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桃園民宅慶生情侶澳洲內鬼余天網友車手女屍
  • 搜尋:

    新研究 結果共1,186筆

  • 史上最大哺乳類動物!秘魯發現「史前巨鯨」 比藍鯨重2倍

    一項新研究指出,科學家們在秘魯發現的一頭已滅絕的古代鯨魚,名叫Perucetus colossus(秘魯巨鯨),生活在約38至4千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Eocene);這種巨獸體形近似海牛,最長約20公尺,最重達340公噸,可能是最大哺乳動物藍鯨的2倍多,甚至超越最大的恐龍,是有記錄以來最重的動物。
    2023/08/03 10:53
  • 女性飲酒相關疾病死亡比例「逐年增」!專家:壓力太大

    根據美國酒精濫用與酒精中毒研究院的數據,酒精是美國「第四大可預防死因」,每年導致超過14萬人死亡,其中包含約9.7萬男性與4.3萬女性。雖然總體而言,男性患上酒精相關疾病死亡的機率為女性的兩倍多,但此差距似乎正在縮小。最新研究發現,越來越多女性因酒精造成的相關疾病而死亡。研究顯示,女性先天的身體結構使得引起併發症的機會更高,而近年來生活壓力增加也是造成飲酒過量致生疾病的可能原因。
    2023/08/01 18:15
  • 有毒藻類海中增生 海豚海獅驚傳暴斃潮

    國際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過去 20 年來,由於海洋溫度迅速升高,海洋水色出現明顯變化,全球約有 56% 的海洋呈現綠色,其中多數集中在赤道附近。這一現象主要歸因於浮游植物爆增,尤其是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導致小型蜉蝣植物大規模生長。這些蜉蝣植物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水中氧氣,形成海洋中缺氧的死亡區。
    2023/07/31 23:00
  • 做家事降罹癌風險!研究證實「機率少18%」:體力活最有效

    癌症作為最可怕的疾病之一,對人的影響之嚴重可謂無庸置疑,各國醫療領域的專家學者也不斷在鑽研,尋找在與病魔共存的同時,更能有效根治病症的方法;如今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最新研究發現,「做家事」或許就是一大解方。
    2023/07/31 05:30
  • 韌帶傷勢救星?研究揭「袋鼠肌腱修復法」:將投入臨床試驗

    對許多運動員來說,韌帶傷勢是相當惱人的傷病,雖然並非完全無法治療,但從受傷起到痊癒中間,肯定是相當煎熬的;《美國運動醫學(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期刊指出,最新研究顯示,袋鼠肌腱組織或許將成為「另類療法」。
    2023/07/23 13:34
  • 一天不是24小時? 研究曝:6億年前每天少4.5小時

    總覺得一天24小時不夠用?台北市立天文館日前表示,過去天文學家已知,地球自轉速度會因為月球引發的潮汐而減慢,一天的長度每世紀約會增加千分之1.7秒;最新研究發現,太陽和地球環境也是影響地球自轉的重要因素,過去曾有長達14億年期間,地球的一天只有19.5小時。
    2023/07/23 10:34
  • 新冠後遺症「腦霧」嚴重影響大腦?英研究:衰老10歲

    雖然新冠肺炎對人類的影響日漸縮小,不過曾確診的群眾至今仍會有後遺症,其中又以「腦霧」(Brain Fog)最為人所知。英國近期一項新研究就發現「腦霧」這類長期的新冠後遺症,相當於「使人衰老10歲」,同時對認知障礙的影響程度也相當高。
    2023/07/22 16:15
  • 「地底暖化」致地基變形 紐約、芝加哥下沉洪患變多

    美國東岸淹水災情,一年比一年嚴重,除了極端天氣更加頻繁外,許多大都市逐漸往下沉,因此容易淹大水。以紐約市為例,110萬棟建築物同時往下壓,部分地區,一年就會下沉4毫米。最新研究更發現,地底下也出現「暖化」作用,地底溫度升高,地基更容易下沉。
    2023/07/20 21:58
  • 為何有人染疫卻無症狀?解密出爐 這項基因變異成關鍵

