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楊瓊瓔中研院劈腿捐款民調公益捐款太陽穴台大教授中醫郭智輝烤玉米
  • 搜尋:

    高風險 結果共1,534筆

  • 她有青光眼!趴著按摩「頭痛、眼全黑」險失明 醫揭危險動作 

    青光眼是失明重大殺手,有半數患者不知罹病,有一名50多歲女性,因肩頸酸痛接受40分鐘全身按摩,半小時後突然覺得眼前發黑與頭痛,右眼頓時看不見,掛急診才確認是急性青光眼,打降眼壓藥物才恢復視力;醫師指出,青光眼嚴重恐導致失明,而急性青光眼高風險族群則有4條件,如符合一定要格外當心,避免長時間趴臥或在暗室滑手機。
    2022/03/07 10:19
  • 墨西哥記者遭槍殺爆頭亡 今年已第6起

    墨西哥國內治安問題嚴重,不僅毒品、幫派暴力泛濫,對於新聞工作者而言也屬於高風險地區,截至今年2月就通報至少5名媒體從業人員遇害。昨(4)日再度傳出一名墨西哥記者遭不明人士槍擊爆頭慘死,成為今年短短3個月以來的第6名受害者。
    2022/03/05 15:50
  • 有片/出現頭暈、頭痛、臉歪嘴斜 醫師:這狀況恐怕要人命?

    如果頭部出現疼痛不舒服,一定要提高警覺,因為有民眾就醫檢查後,診斷出來是「出血性腦中風」也有人因為「突發性心肌梗塞」不幸過世。醫師提醒三高問題,像是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膽固醇,是國人常見的疾病,而這類病友本身就是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因此氣溫驟降及溫差大時,很容易出現血管堵塞引起重症。
    2022/03/04 23:05
  • 確診規模狂飆!南韓急推「自主防疫」 同居者不隔離

    進入3月份,南韓疫情如先前所預期,確診規模持續擴大,一周之內暴增1百萬例,除了重症數回彈,單日死亡人更連續多天突破110人,刷新紀錄;儘管疫情不見趨緩,南韓防疫當局還是持續鬆綁,全面推行「防疫自主」,說是盡可能把防疫量能留給高風險群,不過實際上也是為了轉為「風土病管理模式」預做準備。今天(1日)開始,南韓暫停防疫通行證制度,確診者的同住家人也不再強制隔離,開始放棄匡列密切接觸者,接下來甚至還研擬,要開放完成接種者「入境免隔離」。
    2022/03/01 19:56
  • 催打第一、二劑新冠疫苗 接種領200衛教品延長至3月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 25 )日表示,因應Omicron新型變異株仍具威脅,國內本土疫情尚未平息,仍有社區傳播風險,呼籲尚未接種第1、2劑COVID-19疫苗之長者及高風險族群,儘速完成COVID-19疫苗基礎劑接種,以獲得保護力。
    2022/02/25 14:15
  • 一張圖看懂烏克蘭有多危險!領空「有被擊落可能」全淨空

    俄羅斯總統普丁於台灣24日上午宣布對烏東採取軍事行動,烏克蘭宣布進入戰爭狀態,不少民眾紛紛疏散,甚至離開烏克蘭,全國更是全面進入戒嚴狀態,由於戰事開啟,歐洲飛航安全局(EASA)對烏克蘭邊境領空發布了「高風險」警告,同時,烏克蘭官方也宣布關閉全國領空。
    2022/02/24 18:09
  • 打幾針才能對抗新冠病毒? 美研究:一般人3劑就夠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方興未艾,各國積極執行疫苗接種計畫,去年底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時,甚至紛紛開打第四劑,不過也有多數人憂心,究竟間隔多久自己就必須接種新的疫苗?現在則有研究顯示,非高風險族群的一般民眾,最多僅需接種3劑就能免於重症、死亡風險。
    2022/02/22 10:39
  • 台南一家十口確診再+1 男童曾到校、同班同學全居隔

