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蝦子吃到飽女警下海女警新航特赦扁隨機砍人賴清德中捷持刀砍人台中捷運新竹女警
  • 搜尋:

    好發 結果共795筆

  • 靈魂之窗鬧水荒!5族群易罹乾眼症 自製「3茶飲」緩解不適

    現代人時常盯電腦、滑手機,用眼時間長,尤其秋冬天氣乾冷,各種乾燥性疾病蠢蠢欲動,眼部也跟著鬧水荒,乾眼症以往好發於老年人,然而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愈來愈多年輕族群有乾眼症的問題,尤其是愛美的隱形眼鏡族。中醫師王大元介紹以菊花為主的3道茶飲,可以在居家或辦公室飲用,作為日常保健,補充水分同時也滋潤雙眼。
    2022/10/30 11:00
  • 女性痔瘡成「難言之隱」!醫籲誤信偏方恐挨刀 預防方法曝

    痔瘡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女性尤其是孕婦族群,因子宮膨大、腹壓增加,造成直腸肛門壓力上升,更容易好發痔瘡,但又因為病徵位置私密,多數的女性深受其擾卻不願就醫,常會等到症狀非常嚴重出血、腫脹疼痛時才求助,反而讓它變得更為嚴重,甚至必須得挨刀除痔。
    2022/10/28 13:54
  • 緊張就肚子痛?每5人有1人腸躁症 「7地雷食物」少碰

    每到重要活動或考試前夕總因緊張而拉肚子、腸胃不適嗎?其實這是一種長期的功能性腸蠕動障礙,名為「大腸激躁症候群」,俗稱「腸躁症」,好發於年輕女性,約每5位台灣人就有1人深受其擾。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腸躁症常見症狀包含腹痛、便秘、失眠、呼吸急促等,可藉由飲食調整舒緩病症。
    2022/10/27 05:00
  • 秋冬好發憂鬱症!女性每週吃魚可降低風險 飲食6原則曝

    秋冬之際正是憂鬱症好發的時節,即便無憂鬱症,心情、情緒多少也會因季節替換、日照時間縮短而產生焦慮、難過等心情,此時除了多與朋友家人聊聊天以外,營養師Sally何采璇在《好食客》傳授「抗憂鬱飲食6原則」,幫你趕走憂傷情緒! 
    2022/10/21 14:47
  • 不只新冠、流感!「這病毒」直攻2歲以下 爸媽返家必做3事

    天氣逐漸轉涼,現在不僅面對到新冠肺炎、流感病毒雙重夾擊,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襲擊,主要症狀包含咳嗽、呼吸窘迫。為此,高醫小兒急診科主任陳泰亨提醒,RSV好發2歲以下,建議家長回家後必做3件事。
    2022/10/21 09:01
  • 準備好發財了嗎?3星座明年「鹹魚翻身」 魅力引爆運超旺

    再過2個月就要邁入2023年了,許多人也期望著能夠在新年轉運,迎接好事。命理專家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對此也發文分析,射手、天蠍、獅子3個星座,將在2023年容光煥發,不論愛情或財運都將好得不得了。
    2022/10/20 11:57
  • 美擴大晶片管制!劉德音:台灣好好發展半導體

    國際情勢變化,加上美中科技衝突,明年半導體產業勢必受衝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出席TSIA年會不多評論,只強調好好發展台灣半導體就能放心,但對PC產業而言,宏碁董事長示警要做最壞打算,因為全球痛苦指數上升,PC產業恐怕得到明年中旬才止穩,只能「勒緊褲帶」。
    2022/10/19 19:10
  • 一班剩7人到校!兒科醫示警「7病毒齊發」:感受到威力了

    季節交替、氣溫變化之際,正是不少疾病好發的高峰期。兒科醫師王韋力提醒,現階段除了新冠肺炎仍在流行外,還有各種病毒肆虐,甚至有國小班級只剩7個人到校上課,讓他不禁苦嘆:「老師快變白雪公主了。」
    2022/10/19 11:36
  • 毛孩也會得心臟病!高齡小型犬留意 醫點「4警訊」一次看

    心臟病不是人類才有的疾病,毛孩也有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獸醫師提醒,心絲蟲疾病尤其會造成犬貓罹患心臟病,隨著進入秋冬,早晚溫差大,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飼主應留意毛孩心臟病4大徵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2022/10/15 10:40
  • 淋病今年已爆6千例、兩大感染途徑 好發於「這年齡層」

