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森恬CP旅客GooglePodcast飲品特價google podcast轉移麥當勞勒索土石掉落失衡7-ELEVEN
  • 搜尋:

    攪拌 結果共301筆

  • 生雞蛋加入咖啡 河內品嚐「蛋咖啡」

    擁有一千年歷史的越南河內,現在酒吧跟咖啡廳,越來越多,讓到此一遊的外國觀光客,驚喜連連,不過越南喝的咖啡很特別,要把生雞蛋,加進去一起攪拌,一起到河內,嚐嚐相當特殊的「蛋咖啡」。
    2011/05/13 22:40
  • 化療胃口噁 鳳梨、奇異果軟化牛肉

    癌症病患該怎麼吃,才能兼顧營養和健康?乳癌病友協會,集合全台灣的病友,分享抗癌料理,他們以自身經驗,烹煮適合癌症病友吃的菜。像牛肉,雖然可以補充蛋白質,但化療時吞嚥困難,容易感到噁心,病友說,可以將牛肉和奇異果、鳳梨等水果,攪拌2分鐘,經過酵素軟化,牛肉就變得軟嫩好入口。
    2011/04/09 19:20
  • 〈獨家〉Q湯圓淋桂花蜜 日賣2千碗

    過完年,緊接著就是元宵節到來,家家戶戶吃湯圓,苗栗一家業者,把湯圓冰鎮,鎖住QQ口感,再淋上用麥芽熬出的濃稠桂花蜜醬汁,兩者攪拌之後,一口湯圓一口冰,據說是最好的口感,過年期間一天就賣2000碗。
    2011/02/10 12:53
  • 柴燒24小時! 手工年糕蒸出古早味

    春節過年,大家都會準備年糕象徵吉利,但現在的年糕多是機器製作,在高雄有店家特地用手工製作年糕,費工的是拿漂流木當柴火,用糯米漿加白糖,在鍋爐上煮,得24小時分三班輪流看火,還得不停攪拌,辛苦做出來的年糕,顏色呈現琥珀色,吃進嘴裡還有淡淡的炭火香。
    2011/02/02 19:13
  • 〈獨家〉牛奶蛋汁+糯米粉 「烤年糕」口感Q嫩

    年吃年糕,非得用煎的或用蒸的嗎?那可不一定!雲林北港有糕餅業者,創新吃法,推出「烤年糕」,也就是牛奶蛋汁加糯米粉,攪拌均勻後,倒進烤盤烤30分鐘,外觀看起來很像西式的起司蛋糕,口感QQ的,跟傳統中國年糕口感不同。
    2011/02/01 19:41
  • 〈獨家〉芝麻拌飯染黑碗 溶水褪深咖啡色

    黑芝麻裡面有鈣質,有不少民眾會拿來直接拌飯吃,台北一名許先生卻吃出一身冷汗,因為他買到的黑芝麻,和熱騰騰的飯一攪拌,他說頭一次看到白飯竟然被染黑,他不信邪,再拿黑芝麻灑到水裡,同樣也溶出顏色,最後整杯水還變成深咖啡色,他質疑黑芝麻被染過色,由於購買的散裝、上面沒有註明產地,記者求證位於迪化街的店家,店家不願回應。
    2011/01/26 18:22
  • 【一步一腳印】老爸品牌牛軋糖 甜蜜滋味延續一甲子

    每逢過年前,林怡傑家的牛軋糖工廠,總是一刻不得閒。林怡傑父親:「這熱的,有點熱熱的,熱熱的,比較好吃,總統都吃不到的。」 熱情招呼我們,品嚐最新鮮牛軋糖的,是怡傑的爸爸,剛調配好的糖,香Q不黏牙,而被滿屋奶香、堅果香圍繞,正是林爸爸近60年來,每天的工作寫照,但最近這半年,他工作起來特別起勁兒,因為66年次的兒子,決定回來接手,跟他學做糖。 林怡傑父親:「如果攪拌好了,其他都還好,這外面就是勞力的問題。」林怡傑:「其實他們覺得沒什麼,可是其實裡面還有很多眉角,就是很多東西還是要注意。」
    2011/01/23 22:26
  • 【一步一腳印】古早滋味棉花冰 串連不同世代的回憶

