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認屍直腸癌四期貓王政治判斷力餐飲集團倒閉動力火車微博唐治平直腸癌統一獅
  • 搜尋:

    陳柏華 結果共371筆

  • 【一步一腳印】跨海災區勞動記 兩岸師生一起清淤泥

    有一群本來是要參加環保營夏令的兩岸大學生,他們臨時決定要改成到災區去勞動,反而學習得更多!九天八夜的兩岸大學生環保夏令營,已經是倒數第二天了,30多位兩岸師生這天一早,從南台灣高雄發車。 大陸大學生:「我們都吃不了,起得太早了,一共兩個麵包,我們都起得太早,吃不了了。」記者:「今天比起前幾天早起,比較累嗎?」大陸大學生:「還行還行。」 雖然嘴上說著還行,一邊開始啃起了麵包,剛上車的大夥,其實都還帶著點剛起床的鼻音。文化大學兩岸中心主任黃琬倫:「來,各位同學,那非常感謝大家今天早上的早起集合,我們要先給第四組的同學掌聲鼓勵一下,他們很有默契喔,他們6點20分全組都到齊了。」 夏令營前幾天的行程都在北部參訪和上課,現在上了遊覽車,導遊拿起麥克風,不是介紹南台灣的山光水色,而是傳來這樣的叮嚀。兩岸師生夏令營導遊:「我們今天做的是社區服務,我們慈濟有一句話啦,有捨才有得,什麼叫捨得,所以各位今天去做,就是捨,回來,你們收穫就是得。」 看來今天又要以另類方式遊台灣,還好,這群第一次來台灣的對岸師生,都有志一同,決定在這趟台灣行投入志工團體,為風災後的台灣,盡一點心力。 慈濟師姊:「我們這四位老師,本來今年8月份的時候也要到大陸去,就是我們要到四川去做文化交流,我們也都準備好了,但是要出團的前幾天,台灣就發生了這一次的水患,所以我們就把大陸行也取消,全心投入救災的工作。」 也許這也是慈濟師姊口中另一種相遇的緣分,只是早起似乎讓學生們的眼皮愈來愈沉重,顧不得窗外的風景,開往未知災區的路上,還是先培養體力,小歇片刻吧。 遊覽車停在屏東佳冬鄉塭豐村時,下車的師生們早就穿戴好手套、雨鞋和口罩準備,走在進村子的河堤上,幾周前的八八水災還在這裡留下肆虐的痕跡,悶熱的天氣,和即使戴著口罩都聞得到的氣味,讓隊伍裡的大男孩猛搖頭。記者:「已經累了?」台灣大學生:「不是,是看了很慘烈。」 這還只是塭豐村的村子口,越往村子裡走,師生們沿路看到的景象,是泥濘淹過還沒乾的道路,村子裡的人更是所剩不多。記者:「這邊還有住人嗎?還是大部分的人都搬走了?」塭豐村住戶:「全村都搬走了。」記者:「你怎麼會在這裡?」住戶:「進來整理東西。」記者:「你們那時候這邊,最嚴重淹到哪裡?」住戶:「淹到二樓上面啦。」記者:「淹到二樓上面,那你一個人回來清理嗎?」住戶:「對啊。」記者:「你一個人清喔?」住戶:「不然怎麼辦。」記者:「沒有人來幫你喔?」住戶:「有啦,阿兵哥啦,阿兵哥清的啦。」 2、3千位剛從中部調來支援的部隊,成了村子裡的生力軍,努力趕工,挖走讓溫豐村差點被淹沒的爛泥,但酷暑令人難受,工作中戴著手套的 阿兵哥,想擦擦額頭上的大汗珠,這個小動作,被剛剛投入打掃的大學生看到,大男生很體貼的幫阿兵哥擦起汗來。記者:「這位同學從哪裡來?」大陸大學生:「從合肥來的,合肥,安徽合肥。」記者:「來這邊幫忙還好嗎?很辛苦。」大陸大學生:「沒有啦,也不是很辛苦,就剷剷泥而已啊。」記者:「你對我們的國軍很好,好體貼喔。」大陸大學生:「沒有啦,這是舉手之勞而已。」 來自對岸的大男生有點害羞的說完話,就躲了起來,繼續工作,大家被分配到清掃的這一戶,也是被水淹到了二樓高,即使曬了兩個禮拜的大太陽,一樓還是堆滿淤泥,師生們只好用最傳統的人力接駁,從屋裡到屋外,排成一條短人龍,舀出一桶一桶的爛泥巴,往屋外倒。 站在門口,把每一桶爛泥巴幫屋主奮力向外潑出去的,是從廣州中山大學帶學生來台的老師湯葉濤,據說這趟的災區打掃活動,就是他主動向台灣學校提議的。黃琬倫:「當時是我們大家,還在有點感傷的時候,湯老師就發了一封郵件過來,就是說我們既然是環保教育的活動,那是不是應該帶學生來這邊做這樣子的活動,讓他們能體認。」
    2009/09/06 22:12
  • 【一步一腳印】物資搶進阿里山 人力接駁送災區