    研究人員在一份最新研究裡指出,體內有特定基因變異的人,COVID-19確診卻未發病機率確實比他人高出數倍,對疫情期間存在所謂「天選之人」提供第一份可能的解釋。
    2023/07/20 14:47
  • 加州死亡谷飆上54度! 佛州海水35度如泡熱水澡

    美國西南部因為高溫,有8千多萬人處於高溫警戒。加州死亡谷,已經衝上54度,本周有可能打破地表最熱紀錄。佛州的海水溫度,也已經超過攝氏35度,泡在海裡像洗熱水澡一樣。最新研究顯示,氣溫每升高0.56度C,美國的經濟成長,將減少0.25個百分點。
    2023/07/17 19:02
  • 「脂肪肝」會傷腎 長庚最新研究:拖5年惡化變慢性腎病

    脂肪肝患者注意!長庚醫療體系跨團隊研究發現,追蹤1628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5年平均有9.3%的機率從腎功能正常進展到慢性腎病,因此呼籲有脂肪肝的患者要定期追蹤且積極治療,一旦發現慢性腎病或腎功能異常也建議及早轉介至慢性腎病專家門診就醫。
    2023/07/16 12:41
  • 未來恐變公衛風險?最新研究:鹿曾多次將新冠病毒傳給人類

    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期雖已過去,不過新冠病毒仍未消失在世界上,近期就有一項藉由從野鹿身上收集數千個樣本進行的分析表明「美國人將新冠病毒傳染給野鹿上百次」,而人類也曾被來自野鹿身上的變異病毒感染並傳播至少3次,專家警告稱這可能在未來造成新的公共衛生風險。
    2023/07/12 13:58
  • 不刷牙恐老年癡呆?日研究見「腦部萎縮」:少1顆牙退化1年

    不愛刷牙要小心了!日本東北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牙齒、牙齦的衛生健康,與高齡族群使否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有一定關聯,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在於大腦左側海馬體的萎縮情況;另外研究也發現,老年人頻均每少1顆牙齒,腦部衰退的速度就會加快一年。不過牙齒健康的維護依然比數量更為重要。
    2023/07/11 09:04
  • 不忌口!偏愛吃「這幾類」食物 醫師憂心「糖尿病年輕化」後果不堪設想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未來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預計將從現有的約5.29億人增長到13億人左右,這一趨勢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因為每個國家都將受到其影響。
    2023/07/07 22:57
  • 人類超抽地下水 韓研究:使地球「極移」、海平面上升

    韓國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為了飲用及灌溉而超抽地下水,已改變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不但足以讓地球自轉軸位移,甚至導致海平面上升,凸顯了人類行為可以對地球產生重大影響。
    2023/06/28 15:12
  • 全球最冷.最鹹海域升溫又萎縮!將加速暖化

    「南極底層水」(Antarctic Bottom Water)是地球上最冷、鹽度最高的水體,能吸收海洋多餘的熱能、和人為造成的碳排放,但最新研究卻指出,這片水域正在升溫和萎縮,可能對氣候變遷和海洋生態造成嚴重衝擊。而南極洲最脆弱冰川下方的地面則首次被繪製出來,能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它如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初期地質分析發現,沉積岩比預期的要少,代表可能會影響未來幾十年冰的滑動和融化方式。
    2023/06/13 19:54
  • 豐田推全球首輛氫賽車 24小時耐力賽完賽