    店內沒特意裝潢擺設,如果沒招牌,還真看不出是間冰店,一進屋子,整面牆爬滿綠色管子,引人好奇,原來這是古早製冰機,它的主人也很有年紀,80歲阿伯李和生,他說這台製冰機,從阿公傳下來已經100多歲了。冰店老闆李和生:「我們一樣老了,它也老了,它老了,你也老了。」 但堅守崗位態度,不因歲月而變質,百年多來,這台機器打出來的棉花冰,口感始終如一。李和生:「我們的冰很細,不會粗粗,人家的一咬較粗,粗粗。」 取名棉花冰,因為它像棉花糖一樣棉細,入口即化,還有淡淡鳳梨味,甚至吃得到鳳梨果肉,阿伯先把新鮮鳳梨切成一小口,加入糖水熬煮,再倒進這個冰桶�,桶子外圍零下30度,軸心高速轉動,冷卻鳳梨水,另外還有支攪拌刀,輔助推動正在凝結的冰,同時將冰削薄,讓口感更細緻,一直到冰膨脹為止,就大功告成了。 李和生:「現在鳳梨加上去會膨脹,以前沒有加鳳梨不會膨脹,不會膨脹,一般的人沒有放(鳳梨)。」記者:「一般的人它也會膨脹嗎?」李和生:「不會,不一樣,好多人來,去別家買的不一樣,不會膨脹,不好吃,別家的不會。」記者:「那為什麼加鳳梨會膨脹?」李和生:「我不曉得,鳳梨買罐頭鳳梨又不好,罐頭的不行,要新鮮的罐頭做起來。」 同樣做法,鳳梨換成芋頭就成了芋仔冰,和印象中的芋冰不太一樣,口感更綿細,吃起來有點像冰淇淋,風味也不同,因為芋頭品種特地挑選過。冰店老闆娘李阿美妹:「芋頭好多種,有一種芋仔大大,沒有香氣,跟蕃薯一樣,要種打開來,紅紅的比較好,比較香。」 為了確保品質,李家乾脆自己種芋頭,李阿美妹從嫁給李和生,就看著阿公為了做冰,種芋頭,一直延續到先生第三代,夫妻倆都80歲了,還是自己下田種芋頭。」 李阿美妹:「我們山上有種,阿公的時候就有了,一直留到現在,對。」 李阿美妹:「芋仔冰?」客人:「對,芋仔冰,這個一包,一個就好了,買一個,多少?」李阿美妹:「5元。」 紮紮實實一球芋冰,用2個古早餅乾包覆著,只賣5元,便宜不再話下,但也有例外。李阿美妹:「有客人還說,那麼貴,便宜一點好不好?你10個賣50元,他說加一個好不好,還有這樣,我跟他講,不行。」 憨厚老夫妻信心有些受挫,不過也有人送上溫暖,一家餐廳相中冰店,百年不變的古早味,把阿伯芋冰拿來油炸當甜品。 李阿美妹:「那個油好多,滾了,沒有蓋子,拿了丟下去,一下子,下鍋後一下子撈起來,通通拿起來,吃起來就酥酥的,皮酥酥很好吃。」 古早製冰機除了做芋冰棉花冰,也可以做冰棒,這一切歸功於綠色管子�,最主要成分阿摩尼亞,經由機器轉換成了冷卻劑,並在水中加入鹽巴,顏色呈現深褐色,此時,溫度低於攝氏30度,冰棒原料放進特製鐵盒�,隔著冰水冷凍,不一會兒,冰棒就完成了,阿婆這天做的是糯米桂圓冰,口味也是延續三代沒變過,糯米、龍眼干、奶粉,再加2瓶米酒。
    2010/09/05 22:30
  • 【一步一腳印】軟Q軟Q滑嫩口感 半世紀涼飯傳奇