    要上阿里山的車,依然得排在公路的37公里處,等候單邊放行,趕著上山搶收農作,重建家園,或是探親訪友的駕駛,都得先在管制哨,耐心等待。
    2009/08/22 19:18
  • 【一步一腳印】阿里山路搶修中 分秒必爭送物資

    天黑後的阿里山公路上,只剩下跟著怪手迴轉的車燈,劃出一道光亮,重型機具發出的聲響,蓋過山裡的蛙鳴。
    2009/08/22 17:25
  • 【TVBS前線報告】同舟一命! 南部災難北部急救災

    水淹南台灣,北台灣的民眾愛心不落人後,一位北投里長,發起送物資到災區活動,水災後短短一天時間,已經募到滿載15噸卡車的物資,這位里長跟著卡車到了屏東災區,看到當地災民的遭遇,實在不忍,再加上里民們,不管是阿公、阿嬤,或是溫泉飯店都慷慨解囊,自發性的送錢、送物資,這位里長一回到台北,立刻又發起了第二趟送物資南下,南部災情慘重,北部民眾同樣熱烈捐輸,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台灣。
    2009/08/17 16:27
  • 【一步一腳印】10年感恩長青村 像家人緊密不分

    這大概是全台灣「最資深」的業餘工作小組,75歲的許阿公,身手矯捷,已經爬上7階高的鋁梯開工,準備為長青村裡,大家平時納涼的小亭,再延伸出一片竹棚,好遮蔭。
    2009/07/26 22:40
  • 【一步一腳印】產地現採冰淇淋 原料講究健康無負擔

    做冰淇淋前,謝文隆總要先站在小火爐旁,把煮米,這個看似簡單的步驟,研究好幾遍。
    2009/07/26 22:14
  • 【一步一腳印】化熱量為美味 便當也要斤斤計較

    都是因為從小到大很難拒絕美食誘惑,現在看起來穠纖合度,還能享受下廚樂趣的林君怡,其實不太想再回憶照片裡的身材,從少女時代的60公斤,到產後的70公斤,林君怡也不是沒想過,要努力的克制口腹之慾。 低卡便當研發人林君怡:「看到那個蛋包飯裡面都是包飯,那因為自己已經有營養學的知識,我知道說,那個蛋比裡面那個飯裡面,還有什麼番茄醬這樣去炒,我知道那個熱量非常高,可是我真的很想吃,我還去問店員說,你們有沒有蛋包飯裡面不要包飯的,就是包菜包什麼都好,就是不要包那麼多飯,店員跟我說沒有啊,好像覺得我有神經病一樣,蛋包飯不包飯要包什麼。」 和大部分以減重為終生職志的女生一樣,林君怡也曾經靠著藥物、藥膏,各種方法試圖剷除肥肉。 林君怡:「另外就是什麼針灸啊、減重啦,我們都有減肥醫生,都有去看過。」記者:「這些這麼多試過都沒有效嗎?」林君怡:「大概掉1、2公斤勉強,可是1、2公斤,我覺得也是我自己很認真在控制飲食。」 或許是新陳代謝不佳,或許是少吃多動不夠,林君怡的減重計畫,還是敗給了一碗辣炒年糕。
    2009/07/12 22:12
  • 【一步一腳印】網路行銷找活路 E起來賣水蜜桃

    果農伊凡度耀:「哇,這一顆非常漂亮。」 新竹縣尖石鄉,泰崗部落的水蜜桃紅了,果農的臉卻綠了。伊凡度耀:「本來就是這一區,7月中可以採收的,就等於提早2個禮拜,所以我們農民的壓力,就像我的壓力一樣,我碰到就是,一下子熟了,我就要採收,我現在就是,去年本來是固定的時間採,就是送到我的客戶,現在就是熟了就全部熟了,所以我的壓力就是,不曉得我們要怎麼,採是會採,可是放在家裡套袋,包裝以後,我們是要重新找我們另外的客戶。」 4、5月份的乾旱,把陽光充足的泰崗水蜜桃,全都提早催熟,水蜜桃果農伊凡現在的煩惱,比豐收的喜悅還要多。伊凡度耀:「原則上是我們早上採,就當天賣是最好,一般現在我們就是以現階段,我們就是這樣採收,我們就是交給我們所要交給的老闆,他就是當天賣或是隔天賣,就這一天要賣完。」 水蜜桃嬌貴,保存不易,銷售風險高,伊凡栽種水蜜桃的家鄉,更是另一種遙遠的成本,穿過溪谷,越過山頭的部落,翻山越嶺,距離平地2小時的車程後,還得向泥濘的山路挺進。伊凡度耀:「有一段是要放四輪傳動,才可以上去,那因為這一段,要走一段車子不能上去,所以我們都用小型的搬運車,現在這(車子)比較大,就上不去來,走上去。」 跋山涉水,才終於在接近山頂的坡地,看到伊凡的水蜜桃果園,海拔1千5百公尺,陽光和蔚藍,讓水蜜桃轉成嫣紅,伊凡太太和兒子,在這個季節全家總動員,屬於農人的喜悅,是現摘、現嚐,工作累了,伊凡一家人悠閒地坐在樹下,第一時間,享受這一季剛剛採下來的新鮮,但是關於農人的種種憂愁,伊凡也常常經歷。伊凡度耀:「天氣不好的話,我們這邊落果的非常多。」記者:「占一半嗎?」伊凡度耀:「1/3有,1/3的量就很嚇人了。」 桃子長不好,已經夠氣餒,更嘔的就是這些,被不速之客啃了一半的「殘骸」。伊凡度耀:「這個,就是被松鼠還有栗鼠,你看,牠早上來吃的,你看,這是早上牠吃過的,因為,一般我們農民的話,我們這個四周圍會放夾子啦,放一些小陷阱啦,很好啦,因為我是覺得,既然走生態這個方面,我是覺得,不管是植物、動物,我們人,我們應該有一些公平的對待。」
    2009/07/12 22:08
  • 【發現新城市】北縣升格 老社區重塑新生命

