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酒後失態鳳梨老婆劉喬安現況捷利倒閉龍天翔周杰倫唐治平母親季冠軍統一獅JoJo
  • 搜尋:

    死亡率 結果共1,269筆

  • 及早揪出胰臟癌!「AI偵測」準確率達9成 體重1變化是警訊

    首度擠進台灣10大癌症排行榜的胰臟癌,由於死亡率高且不易早期診治而有「癌王」之稱。早期胰臟癌無明顯症狀,晚期則快速惡化,近年醫界結合人工智慧系統,可偵測到2公分以下腫瘤,盡早手術提高存活率,準確度近9成,是癌症篩檢工具的一大躍進。
    2023/12/06 10:40
  • 爺爺奶奶被撞飛! 銀髮族「闖燈過馬路」遭撞

    雙北地區發生兩起車禍,都是80多歲的老人家,過斑馬線時,疑似闖紅燈過馬路,遭到來車撞上,幸好都沒有生命危險。而根據統計,今年1到9月,高齡長者車禍意外,行人事故雖然只有機車的十分之一,但死亡率卻特別高。
    2023/12/02 12:48
  • 看診?等200號!大陸兒童呼吸道病例暴增

    世衛組織警告包括呼吸道疾病等傳染病,就要在加薩難民營中大爆發。不過平安無戰事的大城市,目前也躲不掉呼吸道疫情,美國有10個州兒童呼吸道疾患病例快速上升,儘管目前重症與死亡率不高,但大家擔心的是:是否有來自境外的傳染?中國大陸給世衛組織的資料顯示,境內呼吸道疾患沒有新的病毒變異,不過從南到北中國各大城市的醫院,兒童呼吸道疾病病例暴增,徹夜候診等待超過百人才輪到看診是常事,醫療量能已經吃緊。
    2023/12/01 19:52
  • 「K他命」化身抗憂神藥!40分速降輕生意念 低劑量不成癮

    去年艾成、今年李玫輕生,眾人搶救都救不回!台灣自殺死亡率原本自2006年的19.3人/10萬人,逐漸下降,但2022年又回到16.2人/10萬人,其中15至24歲青少年自殺死亡高達10.7人/10萬人。振興醫院今(11/30)發表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成功讓原本令警政單位除之而後快的「K他命Ketamine」,化身為拯救自殺的超級神藥,可降低自殺風險5成以上,研究已獲刊國際重量級SCI神經藥理雜誌。
    2023/11/30 23:41
  • 大腸癌年奪6千命!醫曝1招「挽救9成存活率」 出現6症狀當心

    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110年國人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連續蟬聯15年癌王的大腸癌終於讓位,雖說如此但仍排在第二順位,必須提高警覺。其實,若能及早發現大腸癌並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90%,對此,大腸直腸科醫師陳威佑提醒,一旦出現「6症狀」務必盡速做大腸鏡檢查。
    2023/11/30 14:27
  • 國小、高中停課!4校5班中鏢 醫示警:流感死亡率增

    不只黴漿菌,流感先肆虐!全台僅2個月時間,已有19人因流感死亡,其中嘉義縣就有7人驟逝,累計上週4校5班停課。對此,重症科醫師黃軒曝光「2元凶」,直言秋冬變冷,呼吸道疾病「重症死亡率」增加。
    2023/11/29 12:16
  • 全台45萬人患病!中高族群別輕忽 死亡率是一般人3倍

    天氣冷心血管疾病風險隨之增加,但醫師提醒,有民眾因身體不適到院後,問診才發現心血管疾病成因與肌少症有關,肌少症聽起來好像很陌生,但其實國內有約45萬中高齡者罹患肌少症,導致體力下降、行走速度減緩、力氣變小,戶外活動與運動的意願降低,加速肌肉流失,形成惡性循環,研究更發現,嚴重肌少症可能導致心肌流失、心臟衰竭風險提高 ,且肌少症患者死亡率約為一般人的3倍。
    2023/11/27 13:21
  • 河豚毒素是氰化鈉1000倍!中毒6症狀曝 死亡率高達61%

    南投縣昨日發生民眾吃河豚肉不幸死亡的意外。食藥署統計,過去五年,還有一起民眾捕撈河豚烹飪後2人中毒案件。同時提醒,河豚毒素多是影響神經系統,死亡率高達61%。如果不小心吃到河豚毒素,要先催吐,把胃裡面的內容物排出,趕快就醫。
    2023/11/27 10:36
  • 8旬婦罹肝癌沒開刀!每天喝1飲品「腫瘤奇蹟消失」 醫生驚呆