    涼飯師傅第二代郭添進:「那個米會飽,好像在吃飯,就像吃涼飯一樣。」 郭添進接下父親做涼飯的工作,已經30多年了,每當夏天來臨要做涼飯之前,他會先試米的品質,因為氣候雨水左右稻子的成長,稻米含水量每一季都不同,而這眼睛看不出來的變化,卻深深影響涼飯的口感。郭添進:「比如說台中米,濁水溪米,還是台東米,做起來的東西都不一樣,都要每年試,當然一開始要試,要選擇幾號米,我們先做做看,那個吃起來的口感,品質適合我們使用,試到可以用為止。」 磨好的米漿一分為二,一半倒進鍋�煮,得不停攪拌,直到水分蒸發變成糊狀,再和原本另一半米漿混和。郭添進:「你從大鍋拿出來是100度,盆子裡是冷的,100度下去跟冷的調和,要讓它降到70度、50度之間,就要慢慢攪和剩60度。」 兩者要均勻攪拌,早期都只依賴萬能的雙手。郭添進:「手伸下去都快要熟了,差不多是那個程度。」 現在郭添進有個好幫手,攪拌器,手不用再放到60度的米漿�,但其實這個機器,並不是攪拌米漿專用,它真正用途是攪拌水泥。郭添進:「看人家油漆跟和水泥,攪拌小桶的,他就用那種機器,欸 就是看到那種攪拌器,所以我們就利用那個。」 有了機器代勞,省了很多力氣,也不用再練鐵沙掌,不過畢竟是機器,有不少死角。郭添進:「攪拌效果還是遠不如雙手,有很多步驟用機器在做的過程,做不出傳統的味道出來,你吃的口感也不同。」 尤其在調製米漿最後階段,一定要充分拌勻,這只能憑手的觸感,涼飯Q度就在這一刻決定。郭添進:「機器是死的東西,它是硬梆梆的東西,它沒有感受,我們用手工在做的時候,揉粿也好,或是操作,你會直接感受它的綿度,柔軟度,還有Q度 ,你要做多軟,要做到多硬,你手去感覺,才感覺得到。」 涼飯軟硬度有一定比例,但郭添進做的涼飯軟硬度,卻是每天都不一樣,視天氣而定。郭添進:「今天天氣很熱,要把水份加多一點,讓它吃起來口感比較軟,冰加下去,才不會讓那個東西(涼飯)有變化。」 所謂的變化是天氣越熱,老闆加在涼飯�的冰就越多,而這會讓涼飯變硬,因此天氣越熱,涼飯就要越軟,調製過程就得多加一些水。郭添進:「天氣熱,吃冰的人,吃得多,你東西如果軟度做不夠的話,影響品質,冰會把Q度稍微縮減。」 做涼飯除了隨氣溫調整軟硬度,會不會下雨更是重點,每天睡前,有一樣功課得先完成。郭添進:「要跟氣象、看雲圖、看氣候。」 郭添進賣涼飯可說完全看天吃飯,沒有固定日子公休,下雨天就是公休日,曾經連將近一個禮拜,因為梅雨,也曾開店一個月沒休假,為了精準掌握天候,郭添進除了睡前看氣象,一大早起床還要觀察風的變化。郭添進:「它這個風來,有的比較有水氣,你感覺涼涼比較有水氣的風,還有一種會燙,風吹過來會燙,今天的溫度就不一樣了。」 但也不是每次都猜對,午後雷陣雨,常令人措手不及。郭添進:「有的時候,夏天的氣候,氣象局也不會預測,這個雨要從那邊開始下,昨天是板橋往這邊走,所以昨天雨很早,一點多就來了,如果它雨的方向從這邊來,我們就糟了,這邊沒東西,你不做不行,結果,大雨來了就沒輒了。」 下雨就沒客人,曾經把上百斤的涼飯忍痛倒掉,因為不賣隔夜涼飯,同樣為了看緊品質,儘管材燒改成瓦斯,仍保留傳統爐灶,因為它的聚溫效果比瓦斯爐好。郭添進:「用灶,它的溫度會比較高 ,同樣一盞火,你在一般的瓦斯爐的火,它的保溫度減少,灶它會提昇它的溫度,一般外面的火差不多100度,灶裡面的火差不多150度。」 超過150度,調製好的米漿準備下鍋,要開大火保持高溫,做出來的涼飯才會軟Q。郭添進:「它滴下去水裡就熟了,鍋子的水才不會混濁,煮起來口感才不會跑掉。」 除了涼飯,粉粿是店裡另一項招牌,做粉粿和涼飯一樣,得先試原料本身的含水量。郭添進:「這個粉它的吸水量比較少,你今天的水要減少,鍋外(調粉時)也要減少,這就看你的經驗。」 粉粿是由蕃薯粉做成,儘管外觀看來是乾燥的粉末,郭添進還是猜得出來,蕃薯成長過程中吸收了多少雨水。郭添進:「它這個產地種的蕃薯,看有沒有經過雨水泡過,或是比較沒有雨水的地方,越沒有雨水的地方,收成的蕃薯越乾,做起來(粉粿)越漂亮,Q度越好。」 和做涼飯如出一轍,也得看老天爺臉色,雨量決定地瓜品質,影響粉粿口感,雖然自己沒種地瓜,用心研究,仍可分辨出蕃薯粉好壞。郭添進:「最好的蕃薯是交春,過年交春收成的,剛好雨水還沒來時,收成起來,那是最好的,這個你都試得出來嗎?粉粿做起來好吃不好吃,下鍋就知道了,下鍋就輸贏。」 每一批蕃薯粉做出來的粉粿,口感都不同,郭添進卻有辦法,讓客人每回吃到的粉粿,都一樣彈Q滑順。郭添進:「很Q的質地,如果帶有硬硬的口感就不好了,吃的時候咬得下去,就算你不要咬直接吞下去,整塊冰涼涼吞下去,涼到肚子裡。」
    2010/07/25 22:09
  • 恐怖!疑機器捲衣角 勒斃肉圓老闆娘

