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罹癌超級冰冰Show生肖鼠金智媛原子少年胰臟癌原因梁文音統一獅唐治平預言
  • 搜尋:

    高風險 結果共1,536筆

  • 疫情狂燒 醫曝「4族群」風險高:空間窄又接觸密集

    本土疫情多點狂燒,昨(22)日新增82例本土確診,也創下今年新高,而傳播鍊擴散到各縣市更讓大眾相當戒備此波疫情。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表示,除了醫護人員之外,其實有4類人也為防疫高風險族群,而在非常時刻也要避免群聚行為,以免疫情擴散更快速。
    2022/01/23 10:51
  • 打仗不是靠「高大上」軍武! 國軍硬體不差「後勤與人力」才是致命缺陷

    日前F-16V戰機失事,再次凸顯出空軍飛官高風險、高壓力的任務特性,事實上不只空軍,目前三軍都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以及後勤吃緊難題,專家指出,國軍的硬體軍武其實相當先進,但若後勤體系跟不上,在戰爭時,恐怕也無法發揮戰力。
    2022/01/22 23:18
  • 移工「地下匯兌」回家鄉省錢快速 存在高風險

    越南籍女子想要寄錢回家卻被洗劫,關鍵原因就是她想透過地下匯兌,將上百萬現金匯回家鄉;根據了解,透過銀行等正常方式匯款,不但手續費高,也有金額限制,還得等上兩三天才能收到,而地下匯兌,不但匯價更高,手續費低,也沒金額上限,只要台灣付款,在家鄉就能立刻領錢,也因此不少人選擇這種高風險方式匯錢。
    2022/01/22 19:16
  • 阿根廷疫情再次加劇 歐盟、美國:改列高風險國家

    阿根廷20日出現首例Flurona病例(流行性感冒Flu加上冠狀病毒Coronavirus),一月確診數暴增,陽性確診率達7成,歐盟、美國將阿根廷改列入染疫高風險國家。
    2022/01/22 10:27
  • 美一周百萬兒童確診! 疫苗施打將開放五歲以下

    Omicron變種病毒,讓很多美國兒童染疫,過去一周,就有將近一百萬名兒童確診。主要原因是,這個族群不是還不能打疫苗,就是家長不敢讓小孩打,導致接種率低,成為這波疫情的高風險族群。在麻州有少女確診後,神經受損,留下長期後遺症。美國FDA最快下個月,會批准讓5歲以下兒童施打輝瑞疫苗。
    2022/01/21 22:10
  • 重複用藥恐要命!健保署推警示系統 年省940萬藥費

    一名男子在不同醫院治療糖尿病及高血壓,但醫師開立藥物中都有降血壓藥,重複使用恐致低血壓、昏迷。健保署近期增列5類同藥理機轉的高風險藥品,於醫師重複開藥時主動提醒。
    2022/01/18 14:12
  • 密合度最關鍵!美CDC認N95防護力最高 醫療口罩怎堵破口?

    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逐漸在國內升溫,國外研究發現,現在最主要傳播途徑可能不是飛沫傳染、而是空氣散播,因此專家建議,在高風險區域工作的人是,像是檢疫中心工作人員或機艙清潔人員,不能只戴一兩個醫療口罩,最好配戴密合度最高的N95口罩,安全才有保障。另外美國CDC同樣呼籲,單純只戴一個布口罩幾乎無效,必須搭配醫療口罩使用,才能有防護效果。
    2022/01/17 22:57
  • 券商若未完成資安升級 證交所:客戶1/24前須改密碼

    為避免駭客入侵,台灣證券交易所日前與證券商開會,呼籲未完成登入及下載憑證雙因子認證(OTP)證券商,應採強制客戶全面更新密碼,高風險者優先處理,最遲於1月24日前完成。
    2022/01/17 16:06
  • Omicron入侵!北京加強防疫政策 冬奧將近陸如何應對?

