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國小停辦下體德訓鞋命格直腸癌四期插隊南科搖桿社會搖唐治平
  • 搜尋:

    主導 結果共2,168筆

  • 挺烏抗俄!美歐密集召開三個連續峰會 翁履中:制裁手段須讓普欽感到壓力

    這幾日北約組織、七大工業國組織(G7)和歐盟等接力召開峰會,積極商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密集程度和參與規模可說是近世代以來最大場面,其中美國總統拜登更是親自參加了三個會議。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西方民主國家似乎想要透過外交手段趕快解決俄烏之間的紛爭,想透過較展現團結的力量,在經濟制裁或其他方法上找到解決之道,並壓制俄羅斯或改變俄羅斯的作為,但從這近一個月以來的戰事來看,儘管透過各種經濟制裁手段,目前為止仍沒有辦法改變俄羅斯所有的軍事行動,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俄羅斯的決策者是普欽主導,而且普欽說了算,所以所有的經濟制裁,如果沒有辦法讓普欽改變心意,不論是怎麼樣的對談或使出何種外交手段,恐怕對於現況的改變僅有非常有限的效果。」
    2022/03/25 16:16
  • 曹興誠:兩國論才能保中華民國 中共已成人類公敵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今(21)日透過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的媒體群組發文,強調「保衛中華民國,需要兩國論」。曹興誠指出,真正能為台灣帶來長遠和平的,是已故前總統李登輝和總統蔡英文提出的兩國論,他看到過去許多藍營朋友,一方面被中共營造的表面繁榮迷惑,一方面又因省籍情結,不能接受本省人主導的政府,開始背離兩蔣的反共遺志而親共反台,渾然不知中共己經逐漸成為人類的公敵。
    2022/03/21 15:15
  • 烏俄戰事未緩!國際秩序改變 美外交政策如何演變?

    自烏俄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及歐洲關係十分緊密,美國與亞洲盟國的邦誼也趁勢升溫,這也使得美國重新思考與競爭國的關係,外交政策可能將有所改變。TVBS國際新聞評論員余文琦今(15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過去以西方國家為主的國際秩序,大多追求和平穩定、經濟利益,國與國之間的防禦性較低,但烏俄衝突爆發後,卻將思維帶回至冷戰前,各國皆以『現實』為主要考量,來評斷自身安全利益需求,這也讓許多國家紛紛重新思考外交政策。」 余文琦補充「在這次戰事中,各國不再像過去對美國言聽計從,也不再認為美國是唯一的安全保護者,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國際間的反美勢力趁機擴張,雖然目前西方國家仍主導話語權,但混亂的世界秩序勢必會再維持一段時間。」
    2022/03/15 16:25
  • 南韓大選出口民調出爐!朝野兩強差距不到1%

    南韓第20屆總統大選將在明天(9日)登場,朝野兩大陣營今天(8日)行程滿檔,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忙著鞏固北部票倉,而最大在野勢力、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也不約而同,選在首爾舉辦選前之夜;競選活動將正式在9日凌晨0點畫下句點。不過這屆大選,又被形容是「最不受歡迎的一次選舉」,除了候選人醜聞爭議主導選情,大選前夕,不在籍投票現場混亂、選票管理也出包,還有造勢現場上演暴力衝突事件。
    2022/03/09 20:00
  • 陸稱美在烏實驗室存放危險病毒 消息真實性仍有待觀察

    烏俄烽火持續延燒,中國大陸指控美國在烏克蘭實驗室內存放大量危險病毒,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公開呼籲美方應公布相關具體情況,並接受多邊核查。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9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根據陸媒報導,烏克蘭境內有多達26個美國主導的生物實驗室,而俄羅斯在軍事行動中發現美國正利用這些設施展開生物軍事計畫,且美國國防部有絕對控制權。」陳韻雯補充「陸方除了要求美方出面澄清外,也指控美國以『減少生物安全風險,加強公共衛生』之名義,在全球多個國家設立實驗室,且一再拒絕接受境內外審查,並阻撓各界成立有關生物武器公約的機制。」 至於陸方的指控到底是否屬實?陳韻雯說明「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大陸對外宣稱病毒來自美國實驗室,不過後續卻遭全球輿論及西方媒體否認,而根據美國智庫研究,自疫情爆發後,中國大陸已取代俄羅斯,成為『最大假消息來源國』,外界須多加提防。不過針對打擊假消息,大陸目前也計畫立法禁止網路傳言,並建立檢舉制度。」
    2022/03/09 15:19
  • 選票管理出包.造勢傳暴力 南韓大選前夕風波不斷 

