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2
  • Jun
  • 2018

總在感情或工作上吃虧的你 別被定錨效應綁住了!

作者 大人學

2018/06/02 08:00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圖片來源/PEXELS

(作者/洪培芸 Matilda Hung:臨床心理師。在工作中看盡千帆,希望藉由分享人生故事,幫助所有人將生命目標扎得更深。)

 

 

整理舊書堆之際,赫然發現一本看完捨不得回收,但也沒膽子再讀一遍的驚悚推理小說。身為重口味推理小說讀者,這書卻讓我邊看邊發抖,明明血腥場景不多,卻是毛骨悚然、永生難忘。

 

這本書叫《野獸之城》,不僅是我心中的代表作,更帶給我心理學上極多的省思和衝擊。

 

它改編自發生日本真實案例:北九州監禁殺人事件。

 

若想進一步了解真實案件的朋友,可以自行搜尋完整的案件脈絡,但請謹慎服用!裡面有非常多值得探討的細節及心理學觀點,然而最讓我餘悸猶存的部分,則是受害者逐步淪陷於加害者魔掌,難以掙脫其控制的歷程。

 

為什麼會形成這麼一個難以逆轉以及改寫的負向循環,直到全部的受害者(而且受害者都是互相熟識的親人及朋友)都慘遭毒手,命喪黃泉呢?

 

 

這讓我聯想起一個被廣泛運用的心理學概念:定錨效應 (Anchoring Effect) ,它算是認知偏差的一種類型

 

卡納曼和阿摩司·特沃斯基在1973年指出人們在進行判斷時,常常過分看重誇張的、驚人的或難忘的訊息,進而產生了過度偏離事實,甚至扭曲的認識。

 

人在進行判斷時,容易受到最早取得的資訊(也就是定錨點)的影響,簡單說就是受第一印象或第一訊息支配。人傾向於利用這片段但其實不完整的資訊,快速做出決定。

 

然後面對接下來的決定時,又會再以第一決定,也就是先前的決定做為基準點(也可以說是參照點),繼續逐步修正。一路發展下來,就會出現最初的狀況與客觀的事實出現極大的出入。

 

旁觀者來看,就是當局者迷。

 

●開始小輸,後來輸得一塌糊塗

 

 

舉個例,就像遇到恐怖情人一樣。怎麼說呢?在交往過程中,兩人濃情蜜意固然美好,但若遇到意見不合、瀕臨分手時,對方痛哭流涕、揚言要傷害自己,拜託你再給他一次機會。你心軟答應了,生活平靜下來。

 

誇張的行徑或許暫時沒再出現,但是接下來,對方一下子情緒不穩、容易動怒,抑或是有時對你異常冷淡、愛理不理。外人來看,你該離開,但因為相較於先前戲劇化的行為,你會被定錨,然後覺得「也還好吧」。

 

畢竟比起跳樓還是割腕,他現在也「只是」不理睬我,或者說話大聲了點,應該沒事,還好還好,不算嚴重。

 

然後,你掉以輕心。

 

在這個時候,其實你心中對於關係品質、伴侶互動的定錨點已經不知不覺調整了,而且是「往下修正」。也就是把對方先前的激烈行為表現,作為參照點,而不是把兩人感情融洽、和平相處的狀態,做為基準。

 

 

●情場贏不了,職場亦然

 

在職場工作上也是這樣。就像主管要你這段時間共體時艱,然後焚膏繼晷加班到凌晨兩點。

 

過了這痛苦又漫長的八個月,之後總算能九點半下班,對你來說好像也沒有這麼變態(還是悲摧)了。但是come on!原本表定的六點整才是下班時間,距離九點半可是相差了三個半小時!

 

等你回到溫暖的家,追的劇都快演完了啊!然而此時相較於最初要凌晨兩點才能下班的慘況,你已不會覺得太過慘烈,因為心中的定錨點早已被調整及校準了,完全不知不覺!

 

●心理調適機制裡,那些複雜的樣貌

 

人會透過各式各樣看不見的心理運作方式,讓自己適應外在環境的條件及要求,進而維持心中的一致性及穩定感。

 

就像離開舒適圈是不容易的,因為人類不喜歡改變,想要盡可能維持現狀,而維持現狀的前提,就是心中有個定錨點,讓你生活中所有大大小小的決策,都以此做為參考及比較的標準。

 

然而,當生活中有個突發狀況、意外事件或者是特殊經驗讓定錨點產生改變,就會進而讓你的決策模式及判斷標準在「不知不覺」中出現變化。

 

這些事情在生活中無所不在,不管是親疏遠近的各種人際關係,抑或是江湖走跳職場生存,只要是牽涉到判斷及決策,定錨效應的作用都會存在。

 

●克服定錨效應的對策

 

1.  保持覺察,秉持懷疑精神

 

人生在世,平靜難得,我們無須分分秒秒都活得戰戰兢兢。然而保持覺察,對於生活的細節、人際關係中的你來我往能秉持著好奇心,也是一番樂趣。

 

你可以這麼想,既然任何事件或經驗都會形成定錨點進而產生作用、發揮影響,那麼「懷疑的精神」則是能幫助你我防微杜漸,不會等到形勢已成了定局,要改變會相當費力(所以乾脆直接放棄),甚至是大勢已去時,才苦惱及懊悔不已。

 

2. 對你造成困擾,形成問題意識

 

生活中不是每件事都會造成困擾,但若是一開始就讓你感到不舒服、不開心、麻煩甚至相當反感的狀況,請盡早形成問題意識。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不要輕易放過或逃避心態,覺得船到橋頭自然直,得過且過。任何問題都是越早介入,成本越少;越早處理,效果越好。

 

我們不用當革命的英雄,無須為反而反,不是腦袋關機般地活著,遇到事情龜縮,只想息事寧人的狗熊。對於自己的想法有適度信心,但也要能保持覺知,懷疑自己的直覺及第一時間的判斷。

 

敞開自己的心胸,盡量去接受新的訊息來擴充協助自己進行決策的資料庫,並且在綜合各方面的訊息及配合環境脈絡下,修正自己的判斷,這才不會讓問題演變的最終結果,與最初的「錨」產生過大的偏差。

 

一如《資治通鑑》裡頭魏徵說過,「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正是相同的道理!

 

《TVBS》提醒您: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
請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

 

延伸閱讀

 

你害怕的失敗不是失敗 而是「尚未成功」的狀態

 

真正的「做自己」 是能扮演你想要的角色

 

老是抱怨不公平 現狀也不會為你改變!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大人學

相信思考,勇於改變 - 學習用大人的角度看懂人生各類賽局。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