    110年國人癌症登記報告,肝癌位居第四名、死亡率則排名第二,由於肝臟沒有神經分布,患者起初只會產生倦怠、體重減輕等,不易察覺的症狀,往往容易忽視。一名80多歲老婦,長有3.5公分肝臟腫瘤,因年事已高並未進行任何開刀與治療,沒想到後來靠著每日喝「1飲品」,腫瘤竟奇蹟般消失,醫生也覺得訝異。
    2023/11/18 16:56
  • 10秒測死亡率!「1動作」做不到 致死率增8成

    只要簡單10秒,測出10年內死亡風險!英國找來1702人大規模研究,發現做不到「單腳站立10秒」的人,10年內死亡機率增加84%。
    2023/11/18 15:45
  • 腰圍越大壽命越短!研究:每胖5公分「死亡率至少高7%」

    現代人時常容易上班久坐,而忽略了日常運動,導致腰圍越來越大,對此胸腔及重症科醫師黃軒就呼籲,腰圍是衡量人體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標,因此腰圍越大壽命也會越短,除此之外,腰圍也是檢視內臟脂肪堆積的一個重要指標。
    2023/11/15 16:15
  •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 哈佛研究:「做這件事」提升幸福感

    您是否會感到孤獨?哈佛大學研究慢性孤獨會使每年死亡率提高26%,也就是說,當你感到孤獨或寂寞時,其實正在對身體產生負面生理影響,也有研究指出銀髮族孤獨感對健康的影響,是肥胖的兩倍之多,其實不少人對於孤獨評價正反兩極,有人認為孤獨不等於是負面,反而可以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專注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2023/11/14 22:55
  • 全台「罹這癌」發生人數多位居全台首位 醫師:主動篩檢、提升存活率!

    國民健康署公布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由於癌症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容易讓人忽略,等到身體發生警訊可能為時已晚,惟有透過癌症篩檢早期發現、及時治療,以提升國人存活率。為降低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健保署與國健署攜手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建立從篩檢、追蹤到確診的一條龍完整機制,透過醫療院所共同合作,針對肺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五項癌症篩檢結果為疑似異常之個案,協助民眾就醫安排治療!。
    2023/11/13 23:07
  • 奈良神鹿傳遭虐待「一年死65隻」 調查結果出爐

    奈良鹿是日本的天然紀念物,被視為神之使者。然而一名獸醫9月指控,負責保護奈良鹿的財團法人「奈良鹿愛護會」管理不當,導致每年都有50隻以上的鹿死亡。奈良縣今(6)日公布調查結果,證實收容環境不妥當。2022年度,光是待在該設施內的334隻鹿中,就有65隻死亡,其中以雄鹿的死亡率特別高。
    2023/11/06 15:44
  • 類固醇是孕婦仙丹?寶寶染重症染恐增 敗血症風險增1.52倍

    類固醇因為被發現在自體免疫疾病有驚奇療效被俗稱為「美國仙丹」,是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一種藥物,甚至過去研究證實有早產跡象的孕婦施打類固醇以加速胎兒肺部成熟,可以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死亡率,但其實現在並不清楚孕婦產前施打類固醇對子女的影響。國衛院研究發現,如果在孕期施打類固醇會增加其子女出生第一年內發生需住院嚴重感染的風險,像是敗血症、肺炎、急性腸胃炎風險都變高。
    2023/11/06 13:06
  • 愛吃白飯!1狀況恐罹「巨大肝癌」 營養師警告:5種米別買

    肝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2位,飲食中可能也潛藏傷害肝臟、誘發癌變的毒素地雷?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廖祐妊營養師接受專訪表示,平時民眾常吃的米飯、豆類、花生、堅果類或中藥材,如果保存不當都容易滋生黴菌產生「黃麴毒素」,引發肝臟中毒、肝臟發炎,並且有增加致癌的可能性,加上台灣氣候潮溼,食物保存應格外謹慎。
    2023/11/06 11:03
  • 爭取合法用藥! 貓染「腹膜炎」死亡率100%

