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消防員業務7-ELEVEN股票李青青身亡張學雷裕隆房仲群創花蓮
  • 搜尋:

    學界 結果共808筆

  • 論文抄襲案曾喊「教授拿出良知」 台大首任社科院長許介鱗辭世

    台大社科院今(3)日證實前院長許介鱗在7月1日辭世, 享壽90歲。而去年7月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因為熱文抄襲案,許介鱗也在臉書表示「學界不容許被政治汙衊」更喊話「為了捍衛社科院的名譽,期盼各位教授們拿出學術良知」,這也成了他最後一篇公開貼文。
    2023/07/03 13:59
  • 極度早產兒曙光! 「人造子宮」羊胚胎能活12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每1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是早產兒,是全球5歲以下孩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西班牙科學家打造出「人造子宮」,讓不到六個月出生的「極度早產兒」,可以在類似母體的環境中繼續發育;現階段在動物實驗中,讓羊胚胎存活了12天,一但接下來豬隻也能成功複製,就打算申請人類臨床試驗。而科學界也首次以幹細胞,培育出類似人類胚胎結構,有望解開導致不孕、流產、胎兒出生缺陷等問題。
    2023/06/30 19:55
  • 大咖接連翻車!性騷怎定義? 專家:試問自己若家人朋友會OK嗎?

    台灣「#MeToo」風暴持續延燒,從政壇、學界到媒體圈,多位名人形象接連翻車。職涯平台Alpha plus人才加速器共同創辦人邱亮士指出,大眾普遍對於性騷擾缺乏敏感度,認知可能只停留於辦公室貼的宣導海報,不知道「只是幾句話」也可能構成性騷擾;最佳的解方就是從教育做起,把所有人的標準都拉高。
    2023/06/21 17:33
  • 「身心科女神」李旻珊強烈遏止性騷!破5大社會迷思:容忍只會更惡劣

    台灣近期「MeToo」性騷擾事件頻傳,一路從學界、政治界燒到演藝圈,許多受害者紛紛挺身而出。對此,「身心科女神」李旻珊醫師日前撰文頗析「性侵、解離、家庭關係」,特別收錄在台劇《親愛壞蛋》新書外,更以專業醫學角度與經驗,破除五大性騷擾迷思。
    2023/06/18 11:32
  • 日本酷兒成家有望 多數法院判:反同婚違憲

    台灣是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國家,然而鄰近的日本對LGBT族群卻相對不友善。自2019年起,許多同性伴侶分別在東京、大阪等五地,集體控告國家違憲反同婚,週四(8號)所有地方法院做出一審判決。除大阪支持國家反同婚,其餘四地法院均做出違憲或違憲狀態判決。法學界表示,由此可知民間對LGBT族群的支持,呼籲政府應盡速修法保護所有國民權益。
    2023/06/09 19:54
  • 馬英九欲邀50位陸生7月訪台 馬辦曝陸委會「這動作」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今(8)日宣布,前總統馬英九已邀請包括大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五所大學50名學生,在教授陪同下,於今年7月中旬訪問台灣,並將與台灣5所大學進行交流,和參訪台灣著名景點與歷史古蹟,全程預計9天8夜。近日曾透過學界人士向陸委會表達有此邀約,準備向政府提出申請,但陸委會似有保留之意,他呼籲陸委會慎重考慮此事。
    2023/06/08 10:13
  • 蔣經國、蔣方良愛店 「明星咖啡館」將都更

    歷史建築的明星西點咖啡館,不只政界學界愛來,還是故總統蔣經國與夫人的約會去處,不過因為建築安全考量,老闆有意願要進行都更,而北市文化局表示,因為是歷史建築程序上會多一道關卡。
    2023/05/29 18:45
  • 「侯王」早餐會菜色太豐盛啦! 煎虱目魚肚、板豆腐、炒花椰菜乾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這周末展開高雄見面會,他今天(5/28)一早到路竹,拜會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專程來向他請益,王金平準備了豐盛的古早味家常菜,早餐會成員有在地政商學界,外界好奇會不會透過王金平的牽線,化解郭侯因為提名徵召的心結,王金平說慢慢來不用急,他也和侯友宜密談半小時,聊到兩岸問題。
    2023/05/28 12:37
  • 前中研院長翁啟惠瑞典演講 增進雙邊科學交流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日前於斯德哥爾摩的皇家理工學院進行專題演講,受到瑞典科研界熱烈歡迎,駐瑞典代表處也於24日舉辦茶會,增進台瑞科學界交流。
    2023/05/26 09:37
  • 林淑雅中捷罹難!學者怒批興富發「噁心」:人命不值錢?

