開之際,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天在新德里會晤印度總理莫迪,輝達表示,在印度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後,兩人會談強調輝達與全球科技強國加強合作。
    2023/09/05 06:39
  • 有片/登陸月球還不夠 印度首個「太陽探測器」發射成功

    印度在不到2周前才成為全球首個完成月球探測器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不過探索太空的好奇心並未停歇,「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2日成功發射首個太陽探測器,搭載的7項儀器更有助於在未來解開更多有關太陽的謎團。
    2023/09/02 15:58
  • 可怕巧合!登月任務剛失敗  俄頂尖太空學者「吃毒菇死亡」

    俄羅斯每每發生神秘死亡事件都會讓人聯想是否是政府所為,近日該國又有1名頂尖太空火箭科學家因「食用有毒蘑菇」而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中毒的時間點與先前俄羅斯登月計畫宣告失敗相當接近,加上近期俄羅斯不斷傳出菁英人物死亡、引發外界遐想。
    2023/09/01 16:58
  • 什麼是超級藍月?真的是「藍色月亮?」 100年僅4次別忘了抬頭看

    所謂的「藍月」,並不是月球變為藍色,而是指在同月份中的第二次滿月。根據臺北市立天文館資料,由於月球朔望週期為29.53天,比大部分月份短,因此平均每2至3年就有機會發生藍月。今(2023)年8月2日與31日皆為滿月,其中第二次滿月就是藍月,而且這兩次滿月都是地月距離在36萬公里內的超級月亮,更為特別。統計顯示,超級月亮和藍月同時發生的「超級藍月」非常少見,從1951至2050年的百年間僅出現過4次,分別在1996、2010、2023與2029年。
    2023/08/31 11:51
  • 百年奇景!藍月+超級月亮「超級藍月」來了 壯觀時機曝

    這個月最精彩的超級天象「超級藍月」將在31日晚登場!台北市立天文館透露,當晚6點39分,月球剛東升後的一段時間裡,將可在地平線附近看見一輪又大又亮的滿月,且是繼1951年至2050年以來,百年難得的奇景,非常值得一見。
    2023/08/31 09:37
  • 超級藍月要來了!命理師曝「招財祕法」 錯過這次再等6年

    天文奇景「超級藍月」即將在31日晚上6時40分升起,當晚的月亮不但會又大又亮,還是本月出現的2次滿月,除了把握時間觀賞這美麗奇景之外,其實這個時間點也很適合旺財運,命理師柯柏成就分享了「超級藍月」招財祕法,錯過這次恐怕要再等6年。
    2023/08/31 08:58
  • 探月還不夠!印度周六發射首個「太陽探測器」 可觀這些現象

    印度日前成為全球首個完成月球探測器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後,探索宇宙的腳步仍未停歇,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28日宣布,將發射首個太陽探測器「太陽-L1號」(Aditya-L1),預計將於9月2日執行;若發射成功,將是印度史上第一個太空太陽觀測站,有望解開有關太陽的更多謎團。
    2023/08/30 12:22
  • 搶先機!印度「月船3號」登月球南極 超車俄羅斯

    新一輪太空競賽,印度超車俄羅斯取得成就,兩國先後發射登月器,預計本週在月球南極地區進行軟著陸,沒想到俄羅斯的「月球25號」不慎墜毀。雖然經費沒有其他國家多,但印度的「月船3號」歷經一個多月的飛行,23日成功著陸,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在月球南極降落的國家;未來將積極探索月球南極區域表面,隕石坑內是否有科學家期待的水冰資源。
    2023/08/24 19:53
  • 只花7500萬美元!印度成功登月 全球首創降落月球南極

    印度成功登陸月球南極,達成全球首例壯舉!遠在南非參加金磚峰會的印度總理莫迪,也用視訊方式和國民同慶。印度這趟任務,共花費7500萬美元,甚至不到NASA登月任務預算千分之一。專家表示這意義重大,代表人類能以更實惠的方式,進行太空探索。
    2023/08/24 14:57
  • 印度搶先中美俄登月球南極 有何「大祕寶」各國砸錢探索

