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顧婕直腸癌學校停辦便衣警察罷免男星山豬身亡演藝圈舊情復燃唐治平母親住友化學裁員孫安佐領域展開敗血性休克
  • 搜尋:

    二氧化碳排放 結果共142筆

  • CO2濃度創新高 碳排不減極端天氣頻率恐增

    全球暖化拉警報!最新觀測數據指出,地球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是人類出現以來的最高紀錄,地球暖化速度恐怕已超越預期。碳排放引發的暖化跟氣候變遷,有可能讓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2019/05/14 21:32
  • 二氧化碳濃度破415PPM 人類史上首見創新高

    根據最新的觀測數據,地球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是人類出現以來的最高紀錄,地球暖化速度恐怕已超越預期。碳排放如果再毫無節制的增加,所引發的暖化跟氣候變遷,有可能會導致百萬物種滅絕。
    2019/05/14 20:20
  • 台北能源之丘2.0啟用 預計年發電百萬度

    台北市環保局將山水綠生態公園打造為台北能源之丘2.0,今天正式啟用,氣候變遷管理科長郭國鑫說,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00萬度,每年可減少約50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9/02/15 13:00
  • 吃麵愛地球 微藻固碳蝦紅素入麵

    你可以想像水泥廠也能產製出麵條嗎?台灣有水泥大廠運用固碳技術,將廠區排放的二氧化碳拿來養殖微藻,而且選定養殖的藻類品種,可以產生天然抗氧化劑「蝦紅素」極具經濟價值,透過萃取技術製成蕎麥麵條,吃上15碗就能減碳相當一棵樹的「每日碳排量」,讓大家享受美食也同時愛護地球。
    2019/02/05 22:48
  • 歐盟祭環保新規 2030年新車碳排減37.5%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宣布,歐洲聯盟成員國與歐洲議會今天同意在2030年前,將新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7.5%。
    2018/12/18 09:23
  • 減碳量2.4座大安森林公園 大葉省下可觀電費

    大葉大學積極推動節能,透過高科技節能設施,去年省下電費近新台幣500萬元,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2.4座大安森林公園全年的碳吸附量。
    2018/11/21 14:53
  • 陸連20天高溫預警 南歐本周恐達48度再破紀錄!

    全球暖化現象,導致北半球現在紛紛出現,突破歷史極值的高溫。本周末,歐洲的伊比利亞半島很可能達到48度,再次打破歐洲高溫紀錄。已經連續20天都發布高溫預警的中國大陸,東北瀋陽獾子洞濕地,有四分之三的面積乾涸,導致多達2萬公斤的魚類死亡。最北的東北,南方的香港,都壟罩在同一個系統的副熱帶高壓下,香港氣象學者提出警告,如果再不採取任何措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將來香港的酷熱天氣,恐怕一年內會出現多達90天。
    2018/08/03 19:50
  • 為求緩和減碳目標 歐盟區車廠排廢數據疑灌水

    法新社記者今天看到一分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文件指出,歐盟區汽車製造商可能繳交「灌水」的車輛二氧化碳排放數據,以緩和未來的減碳目標。
    2018/07/26 14:35
  • 2018中國碳排放增速 綠色和平:6年來最快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分析指出,中國今年碳排放量將以最近6年來的最快速度上升,讓人進一步懷疑巴黎氣候協定能否遏制危險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情況。
    2018/05/30 18:00
  • 全球暖化威脅生計 研究:恐使米營養流失

    科學家今天警告,燃燒化石燃料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情況下,米將喪失部分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使得數以百萬計民眾面臨營養不良風險。
    2018/05/24 11:47
  • 柏林百戶家庭挑戰! 1年減少40%生活碳排