    台中捷運列車昨(10)日遭到興富發工地掉落的軌道吊臂擊中,車廂當場被吊臂貫穿,慘釀1死10傷的悲劇。警方事後確認死者身分為靜宜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林淑雅,也令業界與學界感傷不已。其中,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宏恩更在看到建商的聲明後痛批「我覺得噁心」。
    2023/05/11 09:53
  • TVBS攜東海聯辦第二屆報導研習營 盼數位+永續雙軸轉型

    隨著永續發展的議題發燒,4月29日由《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與《東海大學》聯合舉辦的「永續報導研習營」,吸引上百位來自北中南的大學、高中教師、學生與社會人士參加,學員中不乏過去曾在「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已經獲獎學生,犧牲連續假期的休閒時間,趕赴臺中參加進修,足見「永續報導研習營」才舉辦第二届,就已經建立好口碑,佳評如潮。「永續報導研習營」邀請的講師包括東海大學副校長張嘉修演講台灣淨零轉型之策略及挑戰、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演講建設性新聞遇上生態文明,以及四位產學界的專家,也曾擔任過「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的資深評審,傳授如何以影音、文字、聲音及融媒體創作優良作品。
    2023/05/01 16:11
  • 未來一年中共可能攻台? 72.5%美國專家這樣回答!

    究竟在未來的一年,中國大陸會不會對台灣動武?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全球研究所的計畫中,調查國際關係學界的看法,其中約有72.5%的學者認為中國大陸不會在明年攻打台灣,另外有6%的學者認為將在明年對台動武。
    2023/04/27 22:57
  • 前清大校長、天文物理學家徐遐生辭世 享壽80歲

    中央研究院今天發布,院士徐遐生23日於美國辭世,享壽80歲;徐遐生為國際知名理論天文物理學家,專長為研究行星誕生,其貢獻富原創性與影響力,為國際天文學界帶來突破性發展。
    2023/04/25 19:58
  • 金庸圖書館傳被拆惹眾怒 官方:不一拆了之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30年前在浙江捐建的圖書館,因為當地都更面臨被拆除的命運。但就在消息曝光後,大陸文學界和民間都出現強烈反彈聲浪,還紛紛呼籲各界聲援保留金庸圖書館。就在事件引發輿論後當地官方最新回應不拆了。
    2023/04/24 21:36
  • 梁家豪空相陶藝展 書法回鋒金工水管

    在學界和陶藝創作都很活躍的梁家豪,今年以《空相》為題,在鶯歌陶博館舉辦個展。十個系列,表現出陶不同形狀的排列組合,其中有書法的筆鋒線條,也有光影的變化。
    2023/04/22 00:02
  • 蛤?「台灣文蛤」竟是世界新種 DNA還原身世正名了

    台灣市售的養殖文蛤,過去一直被學界認定是原產於日本的麗文蛤,但農委會水試所研究人員透過DNA鑑定技術,發現國內養殖的文蛤其實是台灣土生土長,且尚未被描述命名的新種,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並正式將其命名為「台灣文蛤」;消息曝光後在網路上掀起熱議,不少網友紛紛笑稱「蛤?」、「原來蛤仔是台灣特有原生種」。
    2023/04/21 17:14
  • 搶才刻不容緩! 業界盼「科技移民」提高誘因吸引國際專才

    台灣科技業面臨嚴重缺工問題,要解決人才稀缺,業界拋出希望透過「科技移民」,讓東南亞科技人才或是新住民,能夠移民到台灣,而目前像是台科大,也都有很多國際留學生,如何讓他們願意留在台灣工作,成為產官學界重要課題。
    2023/04/20 23:36
  • 新發現!埃及出土大批動物木乃伊 驚見2千顆「羊頭骨」