    台南市今(21)日再新增一例確診個案,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新增的是案例,是先前歸仁一家十口其中一人,黃偉哲說,該案是一名未滿10歲的男童,並未接種過疫苗,其12日和高雄台商案19732接觸,且14日曾到校上課,市府也將同班的小朋友、師長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尚未驗出陽性個案,黃偉哲也呼籲民眾,盡量不要讓外地,或是不認識的人接觸孩子,否則會讓未打疫苗的小朋友暴露於高風險中。
    2022/02/21 15:25
  • 美國各州拚脫口罩 佛奇憂恐難防BA.2變異株

    美國多個州鬆綁強制口罩令,北卡羅萊納學校邁向口罩解禁,加州也聚焦與病毒共存,只是專家態度兩極,認為脫口罩可能帶來高風險,因為無助防止Omicron亞型變異「BA.2」的傳播,另外,美國FDA考慮今年秋天,開放授權接種第4劑疫苗。
    2022/02/20 19:26
  • 納豆入院27天!醫揭腦出血「4大徵兆」 這情況高風險

    41歲藝人納豆(林郁智)日前因「出血性腦中風」緊急住院,手術後目前仍在醫院休養,甚至一度傳出無法認人及說話,但隨即遭到經紀人駁斥,表示每天都有和納豆視訊。事實上,腦出血發病突然,病情十分凶險,死亡率也相當高,不過醫師也表示,若能提早注意到「4大隱藏地雷徵兆」,就有機會趁早發現治療。
    2022/02/19 08:09
  • 香港禁播!反送中紀錄片《時代革命》將在台上映

    記錄香港反送中運動的電影《時代革命》,摘下2021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後,這個月25日即將在台灣院線上映,由於內容無法通過香港《國安法》以及《電影檢查條例》,導演周冠威將影片素材和版權,全都轉移到了海外;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願意承受高風險,拿起攝影機深入前線?周冠威說,一切都是為了傳達「香港人的心聲」。紀錄片《時代革命》全長152分鐘,以七個不同身分示威者的視角,真實記錄香港人爭取民主自治,所展現的勇氣、執著、犧牲與付出,儘管2019年發生的一切,如今看似事過境遷,但依舊是段無法抹滅的歷史。
    2022/02/18 20:00
  • 南韓單日確診破10萬 仍放寬防疫措施 醫療量能成棘手問題

    距離3月9日南韓總統大選即將來臨,卻遇上疫情燒不停,單日確診數已突破10萬大關,刷新紀錄,對此南韓政府選擇繼續放寬防疫限制,並將醫療資源集中給高風險族群,一般民眾只能自行監測病況。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南韓單日確診數幾乎是,每過一週就會『翻倍成長』,重症率和死亡率也有再度攀升的趨勢,因為當單日確診的基數不斷翻倍成長,就算重症和死亡比例沒有增加,實際數字也會隨著基數成長而變大,這也讓南韓防疫部門這幾週相當警覺,醫學專家推估,三月中旬單日確診數將達到高峰,突破27萬人,到時『醫療量能』要如何的維持或擴充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2022/02/18 16:50
  • 大選前疫情狂燒!南韓修法:確診者搭專車投票

    Omicron大流行,南韓已經連續六天增破5萬例,演藝圈更再次出現大規模疫情,一個星期之內,又新增了20名偶像歌手染疫,宣傳活動接連喊卡。不斷刷新紀錄的確診數字,也讓南韓人心境發生變化,不再恐懼疫情,反而越來越習以為常;南韓將醫療資源集中給高風險群,普通民眾接下來只能自食其力「和疫情共存」。南韓大選即將在下個月9日登場,疫情越燒越猛,南韓國會緊急修法,拍板在大選當天,派專車接送確診和隔離者出門投票,確保全民投票權。
    2022/02/15 19:59
  • 血管80%堵住!男大生竟「心肌梗塞送醫」因1習慣害慘