    新冠疫情下,不少傳染病明顯降低,不過性病之一的「淋病」卻悄悄地增加。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從2020年開始,淋病疫情的確有上升,經疫情調查結果顯示,主要感染傳播途徑為不安全性行為,男女性比為約9:1,好發年齡為20到40歲。淋病臨床症狀男女不同,男性主要出現尿道化膿,排尿有刺痛灼熱感;女性則是因為尿道炎或子宮頸炎,大多不會有疼痛感,症狀也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
    2022/10/09 15:48
  • 量能拉警報!新冠、流感、心肌梗塞夾擊 冬天不好過

    秋冬是新冠、流感好發季節,尤其國內現在又正處於新冠疫情高原期,台安心臟科醫生林謂文表示,最近天氣變冷進入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新冠及流感好發季節,醫院重症、專責量能拉緊報,今年冬天恐怕不好過。
    2022/10/09 14:37
  • 不是感冒!50歲男喉嚨痛1週竟罹癌 醫:2症狀快就醫

    秋天也正直流感好發的季節,許多人因喉嚨痛求診。不過,卻有一名50歲男性喉嚨劇痛,拖一週後才去求診,經過詳細檢查,後咽壁充滿腫瘤,最終診斷罹患癌症。耳鼻喉科醫師張弘提醒,有兩大症狀務必及早就醫檢查。
    2022/10/07 14:59
  • 秋冬好發結膜下出血!主播右眼通紅強忍播新聞 2招急救

    新聞主播張允曦日前右眼微血管破裂、眼白通紅,看起來超嚇人,他因擔心症狀惡化不敢戴隱形眼鏡,硬撐著上主播台,播報時只靠單眼視力,所幸後來就醫沒有大礙。醫師表示,這種紅眼症狀稱為結膜下出血,秋冬季節變化時,因氣候乾燥較易發作,尤其乾眼症、服用阿斯匹靈等抗凝血劑患者容易好發。
    2022/09/30 10:59
  • 腸胃炎只能吃吐司?專家曝「5飲食原則」 補充水分最重要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增添衣物之餘,也別忘了做好疾病防治。根據疾管署資料指出,秋冬期間是病毒性腸胃炎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好發的季節。許多人關心腸胃炎期間該怎麼吃才能好得快?難道只有白吐司、白稀飯的選項嗎?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其實正常飲食最有效!
    2022/09/30 05:40
  • 餵小孩止瀉藥竟腸破裂!醫揭4重點 運動飲料千萬母湯

    秋冬是小兒腸胃炎好發時期,有家長會拿成人藥物替孩子減緩症狀,但有一名2歲男童原只是輕微腹瀉,家長餵孩子吃成人止瀉藥,不料2天內造成腸阻塞、腸破裂,急診手術救命。
    2022/09/28 18:01
  • 病毒性腸胃炎好發期!飛沫也會傳染 「6大症狀」注意

    秋冬時節,正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感染之好發時期,感染症狀經常伴隨上吐下瀉,讓家長相當頭痛,食藥署今(28)日舉行「小兒腸胃炎藥注意」記者會,提醒民眾有四大重點要留意,包括「了解引起上吐下瀉的原因」、「適時補充水分」、「正確使用藥品」、以及「妥善清潔」,才能正確給予幼童妥善照顧。
    2022/09/28 10:45
  • 疫情恐慌不敢就醫 兩男子延誤到口腔癌末期

    今年五月開始疫情升溫,單日確診人數每天都破萬,民眾害怕到醫院會感染新冠肺炎,即使身體出現不舒服也遲遲不敢就醫,在彰化彰基最近就有兩個頭頸癌案例,一名51歲新竹周姓男性,年初開始有舌頭潰瘍,久未痊癒,但因擔心新冠肺炎的疫情,不敢到醫院或診所求診,直到今年八月,腫瘤吃穿皮膚及下巴骨頭,才由新竹某醫院切片後,轉介到彰基就診,才驚覺已經口腔癌第四期。 彰基醫學中心院長陳穆寬教授表示:頭頸癌好發於40-60歲的青壯年,這個年齡層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率也相當低,症狀就像感冒,而且發現是頭頸癌相關症狀,只要及早就醫、及時治療,就可以提升存活率。
    2022/09/24 12:56
  • 致死率超高!醫曝5種痣恐是癌 長在「這部位」最危險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長有痣,一般情況下大多不以為意,但有些痣可能是癌症警訊!像是國內常見的「惡性黑色素瘤」,經常好發於四肢肢端 ,非常容易轉移,死亡率極高 。對此,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就提醒,出現「這5種痣」最危險,民眾可透過「ABCDE」方法來自我檢測,發現異常務必盡速就醫檢查。
    2022/09/22 09:53
  • 睡太少真的會胖!最新研究:脂肪狂增、養出大肥肚 補眠也沒用

