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肥胖 結果共1,416筆

  • 家長注意!孩子1天1杯含糖飲消暑 醫曝3大風險

    暑假炎熱,不少兒童、青少年都人手一杯含糖飲,根據調查,兒童及青少年每週至少喝一次含糖飲料的頻率高達7成,醫師指出,現今兒少夏天喜歡以含糖飲料替代白開水作為身體補水方式,尤其在暑假沒有學校生活約制,幾乎都是1天1杯,這不僅不會解渴,反而會導致熱量攝取過多而肥胖。
    2023/07/04 11:06
  • 女腹部腫大以為變胖! 開刀取出「40公分卵巢瘤」如籃球

    義大利一名52歲婦人腹部異常突出,起初她以為「只是肥胖」造成,不過就醫後開刀取出一顆健身藥球(medicine ball)大的巨大卵巢瘤,重達5公斤,長度更達40公分,讓她嚇得目瞪口呆,術後身體質量指數(BMI)從50.5下降至28.3。
    2023/07/04 10:09
  • 比珍珠更母湯!手搖飲加「1地雷配料」 血糖飆升狂存脂肪

    炎炎夏日,氣溫動輒飆破36度,不少人喜歡來杯冷飲清涼消暑,根據經濟部統計,每人每年平均喝掉43.3杯,使得台灣被冠上「手搖飲王國」的封號。不過含糖飲料藏有許多健康陷阱,會導致肥胖、尿酸過高、心血管疾病等,尤其越來越多樣化的配料,經常讓人有選擇障礙。對此,營養師提醒,相較於經典的珍珠或仙草,奶蓋才是「熱量霸主」,除了糖還有滿滿的油,實在不宜喝太多。
    2023/06/25 05:30
  • 胃脹半年「吃藥沒用」!醫一照長8結石 1類人要小心

    一位50多歲的女患者半年來頻繁胃脹,晚餐吃多一些就胃痛,服藥後始終沒有改善,一照超音波檢查發現對比一年半前,膽囊竟「多了七、八顆膽結石」。膽結石通常要數年才能形成,而醫生指出膽結石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長的原因正是肥胖。
    2023/06/23 05:00
  • 下半身胖跟澱粉無關!營養師點名「2族群」:瘦腿靠這些

    吃澱粉容易胖下半身?營養師沈宛徵在臉書發文分享,日前跟朋友聊到瘦身,朋友得意洋洋告訴她說:「吃澱粉會先胖到屁股跟大腿,所以我已經戒澱粉一個禮拜囉。」其實不只這位朋友,許多個案也對澱粉感到畏懼、敬而遠之。
    2023/06/22 10:38
  • 2個成人就有1個胖子 台灣肥胖率比日本高10倍

    台灣人愛運動,疫情後參與運動的人口比例達到81.8%,但很奇怪的是,肥胖率卻是不愛運動的日本的十倍,醫師認為,關鍵在於飲食習慣。
    2023/06/20 22:53
  • 綠批「盧秀燕喝可樂」 他翻賴清德全糖說打臉:都瞎了?

    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社群貼出的影片中,脫口「幾乎每天喝可樂」,引來民進黨議員質疑,盧作為「媽媽市長」,沒有以身作則竟還帶頭喝含糖飲料,造成學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不過此番言論聽在PTT鄉民耳裡卻引爆一連串不滿,「喝可樂怎麼了嗎」、「要不要乾脆把可樂限制成18歲以下?」質疑民進黨根本是為反而反。
    2023/06/13 17:17
  • 冰箱塞滿14瓶!盧秀燕爽喝可樂挨批錯誤示範 本人急澄清

    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在IG分享一段冰箱裡塞滿可樂的影片,並說自己夏天幾乎天天喝,民進黨議員陳俞融今(13)日在市議會指出,現在學童肥胖問題益形嚴重,提醒市長要以身作則,不能錯誤示範。對此,盧秀燕澄清,平常都喝白開水和咖啡,「喝可樂只是犒賞自己」。
    2023/06/13 15:04
  • 不是缺乏運動!OL走一下就喘 手指藏「關鍵警訊」心肺病了