    擁有千年歷史的埃及文明,始終令考古學界為之著迷,期盼揭開更多神秘面紗;埃及文物官員25日宣布,在南部古城阿拜多斯(Abydos)的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神廟中,發現至少2千顆公羊頭骨骸,且投上被掛上紅布,可追溯到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西元前305年~前30年)時期,另外還發現一座富麗堂皇的古王國建築。
    2023/03/27 12:40
  • 有錢也賺不到?景氣復甦 各行業人力缺口成難題

    疫情趨緩,餐飲旅宿業迎來復甦景象,不過有很多飯店、餐廳員工,在疫情期間轉往其他行業,現在面臨大缺工情況,就有飯店業者引進自助checkin機,可以節省兩位櫃台人員,另外在婚宴會館餐廳,業者也祭出加薪、升遷的誘因,又再加上長期以來與學界做產學合作,來補足人力缺口。
    2023/03/25 22:28
  • 重大發現!人體健康基因總開關是「它」 基因缺少猴痘恐找上門

    台灣預防醫學學會學術年會發表醫學界重大發現!陳宜民教授發現GNMT基因有缺少或未活化的人,不但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COVID-19或猴痘,也容易罹患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2023/03/21 16:24
  • 光頒孝行獎「救不了孩子和家庭」 借鏡澳洲3大政策

    「年輕照顧者」已是國際學界的重要議題,英國、澳洲、日本等國家都有政策應對,還給孩子童年、保障他們受教育的權利。但在台灣,年輕照顧者可能得到的是政府頒發的「孝行獎」,獎金五萬元至八萬元。孩子領了獎,回家繼續照顧。
    2023/03/21 14:03
  • 可以用ChatGPT寫作業、出考題 台大公布使用規範

    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爆紅,不少學生應用該程式代筆報告、作業等,引發學界擔憂對教學造成衝擊,甚至影響入學招生公平性。國立台灣大學今(13)日率先發布關於ChatGPT教學因應措施,提供教師在教學上如何因應,以及學生如何有效使用AI工具輔助學習,包括出考題、寫作業等相關指引。
    2023/03/13 15:23
  • 金馬得主張展逝世享壽73歲 今告別式「文化部特贈表揚狀」

    攝影師張展曾2度入圍金馬獎最佳攝影,在第47屆金馬獎憑《當愛來的時候》獲獎,不幸的是,他於今(2023)年2月13日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壽73歲,許多影人為此發文哀悼。今(10)日稍早,文化部特頒表揚狀給張展,表揚他對於台灣電影產業與學界的貢獻,由女兒張毓珊接受,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也致贈張展電影作品海報集給其家屬。
    2023/03/10 13:17
  • 被死亡?曾研發國產新冠疫苗 俄科學家遭「皮帶勒斃」

    自俄烏戰爭開打後,俄羅斯接連發生多起名人離奇死亡案件,最新一起涉及科學界;曾研發國產新冠疫苗Sputnik V(衛星5號)的頂尖科學家博蒂科夫(Andrey Botikov),過去曾獲俄羅斯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授予祖國榮譽勳章(the Order of Merit),2日竟被發現疑似遭歹徒闖入家中「用皮帶勒斃」,終年48歲。
    2023/03/06 11:13
  • 塑膠微粒對人類健康影響?危害程度 「他」點出關鍵重點

    生活中充斥著許多塑膠製品,當這些塑膠製品被人類隨意丟棄,經過日曬雨淋逐漸脆化,就會裂解成塑膠物質,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將塑膠微粒定義為小於5mm以下的塑膠物質,學者認為在人類的糞便、腸道、甚至是胎盤當中,皆有檢測到塑膠微粒存在的例子,塑膠微粒對健康的影響目前還沒有定論,也相對複雜度較高,由於塑膠微粒,可能來自不同的塑膠材質、粒徑大小與形狀的不同,也可能會影響其危害程度,所以目前科學界還沒有定論。
    2023/02/21 23:0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