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31
  • Jul
  • 2017

台女:澳洲求職讓我看清華人有多卑微!畢竟老闆眼裏沒有「人」...

作者 女爺

2017/07/31 15:59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截自《相愛的七種設計》官方粉絲專頁劇照

何謂「人」?他有名字、個性、背景故事、有所追求,於是形塑了獨一無二的個人。過去兩周在澳洲的求職經驗給我很深的感慨,華人的人本概念有多卑微…

因為是打工旅遊,所以找的都是一些兼職的餐廳服務生職位。第一周我來到一家全華人營運的日式料理連鎖餐廳,沒有面試也不看履歷,留了個電話後等通知。幸運接到通知後,直接試工一天,上工第一天的第一句話:「你是來試工的吧?這是制服,廁所在右邊」 我不知道和我說話的人是誰,我倆雙方都無需自我介紹,名字也一點都不重要。

 

中午放飯,12人面對面坐兩排,30分鐘沒有一句話,大家各自低頭扒飯或滑手機。留下來了,待到第五天我終於知道了四個名字,倘若夠幸運的話,一個月後我就可以知道12個名字了!

第二周接到先前投遞的另一家餐廳/咖啡聽面試通知,經營者和面試主管都是澳洲人,一樣是服務生的職位,開場卻大相徑庭:「你是XXX吧!很開心見到你,我是OOO,謝謝你跑這麼遠來… 這位(旁邊的服務生)是AAA… 我先介紹一下這邊的環境和工作內容,等等想請你也說說你的故事…」

有沒有被錄取倒是其次,讓我驚訝的是兩場面試/求職氛圍的差異,同時我也看到雇員在僱主眼中的模樣。

●在僱主心中,你是「你」還是「你的職位」?

日式餐廳的的面試經驗,我看到自己在他們眼中是「外場服務生」。名字、長相、故鄉、能力、經驗、背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做外場服務生的工作。澳洲咖啡廳的面試經驗,即便一樣必須要會做外場服務生的工作,但我看到他們在意我是誰,我看到了自己。

有差嗎?反正都是要做外場服務生啊!的確,工作是一樣的,但反映出來的員工價值和僱主風險卻大不相同,員工心態和表現態度也會南轅北轍。

對僱主而言,不知道自己員工是誰是很危險的。我一直納悶為什麼這家餐廳老闆都不害怕員工以舉發剝削勞工為由來勒索他,尤其在他完全無從得知或追查起告發者的情況下(他沒有名字、電話、地址,員工彼此間也不認識,不知道彼此為人或想法)!另外,餐廳的營運像齒輪,一環扣一環,但職務抬頭卻是彼此獨立的,員工間都缺乏交流了,又何談任務間的配合呢?

●只是個職位,當然廉價

對員工而言,被視為「你的職位」意味著完全取代性:誰都可以,誰都沒差,反正終究你就是「外場服務生」,你、我、他或機器人,只要能完成任務任誰都沒差。但當被視為「你」的時候,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取代性便下降,所有因你帶來的長才、能力和表現因而凸顯,獨一無二的價值成為關鍵。

或許這部分解釋了華人廉價的原因:職務思維著重每個人的共通性(都可以做服務生的工作),因此使人成為極易取代的物件,完全競爭的後果便是廉價;人本思維看重個體間差異(我有行銷背景以及在咖啡廳的工作經驗,所以我可以帶來XXX),因此除了「服務生」外的個體價值被凸顯,取代性下降,物便以稀為貴。

工作本質是價值交換,不是乞討工作的本質該是價值的交換:員工付出其勞力、時間與能力,換取有固定保障的金錢;老闆付出金錢,買取員工的勞力、時間與進而帶來的表現成績。

但職務思維賦予華人老闆如皇上翻牌一般的選擇權利 (誰都可以,我開心選誰算誰幸運),這讓華人的謀職像乞討;另外相較於人本思維下不停地挖掘個體間差異和本分外價值與表現,職務思維反而框限員工價值的發揮,更忽略表現才是公司成長的關鍵。

 

我相信單一特例不足以代表全部,產業、職位等等都影響甚巨,且現下普遍華人員工的福利、工作環境等也被日益重視提倡,唯獨思維的變革需要長久和龐大的時間心力和關注,方得以最終互利勞資雙方,也讓求職回歸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女爺

比起追求男女平等,更想發揮woman power。愛吃、愛旅行、愛運動、愛殺價、更愛觀察各式各樣微妙差異,探究箇中玄虛。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