    彰化北斗一間肉圓工廠,發生意外!42歲工廠老闆娘,以麵粉攪拌機製作肉圓皮時,疑似衣角被機器勾住,機器瞬間轉動力量達100公斤,老闆娘無法及時抽離,整個人也被捲進去,壓住左胸和左手臂,被救出來時骨頭碎裂,還有被衣服勒住的痕跡,醫院初步研判,女老闆娘是窒息死亡。
    2010/07/06 13:29
  • 〈快訊〉南崗工業區 驚傳工人捲入攪拌機

    最新消息!南投南崗工業區一家工廠,驚傳工安意外!一名員工驚傳在工作時,不慎被捲入攪拌機中,警消人員已經趕到現場搶救當中。
    2010/05/16 13:13
  • 化妝品工廠氣爆! 員工二度灼傷送醫

    中午在台南發生工廠氣爆意外!一間在官田工業區的化妝品工廠,當時員工正在攪拌化學原料,卻因為不明原因突然發生氣爆,造成一名女性員工,全身50%二度灼傷,緊急送醫。
    2010/05/03 12:52
  • 疑誤開電源 男子右手捲進麵粉機

    花蓮3日傍晚傳出一起意外!一名麵粉店老闆在清理攪拌機時,疑似家人不注意,誤將開關打開,當場老闆右手臂被機器穿過,鮮血從麵粉攪拌機下方不斷往下滴,消防人員花了半小時,用鐵棍撐開機器,試圖拔出男子右手,搶救過程中,男子哇哇大叫、不斷喊痛,令家人好不忍心。
    2010/04/04 00:09
  • 【一步一腳印】停在過去的老靈魂 老搖滾酸辣雲南菜