    德國首都柏林有100戶家庭加入了「減排生活」的行列,目標挑戰在1年之內,讓自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低40%!怎麼做呢?有一戶人家分享,上下班騎腳踏車減低廢氣排放,飲食也改吃素食,電力來源則主要使用太陽能,每個星期都會上網登錄自己的用碳數據,也成了一種生活新風潮。
    2018/03/05 20:37
  • 十大傷害環境食物排行 牛肉碳排量最高

    面對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愈來愈頻繁,如何適應氣候變遷,國外不少國家開始檢視生產紅肉所產生的碳排。十大對氣候變遷有害的食物當中,牛肉和羊肉分別占一、二名,一公斤牛肉會產生超過26公斤的二氧化碳。於是現在各國政府開始研究要課徵肉類的「罪惡稅」,希望能減緩碳排放量。
    2018/01/12 23:22
  • 提高雙倍電動車產能! 印度汽車集團響應

    為降低有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歐洲各國已經相繼公布禁售汽柴油車的時間表,而現在就連印度和東南亞國家也在積極推進電動車的普及,包括印度政府已經宣布2030年以後新車只能賣電動車。看到東南亞的市場前景,現在也有南韓、德國等車商相繼將環保車款投入到泰國市場之中,意味著這些新興國家也正式步上了「電動化」的腳步。
    2017/12/13 21:48
  • 陸治霾延伸氣荒民怨 亞投行金援煤改氣

    10日開始大陸新一波冷空氣到來,東北、華北地區都進入低溫天氣但大陸為了治霾,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地區大力推行煤改氣工程卻因為硬體設備沒跟上,導致天然氣供應緊缺引發民怨,上個禮拜官方政策還緊急大轉彎,放寬民眾可以燒煤取暖,不過很多人家裡煤爐都拆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搶推煤改氣下延伸出許多民生問題,現在亞投行要出手救援第一筆在大陸的投資,就是批准2.5億美元貸款用來進行北京煤改氣工程,包括510個村莊連接21萬戶家庭的天然氣輸送管網,預計2021年完工,之後每年可減少北京65萬噸標準煤使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9.57萬噸。
    2017/12/12 21:23
  • 沒有成效!李應元:台灣碳排放明年達最高峰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波昂12日專電)台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近年有增加趨勢,目前在德國波昂參加聯合國氣候會議的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台灣的碳排預計明年達最高峰,之後就會逐年下降,他支持訂定減煤路徑圖。
    2017/11/13 08:10
  • 改善霧霾問題 大陸力推煤改電

    每年秋天之後進入冬天採暖季,也是大陸霧霾高發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陸官方積極推行煤改電,也就是裝置電暖設備,取代過去燒煤取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此大陸官方給煤改電用戶祭出電價優惠,面對龐大用電需求,他們更積極開發清潔能源工程,目前包括京津冀和周邊地區,已經完成煤改電4930個村莊,有103萬戶實現大陸官方目標的85%,供暖面積超過1億平方公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62萬噸。
    2017/10/16 19:51
  • 世大運期間 慈濟回收39萬支寶特瓶

    台北世大運閉幕,期間參賽選手飲用瓶裝水後的寶特瓶,由慈濟志工定時回收,投入2000人次共整理逾39萬支寶特瓶,將製成再生物品或織品,可為地球減少約25噸二氧化碳排放。
    2017/09/05 11:30
  • 直接從空氣過濾出CO2 瑞士捕碳機神奇

    瑞士研發出了全球第一台,商用的捕碳機,能直接從空氣中過濾出二氧化碳,目前已經安裝在焚化爐的屋頂,一個捕碳器裝有6個過濾網,一年可以捕捉900噸的碳,這些CO2可以經由地下管線,賣給附近的溫室農場使用作物吸收了CO2之後,產量可以增加30%,另外汽水工廠和再生能源公司,也都需要使用到CO2,目前捕捉1噸碳大約需要1萬8千元台幣,成本還是太高,創辦人希望未來能降低到3000元,另外他也希望在2025年,達到捕捉全球碳排放的1%,為巴黎氣候協議1年捕捉50億噸目標,盡一份力。
    2017/07/14 19:24
  • 避免氣候變遷大災難 專家:2020年大限

