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2
  • Sep
  • 2016

人定勝天?臨床發現:身心狀況有極限!

作者 談談

2016/09/22 10:45
▲TVBS/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作者/李嘉富、蘇芳霈: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

人定勝天,是對人類潛能的一個期許,但臨床觀察卻發現,人類的生理有其極限,身心狀況也有極限。

 

從臺灣921地震,到美國911、南亞大海嘯、日本311,甚至北捷殺人,以及去年的的八仙塵爆,都可以看到人類面臨重大創傷後,身心對壓力會產生極端反應,包括增加焦慮、逃避與創傷有關的刺激、感官警覺極度敏感。

創傷經驗除了親自經歷外,還包括目睹整個事件,如對生命的威脅,或身心上的凌虐侵害。臨床上,大概分成四種類型——

第一是無端闖入的再度創傷經驗,包括不經意或極度敏感地於腦中浮現出創傷當時的景象。譬如,睡覺時夢魘不斷;八仙塵爆受傷者對加護病房中使用防失溫烤燈,出現誤以為火苗吞噬的驚恐反應等。

第二是逃避與創傷有關的刺心反應。譬如,被地震活埋一段時間才被救出的生還者,往後數十年歲月都不敢睡於室內房間。

第三是情緒與認知的明顯改變。譬如,對重要事情完全無法記得,或持續以負面認知來詮釋事件,包括非常自責、深沈憂鬱、缺乏興趣、不想從事社交活動、對人明顯疏離等。

第四是極度驚嚇反應,並出現易怒、攻擊性行為、不計後果傷害,精神沒辦法集中,也很難有好的睡眠品質。

這些急性壓力反應,會在事件發生後三天到一個月之間出現,症狀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很類似。研究發現,有急性壓力反應的人,兩年之內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危險性相對提高。

要減少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產生,必須在出現急性壓力反應的一個月內及早介入,並減緩其危險因子。

從腦神經學的角度來看,當掌管驚嚇、恐懼等負面情緒的杏仁核較活化時,就容易形成這樣的反應。有過焦慮、憂鬱或神經質傾向者,在經歷重大創傷後,也容易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從腦部影像研究中發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海馬迴的體積比沒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者明顯較小;另有人研究發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的雙胞胎手足,雖然沒有經歷創傷事件,但海馬迴的體積也比一般人來得小。換句話說,容易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者,其海馬迴體積本來就比較小。

 

那麼是否有保護因子,可以避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發生?其一是高度認知功能,將面臨的創傷事件,轉化成為對人生成長的考驗。其二是堅強的社會後盾,即強化家人和朋友等所能夠給予的支持。

對創傷個案而言,如果能夠藉由深入體悟,將過往災難經驗轉化為對生命的考驗,具足更多感恩,並重新調整生活重心的優先次序,超越逆境,反而讓自己從中學到更多因應技巧,淬鍊自己更具挑戰性。如此,或能減緩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和反應。

在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已獲得較多的醫學實證支持,認為部分血清素調節劑是有效的。不過一旦停藥,往往又容易復發。

在心理治療方面,最典型的是想像式的暴露療法。即先行教導放鬆技巧後,透過勾起回憶或想像當時情境,鼓勵個案直接面對創傷事件,並透過心理支持和調整認知的方法和策略,加強其信念和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處理,並減緩對害怕的恐懼。

五歲的妮魯在面臨這麼大的創傷和手術時,如果能夠當場哭泣並發洩出來,對她的身心是好的。

但如果在事後月餘仍然過度敏感,有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出現害怕、驚恐、歇斯底里的哭泣;或應該哭泣卻沒有任何反應,甚至過度麻木,反而要擔心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反應。

一個人用過度逃避的方式,想讓自己不再面對那些創傷記憶,而出現類似解離或過度壓抑記憶的情形,往往在之後更容易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反應。就像妮魯的爸爸,突然面對四位親人離世,還要照顧受傷的妮魯,而產生如憂鬱、罪惡、淡漠、恍神等持續反應,也是屬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

因此,對於發生事件的倖存者,以及他們的家人,儘早評估,儘早介入協助,都有機會減少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發生。

>>來信投稿、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文章來源: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更新時間:2016/09/22 12:06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談談

  • 談她的愛、他的心;談我的友誼、妳的唯一。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