    南韓第20屆總統大選將在明天(9日)登場,朝野兩大陣營今天(8日)行程滿檔,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忙著鞏固北部票倉,而最大在野勢力、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也不約而同,選在首爾舉辦選前之夜;競選活動將正式在9日凌晨0點畫下句點。不過這屆大選,又被形容是「最不受歡迎的一次選舉」,除了候選人醜聞爭議主導選情,大選前夕,不在籍投票現場混亂、選票管理也出包,還有造勢現場上演暴力衝突事件。
    2022/03/08 19:52
  • 習近平遲未表態 前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批:俄烏戰爭共犯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京當局未嚴正表態,中國境內甚至挺俄斥美貶烏的民意高漲。前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說,因官方刻意主導以致中國瀰漫好戰情緒,並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俄烏戰爭共犯。
    2022/03/04 13:56
  • 12星座3月3日運勢 天蠍要學會放手 不要累壞自己

    心情:無節制的娛樂,讓你有種虛度光陰的內疚感,會想要改變這種現狀。 愛情:擁有戀愛主導權的有伴者,要多考慮戀人的感受,別總肆意妄為。 財運:你的自作聰明讓你看似在一件事情上佔了便宜,實則卻吃了虧!
    2022/03/03 07:00
  • 美史上「最挺台國務卿」龐佩奧來了!總統將頒贈特種勳章

    美國前國務卿龐佩奧(Mike Pompeo)卸任一年多,目前雖無公職身分,但在美國政壇仍相當活躍,其任內主導多項對台灣政策的突破,被視為歷年來最友台的國務卿,而他今(2)日搭乘民航機,於台北時間晚間19時38分左右,降落桃園國際機場,將展開為期4天3夜訪台行程。期間總統蔡英文將接見龐佩奧並頒贈其「特種大綬景星勳章」,表彰其對提升台美關係的卓著貢獻。
    2022/03/02 19:56
  • 電動車大戰!各國搶錢、資源 恐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

    正當全球車市風向逐步轉向電動車時,電動車的核心技術—電池就成了移動載具轉型期間最重要的關鍵要素。電動車市佔率相對較高的美國,在電池技術與製造原料上的需求無疑是巨大的,然而根據外媒報導指出,美國似乎並未掌握當中要領,亦即,中國在全球電動車電池生產上佔有主導地位,而美國卻沒有相應作為,專家認為,這除了是電動車市場的戰爭外,更可能會變成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2022/02/25 15:34
  • 觀點/美國對阿富汗經濟援助背後的愧疚感

    去年八月,全世界出奇意料地看到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混亂和阿富汗快速淪落塔利班掌控的影像。美軍主導的西方國家撤離後,上千萬的阿富汗人民即將面臨的嚴峻挑戰讓許多人擔憂。雖然能夠理解西方國家在阿富汗長達20年的疲倦感,但也認為撤軍的過程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2022/02/21 10:17
  • 搶議員提名權? 蔡壁如私邀「黨代表」面談曝

    民眾黨選戰爭議頻傳,立委蔡壁如也加入黨運作,昨天晚上私下邀請「黨代表」在市長官邸座談,被聯想是不是跳過秘書長謝立功,直接掌握提名的主導權,而消息曝光後,蔡壁如撇清不是密會,甚至直接開門給媒體拍!
    2022/02/19 12:44
  • 烏東多起汽車爆炸!烈焰沖天急撤平民 憂俄「假旗行動」

    烏俄衝突情勢未見緩解,據俄媒報導,烏克蘭東部親俄地區頓巴斯(Donbas)今(19日)發生兩起爆炸事件,多輛汽車與天然氣管線遭到引爆,事發數小時前,親俄領袖座車亦遭放置炸彈,目前未通報人員傷亡。不過,烏克蘭與西方國家憂心,這類襲擊消息恐是俄國欲做為出兵藉口而主導的「假旗行動」(false flag)。
    2022/02/19 11:53
  • 莫德納來台設點 有望成立國家隊爭取技術移轉代工

    美國生技大廠莫德納宣布來台,業界透露,未來可能由政府規劃主導成立新公司,國發基金投資,招募民間生技廠商入股,以新版生技條例委託代工(CDMO)租稅優惠條款,與莫德納洽談mRNA平台技術移轉,除代工生產新冠疫苗外,感染性疾病、癌症等罕病新藥,是未來開發重點。
    2022/02/16 16:05
  • 33家陸企遭美列「未經核實」清單 涵蓋範圍廣恐影響供應

    美國商務部本周宣布將33家大陸企業列入「未經核實」實體清單,產業橫跨雷射、光電、航太、渦輪葉片等領域,對此大陸商務部提出回應表示「此舉對國際經貿秩序與自由貿易規則造成嚴重破壞。」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0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韋家齊線上訪問表示,「『未經核實清單』指的就是『沒有經過美國政府驗證是否合法營運』,或是『無法確認該廠如何使用美企所供產品』的企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LCD面板廠『惠科』也遭列其中,未來恐怕將很難取得美商提供的關鍵材料。而在南韓退出生產LCD面板後,中國大陸就位居全球主導地位,美國此舉可能是為了牽制大陸在此產業擴張的力量。」 另外,陸媒日前揭露網路水軍的營運及獲利模式,一則評論可以獲得1元人民幣,若是圖文並茂的留言,報酬也會隨之提高。陳韻雯說明「『網路水軍』已成為龐大產業鏈,任務內容多樣化,不過這樣『洗評論』的行為已被大陸官方盯上,去年有多達逾200件相關案件遭偵辦,嫌疑人更是上千人,目前大陸政府已計畫制定更多規範,嚴禁網軍帶風向的亂象。」
    2022/02/10 16:23
  • 歐盟打造自主半導體業 瞄準先進製程

