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7
  • Mar
  • 2017

念高職目標卻都是考大學?校長嘆:分流教育救台灣!

作者 談談

2017/03/07 11:58
▲TVBS/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作者/宋慶瑋:桃園市立福豐國中校長 )

最近與多位關心教育的訪客聊起國中教育的點滴,觸及到技藝教育這一塊,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政府應該多加把勁,尤其在國中教育的分流制度,嘗試學習德國教育的精神,提早分流將學術導向與技藝導向的孩子做適當的分流,並施予適性的教育發展,讓孩子在國中階段就可以明白理解朝向自己的興趣發展,如此台灣的教育才有一道強而有力的曙光。

●教改實驗場,無疾而終

 

1968年九年國教至今46年,國中小乃國民義務教育階段,每一階段的教育改革,都會被下一階段給取代,我們的孩子一直活在被教育實驗的環境中長大,幾乎沒有人願意去檢討上一階段教育改革的成敗,只是一味的推陳出新。

這緣由出在與執政者的治國方向有關,不同的執政者一定會推出教育改革,台灣自1987年解嚴開放以來,教育歷經了多次的改革,一波波的改革有許多是有爭議性質的如「廣設高中大學」、「建構式教學」、「領域教學」、…等等。一波波的教育改革如同實驗般,當經費用罄,計畫隨即中止,或是試探性的實施,從未通盤考慮,最後只有無疾而終。

●輕忽技職教育,口惠實不至

回顧九年國教以來,國中畢業生幾乎99.99%升學,教育普及了但是質卻沒有提升,自從廣設高中大學政策開始,公立高職一直持續零成長,以往技職教育重實作,提供台灣中小企業最重要的技術人才來源,而今幾乎所有的公私立高職幾乎都是升學導向,以致偏重學術導向的教學政策,讓台灣的企業界招不到基礎的員工,才有大量引進外勞的需求,這些都是環環相扣,政策影響國家發展最嚴重的關鍵。

公私立高中職一味地以升國立大學為招生號召,讓真正有心想學技術的學生每天還是沉浸在補習的苦日子中,讀高職與高中沒兩樣,同樣都是要升學,輕技術重升學,讓技職教育在高中端越做越小,窄化學生的選擇,國家培育不出真正的優秀技術人才,一切丟給大學去訓練,這樣的教育制度讓吾輩非常擔憂,台灣的競爭力怎麼辦?

過多的大專院校,7分就可以就讀,學生程度低落,原本高職畢業就業的學生,最後大家都有大學文憑,誰願意屈就22K?所以靠爸族、啃老族自然應運而生,這是教育政策的謬誤,該徹底反省檢討。

●少子化浪潮來襲,更應重視技職教育

再者令人極度憂心的是,近20年來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學生數每年8千~1萬的數量逐年減少,廣設高中大學,勢必有太多學校註定要退場,然而政策的轉換與救急存亡並非那麼簡單容易,所以目前的情況是,高中、大學都在苦撐硬撐,如此的辦學條件,會有高品質的教育嗎?想當然爾不會。

教育部已經不知道換了幾任部長,政黨輪替也經歷過很大的震盪,北北基事件就是政治干擾教育最明顯的例證,面對技職教育,國家真的用心的去努力了嗎?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所產生的技職教育效應,教育部應視為一種典範,否則全世界怎會都到瑞士取經呢?國家教育政策輕則影響10年,重則一代30年,不可不慎呀!

●社經背景主導分流教育,社會不公義

目前台灣就讀高職學生其結構是,在國中學科成績表現中等(少部份中上),或是在班後段的學生,在公立高中(國立、縣市立)考試未達標準者,進而選擇高職就讀,如此分類並非100%,雖有少數課業成績佳者願選擇高職就讀(但畢竟是少數),概括的說,國中畢業生成績好讀高中,成績不好讀高職,此種現象已經存在20餘年,這是存在已久的現況,也是不爭的事實。

進一步分析就讀高職者泰半有非常多的低社經背景家庭孩子,桃園私立高職學校數多於公立,這些就讀高職的孩子因無錢補習或家境貧苦,被迫只能選擇「貴」的私立高職就讀,可說是台灣教育不公義的社會現象。

●公立高職誘因不足,政府應帶頭做多

20餘年來,國中端在推薦技藝班學生時,雖然各校有薦輔會的機制,泰半也都只能接受課業成績不佳者納入技藝教育的範疇。

 

課業成績佳者的家長或是學生對於技藝教育的未來,並沒有很好的升學進路,即使有心想讀高職的國中生,在國中階段未有較好的安排,也沒有後續的公立高職升學管道,才讓技藝教育停滯不前。教育部也從未曾考慮提供更多誘因實施技藝課程,撥補開辦經費,讓技藝教育一直停留在20餘年的狀態甚至乏人問津,非常可惜。

●技職教育三合一,向下扎根

緣上,為何成績差就只能讀高職,成績佳者一定會讀高中,怎會演化成如此呢?此問題出在於國中技藝教育的推動未能落實因材施教。個人以為有一帖良方可以扭轉目前技藝教育的頹勢,就是引進分流教育,國小畢業生升上國一時,施予性向測驗,以目前特教工具成熟發達的趨勢,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測得相當準確的性向傾向。

簡單的劃分為學術導向與技職導向,但尊重孩子的自由選擇權。在此適度分流基礎下,第一,國中端廣設技藝班廣設或技藝專班;第二,縣市在公立高中端廣設不同職群班別,接納受國中端免試入學的技藝班學生;第三,大學端以繁星計畫接納高中職端推薦的學生。

如此國中、高職、大學三階段連線,哪怕技職教育不興旺,國家教育才會露曙光,非現今滿街大學生,業界找不到人,大學生不願屈就22K,國家投資教育既浪費也沒競爭力,人才出走,耗弱國力。

總之,台灣的教育每一階段都很重要,尤其國中階段是最關鍵的時刻,主管機關應給予更多的努力,分流教育並非將孩子定型,但不做就會輸在起跑點上,適度的分流並給予適性的發展,是教育政策制定者應該慎重考慮的,或許樂觀的說,分流教育做得確實,技職教育重視,不愁教學不會正常化,台灣教育的發展才有希望,德國二戰以來重視技職教育享有榮景,台灣也可臨摹之啊。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規範看這邊!

更新時間:2017/03/07 15:4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談談

  • 談她的愛、他的心;談我的友誼、妳的唯一。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