    台北縣確定將升格之後,房產業看好許多地區將出現重大建設、土地重劃等新契機,可望帶動北縣房價,而事實上,台北縣許多老社區早就開始進行更新,我們要帶您到台北縣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地區,看看老社區轉變的故事。
    2009/07/04 09:46
  • 【發現新城市】環保樂活! 坪林變身成標竿

    樂活風盛行,其實在台北縣的坪林,早就開始打造這樣的生活方式,剛剛蟬聯環保署全國清潔競賽優勝的坪林,不只村民發揮公德心,努力不製造髒亂,就連瀕臨滅種的原生魚群,都在這裡復育成功,接下來,坪林要向低碳的生活方式,繼續努力!
    2009/07/03 10:48
  • 【排到ㄙˇ 也要吃】超生鮮麻辣鍋 要吃提早2週預約

    冬天特別熱門的麻辣鍋,夏天也很受到歡迎!一家專走吃到飽的麻辣鍋,因為打著頂級牛肉和冰淇淋無限量供應,所以就連夏天想吃,也得提早預約2個星期。
    2009/07/01 19:17
  • 【一步一腳印】小東西大驚奇 洪代書的魔術秀

    第一次見到做代書工作的洪仁勇,他就令人摸不著頭緒地,拿出一張空白名片。業餘魔術師洪仁勇:「客戶來的時候,我大部分都會講,我可以現場印一些名片給你,現場印的,我就開始,我這一張名片,這一張兩面都給客戶看,給我的朋友看,然後我會做一些小動作,再看一次,兩面都給你看,看好了,好,我就要開始印囉,對不起,這一次還沒有感應好,再一次好不好?再來,給你看兩面,這一面,好,用這一面好了,開始,就出來了,就一張名片了。」 名片上寫的職業是代書,不過洪仁勇的另一個身分是業餘魔術師,這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挪出工作空檔,受邀到這家老人院公益演出,老人院裡的爺爺、奶奶,有的行動不便,有的記憶力變差,但是只要看到魔術師又來了,就讓他們從皺紋裡,綻放出跟孩子一樣純真的笑容。洪仁勇:「他在生氣喔,看好喔,阿公在生氣喔,有沒有看到,阿公有沒有在生氣,看好喔,我們給他摺起來,來,你笑一下,你笑一下,你現在就在笑,我們現在打開,阿公就不哭了。」 雖然只是一張畫了臉譜的紙,哭笑之間,洪仁勇其實也正藉機提醒爺爺、奶奶笑口常開。洪仁勇:「人就要每天像這樣,不要生氣、要笑,每天都快樂,像你這樣就好了。」 暖場熱身後,洪仁忍的法寶,一樣樣準備上場,洪仁勇:「這裡面沒東西,對不對?迴紋針放上去,別起來,看好喔,一,二,三。」記者:「怎麼那麼厲害?」洪仁勇:「就是有拉鍊啊,我剛剛跟你說有拉鍊,你又不仔細看,有看到拉鍊嗎?」記者:「沒有。」洪仁勇:「有啦,不能摸啦,被你一摸就沒了啦。」記者:「沒有啦,沒有拉鍊。」洪仁勇:「有啦,不然迴紋針怎麼會跑。」 看得一頭霧水的老奶奶,正在半信半疑之間,3條紅繩子,又吸引住大家的目光。洪仁勇:「大條,中條,小條,看好喔,看好喔,一二三,變成三條一樣長啦,不是啦,不是賣你的眼睛,再把它恢復,看好喔,這3條再恢復回來,放在這邊,來,拉一條出來,一二三,再來,第二條,出來,再一條,3條又出來了。」 洪仁勇:「因為我們不是職業的,我們只是好玩,然後就是有小機會啦,或是這樣子,那我們也不上舞台去表演,那我因為舞台上的東西,那個道具會比較大一點,第一方面,我們家裡也不可能去買一大堆東西,去放在家裡,那我們都是去找那個,比較隨時可以拿到的東西,像說我們到這種安養中心來的話,也比較方便帶,然後,這個也是給人家會感覺說,這個比較親切,因為手帕啦、橡皮圈啦、這種紙啦,這個都可以變魔術。」 隨手可得的手帕、繩子或是銅板,都成了洪仁勇手上的魔術,不但逗得爺爺、奶奶們開心,也讓他們能一起參與,動腦又動手,因為是素人魔術師,洪仁勇一直嘗試,用身邊的小東西創造新奇,至於那些舞台上的專業演出,他也知道只靠自己的興趣和鑽研,其實還有一段距離。洪仁勇:「有些比較難度的,像是鴿子那一類的,因為那個鴿子要出來的時候,那個動作是比較難度的,那個就是要練,也是要練滿久的,然後沒有做好的話,有時候鴿子會悶死掉。」
    2009/06/28 22:47
  • 【一步一腳印】成本、利潤拉鋸戰 母子過招烘焙賽