    睡眠時間不夠真的會胖!最新研究發現,缺乏足夠睡眠者,會導致腹部脂肪增加9%、腹部臟器脂肪增加11%,且如少睡一段時間,每天熱量攝取、體重、腹部脂肪都會累積,即使後來補充睡眠也無法挽回,醫師指出,睡眠不足儼然是肥胖、心血管、新陳代謝疾病好發的危險因子,長時間睡眠不足會導致內臟脂肪逐漸積累擴張。
    2022/09/21 11:22
  • 正子造影檢查 精準找出忽略的乳癌病灶

    苗栗市一位46歲的劉小姐因在乳房攝影檢查時,發現右乳上方有一小顆腫塊,再進一步做病理切片化驗,證實為乳癌;同時電腦斷層也顯示,右乳房還有2公分大的不規則病灶,懷疑也是乳癌,因此進一步安排正子造影檢查,赫然發現不僅右乳有腫瘤,左乳也有類似的腫塊,切片確認也是乳癌。幸好發現得早,腋下淋巴結尚未有轉移或遠處轉移的情形。經過乳房外科醫師手術治療後,劉小姐已經順利康復出院。
    2022/09/09 12:50
  • 日增47人罹大腸癌! 掌握飲食「2多2少」原則降風險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大腸癌長達十多年位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位,2019年1萬7302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天新增47例,國人每13人中就有1人終其一生可能罹患大腸癌,好發於年齡50歲以上的族群。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及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因此國健署針對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補助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2022/09/02 14:08
  • 本土+20160「新北最多」 死亡22、中重症50

    疫情持續,先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預估,下一波疫情高峰點應該會在9月下旬,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也示警,「小於5歲幼童」應特別注意,因為其為急性腦炎併發症好發年齡層,提醒各位家長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而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新增20160例本土確診個案,境外288例、死亡則有22例。中重症則有50例。
    2022/08/29 14:01
  • 氣在胸口流動?恐罹「致命疾病」 身材高瘦男性當心了

    武俠小說中武林高手調息,會有氣在體內流動,不過現實生活中,如果感覺胸口有股氣在跑,小心可能是「氣胸」,嚴重時恐致命!醫師表示,氣胸好發在身材高瘦的男性身上,吸菸、肺癌、氣喘等也容易讓空氣不正常跑進胸腔,會壓著肺部,讓肺沒辦法順利擴張,導致喘、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2022/08/26 23:41
  • 兒童罕見腦癌DIPG「9成患者確診2年逝」 有這些症狀需注意

    所謂的DIPG,就是兒童罕見的腦癌「瀰漫性內生性腦幹膠質瘤」,好發於4到6歲兒童,主要原因是基因點突變,目前治療方式因為生長位置在腦幹,手術過於危險,能透過小分子藥物「修飾突變」,放療、化療都能延長生命。醫師也說,家長若發現小朋友有眼睛歪一邊、複視,甚至類似中風症狀、單手單腳沒力氣、走路不平衡的狀況,都得留意!
    2022/08/26 15:09
  • 「名人殺手」大腸癌!專家:別忽略便秘 曝預防6妙招

    大腸癌又稱直腸癌,為國人罹患率最高的癌症,近年來也有許多藝人因此而病逝。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萬多人罹患大腸癌,更有超過半數死亡,且人數年年遞增。營養師郭環棻解釋,直腸癌是由「腺瘤性息肉癌變」造成,常見症狀包含血便、便秘、腹脹等,其中好發族群多為50歲以上、腰圍大於90公分的男性以及腰圍大於80公分的女性。
    2022/08/25 05:4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