    =歐盟日前公布「歐洲晶片法案」,計劃打造自主的半導體產業鏈,幕後主導的官員強調,歐盟對5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特別感興趣,預期很快就會有大廠宣布投資。
    2022/02/10 08:23
  • 單日逼5萬例!南韓放棄追蹤輕症 民眾搶快篩試劑

    Omicron變種病毒主導疫情,南韓在春節連休之後,短短四天之內,單日新增就從3萬多例,激增到逼近5萬例;目前居家治療者破16萬人,已經超過南韓醫療負荷極限,防疫當局當機立斷,宣布放棄檢測、追蹤輕症患者,將集中治療年長者和有慢性病史的高風險群,以穩住醫療量能。普通民眾接下來若是有症狀,就只能在家「自主健康管理」,而這也在南韓引發了「居家快篩試劑」搶購潮,一組價格更從9千韓元(約台幣210),被哄抬超過4萬韓元(約台幣930),炒高整整五倍。
    2022/02/09 19:58
  • 日媒:台灣申請加入CPTPP 福島食品解禁是關鍵

    行政院今天宣布將開放日本福島5縣食品進口。有日媒日前報導指出,台灣去年9月申請加入由日本主導的CPTPP,台灣能否加入的關鍵,正是對日本福島5縣食品是否解禁。
    2022/02/08 12:16
  • Omicron傳播快 衛生機構:已成歐盟疫情主導病毒

    歐洲聯盟(EU)和歐洲經濟區(EEA)衛生機構今天指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Omicron變異株現已成為這個區域的疫情主導病毒。
    2022/01/22 09:04
  • 促轉會證實曾訪談黃偉哲 澄清媒體報導多處與事實不符

    媒體今天報導台南市長黃偉哲早年疑涉線民,促轉會回應澄清,相關內容多處與事實不符。監控檔案與其他政治檔案一樣,反映特定觀點與脈絡,資訊有真有假,若全然相信,可能淪為讓「舊日情治人員的筆記主導轉型正義」的怪象。 
    2022/01/19 13:59
  • 世銀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丁學文:疫情、貧富不均產生負面影響

    世界銀行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今年全球GDP可能下調至4.1%,低於去年6月所預測的4.3%,世銀預測局局長高斯受訪時坦言「經濟正嚴重放緩。」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丁學文今(1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表示,「世銀是以『協助發展中國家』為主要目標的組織,早在過去,世銀就已呼籲,各國疫苗接種不平均,將導致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未來股票、就業市場及供應鏈恐怕皆會因疫情趨勢及全球貧富不均議題產生負面影響,各國因嚴肅看待此示警。」 另外,由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今年正式啟動,台灣雖然沒有加入其中,但國台辦宣布「在陸台企可充分享受RCEP成員方關稅及原產地規則優惠。」丁學文認為「RCEP是2022年全球重要議題,台商恐怕會為了顧及東協及大陸雙方市場,面臨產業轉型壓力,從過去的『Made In China』逐漸轉變成『Made For China』,而台灣須注意的是,在未加入RCEP的情況下,接下來美國所主導的印太經濟戰略同盟,台灣勢必不能輕易放棄,否則會在國際貿易上失去槓桿支點。」
    2022/01/17 15:52
  • 南韓喜收逾2萬顆輝瑞新冠口服藥!最快明天投入使用

    南韓政府今(13)日公布官方預測消息,表示隨著Omicron變種病毒持續擴散,可能會在未來1至2週成為主導該國疫情的病毒株,造成疫情「不減反增」的狀態。相關單位已計畫將在週五(14)公布春節期間的防疫調整方案,同時也將正式開始使用輝瑞研發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
    2022/01/13 16:21
  • RCEP上路 零關稅優惠.亞太貿易躍進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經過11年努力,終於在今年1月1號生效。它是全球涵蓋人口最多、經濟規模最大的多邊貿易協定,總共有15個成員國,彼此貿易可享有多項產品零關稅,加速亞太地區疫後經濟恢復。而中國大陸也企圖掌握RCEP話語權,以此抗衡美國主導的「自由印太經濟框架」。
    2022/01/07 19:57
  • 世衛:Omicron嚴重性可能低於Delta 但絕非溫和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今天指出,相較主導全球COVID-19疫情的Delta病毒株,傳染力更強的Omicron變異株症狀似乎沒那麼嚴重,但不應把它歸類為「溫和」。
    2022/01/07 11:59
  • 夏寶龍會立會議員 港媒:北京要香港管治落實行政主導

    主管香港事務的中國官員夏寶龍昨天在深圳會見了一些香港立法會議員,有媒體分析,從夏寶龍的談話看,北京中央對香港管治布局愈來愈清晰,就是要落實行政主導。
    2022/01/06 11:4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