    邱媽媽:「我們麵包啦,餅乾啦,那些做法都是比較復古的東西啦,就是說,總說一句,就是成本不要拉太高,利潤好一點、做多一點。」 邱媽媽的這段耳提面命,邱永亮說他從小聽到大,即使已經呈半退休狀態的邱媽媽,難得露個兩手,和兒子一起做餅乾,邱永亮還是忍不住要提醒,媽媽還有更上乘的工夫,只是不好意思在鏡頭前展現。烘焙師傅邱永亮:「我媽已經封刀很多年了。」記者:「平常封刀,但是還有在這裡指導就對了?」邱永亮:「對,她封刀但是沒有封嘴。」記者:「所以在廚房,平常都怎麼指導大家,很兇嗎?」邱永亮:「不會,不會,我媽都手指在做事情,一直點點點這樣子。」記者:「被指到就很害怕?」邱永亮:「對對對,空氣馬上就凝結了下來這樣。」 邱永亮說這番話的同時,廚房裡其他3位麵包師父早就鳥獸散,顯然不想回應這個話題,邱永亮偷偷透露,媽媽平日在廚房就具有太后般的威儀,即使如此,邱永亮還是向媽媽做了一個大膽提議。 3年前,邱爸爸過世後,邱永亮想把家裡做了40年的麵包,改走高纖、少油又少糖的養生路線,他打算從口味比較簡單的餅乾,先開始做改變。邱永亮:「按照我們家裡原本來做,就是大家也都是這樣子做啦,那時候,餅乾就是白麵粉攪一攪,放一點核桃、放一點杏仁片,切個長型,就是餅乾啦。」 邱媽媽:「成本不要花那麼高,利潤好一點,成本花太高,就怕失敗,我們也是,我們以前也是要求要做很好的東西出來,可是就是說,我們要求用最低的成本,做最好的東西,並不是說,我們就說成本太高,做不好的東西就可以,我們不是這樣子,就是說不要花在利潤上面太多,就是賺多一點就對了啦。」邱永亮:「主要是這樣說,他們會這樣的想法,是因為過去苦過來了、窮怕了,因為我們是7元半出來的,她跟我們只有帶7元半出來,就隻身就上來了,對。」 邱媽媽牢牢記著,過去和邱爸爸用7元半創業,把一家小麵包店和兒子拉拔大的辛苦事,關於改用養生食材要多花成本,又怕兒子失敗,這些擔心就成了母子間,始終無法達成共識的導火線,既然怎麼溝通都沒用,邱永亮也就自作主張地展開革命。 邱永亮:「所以你看看,是不是你覺得它的粉的感覺,是不是比較黃,對不對?是不是?比較黃,還有顆粒,一般會有顆粒的做法,業界會有人這樣做,就是說他把所謂的高筋麵粉,跟所謂的那種殼混合在一起,叫做所謂的全麥,那我們這是全榖粒的,包含胚乳的營養都在裡面。」 邱永亮決定不再使用麵粉,而是買了麥子再送去磨成麥粉,多了這道手續,成本當然高於以往,而讓邱媽媽很擔心的事情,也在邱永亮的研發過程中發生了。 邱永亮:「因為麵粉的特性很不一樣,所以剛開始也失敗很多,有一次,我們在烤焙的時候,一沒有注意到,結果差不多有二十幾盤,就像你剛剛看到,那二十幾盤,因為麥子的關係,含量多,有時候溫度高一點的時候,它就會很容易吃到焦黑的,一點點苦味,我們裡面就達成協議說,這個產品是不能夠出去的,就是丟掉。記者:「那媽媽知道嗎?」邱永亮:「偷偷的,知道,當初本來想說她不知道,偷偷的想說放在旁邊,結果沒想到給她看到,她一翻,怎麼3包。」 母子間又為了,關於守住成本和維持品質的拉鋸,發生不愉快。邱永亮:「那件事情,她剛好講了一個禮拜,每天早上看到我就念,看到我就念,她說你可以賣便宜一點,我說對啊,是可以賣便宜一點,可是當你跟我買這個餅乾,你覺得便宜一點,是一個瑕疵品,OK嘛,對不對,可是當你這個餅乾給人家吃的時候,你不見得,你會跟他解釋說,這個是瑕疵品的餅乾,你怎麼會覺得說,這個餅乾怎麼苦苦的」 一邊和努力說服媽媽的同時,邱永亮又瞞著媽媽,買下高成本食材。邱永亮:「一般會用到的就是酥油,就是人工做成的,那種奶油,那這個是天然的,就是說不含反式脂肪酸啦,它的價位一定是高的。」記者:「比起一般的酥油?」邱永亮:「對對對。」記者:「高出大概多少?」邱永亮:「高出1倍以上了吧,至少都1倍以上,對,因為品質差太多了,你光是看它這個軟度這樣子,還有這個亮度,這個油的那種亮度,這種奶油因為它的熔點低,所以你只要入口就融了,完全不用去咀嚼。」 怕媽媽老把成本掛在嘴上,邱永亮乾脆發展出一套「虛報實銷」大法。邱永亮:「譬如說,我們假設成本,1個是12元,假設我們實際成本要到20元,這樣子,我就會跟她講說,我們這個其實成本很低,妳不要擔心不會賺錢。」 母子間,好幾回合的攻防下來,雖然還是各自堅持己見,邱永亮卻得知糕點界即將舉辦一場健康烘焙挑戰賽,如果他能有機會受到肯定,或許就會變成說服媽媽的有力後盾,決定參賽後,只剩下1個月時間準備,邱永亮和3位麵包師父,白天做麵包,晚上又要為參賽研發餅乾,這又惹來邱媽媽拉高分貝的一場火。
    2009/06/28 22:30
  • 【發現台灣味】營養、去油膩! 中藥養生香雞排