    專家今天指出,人類須在2020年之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使限制全球暖化低於攝氏2度這項巴黎協定目標,可以真正實現。
    2017/06/29 16:32
  • 城市熱島效應發威 21世紀末氣溫恐飆升8度

    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近,大樓林立的城市受到全球暖化和城市熱島效應影響,不管白天或是黑夜都熱得讓人受不了,但最新的科學期刊指出,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再不減少,到21世紀末人口排名前25%的城市,溫度還會再上升8度。
    2017/05/31 22:33
  • 紀錄片《洪水來臨前》:討好選民沒人敢徵碳稅

    擔任聯合國氣候變遷和平大使的好萊塢明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透過全新紀錄片,告訴你氣候變遷的真實案例,不過重要的是現在我們該怎麼做呢?有人提議,開徵「碳排放稅」,使用者付費,也許能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帶您搶先看,TVBS與國家地理頻道獨家合作,《洪水來臨前》。
    2016/10/28 23:32
  • FOCUS/警鐘又新敲 大氣CO2平均濃度破400p

    因為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增加 ,地球暖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便宜又有效的方法,把二氧化碳轉換成燃料,現在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真的在實驗室中找到了轉換的方法,把二氧化碳轉換成乙醇,而且還是意外發現的,研究人員自己也又驚又喜! 乙醇是現在世界上被使用最廣泛的生化燃料,包括美國和中國大陸,都在努力少用石化燃料改用乙醇,如果能夠把實驗室中的新發現,提升到工業用的規模,不但能夠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還能解決再生能源不穩定的問題, 這項新研究出現的時機也非常讓人振奮,因為聯合國的世界氣象組織公佈了一份調查結果,2015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首次達到400PPM的高門檻,而且之後好幾個世代,這樣的高濃度也完全降不下來,地球暖化的問題嚴重性又再一次加劇。
    2016/10/25 19:35
  • 成功把二氧化碳變石頭 冰島拚零碳排放

    冰島未來將全面使用再生能源,首都雷克雅維克也計畫在2040年前,轉型為碳中和城市,所謂碳中和,就是要自己抵銷掉製造的碳排量,除了城市交通得重新規劃外,冰島還成功將 二氧化碳轉變為石頭,讓這些溫室氣體不再回到大氣中。
    2016/10/06 22:27
  • FOCUS/連續72小時霧霾 北京啟動「紅色預警」

    正在巴黎舉行的氣候大會進入第2周的部長級談判,據消息人士透露由於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對於減排的立場對立,所以草案很可能出現,地球升溫必須控制在2度以內以及開發中窮國呼籲的應控制在1.5度內,兩種表述的狀況,而在大會呼籲應該減少煤炭使用之際,日本的煤炭使用量卻有增無減,這除了跟311後核能停用有關,更因為明年日本市場開放電力自由化煤炭成本較低,由於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比其他能源要多很多,所以日本開始積極與外國進行「碳交易」,以贊助更換節能設備的方式換取他國的碳排單位。
    2015/12/09 21:24
  • FOCUS/推土機來了!房舍消失 地底褐煤見天日

    德國東部鄰近波蘭,有許多「索布」人的村落,這個少數民族從中世紀就居住在這個區域,小歸小,許多村落都力行環保,太陽能還有生質燃料算是普遍,但是近年來許多村落整個遭到拆除、居民被迫遷移,為什麼呢?因為村莊的地底下蘊藏大量褐煤礦,包括瑞典來的電力公司在這裡開採煤礦、燃煤發電,露天礦坑的巨大煙囪排放骯髒的濃煙,應該是綠色能源模範生的德國為了挖掘褐煤礦,犧牲掉了努力致力永續能源的村莊。
    2015/12/07 20:4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