    交通燃料與節能減碳,至今似乎仍很難兩全。歐盟為了達到減碳環保目標,規定在2050年時境內機場必須使用70%的永續燃料,也就是原料包括垃圾、廢油、動物油脂的燃料,但比利時最新研究卻顯示:這可能促使動物脂肪需求量提高20倍,更多動物遭宰殺,屠宰業碳排量飆高。而在車用燃料方面,電動車之外的氫燃料,是備受關注的另一選擇。日本豐田汽車的一輛氫能概念賽車,最近在24小時耐力賽中,跑出令人滿意的成績。
    2023/06/02 19:59
  • 4成台人體力不足易累!哈佛學者曝吃「2超級水果」防虛弱症

    走路走不快、容易累、經常碰撞、跌倒?小心可能已經有「虛弱症」!不過不必擔心,據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不必花錢買難喝的營養補充品,每天吃2份好吃、富含黃酮類「槲皮素」的蘋果或是黑莓,可以預防衰弱症!營養師建議不只可以吃水果,吃紅洋蔥、沙拉加橄欖油等,都有滿滿槲皮素,幫助恢復體力。
    2023/05/31 15:55
  • 電極「開通」神經!下肢癱瘓12年 病患可自力爬樓梯

    荷蘭一名男子,因為車禍癱瘓12年,沒想到卻因為最新醫療技術,不僅可以不靠柺杖重新走路,甚至還能自己上樓梯!這是來自瑞士的最新研究,透過在大腦內植入帶有脊液的電極,重新串聯起癱瘓病患大腦和下半身的聯繫,這項發表在「自然」期刊的最新研究,或許可以讓更多癱瘓患者,擁有改變人生的機會。
    2023/05/25 11:24
  • 摩天高樓太沉重!研究曝紐約下沉中 示警海水倒灌危機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美國紐約市在長期承受大量建築物重量之下,地層正在下陷,加上紐約市海平面上升速度高居全球的2倍以上,恐為紐約市招致洪災等危機。
    2023/05/24 18:06
  • 人類初吻發生在4500年前 意外讓「皰疹病毒」擴散

    「接吻」是情人之間傳達愛意的方式之一,不過人類歷史上的「初吻」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最新研究顯示,有「文明的搖籃」之稱的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有可能是至今為止,已知最早開始親吻的世代,距離現在共有4500多年的歷史,比早前研究發現的青銅時代還早了至少1000年。
    2023/05/20 15:29
  • 分泌快樂激素!研究:運動改善憂鬱症狀 效果比藥物強1.5倍

    本周末是國中會考,接續還有大大小小的考試,學生壓力增大,應多注意有孩子的身心狀態,根據一項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新研究指出,運動可以強健身體、抒發情緒,有遇到憂鬱及焦慮症狀時,效果甚至是諮商或主要藥物治療的1.5倍。專家建議,如自己護身邊的人出現情緒低落、失眠、食慾不振等現象時,可以試著從步行、瑜伽等運動開始嘗試。
    2023/05/16 10:40
  • 地球最終命運? 科學家目擊恆星吞噬行星:人類得找新家

    美國科學家近日發布一份最新研究,首次觀察到一顆行星被一顆存在100億年的垂死恆星「吞噬」,指出地球終將面對同樣命運,被太陽「吃掉」。
    2023/05/04 11:57
  • AI崛起是福是禍 未來5年1400萬個職位消失

    AI人工智慧爭議越來越多,最近就連有AI教父之稱的「傑佛瑞辛頓」都從谷歌辭職,理由是為了更自由的談論AI風險。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研究指出,AI崛起之下,未來5年內將有1400萬個職位消失。不過受到先前疫情在家工作,以及OpenAI趨勢影響,底層員工也見招拆招,瞞著雇主,用AI幫自己身兼多職。
    2023/05/02 22:24
  • 愛拚未必贏? 社會流動「不平等」出生就存在

    過去常聽到「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這句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歌詞,不過,現在看來卻未必如此,根據OECD的最新研究指出,「社會流動性」不夠,就算努力打拚可能也不會贏,取決於收入不平等、種族、階級和地區因素構,造成社會流動性差。
    2023/04/28 22:5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