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衛福部食腦蟲張學雷今日秀泰影城歇業反分裂國家法中華隊連勝文地震群創7-ELEVEN
  • 搜尋:

    高風險 結果共1,536筆

  • 小黃司機打3劑確診 新北防疫車隊180人採檢結果出爐

    桃機清潔人員群聚感染情況延燒,迄今累計有14例,其中更有2名防疫計程車司機確診,由於防疫計程車是接觸境外返台旅客的高風險族群,新北市為強化防疫作為,每週都會提供公費快篩劑給新北市防疫計程車駕駛自行篩檢,新北市長侯友宜今(9)日說明,目前新北防疫計程車隊180位司機篩檢結果,全數皆為陰性。
    2022/01/09 11:15
  • 討論疫情破口 網路聲量最高是「這事」?網友一面倒

    桃園機場群聚染疫事件擴大,有確診者感染Omicron病毒,指揮官陳時中坦言「Omicron已經進入台灣本土」,其中,桃園機場清潔人員更是長期處在高風險環境工作,對此,陳時中更在5日防疫記者會中向外界呼籲,「這些清潔員和醫護人員一樣,都是站在第一線守護大家,不要用『破口』來稱呼他們」。主要就是希望這群清潔人員不要被污名化,但沒想到此番話一出,在網路論壇PTT掀起討論,有網友表示「當初萬華破口不就他說的」、「萬華表示…」、「果然只有萬華人是破口」、「萬華人真可憐」,另外還有網友反酸「破口不是CDC?」、「唯一的破口是陳時鐘」等等。
    2022/01/09 09:52
  • 桃機確診再+3 蘇貞昌、鄭文燦開視訊回應

    桃園機場群聚案再增3名外包清潔人員確診,累計共8人確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6)日下午1時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與桃園市長鄭文燦視訊,了解目前防疫前線的狀況。鄭文燦說明今日桃園清潔員確診後,親友的採檢情形,以及增設5個社區採檢站。蘇貞昌則說,防疫相關人員都是為了國人相聚而負擔高風險,所以應該要給他們肯定與鼓勵。
    2022/01/06 17:18
  • 美列高風險國家? 柯:台一向政治凌駕科學

    因應新一波疫情,尤其去年十二月底自美國返台,染上Omicron的人數已經達52人,新北市長侯友宜就呼籲中央,該調整高風險國家,柯文哲也認為美國現在比其他國家危險,不過台灣一向是政治凌駕科學。
    2022/01/06 15:47
  • 才爆罹胃癌高風險!寇乃馨「月營收2億」病倒近況曝光

    50歲女星寇乃馨與資深音樂人老公黃國倫近年事業重心擺在大陸,甚至橫跨電商直播,每月營業額逾台幣2億元,吸金力相當驚人;怎料她去(2021)年自爆被醫師警告有胃癌高風險,消失直播台休養一小段時間,時隔5個月近況曝光了。
    2022/01/06 15:32
  • 急阻桃機感染擴大 王必勝「出重手」歌友會應變措施曝

    因應桃園機場群聚感染案擴大,指揮中心成立前進指揮所,由指揮官王必勝坐鎮。今(6)日指揮中心表示,前進指揮所共祭出5大措施應變,包括擴大匡列清潔公司高風險人員、針對全體人員進行週期式採檢等,另外針對交通車混搭狀況,王必勝也下通令檢討,要求落實實名制與座位安排。
    2022/01/06 14:32
  • 蘇貞昌:疫情尚在疾管中心掌控 還沒崩潰破堤