    滿頭長髮的老五,是這家餐廳的老闆,下午5點開店之前,是他的悠閒時光,採訪的過程裡,他最常說的就是隨便隨便,其實,是他有他要忙的生活小趣味,沒空招呼我們。 老五:「不是拆房子,是蓋房子,人家就把土地公廟給拆了,就把它撿回來。」 20年前在陽明山撿來的老雕塑,正想要掛上牆面,這才發現手邊根本沒有鐵釘。老五:「因為我鋼釘用完了,好像外面可以拆一個吧,拆一個鋼釘。」 挖掘趣味,在生活中俯拾皆是,就是他的哲學,跟著他在餐廳前後找呀找,沒見到可以拆的鋼釘,倒是看見了4萬多片,到處塞滿的黑膠唱片。老五:「太小。」 終於,拔下適用的鋼釘,把獅子頭掛了上去,老五滿意的說,他最喜歡,從不起眼的角落裡找寶物。老五:「本來有個小空間嘛,我不知道要幹嘛,你要做一個和室也太小,我就乾脆把它,反正我器材都有嘛,弄個櫃子,器材擺上去,弄個DJ室啦。」記者:「你什麼都很便宜,你不會連這器材也很便宜吧?」老五:「這一台啊,400元。」記者:「400,那擴大機呢?」老五:「200,哈。」記者:「你放的這些音樂?」老五:「就是這台出來的啊,600,你看,效果還可以吧(微笑)。」 用總價台幣600元的主機,播起黑膠唱片,這時候的老五實在很藝術家,而很多人確實以為他是藝術家,其實,老五這位緬甸華僑,文化外文系念了九年才畢業,在年輕時,總是跟美術系的混在一起,所以牆上到處都是,以他為主角的油畫。 最難讓人聯想到的,應該是他居然會變成廚師,開了餐廳。老五:「其實到處都有涼拌菜,雲南菜的涼拌菜就是,他特點就是酸辣嘛,酸跟辣。」記者:「因為那邊的人都喜歡嘛?」老五:「對,我們都吃酸酸辣辣的,開胃啦。」 既酸且辣,老五說,這是間只有小菜的餐廳。老五:「你去煮那個牛奶不是嗎?上面會有那個泡泡啊,我們叫奶酪,那個泡泡刮下來,拿去曬乾就好了,(炸一片)那個西方的乳酪,碰到油就溶掉了,我們的就,過油就變成這樣,這個可以吃甜的,可以吃鹹的,甜的就灑一點砂糖,鹹的就灑一點鹽巴就好了。」 老五說,這道雲南乳扇的奶酪來自緬甸,沒管道拿不到,說著說著又做起,雲南版皮蛋豆腐。老五:「這個算是我,也不是研發,就是喜歡亂搞,就把那個菜,皮蛋跟豆腐打碎了,加上一點香料下去。」 記者:「那是什麼啊?」老五:「茄子,等一下,我都介紹給客人這個是九孔,九孔,素的九孔,拿出去你看,很像九孔,一般是擺夷人吃的,雲南擺夷,炸茄子,炸茄子大家都吃過嘛,主要是差在那個佐料,上面佐料他主要用一種水果,叫做羅望子,所以這一道菜是有一點,水果酸,帶一點辣。」 素九孔上桌,雲南菜當然少不了的還有雲南大薄片、攪拌兩種辣椒醬的特製滷牛肚,至於色香味俱全的雲南臘肉,則是在蔥蒜辣椒的搭配下,格外令人口水直流。老五的每道菜都是簡簡單單,卻下飯得很,連女生都會扒上好幾碗飯。問老五怎麼學會做菜的,答案很老五。 老五:「我沒學過啊,我沒學過。」記者:「那這怎麼跑出來的?」老五:「那是媽媽的味道。」記者:「自己揣摩出來的嗎?」老五:「就盡量去想小時候吃的口味,只要有食材就可以弄了。」記者:「家常菜?」老五:「家常菜。」記者:「其實是你自己很想念家鄉的味道?」老五:「當然當然,當然,哈哈哈。」 懷舊的老五,餐廳取名也有典故,因為他一來到台灣,總是在混在巫雲山莊裡。老五:「文化美術系的一個西畫組的據點,叫巫雲山莊,西畫組。」記者:「那是什麼樣的據點?」老五:「宿舍啊,巫雲山莊啊,就是一個三合院,老三合院的一個空間啊。」記者:「記憶是美好的?」老五:「呃,有一點,怎麼講,有一點頹廢啊。」 把可以加熱就能上菜,的料理完成了,距離下午開店還有一段時間,老五又開始他所謂的頹廢。這回搬出他心愛的玩具,他說這是黑膠隨身聽,一顆顆大電池慢慢塞進去,想不到還真的能聽。老五:「這台是可以聽,但是速度有點問題。」記者:「耳邊又傳來陣陣催促的聲音,我卻聽到..卻也…。」老五:「整理一下就好了,這是mono的聲音,趣味啦,趣味啦。」記者:「真的是黑膠隨身聽?」老五:「對啊!隨身聽啊,以前去郊遊哪有插電,沒有插電啊,就是用電池啊,這個很耗電,我收很多,也是收很多這種,反正看到就買,看到就買。」記者:「忍不住喔?」老五:「人家罵我神經病,哈哈哈,喜歡有聲音的嘛。」 收藏品包括過去的黑金剛大哥大,甚至還有肩背式的,第一代行動電話。老五總覺得,老東西比較有味道。有人說,老五根本就是個嬉皮,不只是他永遠強調的愛好和平,而是他喜愛的一切,一直留在同一個年代,隨著音樂凝結住了。
    2010/03/14 22:30
  • 【一步一腳印】濃厚台灣味助威 麵包桂冠再出擊