    雞排業者翁健忠:「你好,炸雞排1個,好。」 想吃翁健忠的雞排,可得稍微耐著性子,在他的小店前等一等,炸得酥酥脆脆的雞排,一起鍋,在別家雞排店已經是大功告成,但翁健忠的雞排,這才算是完成了一半。翁健忠:「就是炸過以後,東西再拿來烤,烤了以後,它完全不一樣,就是它的醬汁比較容易入味,然後它的炸的東西,也比較不會上火,然後烤的時候,它可能有多餘的油,油炸的油就會滴下來,滴到那個烤盤裡面。」 8年前,自己也很愛吃雞排的翁健忠,看到雞排商機,創業開店,就想到炸雞排雖香,油膩卻是頭號殺手,生意想做得長久,就不該只是把雞排炸得又香又脆、誘人而已。翁健忠:「因為雞排給人家的感覺,這個商品比較油膩,又是油炸的,那我們希望,想要強調,就是你今天吃了這個雞排,以後不會燥、不會熱、不會上火,那我們就盡量找一些,那種能夠降火氣這一類的藥材。」 翁健忠打算研發雞排市場上沒有的中藥養生雞排,雖然在地段比較便宜的舊夜市,找到門面,但苦無開業技術,只好找當時非常流行的連鎖雞排店,希望加盟。翁健忠:「那時候也有很多加盟公司,我們打電話去,問了2、3家吧,可是有2家回答我們說,這個地方喔,南機場這個地點不好,不適合做生意,就把我們回絕掉了,那我想,既然人家把我們回絕掉了,那我們就自己來賣,何必一定要加盟。」 無法進入加盟體系,翁健忠和太太只好自己摸索,開業之初,先在各大夜市,進行了一次雞排田野調查。翁健忠:「我就和我太太騎個摩托車,整個大台北地區到處跑,我們大概跑1個月的時間,到處去吃雞排,然後回來做記錄,每吃一份雞排就做一份記錄,它的皮的脆度怎樣、它的肉質怎樣、它的甜度怎樣,然後給它分析,最後雞排吃到已經吃不下了,然後再來研發。」 雞排研發的主軸,因為是養生又得去油膩,中藥材的種類和成分,不但要顧及能不能同時使用,影響口感也很重要。翁健忠:「剛開始,我們試過當歸啊、人參啊,滿多的,也有請教過中醫師,他說些東西可以用,真的有用,可是你味道不對,譬如說我們用當歸去醃漬,用人參去醃漬,客人說你這個雞排吃起來像吃當歸鴨,因為那個味道太重了。」
    2009/06/07 22:29
  • 【一步一腳印】環保又愛心 何爸小家電診所