    中國大陸北京15日爆出首例Omicron確診病例,北京疾控中心表示,患者曾接收過來自海外的國際郵件,且該郵件包裝及內容物皆呈陽性反應,此案例不排除是經由物品傳播病毒所致。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7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大陸目前已針對高風險人員、區域進行採檢,初步判定,該病例的住家、辦公區域核酸環境採樣皆呈陽性,而由於該病例近期未離開北京,再加上其所屬工作單位為銀行國際部員工,因此目前推斷該傳染來源與海外國際郵件有關,官方也呼籲北京市民,非必要盡量避免收發國際信件,以免增加染疫風險。」陳韻雯補充「Omicron入侵北京,多數熱門景點皆已關閉,部分中小學也宣布本學期最後一周的課程改採遠距教學,大陸副總理劉鶴更是強調,北京將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及『動態清零』,以確保冬奧的舉辦一切順利。」 另外,大陸春運啟動,今年預計會發送約11.8億人次的旅客,較去年同期增長約三成,陳韻雯說明「雖然今年春運預估人次較去年同期多,但仍大幅低於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而疫情增加了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售票網站除了延長網路售票、更改票務時間外,系統上也增設旅客出發及目的地的防疫政策說明,希望能做好萬全準備。」
    2022/01/17 15:47
  • 嚴防Omicron 蘇揆:1/21大學學測加強防疫、分流

    指揮中心表示,全球疫情受Omicron株傳播影響續創新高,鄰近之亞太多國病例亦迅速增加,許多國家醫療量能因此瀕臨滿載,預期國際疫情仍會上升。國內本土疫情方面,機場疫情所衍生之銀行、餐廳、工廠及校園傳播,造成周邊社區疫情傳播風險上升,故建議除應嚴守邊境,落實檢疫作為外,需再提升疫苗覆蓋率,加強通報及採檢與病例追蹤管制,落實實聯制與高風險場域管理,並加速醫療整備。
    2022/01/17 11:35
  • 機場第一線染疫 高風險人員待查感染源

    桃機群聚案再擴大,防疫人員竟然也確診了!16日這天國內又新增10例本土個案,其中九例與桃園群聚案有關,另外一例竟然是桃機防疫人員,主要協助深喉唾液採檢,及發燒採檢站工作,對此,陳時中表示,不排除跟桃機群聚有關,但還得等基因定序出爐。另外新增個案中,其中有例是被社區篩檢站檢出陽性,外界擔心會不會是不明感染源。
    2022/01/16 18:53
  • 新北逾65歲「造冊、1922」預約 雙軌恐「殘劑」多

    第19期1922平台16日截止,莫德納預約率達到94%,指揮中心也喊話,BNT疫苗和莫德納疫苗效果差不多,反而副作用較低,民眾也能多選擇BNT疫苗,就怕大家瘋搶莫德納疫苗,反觀新北針對65歲以上長者,採取雙軌制,除了能在1922預約,地方也會造冊通知,等於中央和地方都有名額,讓疫苗分配量難掌握,但陳時中說雙軌制,就是希望高風險的長者,都能盡快施打到。
    2022/01/16 17:56
  • 改戴N95擋Omicron? 重症醫授3招:一樣有效

    變種病毒Omicron在全球肆虐,多國確診數狂飆,美國專家認為外科口罩已無太大作用,改戴N95口罩才抵擋得住病毒傳播。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回應,應該留給專業以及需要觸碰高風險場域的人,若大家都戴數量會不夠。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一般民眾生活好好戴外科口罩即可,只須加上幾個技巧配合,不一定要用到N95囗罩。
    2022/01/13 11:15
  • 擋Omicron改戴N95口罩? 陳時中指1關鍵:不需要

    桃機相關群聚案件使得本土疫情再度升溫,Omicron變異株更以驚人的傳播力進入台灣,現在有醫師指出,一般的醫用口罩已經擋不住Omicron,建議應該配戴N95口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若大家都戴「會不夠」,因此建議留給專業或高風險的人戴。
    2022/01/12 16:00
  • N95才能擋Omicron?名醫揭2原因免戴 瘋搶庫存量恐告急 

    Omicron持續延燒,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將更新口罩指引,要求民眾改戴N95口罩或有同等防護級別的產品,才能有效過濾Omicron;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N95口罩共有1000多萬片,如大家戴會不夠,雖N95阻隔力比較好,但日常生活不需要這樣戴;台大兒童醫院長、感染症專家黃立民也認為民眾不用戴,主要是「一般民眾戴不住」而且「庫存量也不夠」,認為無須這樣要求反而造成恐慌,應把N95口罩給需要的高風險族群。
    2022/01/12 15:54
  • 境外確診天天爆 蔡壁如轟:邊境管制看到美國就轉彎