    已經連續好幾個月了,麵包師父吳寶春,在攪拌機、烤箱之間,開始每天的功課。工作人員:「這個才組好而已?」麵包師父吳寶春:「是喔,好。」 在台中這裡的練習,是第一次,部分設備臨時組合起來,還不太齊。吳寶春:「這邊烤爐還不夠,對,因為烤爐必須6層,但是現在只有3層可以用。」 不過寶春師父說,大部分烘焙坊,是要做生意的,能這樣借到地方練習,就很好了,哪裡可以練,哪裡去,即使要帶著他的老麵,台中、高雄,南北奔波。吳寶春:「星期五下午,我就回去(高餐),星期六就練一次全程的,星期天早上休息一下,下午再準備前置作業,2個小時,星期一練一次全程,然後星期二再總檢討。」 所謂全程,是在8個小時內,做出包括吐司、法國以及小麵包等8大類,上百個麵包,其中有一項,用什麼麵粉、怎麼發,還用神秘箱現場臨時抽。 這位在2008年,與另外2位師父一起為台灣贏得國際麵包賽大獎的麵包師,又要出國比賽了,而且這一回是一個人的奮戰。吳寶春:「第一次練習的時候,我給自己打20分,對。」記者:「滿分是1百分嗎?」吳寶春:「我希望自己能練到2百分這樣。」 今天的練習,從法國棍子麵包開始,要用台灣麵包界目前沒人使用的T65麵粉,這是大會規定。吳寶春:「法國不一樣,法國他們就分,用灰份,就是麵粉裡灰份的量,百分比的量,定為多少型號。」 寶春師父為大家做個小小示範。吳寶春:「它慢慢會有變化,有沒有,現在已經不一樣了,有沒有,這個就T65,這T55,這灰份比較高,這比較清。 比較之下,T65顏色較暗,代表澱粉之外,其他小麥原始成分比較多。吳寶春:「灰份比較高的話,香味會比較強,但灰份比較高就是,比較不好整形,因為它灰份會破壞,會阻礙麵團的膨脹。」 不好操控的麵粉,加上不熟的機器,麵團會怎麼變,寶春師父得要站在攪拌機旁邊盯。吳寶春:「有一次台灣邀請一個日本師父,他是2005年世界第三名,他很厲害就是說,那時候台灣還沒有進口其他國家的麵粉,就用台灣的麵粉,他就是把台灣麵粉,做出來的法國麵包,就非常漂亮,然後我那時候也就告訴自己說,我也要像他那樣。」 目前麵團狀況不錯。吳寶春:「好了,OK。」
    2010/01/31 22:02
  • 【一步一腳印】中高齡婦女二度就業 啤酒廠創新麵包