    身體許多隱性疾病會反映在細微處,除了皮膚、毛髮外,從指甲的顏色及外觀,也可以看出健康狀態。一名上班族總是喘到上氣不接下氣,短短一段路都氣喘如牛,原以為是肌少症,運動量不足或肥胖導致,不過醫生一看她的手指,立刻察覺異樣,明確表示為「杵狀指」,是心臟和肺部功能有問題所發出的警訊。
    2023/06/13 05:30
  • 300公斤胖男要送醫! 消防員出動卡車花2小時才運上車

    印度一名27歲男子法吉里(Muhammad Fajri)身材肥胖,體重將近300公斤,他因為車禍而臥病在床長達8個月的時間。為了到醫院治療,他被迫求助於消防員。由於法吉里體重過重,無法用救護車運送,消防員必須出動卡車和堆高機,甚至需要拆掉一堵牆,前後花了約2小時才讓他順利到醫院治療。
    2023/06/12 11:44
  • 輕忽「這物質」專家警告:影響生殖能力增加、代謝疾病、流產機率

    雙酚A被認為是干擾動物體內的內分泌調節機制,具有環境荷爾蒙特性的化學物質,其實在動物實驗研究發現,親代懷孕期間暴露雙酚A,會造成子代生殖系統有不良的影響。而人類流行病學研究也指出,懷孕期間或是幼童時期暴露雙酚A,會影響甲狀腺的功能,跟日後的孩童的行為,也有研究指出雙酚A與多囊性卵巢、肥胖跟糖尿病和心血管系統,有可能會有關係!
    2023/06/08 23:08
  • 中年發福超難「瘦」!營養師授4絕招 秒找回完美體態

    人到了中年,會發現想要維持體態越來越困難,有的人可能年輕時去吃到飽餐廳能吃好幾輪,現在卻才吃一輪就吃不下。為什麼明明吃得比以前少,還是會變胖?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中年發福?
    2023/06/08 22:46
  • 5原因讓台灣人不胖也難!醫警告「從小就肥」早餐習慣成元凶

    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做了「全球最不愛運動的國家」統計發現,日本竟有超過60%的人不愛運動,高居排行第11名。而台灣體育署公布111年運動現況調查成果,國人在疫情後參與運動人口比例達81.8%,但肥胖人口依然是日本的10倍。
    2023/06/06 14:48
  • 台灣肥胖率比日本高10倍! 居日鄉民點出這些原因

    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肥胖率逐年攀升,2016至2019年成人過重肥胖率為47.9%,2017至2020年升到50.3%。論壇討論,文化近似的台灣與日本相較,肥胖率為何可高出日本十倍?對此,有住日本的網友點出,日本人更常走路是其中一個原因,還包括外食或更注重外貌等文化差異。
    2023/05/30 18:34
  • 小六生只吃蒸煮物竟中度脂肪肝!「2食物」超危險 一堆人常吃

    高油、高糖、高熱量飲食會導致脂肪肝,台灣脂肪肝盛行率超過33%,一名小六生因為過胖,被禁吃油炸物,這1年中都吃清蒸水煮食物,但體重卻由原本的70公斤增至80公斤,且有中度脂肪肝,醫師表示,這是因為小六生吃的清蒸食物都是湯包、水餃。
    2023/05/25 15:34
  • 狼吞虎嚥容易肥3原因曝!「4招」改變進食速度 快改筷子小口吃

    你知道進食太快是導致變胖的元兇嗎?雖然飲食控制對於減重是很重要的,但是進食速度更是重要的關鍵,放慢速度不只可以保護腸胃之外,也較容易產生飽足感,營養師高敏敏建議可以用筷子吃飯,小口小口吃就能改善!
    2023/05/23 05:10
  • 自認不愛吃甜食!醫點名「6鹹食」都是糖:每天默默吃很多

    國民健康署曾指出,攝取過多糖分恐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且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此,家醫科醫師李思賢點名6大鹹食含糖分,「很多自認為都不愛吃甜食的人,每天都默默的吃了很多糖」。
    2023/05/15 09:21
  • 一咳嗽就漏尿!48歲女患「這病」 醫曝5類人易好發