    桃園機場染疫事件延燒,至今已經累積24例。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邱臣遠今(12日)質疑,政府邊境政策規劃錯誤,遲未將最多境外移入案例的美國列為重點高風險國家;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也痛批,政府「看到美國就轉彎」,呼籲不要讓政治決策導致出現「第二次三級警戒」。
    2022/01/12 11:13
  • 長程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率曝光」 5航班17人確診

    指揮中心先前公布,歐美長程航班旅客一入境就得接受落地採檢。指揮中心指出,今(11)日早上總入境採檢乘客為217人,一共5個航班,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總乘客為219人中,採檢了217人,其中一人本身就有其他疾病,因此一入境就走醫療管道離開,到院再進行採檢;而另外一名則是高風險國家,依規定直接入住集中檢疫所。
    2022/01/11 14:32
  • 別以為在家沒事 醫憂「這群人」高風險:拜託去打疫苗

    國內本土疫情升溫,為了防堵病毒擴散,指揮中心宣布縮短第3劑間隔至3個月,不過根據疾管署統計,仍有26.2%的75歲以上長者,至今連1劑疫苗都沒施打,對此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也發文表示,這些長者就算只待在家還是有很大的風險染疫,呼籲盡速接種疫苗。
    2022/01/11 13:24
  • 多多益善?以色列開打第4劑 專家稱恐致免疫系統疲勞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2年之久,疫苗仍是當前最有力的的防疫措施,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許多國家加緊接種第3劑因應,以色列更開始為年長者、前線工作人員等高風險族群接種第4劑。但有專家示警,接種過多疫苗,整體來說可能是「弊大於利」。
    2022/01/11 10:42
  • 有片/全台14座高風險濱海河掩埋場 垃圾恐流入海嚴重汙染海洋環境

    大約在1990年以前,台灣的垃圾,通常都是以「掩埋方式」處理,但隨著時日變遷,目前全國營運中的掩埋場還有100多座,已經封閉停用的掩埋場則多達281座,但其中有70多座是位在河岸或海濱,雖然說已經掩埋,蓋起來了,但因為季風、海岸侵蝕、河水淘刷,導致垃圾外露,進而造成環境汙染,甚至成為川廢或者海廢的來源,造成二次汙染。
    2022/01/10 22:58
  • 單日21例確診 天津1400萬人全員測核酸

    中國大陸昨天新增97例確診,有21例出現在最新爆發疫情的直轄市天津,當地昨天展開全員核酸檢測,並限制高風險區居民「足不出戶」,由於不久前西安才發生過封城導致居民家中斷糧,昨天在天津的市場,也傳出民眾搶購生活物資。
    2022/01/10 13:00
  • 美未列高風險國 蘇揆:高風險都列入 沒對哪國好或不好

    年節將近,不少在國外的國人返國,近來有不少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都來自疫情嚴峻的美國,包含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都質疑,為何不將美國列入高風險國家。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0)日上午受訪時說,對於所有國家,只要高風險都列入,不針對哪一國,「沒有說對哪國特別好特別不好」。
    2022/01/10 11:25
  • 桃增1國小停課 鄭文燦憂「手推車夫妻」入社區傳播期長

    桃機群聚事件擴大,前進指揮所擴大採檢機場高風險人員,昨(9)日一次新增11人確診,目前已累計24人染疫。對此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0)日上午召開防疫會議,指出再新增一個國小停課,而昨天公布新增的確診機場手推車個案,CT值19.7,12月30日前就有症狀,可傳播期長,後來居服員妻子也確診,CT值14.3,也是處於高度可傳播期內,加上又照顧不同家庭,匡列接觸者後這個傳播鏈經採檢有新增確診,目前桃園累積2國小、2國中停課。 
    2022/01/10 09:32
  • 桃機8千多人全篩完 鄭文燦:不可能0確診

    桃機群聚案延燒,全體8千多名員工,今晚(1/9)全數採檢完畢,明天(1/10)將會有結果出爐,桃園市長鄭文燦坦言,畢竟桃機是高風險地區,不可能0確診,一定還會有個案,要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尤其機場只要新增一例確診,就代表社區也會新增一例。
    2022/01/09 23:39
  • 桃機擴大篩檢 拚周日採完近9千「第1線人員」

    桃機案已14人,今天(1/9)得篩完近9千位第一線高風險人員,指揮中心請來3家醫院幫忙協助,如果在這一圈篩完,有發現陽性個案,將會往第二層繼續擴大篩檢。而第一線的高風險人員,之後每週也要進行一次的PCR和快篩各一次,以策安全。
    2022/01/09 14:5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