    酒廠麵包店經理陳惠卿:「每一次都是40、50歲歐里桑、歐巴桑,他的子女帶他過來買,他從很遠,從高雄、從台南,從山裡面出來買,為什麼?他告訴我們,我就胃不好,吃你們的東西不會胃酸逆流,又不會胃漲氣,很多客人跟我們這麼講,我就知道我們這種東西,是一種活菌做的,它就不會胃酸逆流。」 陳惠卿口中的活菌就是啤酒酵母,她以發酵啤酒的酵母取代市面上的發酵粉,在台灣一般只看得到啤酒麵包,把攪拌麵團的水換成啤酒,而用啤酒酵母做麵包則很少有,因為啤酒酵母不容易取得,但這裡得天獨厚,要多少有多少。 專門生產啤酒的酒廠,陳惠卿以前在這家酒廠工作,眼睛看的是啤酒,心裡想的是啤酒酵母麵包。陳惠卿:「跟我們廠長聊天,無意當中他告訴我,他在德國求學的時候,吃的是啤酒酵母發酵的麵包,為什麼在台灣會用一般酵母粉發酵的麵包,所以他說我們在酒廠,要取得這個東西很容易啊,我們為什麼不做做看呢,他這句話讓我在心裡面,就一直很想去開發它。」 5年前,陳惠卿退休,一頭栽入開始做啤酒酵母麵包,她找上酒廠發酵股股長黃秀鳳,2人都喜歡做麵包,還一塊去補習考證照。酒廠發效股股長黃秀鳳:「這個酵母裡面含有很豐富的維他命B12,還有蛋白質,還有很多營養成分,所以把它加到麵包裡面去,麵包的營養成分就很高。」 米白色的啤酒酵母像泥漿一樣,不好照顧,必須保存在4度的低溫,才能維持它的活性,第一次拿到新鮮的啤酒酵母,陳惠卿迫不及待做成麵包,沒想到麵包吃起來卻是苦的。陳惠卿:「它(酵母)死掉以後變成苦的,我們不知道,還是把它加進去做了,所以吃的東西是苦。」 更糟的是麵包不像麵包,啤酒酵母根本起不了作用。黃秀鳳:「麵包沒有辦法發得起來,就是說酵母本身,可能酵母活的部分比較少,我們取到的點,剛開始我們沒有經驗,我們一直在摸索,我們取的點,那個酵母,死的部分可能比較多一點,所以它的活性就沒有那麼好。」 於是改用比較年輕、品質較好的啤酒酵母,麵糰果然發酵成功,軟綿綿像麻糬一樣超有彈性,但也不過1、2天的光景。陳惠卿:「我們同事很可愛,每次遇到發酵不好的時候,她就會說,酵母不好啦,酵母很不好,我說酵母不會說話,你們做不好就賴給酵母,我說你們這樣不會進步,所以他們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就很努力在他們成品上,盡他們最大的努力。」
    2010/01/10 22:30
  • 攪成肉泥!疑機器電源沒關 工人慘死