    人會生病,貓咪也會,而傳染性腹膜炎,幾乎算是貓的絕症,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卻是難診斷,也很難預防,台灣卻一直沒有合法用藥,先前研究發現的口服膠囊,遇上疫情取消用藥申請,2日一早,獸醫團體站出來,希望能夠加快用藥許可。
    2023/11/02 14:07
  • 骨質疏鬆嚴重恐增死亡率!每7人就有1人骨鬆 專家曝2食物要少吃

    預防骨質疏鬆要趁早,因為大部分的人在30-35歲,會達到骨質巔峰,隨後的骨質量會不斷下滑。營養師嫚嫚(陳嫚羚)表示,在台灣65歲以上的長輩,平均每7人有一人為骨質疏鬆,而骨鬆將增加骨折機率,且台灣髖骨骨折發生率為亞洲區第一。對此嫚嫚也建議民眾,少吃2種食物以免鈣質流失。
    2023/10/31 05:10
  • 台灣體育主播過世!愛吃「1食物」恐腦出血 醫:發病很快

    資體育主播詹啟聖「腦出血」過世,享年58歲,震驚媒體界!事實上,腦出血相當恐怖,發病非常快速,而且死亡率非常高,恐是平日「1食物」害的。對此,醫師尹居浩坦承,導致血管脆弱,較容易有出血傾向。
    2023/10/29 11:38
  • 小心!久坐超過「這時間」死亡風險升4成 專家供5妙招避免

    辦公室的上班族或工程師,常常一坐下後便久久不起,不過一項研究發現,無論自身體力如何,久坐時間與死亡風險增加數字是成正比的。胸腔重症科醫師黃軒就對此表示,欲降低死亡風險,每30分鐘就應起身動一下,減少久坐時間對健康有益,也對工作表現有好處;他也提供5妙招,讓民眾避免久坐不起。
    2023/10/26 16:22
  • 當心!醫療團隊花一年調查「這族群」癌症死亡率大增

    醫療研究團隊,花了一年時間,十萬多筆資料比對,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雖然罹患癌症機率低,但死亡率就非常的高,其中乳癌跟子宮頸癌的死亡率,比一般人多出了兩倍以上,醫師分析除了是這族群發現癌症的時間比較晚之外,沒有利用篩檢資源,也成了死亡率上升的關鍵。
    2023/10/25 23:13
  • 不在意「這件事」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死亡率高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警訊,當血液中流通之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之濃度高於正常值,稱為高血脂症。台灣20歲以上成人十分之一有高血脂問題。膽固醇又分為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在血液中循環。而低密度脂蛋白有它必要的功能,但是當量過多時,會把膽固醇運送到血管壁並釋放出來,而被釋放出來的膽固醇氧化後,會引發一連串發炎反應,進而形成泡沫細胞堆積在血管壁,就形成了早期的脂肪斑紋,這樣的狀況若持續惡化形成血管斑塊,事實上各種血管阻塞造成的問題,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讓人失能或死亡。
    2023/10/25 23:06
  • 老人「1惡習」勸改!罹癌、失智機率翻倍 死亡率增8成

    今(23)日是重陽敬老節,研究發現,老年吸菸者較不吸菸者相,死於心臟病的風險高約60%、死亡率增加83%;老年吸菸者罹患癌症、死於癌症的風險,則分別增加1.4倍及2.2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1.6倍。國建署呼籲長輩戒菸,「因為有著健康的身體,才是做子女的福氣」。
    2023/10/23 16:36
  • 每早必喝牛肉湯!台南男「長2.5公分息肉」 醫嘆:已罹大腸癌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2022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大腸癌再度高居排行榜第3名,而飲食習慣也是影響罹患此癌機率的最大主因。對此,就有肝膽腸胃科醫師透露,自己曾遇過一名具三高病史的台南男患者,由於有每天早上都得喝牛肉湯的習慣,沒想到在照大腸鏡後,意外發現長了一顆2.5公分的大息肉,並在切除檢查後,確認已罹大腸癌。
    2023/10/23 07:40
  • 大腸鏡照出「不到1公分瘜肉」 醫驚:漏掉一定是嚴重大腸癌

    大腸癌在台灣每年發生以及死亡人數,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高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二位以及第三位。由於大腸癌早期沒有症狀,需要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在臉書貼出一張患者的大腸鏡照片,患者大腸息肉不到1公分,但他強調,這息肉如果遺漏掉,三年後一定是嚴重大腸癌。
    2023/10/18 10:5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