    印度月船三號(Chandrayaan-3)無人探測器,在升空一個多月後,成功在台北時間23日晚間,打敗中國、美國與俄羅斯,率先完成人類太空史上首次軟著陸月球南極(south pole)的里程碑,這也是印度第二度挑戰月球南極,有了2019年登陸墜毀的經驗,如今成功打敗當地各種大小隕石坑,即將替全世界揭開這塊最神秘的月球區域,也讓外界好奇,月球南極究竟藏著什麼,為何有如此大的誘惑力,能驅使多國爭相投注重金進行探索?
    2023/08/24 11:41
  • 登上月球表面!印度完成壯舉 成為「首登陸月球南極」第一國

    印度「月球飛船3號」(Chandrayaan-3)登陸器今天安全在月球表面著陸,使印度成為第一個成功將登陸器降落於月球南極的國家。
    2023/08/23 21:41
  • 印度挑戰登陸月球南極!舉國祈禱 數億人看直播

    印度「月船3號」探測器升空後,預定在台灣時間晚上八點半,要挑戰登陸月球南極,由於日前俄羅斯探測器登陸失敗,印度想挑戰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舉國上下一起祈禱,甚至開放學生上課時,可以看直播。
    2023/08/23 19:36
  • 挑戰太空史首次!印度探測船今晚登陸月球南極 直播看這

    印度月船三號(Chandrayaan-3)無人探測器,在升空一個多月後,將在台北時間23日20時,挑戰人類太空史上,首次在月球南極(south pole)軟著陸的里程碑,只要能登陸成功,印度將成為第一個完成壯舉的國家,也是史上第四個成功軟著陸月球表面的國家,該國航太中心將進行全程直播。不久之前俄羅斯月球25號探測器(Luna-25),才因為登陸期間沒抓準推進器時間,導致探測器最終功虧一簣,在月球表面墜毀而任務失敗。
    2023/08/23 18:06
  • 睽違47年探月難堪收場! 俄「月球25號」墜毀

    世界強權的太空競賽逐漸白熱化,不過俄羅斯恐怕先遭到重創,預計21日就要登陸月球南極的俄羅斯「月球25號」探測器傳出降落異常,墜毀在月球表面。由於月球南極被認為有豐富水冰,成為大國爭相探索目標,下一個要挑戰將是印度「月船3號」,預計23日要展開登月任務。
    2023/08/21 18:01
  • 俄羅斯「月球25號」登月失敗 關鍵顧問突健康惡化住院

    俄羅斯睽違47年的登月計畫20日宣告失敗。俄國聯邦太空總署(Roskosmos)表示,本來預計於21日在月球軟著陸的無人探測器「月球-25」失控墜毀。消息傳出後,一名曾參與該計畫的頂級天文學家,因健康急遽惡化緊急住院。
    2023/08/21 15:52
  • 俄羅斯探測器「月球25號」撞月球! 睽違47年登月失敗

    俄羅斯航太(Roskosmos)本月睽違47年再度進行登月行動,探測器「月球-25」號(Luna-25)於11日升空後,原本應該在週六(19日)按照原定路線在月球登陸,並於21日返回地球降落南極,但早前突然傳出跟地面失去聯繫。俄羅斯航太今(20)日透過聲明證實,「月球-25」失控進入不可預測的軌道,並且已經墜毀在月球表面,讓這場自1976年以來,俄羅斯首場登月行動以失敗告終。
    2023/08/20 17:40
  • 探測器「月球25號」出狀況 俄羅斯登月計畫現隱憂

    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Roscosmos)今天表示,「月球25號」(Luna-25)探測器在登月前的飛行期間出現「緊急」狀況。
    2023/08/20 14:45
  • 睽違47年重啟探月! 俄國登陸月球南極探「水冰」