    桃園機場群聚案逐漸擴大,目前已累計有8人確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6)日下午親自前往指揮中心視察。蘇貞昌在會前表示,疫情雖然突然增加幾個本土病例,但都在疾管中心掌控下,也立刻做出相對應的措施,目前還沒看出崩潰破堤,但還是會戰戰兢兢,還是呼籲國人加強作好防疫作為。蘇貞昌也說,防疫相關人員都是為了國人相聚而負擔高風險,所以應該要給他們肯定與鼓勵。
    2022/01/06 13:22
  • 美國疫情爆卻未列高風險 柯文哲:台灣一向政治凌駕專業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近期逐漸升溫,美國甚至出現單日確診破百萬,而指揮中心日前公布,境外移入確診25例,其中有15例來自美國,有專家建議將美國升為重點高風險國家,但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沒有接受,認為再分下去沒有意義。台北市長柯文哲今(6)日受訪時說,反正台灣一向是政治凌駕科學。
    2022/01/06 12:32
  • 「信實」承包據點多!負責「全線高鐵、台鐵站區」

    負責桃園機場清潔的「信實集團」,其實還承包了高鐵跟台鐵等據點,由於都跟「交通」有關,也讓人擔憂高風險工作場域的防疫如何進行?清潔人員得穿全套防護衣進行清潔,離開時全身也得大消毒一次。另外負責機場團隊的員工,每週都要配合篩檢。
    2022/01/05 16:16
  • 防疫駕駛、清潔員是高風險人員 陳時中感性:他們非破口

    近期台灣疫情因為有機場清潔人員、防疫計程車駕駛染上Omicron病毒,有人稱這些確診者為「破口」,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呼籲,他們是冒最大風險在為社會服務,希望盡量避免使用這個詞。
    2022/01/05 15:34
  • 首2宗本土Omicron!台累計88例 這族群最多原因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公布,2例(案17058、案17099)境外移入Omicron確診病例,經疫調後改判為本土個案,至於哪一例才是最先被感染的人?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難以判定,所以列為「首2宗」,目前國內累計有88例Omicron確診個案,年齡層以「這族群」占多數。
    2022/01/03 15:05
  • 別等五個月!醫籲中央快開放第三劑 長者要打流感疫苗

    國際上Omicron變異株肆虐,國內也不斷出現Omicron境外移入個案,加上國內防疫旅館最近群聚感染頻傳,也讓社區防疫拉警報,因此就有不少醫生、專家認為,國人第三劑疫苗應該不一定要間隔五個月以上才能施打,應該儘速接種第三劑疫苗,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像是醫護、老年人還有旅館員工等。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認為,應該不要等到五個月趕快打第三劑疫苗,建立起免疫力面對春節疫情高風險時期。
    2022/01/02 17:02
  • 海外網購族注意!快遞包裹新制上路 沒實名制不得進口

    海外網購族注意,關務署即日起實施「預先委任」新制,分三階段逐步擴大實施範圍,初期鎖定遭冒名通關等高風險對象實施,約2300人,包裹須由進口人事先實名委任才能通關,預計明年3月開放民眾自選加入,7月全面實施。
    2021/12/28 22:10
  • 今起全面開放第3劑!疫苗廠牌3選擇曝 預約方式帶你看

    因應新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以及接連爆出本土確診個案,指揮中心日前緊急宣布,為了提高全民保護力,已完整接種過2劑疫苗且滿5個月的民眾可打追加劑,並於今(24)日起正式開放。然而,目前指揮中心規定追加劑接種廠牌為莫德納、BNT以及高端疫苗提供民眾選擇,同時鼓勵高風險人員、醫護人員,以及65歲以上長者等優先施打。而《TVBS新聞網》也特別整理出「基礎劑、基礎加強劑、追加劑」差別,還有預約方式、廠牌種類和接種對象。
    2021/12/24 10:36
  • 美准高風險成人用默沙東口服藥 試驗重症、死亡減3成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23日批准高風險成人使用默沙東集團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口服藥。值此之際,高傳染力的Omicron變異株正讓染疫人數激增。
    2021/12/24 08:16
  • 您是「卵巢癌」高風險族群嗎?體內驗出這個基因 罹癌風險高!