    家電維修志工何禮史:「你看,那部什麼東西,電唱機耶,那個是45轉、77轉那種最古老的,這都是好幾十年了,這種收音機很久了,連這個都有人送來修,電熱器啊。」 在何爸的工作室裡,不管是老古董唱機,或是瓦斯爐、電磁爐、熱水瓶、吹風機,各種壞掉的舊家電,只要送來這兒,命運就大不同了。何禮史:「回收裡面,我看到很多東西都是有將近7成、8成新的東西都丟掉,是有故障沒有錯,但是那個故障不是很嚴重的故障,不能用,但是可以修的,我儘量把它修起來。」 73歲的何禮史,人稱何爸,十幾年前從老牌家電廠退休,因為在家閒來無事,就偶爾義務幫親朋好友,修修壞掉的小家電,一直到他加入桃園大勇里的志工隊;幾年前,環保概念還沒有那麼風行的時候,大勇里的里長劉信通發起環保志工隊,起先是他一個人開著小卡車,把里民家裡的垃圾資源回收,分類集結到這一塊鐵皮屋圍起來的空地。何禮史:「里長都那麼有愛心,我身為里民,我總不能不說話吧,跟著他做啊。」 很像懷著英雄惜英雄的使命感,一起當環保尖兵,劉里長聽從何爸建議,讓回收來的小家電重新活過來,而且不只是恢復電器的功能,還多了一份慈善的心意。桃園縣大勇里里長劉信通:「當初他都有在志工隊服務,可是他看到滿多人家丟棄不要的、回收的小家電,本來那是當廢鐵賣的,後來何爸說這種東西其實都還可以用,如果看外型比較新,是不是我們回收起來、留起來,然後我再稍微做一個整理、修理,然後再去送給清寒的家庭,還是義賣等等,都可以這樣。」 於是掛著紅底白字的,何爸小家電醫院,正式在資源回收站裡運作,里長特地幫何爸,找來一個退休的大型貨櫃,讓何爸幫短路的家電看診時,可以遮風避雨,也避免各種送來的小家電,全都囤積到何爸家裡,因為當初何爸承諾,除了幫回收小家電重生,只要是里民送來的家電,他一律免費維修。民眾:「它是風扇不能動。」何禮史:「風扇有問題,這個小馬達還好好的,這個還會轉,風扇的問題。」 炎炎夏日裡,有里民送來一台小電扇,風扇不轉了,何爸耐著性子,把螺絲一個一個拆下來。何禮史:「修理這種電風扇,比較麻煩就是螺絲,太多,要拆一支電風扇,螺絲相當多,用站的立扇,桌上、箱上,或者是用站的立扇那些,所有的開關位置,都不是同一個地方。」 拆開電扇外層,紅黃綠白,4、5條纏在一起的電線,老經驗的何爸只看一眼,就一口斷定。何禮史:「這條線斷掉,這個接上去就好了,一定好的,應該是可以了,有啦,會轉啦。」 涼風,成功從恢復旋轉的電扇吹送出來,何爸只花了不到3分鐘,就挽救了這台差點送進垃圾堆裡的電扇。何禮史:「好啦,這支就好啦,所以這人家丟掉,這個是很可惜的啦。」記者:「只是因為一根電線?」何禮史:「這也是人家丟掉的,只是電線掉了一根而已,就不會轉啦。」
    2009/06/07 22:20
  • 淒美動人蝶比翼 梁祝傳唱半世紀

    最知名、也最為膾炙人口的中國交響樂作品「梁祝協奏曲」,至今正好屆滿50周年,當年2位上海的大學生,以梁祝的故事創作實驗性的交響樂,後來意外地獲得億萬觀眾的共鳴,也流傳到各國;50年來,梁祝協奏曲被視為美麗的傳奇作品,也帶領全世界認識了「梁山伯祝英台」這個東方的淒美愛情,與西方的「羅密歐茱麗葉」互相輝映,梁祝故事本身以及交響樂曲的創作過程,都是動人的篇章。
    2009/05/28 09:42
  • 【一步一腳印】牛媽媽的創業課 幫助失業者衝破困境

    有一位牛媽媽在夜市裡面教人怎麼創業,她不只是有技術,還有她背後充滿故事性的人生體驗!這個下午,士林夜市都還沒開始營業,牛媽媽的聲音,就從她小小的攤位裡傳了出來。牛媽媽:「動作太慢了!」牛媽媽不但語氣嚴格,一邊幫忙攪拌、一邊加配料的同時,額頭上的汗珠也忍不住冒了出來。牛媽媽:「現在不嚴格怎麼辦?現在還是初學者的時候,就要嚴格一點,因為等下要上戰場的時候,是很緊張啊,如果速度不逼他們快一點的話,摸摸摸,時間就沒了啊!」
    2009/05/24 22:57
  • 【一步一腳印】內灣的野薑花粽 老街充滿商機

    野薑花粽以野薑花葉包成,這在內灣,早就是家喻戶曉的人氣美食,光是彭瑞雲家門口的小攤子,一天就能賣出1千多個野薑花粽;真正讓野薑花粽香氣撲鼻的秘密,其實,是彭瑞雲廚房裡,剛剛採回來的野薑花根。
    2009/05/24 22:47
  • 【一步一腳印】奔向世界舞台 跑出精彩的工程師