    睽違47年,俄羅斯再度展開探月任務。俄羅斯的登陸器「月球-25號」,預計要在月球南極著陸,探測月球表面的「水冰」,這是各國爭相競逐的珍貴資源。另外,印度的探月器「月船三號」,也將登陸月球,儼然成了大國太空角力的新戰場。
    2023/08/14 22:18
  • 隔近半世紀再登月!俄羅斯重回太空競爭 美中印日參賽

    俄羅斯月球探測器「月球25號」,週五(8月11日)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方太空發射場」順利升空。俄方為了要與上個月發射「月船三號」的印度,搶奪在月球南極登陸的「第一」寶座,還特別改探測陸計畫,把原本與印度同一天著陸的時間提早兩天。但分析認為,俄羅斯因為對烏克蘭的侵略引來制裁,恐怕很難取得尖端零件,因此登陸成功的機率恐怕不到七成。分析也坦承,俄羅斯重回月球的目的,是要告訴其他太空競爭者:「俄羅斯回來了」。
    2023/08/11 20:00
  • 維珍銀河再攀巔峰! 首批民間旅客往返太空

    觀光太空之旅再創巔峰,維珍銀河首度只載民間旅客到太空邊緣,透過網路全程直播,向大家分享飛向太空的喜悅。而這次搭乘的三名旅客中,有罹患帕金森氏症的英國前奧運國手,還有一對幸運抽中座位、來自加勒比海的母女。維珍銀河打出免專業人士陪同,就能進行宇宙旅行的噱頭,目前一張門票賣1429萬台幣,還有800人等著一圓太空夢。
    2023/08/11 16:50
  • 有片/睽違50年再訪月球 俄羅斯無人探測器升入太空

    冷戰時期的蘇聯(USSR)對探索月球非常感興趣,截至1976年為止,一共發射24組以上的月球號系列探測器,成功從月球表面取回重要土壤和礦石樣本。但後面隨著計畫中斷,加上俄羅斯兩度登月失敗,讓探索月球的計畫延宕46年,才在月球25號探測器(Luna-25 mission)升空後,繼續撰寫俄國探索月球的故事,此次預期要登陸南極區域,在當地蒐集土壤岩石,並搜索是否有水源和地理特徵等資訊,替未來組件太空殖民地預先做準備。
    2023/08/11 10:28
  • 登陸系統開發進度落後 NASA重返月球計畫恐延期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阿提米絲3號(Artemis 3)任務原定於2025年讓人類重返月球,如今官員表示,這趟任務恐怕來不及載人登月了。
    2023/08/09 16:47
  • 一天不是24小時? 研究曝:6億年前每天少4.5小時

    總覺得一天24小時不夠用?台北市立天文館日前表示,過去天文學家已知,地球自轉速度會因為月球引發的潮汐而減慢,一天的長度每世紀約會增加千分之1.7秒;最新研究發現,太陽和地球環境也是影響地球自轉的重要因素,過去曾有長達14億年期間,地球的一天只有19.5小時。
    2023/07/23 10:34
  • 目標移民月球!印度「月船三號」發射成功 將在南極找水

    人類在探索太空取得重大突破,各國也紛紛投入太空競賽;印度今(14)日當地時間今天下午2時35分(台灣時間下午5時05分)成功發射搭載軌道飛行艙(orbiter)、著陸器(lander)、月球探測器(rover)的太空船「月船三號」(Chandrayaan-3),將挑戰成為首個在月球南極著陸的國家,加入美國、蘇聯、中國的「登月俱樂部。」
    2023/07/14 17:29
  • 美商人花千萬買「終生機票」 30年里程可來回月球48趟

    30年來,美國商人史塔克(Tom Stuker)搭乘的飛機里程數約達3700萬公里,相當於地球到月球來回48趟,號稱全球飛航里程最多的旅客,但他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碳足跡有多少。
    2023/07/11 14:5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