    婦女在更年期階段常面臨許多困擾,而尿失禁隨著年紀增長幾乎是不可逆的,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趙梓辰表示,曾有一位患者只要咳嗽就會漏尿,經過診斷是「更年期應力性尿失禁」,趙梓辰表示,「更年期應力性尿失禁」多事骨盆肌群支持、尿道括約肌的退化萎縮所引起的,好發於患有糖尿病、肥胖、抽菸、曾有生產經驗及曾接受婦科手術的女性,可以透過藥物和行為治療改善。
    2023/05/13 09:58
  • 快跟老闆講!通勤超過3公里恐變胖 醫示警:危害身心

    不少民眾上班都靠通勤,甚至有些住在很遠地方的上班族,來回可能要花上3個小時;近年有研究顯示,通勤時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若通勤距離超過3公里,可能面臨較高的超重和肥胖風險。不僅如此,還會對精神健康、心血管健康和生活品質等造成危害。醫師也呼籲,各界應重視這問題,降低長時間通勤對個體和社會的負面影響。
    2023/05/11 22:10
  • 出現「這幾種」徵兆....提高警覺速就醫... 醫:恐肝癌找上門!

    偏好攝取高油高糖高熱量食物,又缺乏固定運動習慣,造成肝臟內脂肪囤積過多,導致肥胖性脂肪肝,若不積極改善,未來將有可能會形成肝癌,醫師提醒,若是因為肝癌需要開刀,會依照腫瘤的大小或是位置決定開刀術式及範圍,因為肝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通常醫師會希望盡量保留越多的肝臟,對病人的生活品質越好,而肝癌最主要目前是由病毒性肝炎是最主要原因,包含B肝跟C肝,B肝大概佔肝癌病人的四成左右。
    2023/05/10 23:00
  • 水果用吃的更好! 營養師破「喝果汁」迷思:就這樣胖的

    雖說蔬菜水果有益身體健康,不過還是要注意不可過量!不少民眾怕喝手搖飲對身體不好,會選擇喝果汁,不過,營養師就提醒,雖然相對來說果汁的糖份天然,但長期、大量的攝取,還是會造成負擔,建議「水果用吃的取代喝的」。
    2023/05/10 12:11
  • 全球最胖青年在希臘? 專家透露:比美國同齡人還重

    飲食與生活習慣大改變,也讓不少國家出現青少年健康危機,《希臘城市時報》報導,一名退役教授雅尼斯(Yannis Koutentakis)日前公開調查數據,警告所有希臘家庭必須提高警覺,因為該國18歲青年男女的平均體重,過去20年來分別增加15和7公斤,相比之下、甚至超過美國同齡人2至4公斤,更比歐洲其他國家的同齡者,多了3到5公斤的體重,是全世界最重的青年與青少年群體之一。
    2023/05/09 14:40
  • 不是抽菸熬夜!「1日常習慣」增死亡風險 醫警告:運動也沒用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久坐不動對健康非常大的危害!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安欣瑜表示,久坐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甚至比吸菸更嚴重,建議民眾最好每小時站起來稍微走動,就能改善健康狀態。
    2023/05/08 22:14
  • 不注意體重下場「變這樣」 醫師:減重應增肌減脂「這族群」要注意

    過度肥胖對身體勢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許多民眾一年會做一次身體檢查,若血糖及膽固醇過高,醫師會建議飲食要攝取清淡食物,即便是微胖也建議減肥,但要特別注意如果肌肉量過低的時候,也會增加死亡率風險,因此老年人減重的目的,要以增肌減脂為首要目標。
    2023/05/06 22:58
  • 基因害人發胖? 醫揭殘酷真相:會讓人特別愛吃

    許多人因為想要保持精實、苗條身材,會選擇降低自己的飲食頻率,不過要小心,有時候會低估了食物熱量;此外,有肥胖基因的人,到底會不會影響身材的變化,也是人們經常會有的疑問。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整理出不同主題的科學研究,通通指向同一個結論,肥胖的產生就是「吃太多」。
    2023/05/05 10:4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