    知名導演明金成上個月剛喜獲龍鳳胎,然而8日卻在月子中心突心肌梗塞,送醫搶救不治,享年51歲,讓心肌梗塞的問題再度引起討論。對此有醫師表示,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族群不僅有中老年人,曾有一名年僅21歲的男大生因為胸痛,及時送醫發現心肌梗塞,一問之下竟是因為飲食吃出病來。
    2022/02/15 12:27
  • Oo大流行!南韓連五天破5萬例 急開打「第四針」

    Omicorn發威,春節連休假期之後,南韓面臨第五波大流行,連續五天單日新增破5萬人確診,嚴峻程度前所未有;南韓當局宣布檢疫和治療全面「自主化」,放棄追蹤輕症和無症狀患者,將醫療量能集中高風險群,也因此掀起「居家快篩試劑」搶購潮,南韓食藥處終於出手管制販售,如今一人上藥局限購5組,以穩定供需。而確診規模倍數成長,南韓今天(14日)也正式開放了「第四針」,優先免疫低下族群與療養機構人員施打;與此同時,「諾瓦瓦克斯」疫苗也正式在韓啟用,成為南韓批准使用的第五款新冠疫苗,民眾接種多了一項選擇,有望再提高疫苗覆蓋率。
    2022/02/14 19:54
  • 韓國新冠確診不降!政府憂重症增加 「這類人」今起可打第4劑

    南韓國內單日確診數已連續5天通報超過5萬例新增個案。南韓官方指出,雖然醫療體系仍可應付當前疫情,但是由於高齡族群確診病例不斷上升,預計自本週起,國內重症及死亡人數恐怕會進一步增加。相關單位已宣布自今(14)日開始,為特定高風險族群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
    2022/02/14 16:05
  • TVBS民調/福島食品進口解禁民眾態度大轉變 贊成增31%近半數同意

    行政院宣布將開放日本福島及茨城、櫪木、群馬與千葉等5縣的食品進口,強調會以科學檢驗、比國際標準嚴格、為食安把關的3項原則,以及禁止特定產品進口、高風險食品要產地證明及輻射檢驗證明、福島等地食品逐批檢驗等3項配套措施,開放符合安全標準的日本福島等地食品進口。而開放進口福島等地食品,是否有助我國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也受到外界討論。另一方面,蔡英文總統連後,除了開放萊豬,近日再開放福島等地食品進口,食安與經貿爭議是否影響民眾對蔡總統施政的看法,將是年底九合一選情變化的重要關鍵。根據TVBS民調中心最新調查發現,在三原則、三配套的情況下,有45%民眾不贊成政府開放日本福島等地食品進口,也有44%表示贊成,另外12%沒有表示意見,相較105年蔡總統就職半年時的調查,有多達73%民眾不贊成開放福食進口,不贊成比例減少28個百分點,而贊成的比例也較當時的13%增加31個百分點。
    2022/02/14 13:20
  • 打不完?美研究加強針4個月後保護力大減 恐須第4劑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在週五發布一項研究,指出打完第三劑疫苗後4個月保護力會大幅下降,人們恐怕還要額外接種第四劑,尤其是易引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但白宮首席醫療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也指出,是否加打第四劑還須視年齡和身體狀況需求而定。
    2022/02/12 10:02
  • 疫情煞不住!南韓單日確診破五萬 百萬人隔離恐影響大選結果