    每天上下班時間的彰濱工業園區,寬敞的六線道大馬路,除了呼嘯而過的車潮,還有正獨自慢跑的許永裕。 他規律的步伐,從6公里以外的家,以自有的節奏,往彰濱工業園區前進,直到腳步停在他上班的工廠。 換上制服,許永裕在這家食品工廠的工程維修部,已經14年,從大型機械到小型馬達,都是他的責任範圍。維修工程師許永裕:「現場拆下來的,拆下來在底下,做保養,換零件。」 工程部牆上,掛的上百種工具,在許永裕的工作中,是幫他排除故障的重要夥伴。許永裕:「這個是固定扳手,這是圓形梅花板手,這是開口扳手,這是六角扳手,這是拆那個扣環的,我們那個機械扣環,這是破壞鉗,這是我們電纜要那個,大的電纜線要剪斷,要靠這個電纜剪。」 帶著各式各樣的工具,從機房裡,大型主機、精密的線纜,該怎麼維持正常運作,到電腦設定,鍋具的蒸煮時間,還有生產線是否順利出貨,都是許永裕每天的例行公事。許永裕:「現場那邊,有沒有反應說,晚上有機器壞掉什麼?要待修的?有什麼,需要去換東西的,我們就去修理這樣,就是早上、中午、下午,都是這樣的,一直樓下,一樓、二樓、三樓,這樣跑來跑去。」 不過,許永裕的工程師維修生涯裡,也不是永遠一成不變的,單調中的變化,就是有時候工廠裡的機器,也會鬧點小情緒。許永裕:「半夜2、3點,1、2點,凌晨早上4點多都有,臨時說那個電梯壞掉,我就來修理電梯,像上個禮拜六,我就休息,我就來2次,早上10點多來了一次,晚上7點多又來了一次,是守衛打電話說,這邊警報響,就也是要趕過來。」 長久以來,一位小鎮工程師的責任心和成就感,也就建立在排除機械故障,好讓生產線順利運行。許永裕:「不是電就是機械,不是電就是機械,比較沒有挑戰,把它修好,這樣就是成就感了,對,還是把問題點找出來,因為有很多問題點,有很多癥結點,你要一一把它克服,把它解決掉,這是唯一感覺比較,有成就感的。」 除此之外,許永裕就是不定期的,用上下班慢跑當健身,為平淡的生活,多一些動力,5年前,彰濱工業園區裡,還沒有人像許永裕這樣慢跑,不過,就是因為慢跑,把許永裕的腳步和眼界,帶出了鹿港小鎮,跑向世界舞台。許永裕:「我們總公司那邊,它贊助銀行辦的慈善馬拉松比賽,就是我們每跑1公里,就會贊助200元新幣,給當地的福利聯盟、兒福機構,我們每跑1公里,我跑42(公里)出來,他就,就是以我的名義,捐給當地的兒福機構,捐8萬4千元,就是我跑愈長,我捐的愈多,公司幫我捐錢出去,給兒福機構,所以就盡量跑了啊。」 第一次,出國比賽,許永裕就報了馬拉松裡最長的42公里,同事訝異他的雄心壯志,甚至想勸他別好高鶩遠,出發前,工廠主管還特別幫他做了「光榮出征」的紅布條,祝他凱旋歸來。許永裕:「這是亞洲區,我唯一一個,唯一一個跑42公里的,所以他覺得很不一樣,然後就用了這個彩帶給我。」 在彰濱工業園區裡,許永裕是第一個出國比賽,其實不擅言詞的他,心裡只是想著,在這場不需計較名次的慈善馬拉松裡,只要耐力夠、跑得遠,就能幫兒福機構,爭取更多的善款。
    2009/05/10 22:47
  • 【發現台灣味】讀過書的大腸煎 賣到選里長