    國人十大癌症死因,值得注意的就是卵巢癌,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為卵巢癌高風險族群,醫師指出先天體質是關鍵,再來就是要觀察後天環境.飲食上,有沒有什麼影響,而體質部分可以透過抽血來檢驗,體內有沒有BRCA家族基因突變,若有此基因,未來罹患卵巢癌機率達47%,罹患乳癌70%以上。
    2021/12/23 23:01
  • 聖誕愛無限!盟立集團暖送大禮 「完成5百弱勢童心願」

    冬至裡,最溫暖的好消息!「2021新竹聖誕愛無限,天使會發光」記者會於冬至當天,12月21日(四)下午2時於盟立集團總部舉行。今年盟立集團與新竹基督教聯合關懷協會,表達對高風險家庭孩子的愛心,並關懷疫情中急難家庭的孩子們,呼籲員工共同響應公益聖誕鞋盒,總共完成了546個孩子的聖誕心願,再創新高。
    2021/12/21 18:52
  • 低溫來襲!高血壓要注意 醫:5招降壓小技巧

    低溫來襲,對於高血壓病史的人來說,更需要留意,因為氣溫起伏容易造成血壓波動,血管會因為熱漲冷縮而變細、血壓上升,這也是冬天為何會是心肌梗塞、中風好發的高風險期。究竟平時要如何做好保養?《引新聞》分享5招降低血壓的小技巧,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率。
    2021/12/20 15:07
  • 12/24開始接種!第三追加劑Moderna、BNT、高端皆可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說明疫苗追加劑接種建議,指揮官陳時中說明,追加劑有三大廠牌,以18歲以上的民眾為主,另外有4類對象建議應優先接種,包含65歲以上的長者、長照機構人員、醫護人員及高風險工作者、第九類易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者,預計從周五(12/24)開始實施,在這之前也會有些相關的數據跟國民報告。
    2021/12/20 14:48
  • P3實驗室成感染源!北市府:「這群人」先打第3劑

    已離職中研院P3實驗室人員確診COVID-19,接觸者採檢結果全數陰性。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說,疫情看起來沒有擴散跡象,市長柯文哲已指示相關高風險場域人員要打第3劑疫苗。
    2021/12/12 18:13
  • AI可幫健康算命!人體暗藏數據金礦 預防醫學商機大

    台灣醫療生技產業蓬勃發展,尤其又有AI大數據和物聯網助攻,讓應用層面愈來愈廣泛。現在有硬體代工業者跨足「精準健康管理」新藍海,也就是除了精準治療已經罹患的疾病外,更能提早發現疾病風險因子,及早進行健康管理並改善生活習慣,真正達到預防效果。另外中研院也號召全國百萬人加入台灣精準醫療計畫,只要去醫學中心填寫同意書,就能抽血、得到基因檢測報告,預知個人有哪些高風險疾病,可做健康管理、提早預防。
    2021/12/10 22:52
  • 女南非入境確診恐染Omicron? 羅一鈞回應了

    國內連續35天本土「零確診」昨(9)日破功,指揮中心昨晚緊急召開記者會公布,一名20多歲曾在中研院P3實驗室任職的女研究員確診(案16816),初步研判染上Delta變種病毒。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新增16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無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其中一名境外個案自Omicron高風險國南非入境的個案(案16829)是否進行基因定序,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給予回應。
    2021/12/10 14:02
  • 5至14歲染Omicron風險高? 羅一鈞親解析

    Omicron變種病毒持續肆虐各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區辦事處日前提醒5至14歲的孩童為染疫高風險族群,比一般成人還高。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9)日於記者會上給予回應。
    2021/12/09 14:59
  • Omicron影響疫苗時效 學者籲高風險族群打第3劑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表示,COVID-19新變種病毒Omicron有免疫逃脫特性,會影響疫苗時效性,建議施打2劑疫苗逾6個月的醫護、機組員等高風險族群施打第3劑。
    2021/12/08 13:23
  • 韓國疫情評等連2週最高風險 已24人染Omicron

    韓國近期疫情再次升溫,全國疫情風險連續2週被評為「非常高」,確認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變種病毒Omicron案例增至24例,尚有10例疑似案例待確認。
    2021/12/06 16:3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