    Omicron變異株持續肆虐各國,南韓單日確診數屢創新高,過去一天新增高達54122人染疫,創下疫情來最高紀錄,其中本土病例更是占比超過99%,醫療量能面臨挑戰。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現在政府要求部分輕症及無症狀患者盡可能居家隔離療養,不過由於醫院人力不堪負荷,目前院方基本上不會每天主動聯絡所有患者了解健康狀況,僅會與年老人士或高風險人士定時聯絡,一般患者也須自行上網申報足跡及接觸史。」楊虔豪補充「此方式雖然能減少醫護人手壓力,但依照過往防疫標準,這樣的作法很容易出現防疫破口,再加上小孩、獨居長者、身心障礙者可能無法順利進行自我監測及申報,恐怕會成為疫情下被忽略的對象。」 而下個月就是南韓總統大選,根據最新四家聯合民調顯示,共同民主黨李在明與國民力量尹錫悅同樣拿下35%的支持度,國民之黨安哲秀及正義黨沈相奵則分別得到9%與4%的支持率,而在南韓有約百萬人在隔離的狀況下,是否會影響此場大選的結果?楊虔豪說明「朝野正與選委會協調是否能將投票時間延長三小時,讓確診者及隔離者投票,不過目前尚未達成共識,近日三方將會持續進行溝通。」
    2022/02/10 16:10
  • 注射型預防HIV用藥 降低男、女性患愛滋風險逾6成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於去年12月20日宣佈,核准用於降低HIV感染的注射型藥物「Apreude」上市,這是目前全球第一款預防HIV感染的長效注射藥劑,這是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在口服之外的第一款新劑型藥物。FDA聲明中指出,Apreude的使用方式為連續兩個月,每一個月注射一次,之後每2個月注射一次。FDA宣稱,長效注射的暴露前預防投藥,將能幫助高風險族群增加預防性投藥的依從性,減少HIV感染風險。
    2022/02/09 23:34
  • 單日逼5萬例!南韓放棄追蹤輕症 民眾搶快篩試劑

    Omicron變種病毒主導疫情,南韓在春節連休之後,短短四天之內,單日新增就從3萬多例,激增到逼近5萬例;目前居家治療者破16萬人,已經超過南韓醫療負荷極限,防疫當局當機立斷,宣布放棄檢測、追蹤輕症患者,將集中治療年長者和有慢性病史的高風險群,以穩住醫療量能。普通民眾接下來若是有症狀,就只能在家「自主健康管理」,而這也在南韓引發了「居家快篩試劑」搶購潮,一組價格更從9千韓元(約台幣210),被哄抬超過4萬韓元(約台幣930),炒高整整五倍。
    2022/02/09 19:58
  • 牙痛要命!高風險病患洗牙可健保給付 新制3月上路

    牙痛要人命,健保署先前開會通過,腦中風、洗腎、癌症等5類高風險病人,健保給付每3個月洗牙1次,提高口腔照顧頻率,新制預計3月1日起上路,全台約27萬人可望受惠。
    2022/02/08 21:33
  • N95、KN95、KF94戴哪種? 重症醫詳解

    近日Omicron國內疫情升溫,不少人也開始更加強防疫,包括選購口罩,如N95、KN95、KF94等,或是戴兩層口罩。對此重症醫學暨胸腔內科黃軒醫師提醒挑口罩及戴口罩的重點,以及正確戴口罩的方式,若沒戴好,戴兩層恐怕也是沒有防護效果。
    2022/02/08 15:43
  • 福食解禁採「品項管制」 但福島5縣菇類、野生鳥獸肉仍禁止

    行政院今(8日)上午10點召開「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宣布福食解禁,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管制措施包括,由目前「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品項進口」,對於高風險品項要求檢具雙證明,且來自福島五縣食品都會在邊境逐批檢驗。
    2022/02/08 12:32
  • 高雄引水人再吃罰單!未依規定快篩 航港局重罰20萬

    高雄市一名40多歲男子負責指導船舶進出的引水人(案19244)確診,因頻繁接觸40艘船,被列為高風險成員,多次通知採檢未到,被高雄市府依照《傳染病防治法》開罰6萬至30萬元,如今又再吃上一張罰單,交通部航港局決定依違反《商港法》開罰20萬元。
    2022/02/08 11:2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