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4
  • Apr
  • 2018

刺蔣案:48年前 黃文雄真開出了改變台灣的那一槍?

作者 Geta君的台湾塾

2018/04/24 11:48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翻攝網路

1960年代的美國進入一個震蕩的局面,民權運動、學生運動、反戰運動、女權運動、環保運動等風起雲湧,不只歷史留名,也確確實實地翻轉了美國的社會,其影響至今仍可以從美國的政治或社會情勢略知一二。

 

 

反之,和當時的美國相比,台灣簡直天差地遠。

 

自國民黨政權敗逃台灣後,整個島上籠罩在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下,一群由中國來台的自由主義者,以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為基礎,透過政治論述,宣揚民主憲政理念,創辦了《自由中國》雜誌。

 

該雜誌在台灣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幾乎是整個1950年代在檯面上唯一可以聽到的異議聲響。

 

《自由中國》雜誌。(作者提供)

 

其中的核心人物雷震,為了政治改革而結合台灣本地的在野人士籌組「中國民主黨」,這個舉動觸怒了蔣介石,於是,1960年9月,警備總部藉《自由中國》第二十三卷第五期刊出的殷海光社論〈大江東流擋不住〉,以涉嫌叛亂的罪名將雷震等人逮捕,該雜誌停刊。而在此之後的十年,國民黨的獨裁統治,變得更加穩固。

 

 

這可以說是台灣在戒嚴體制中的第一波黨外民主運動,儘管以失敗收場,卻成為許多後起之輩的啓蒙者,其中也包含本文今天要談的主角──「黃文雄」。

 

對黃文雄來說,「自由中國事件」是一個關鍵的分水嶺,他認為,沒有停止思考的人,都不得不開始思考個人和國家的出路。

 

1964年,黃文雄申請到美國念大學,因為接觸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以及積極參與美國諸多的社會運動,讓他一直思考台灣的民主與獨立運動該如何前進。

 

到了60年代末期,台灣的政局正上演著蔣經國逐步掌握蔣氏王朝的接班儀式,黃文雄心想,要是能夠重新挑起國民黨內部的權力鬥爭,藉此鬆動國民黨對台灣的高壓統治,那麼台灣政治就有另一種衝撞體制或改變現狀的可能性。

 

1970年4月18日,蔣經國為期十天的訪美行程,黃文雄決定挺身而出,並且有所行動。

 

 

4月24日,蔣經國抵達紐約的飯店,位於紐約地區的台獨盟員再度舉行示威遊行。接近中午時,蔣經國在隨扈與美國警察的護衛下即將步入餐會門口。

 

此時,黃文雄突然隻身從人群中竄出,並朝蔣經國狂奔喊道:「我們是台灣,在這裡清算我們的血債冤仇!」語畢便隨即拔槍指向蔣經國,就在板機扣下的剎那間,一位美方人員迅速將黃文雄持槍的手托高;因此子彈射出的瞬間,才沒有打到蔣經國。

 

在場的維安人員趕緊將黃文雄壓制在地,只見黃文雄憤而大喊:「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讓我像台灣人一樣地站起來!)」一旁的鄭自才見狀上前搶救,卻也被警棍擊倒在地,兩人在被押進警車時,仍不斷高呼:「台灣獨立萬歲!」

 

被捕後仍毅然挺立的黃文雄。(作者提供)

 

這件事隔天當然變成頭條新聞,424的這一聲槍響,引起全世界對台灣獨立運動的注目,國際間的各大傳媒均大幅報導,雖然黃文雄被控殺人未遂、攜帶危險武器、妨害公務等罪名,卻也掀起海外台獨運動的高潮,更給島內的國民黨政權一場震撼。

 

 

黃文雄的刺殺行動失敗,他決定棄保潛逃,展開了二十五年的流亡人生。據傳,蔣經國在事件後曾多次問身邊的人:「為什麼台灣人要殺我?」而黃文雄這一槍到底為台灣改變了什麼?

 

或許當時的人不得而知,但可以清楚爬梳的是,蔣經國自那一次遇刺後,就沒有再出國。不過,正式主政的蔣經國,若比較起他那強悍老爸的鐵腕作風,顯然不同了許多。

 

例如,來台灣這麼久,開始決定起用台籍的政治菁英;此外,對於政治異議者的整肅,雖然在本質上仍然是壓迫民主,不過對於處刑的執法也比較寬緩,不像蔣介石動不動就槍斃。

 

而槍響之後,台灣遭逢二次全球能源危機,中華民國也在1971年被趕出聯合國,又接二連三爆發中壢事件跟美麗島事件,國民黨的統治機器隨內外部的強烈碰撞而逐漸鬆動,到了民主力量最頑強的80年代末,也逼得蔣經國不得不解嚴。

 

圖片來源/TVBS資料照片

 

時至今日,刺蔣案已過了48個年頭,將近半世紀的回顧,生活在民主台灣的你我,該如何面對這段台灣歷史的重要插曲呢?我想,已故的台灣史學者張炎憲已經做了最好的定位:

 

「在台灣人長期反對外來政權統治的過程中,從日本時代到目前,可以說:不斷有人在追求台灣獨立、台灣人能當家做主。

 

我相信:鄭自才、黃文雄在這個事件所表現的,正是台灣人的一種意志、一種對統治者的反抗;不管這個反抗成功或失敗,它都代表了當時一部分人的意志和想法。……我想,他們那一代的人為此可說沒有白活:

 

他們在歷史留下一個紀錄,表明了台灣人為什麼要反抗蔣經國、為什麼反抗國民黨、為什麼有這樣的主張?我想,後來的人都可藉此反省,而把這些經驗變成台灣歷史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Geta君的台湾塾

  • 下港人。高中學藝術、大學主修大眾傳播,卻誤打誤撞跌進歷史隧道。專注於台灣文化研究,喜歡從過去找未來,信奉「一枝草、一點露」的意念,為台灣說故事。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