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4
  • Nov
  • 2016

正向的奴隸,韓國的年輕世代

作者 光現出版

2016/11/04 11:49
▲圖片來源/路透社

(作者/張夏成:經濟學和金融學的學者,不但專精於研究韓國經濟與金融社會結構,也是站在第一線的實踐家。一九九六年,他成立經濟民主化委員會,並首次在韓國實踐了「經濟民主化」市民運動。二○○六年,他發起了被稱為「張夏成基金」的LAZARD韓國公司治理基金,在韓國掀起了價值投資的可能性。)

觀察一下韓國的年輕世代,會發現大家談論的不是打破新自由主義,也不是打倒資本主義,更不是南北韓統一;而是如同《八八萬元世代》所說的,大家的夢想很簡單,就是「打破八八萬韓圓吧!」而已。

 

因為無法實現擁有「好的工作」、可以領到更多薪資的「簡單」夢想,才會覺得自己成了「多餘」世代、對生活感到絕望而進行「三拋」的行動。

這類年輕人目前仍然很多,而且,依照韓國今日的社會情況,往後想要一圓找到薪資夠高且穩定的工作這種簡單夢想的可能性也不會變高。所以,在調查報告中,他們為什麼會自認幸福或滿足呢?這個疑問始終無法找到合乎邏輯的答案。

在成長過程中感覺痛苦的只有少數人嗎?回答自己過得幸福,是自尊心作祟引發的自卑心態,想要迴避痛苦或是隱藏窘境嗎?

受訪者是否把父母過度供給子女的一切當成理所當然,所以自認生活在衣食無缺的溫暖環境中,觀念錯誤地覺得自己非常幸福?或者大家對「幸福學」做足了功課,讓整個世代集體接受樂觀的自我催眠?所有人都很會自我開導?餐廳美食讓人們產生的幸福感太強了?不知道自己到底生活在怎樣的世界,沒有真正認知現實狀況?

年輕人沒有任何想法,是沒有任何概念的世代?自認「有我就可以」的自負心態作祟?反正對現實狀況已經絕望,所以放棄夢想、遷就滿足於現有的一切?以上這些疑惑,舊世代人們自然無法理解,而或許,年輕世代自己也搞不清楚箇中奧妙吧?因此我要大膽推測兩個反差很大的理論:「樂觀的奴隸」與「放棄的幸福」。

大學生在入學那一刻開始,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就業而「累積經驗」:求學只為了獲得學分為就業作準備,並非具有求學熱情;參加社團或公益活動,也不是在尋找自我,而是角色扮演競賽。

換句話說,所謂「具備積極樂觀的信念」,就是不管競爭有多激烈,只要比其他人多一些努力,「我就會成功」。同時,年輕人還要進行心理訓練,讓自己達到「即使別人如何抱怨現狀,『我』都可以積極正面地接受」的狀態。

在邏輯思維上,不是杯子裡「只有」半杯或「還有一半」的水,而是「即使杯子掉在地上破掉了,也要想著再成為杯子外的另一半的水」。只有積極樂觀地正面思考,才能把自己打造成「公司想要的人才」;但是這樣一來,就並非是去尋找適合自己身材的衣服,只是為了穿上人人都想要的衣服而改變自己的身形,付出心血和努力打造出「公司喜歡的我」。

如果是喜歡做的事情,寧願不支薪、或是領取較少薪資的工作叫做「熱情薪資」,但熱情薪資其實是假借「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名義,來剝削年輕人的手段。但實際上,領取熱情薪資的年輕人卻逐步把自己的低薪狀況合理化,認為「我正在做我喜歡做的事情,而且充滿熱情。所以我不是被剝削的勞工,不必主張勞動權利。」,最後甚至選擇默默忍耐這種正在剝削自己權利的社會不平等結構。

這樣的年輕人雖然是社會不平等的「受害者」,同時卻也不自覺地成了「加害者」,所以,社會不平等結構的形成,也有部份是年輕人的推波助瀾。「積極樂觀的意識形態也好,心靈導師的輔導鼓勵也罷,這些都間接讓年輕人將對社會不平等的絕望演變成毫無根據的希望,一步一步地控制了年輕世代,讓他們習慣成為不平等待遇下的奴隸,只會委屈自己,將就配合現今社會的不平等結構。」

 

因為對社會不平等的一切都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最後成了連尊嚴也可以任意被踐踏的「積極」意識形態,再順理成章地演化成「積極樂觀的奴隸」。「積極樂觀」這個正向思考方式,把想要肯定一切的年輕世代變成了「積極樂觀的奴隸」,所以現在的年輕世代,很自然地認為自己活得既幸福又滿足。

第二個推理來自「放棄的幸福」。根據日本大澤真幸教授提出的說法,人們會在某個瞬間回答:「我現在不幸福」或者「我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就是認為「雖然現在不幸福,但是以後將會更幸福的」。認為未來存在「生活好轉的可能性」,或是對將來的人生抱有希望的人,即便說出「我現在不幸福」,也不代表他們否定自己的一切。相反地,認為未來毫無幸福可言、放棄希望時,就只能回答「現在是幸福的」。

這句話引用自《絕望之國的幸福年輕人》一書,書中描述儘管日本年輕人處在不幸福的社會結構之下,仍舊認為日本的國民生活是充滿幸福的,而這應該也可以直接套用在現在的韓國社會了。

年輕世代和長輩世代不同,他們不會為了追求「更幸福的未來」而活,而是認為「現在很幸福」。如果說長輩世代是為了更美好的未來「延續現在的幸福」,那麼年輕世代則因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只是在「執行現有的幸福」罷了。

年輕世代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是以放棄希望做為代價而獲得的,「痛苦的」幸福。對於這類推理,有些年輕人可能會提出抗議,認為他們並不是真心想要放棄希望,因為渴望越多,就會越痛苦,所以才暫時性的放棄、或者隱藏自己的夢想。

我非常希望有更多年輕人認同這種抗議,因為如果年輕人不是完全放棄希望、只為求獲得眼前「痛苦的」幸福,而是暫時假裝放棄,等待時機奮起努力來獲得「偽裝的」幸福,那麼韓國的未來至少還存有一絲希望。

>>本文出自《憤怒韓國》一書

>>來信投稿vanchang@tvbs.com.tw、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11/04 15:40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光現出版

「光照進來,總有新鮮事」。我們關心這個世界當下正在發生什麼事,也好奇 未來會是什麼模樣。以社會議題為起始,我們的出版足跡亦延伸及輕商管、語 言與旅遊,試圖創造更多可能。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