    塞了糯米和花生的大腸煎,已經在熱水裡,被煮得整個膨脹起來,中午生意好的時候,像這樣又圓又胖的大腸煎,林松賓1小時,就得煮出2大鍋,相當於50斤那麼多。 里長林松賓:「古早味就是這樣,以前啦,它都做一大堆,沒有吃完,要吃的時候,就把它煎一煎,就是大腸煎,以前我媽媽跟我這樣講。」 原來大腸煎不是用煎的,而是用煮的,林松賓邊顧著爐子上的三口大鍋,同時開工,左邊那鍋大腸煎還正在小火中翻騰,中間那鍋是以中火加溫,好讓餡料灌進大腸。記者:「尖尖的,米好漂亮,為什麼用尖米?」林松賓:「尖米做大腸煎,才會Q,圓圓的那種,都是在做一般碗粿,不一樣,尖的糯米,那種米要買舊的,不能太新,新的米吃來,不會Q,會爛爛的,不好吃。」 尖糯米撒上油蔥、胡椒和落花生,在受熱的鍋中均勻攪拌,林松賓說大腸煎的食材簡單,但不能小氣。林松賓:「油蔥你要現榨的油蔥,才可以,才會有那個香味,油蔥一定要買好的,胡椒啦,花生,都要買宜蘭的。」 餡料準備就緒,就是林松賓的20年絕學上場,大腸被林松賓輕輕套在一個小漏斗上,這個動作,就像一把湯匙以圓弧狀的曲線,把鍋裡的餡料舀進腸衣,遇熱膨脹的腸衣,被餡料撐得飽滿,就自動封起了,腸子兩端的開口,然後就是放進另一邊那鍋,大火熬煮1小時。林松賓:「幾點灌的?」記者:「11點。」林松賓:「11點,這樣不行,太久了,差不多再5分鐘就好。」 看似容易的製作過程,其實是由牆上的鐘精準掌控。林松賓:「一定這個時間都不能改,不能快,一定要1個小時,假如沒有1個小時,你裡面米就不熟了,就不能吃了。」 時間只是基本要求,大腸煎要夠味,林松賓最在意主角大腸,每天早上,從中央市場買回來的大腸,不能有破、厚度要夠,重點是清潔衛生這一關。林松賓:「要用鹽巴,鹽巴去洗一洗最好,要洗鹽水,才沒有味道,我們腸子,有一點點味道。」記者:「那你要浸泡多久呢?」林松賓:「差不多要15分鐘,就可以了,不是用泡的,用洗的。」 林松賓還又特別強調一次,他的大腸,是用鹽水洗的,做小生意,也有小生意的堅持,否則他的小店,也沒辦法在巷子裡一開,就是20多年。 不過,現在如果還想在店裡,看到林松賓親手做大腸煎,是很難了,幾年前,街坊鄰居的話,讓50好幾的他,做了一個重大決定。林松賓:「像一些義警啦,婦女會,愛心啦,我參加社團滿多的,後來里民看我說,你這麼熱心,你可以出來選里長。」 人到中年,突然被大家拱林松賓出來選里長,林松賓,其實還有一個心理障礙,就是他小學畢業,賣小吃20多年,就怕以後做不好里民服務,如果想要識字多,談吐好,看來也只能以50多歲的高齡,重返校園。林松賓:「後來,我想說,台北跟鄉下不一樣,不一樣,一定要認識一些字比較好,我就平常在做生意,晚上我就讀夜間部。」 雖然當時是班上年紀最大的學生,不過,林松賓特別裱褙,保留下他的驕傲。林松賓:「那個是我讀國中的議長獎,這是我的(餐飲)執照,在學校考到執照。」林松賓:「有時候,老師會罵學生,你看,林松賓,年紀這麼大了,人家考試還不錯,你看,你滿丟人的。」 白天賣大腸煎,晚上念夜補校,一邊讀書的過程中,林松賓還順利選上里長,成了里民口中的里長伯,現在要忙的事,除了坐在辦公室裡辦文件,社區裡,還有幾天就要驗收的小公園,他也得去驗收一下。
    2009/05/10 22:20
  • 【咖啡新勢力】趕走瞌睡蟲 老闆天天請員工喝咖啡

    經濟不景氣,工作難找,福利也縮水今天的「咖啡新勢力」,卻要帶您看一家免費請員工喝咖啡的企業,這樣獨特的咖啡文化,也幫員工趕走瞌睡蟲,提高工作效率。
    2009/05/09 21:46
  • 【咖啡新勢力】黑圍裙「咖啡大師」 懂得咖啡故事

    許多人喝咖啡,但卻未必真的懂咖啡;這一集「咖啡新勢力」專題報導,我們要帶您看看,一位專業的咖啡大師如何養成?因為這些咖啡大師的使命,就是在教大家,如何更了解咖啡。
    2009/05/02 13:48
  • 【發現台灣味】巧手媽媽創意餃 用愛變幻出來的巧思

    一支翠綠的蘆筍,直立在一顆餛飩中間,看起來就像盤子裡綻放的海芋!這朵海芋造型的餛飩,在今年台北縣餃子節,讓評審眼睛為之一亮,但海芋餛飩並不是出自哪位大廚之手,而是一位擔心孩子不愛吃飯的媽媽,在自己家的廚房裡,用愛變幻出來的巧思。
    2009/04/26 22:46
  • 【一步一腳印】幫爸爸種有機米 和傳統衝突的改良耕作

    田裡的稻子,還有1個月就要收割,現在正是農忙前難得的短暫清閒,許可剛還是跟著爸爸來巡一巡,父子倆的這兩甲地。
    2009/04/26 22:12
  • 【咖啡新勢力】助素人圓夢 咖啡館變身社區舞台

    咖啡館除了喝咖啡聊是非,其實還可以更充滿文藝氣息,一家咖啡館為了讓愛創作的社區居圓夢,開放咖啡館的牆面,讓附近住戶展出他們的作品,今天的「咖啡新勢力」專題報導,帶您去看看,這家成為社區居民,與藝文之間橋樑的咖啡館。
    2009/04/25 13:5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