    苗栗頭份一家朔膠工廠,昨天一名工人清洗攪拌機時機器突然啟動,底部刀刃高速旋轉,工人來不及跳出來,瞬間被攪成肉泥,血肉四處飛散,只剩一截小腿能夠辨認,目擊工人形容,當時聽到馬達聲及工人尖叫聲,就像恐怖電影情節。
    2009/12/24 12:24
  • 白粉末加水攪拌 逼真白雪降你家

    耶誕節快到了,想在家裡裝飾點耶誕味,日本有很多新發明,保證讓您心動;包括聖誕樹,可以堆出超級逼真的白雪,還有用太陽能發電的耶誕燈,就連耶誕樹在用完後,還可以拿到森林種植,延續樹木的生命。
    2009/12/15 22:40
  • 「麵糰會呼吸」幫麵包按摩的業者?

    廖進通的小麵包店,藏在社區裡的小巷子,每天人最多的時候,就是放學時間,媽媽帶著孩子來買麵包,其他時間不是廖進通偷懶,而是廖進通對他的麵包,實在太殷勤;做麵包的過程,廖進通拒絕任何化學添加物調味,光是攪拌過的麵糰,需要醒麵,這2個半小時的等待,就是他不計時間成本的堅持。
    2009/12/01 17:44
  • 【一步一腳印】「老闆拜託你漲價」 宋媽媽養身醜饅頭

    宋媽媽康阿惜:「一般五穀雜糧,人家就葡萄干一點點啦,枸杞也一點點啦,就少許,那我們就料加多一點啦,吃起來口感比較好。」 康阿惜鄰居都叫她宋媽媽,她說口感要好,就得每一口都吃得到料,要放多少料,著實讓人睜大眼睛有些懷疑,攪拌桶裡面的麵粉不到鍋子的一半,擺滿一桌的堅果則全部要加進去,有核桃、雪蓮子、葡萄干、枸杞、芝麻,還有南瓜與葵瓜子總共7樣,但不是一次全加進去,可是有先後順序,避免攪拌過頭,才吃得到完整的堅果,這是歷經多次失敗才找出的秘訣,宋媽媽注意每個細節,不過一開始品質還是被質疑。 康阿惜:「客人說他吃到石頭啦,我的牙齒已經快斷掉了,你要賠我牙齒,我說啊!我要賠你牙齒,對啊,我就吃你的五穀饅頭,咬下去鏘一聲,後來就在枸杞裡面找到。」 在枸杞裡面找到石頭,從此枸杞要一顆一顆挑過,但又有客人說饅頭有油味,原來是堅果出問題,於是改用美國頂級的有機核桃,南瓜與葵瓜子已經選3A等級,還是得要一顆顆再篩選過。康阿惜:「把豆豆倒出來看,就是有黃色的東西要撿掉,撿掉以後,從此客人就不會再講說,你們的豆豆有味道。」 挑瓜子很費工,即使自己沒時間,也不惜花錢維持品質。康阿惜:「買到豆豆很醜,撿不出來的時候,叫隔壁鄰居歐巴桑來撿,就一包400、500元給你撿,這樣她一包豆豆撿兩天。」 挑出有瑕疵的瓜子算輕鬆的了,換成紅棗可就麻煩了,雖然廠商已經幫忙去籽,但籽的兩端很容易斷裂,崁在果肉裡面,得每顆剪開來仔細檢查。 康阿惜:「我們在剪,剪到手全部歪掉,都要扳回來,這樣剪剪剪,整個手就會這樣,你要把它拉回來都一樣,裡面的歐巴桑小姐剪都一樣,後來我女兒剪,他禮拜天回來全部他剪。」 康阿惜女兒:「仔很小顆,幾近肉的顏色,所以變成每顆顆挑,像這種黑黑的,就是它好像是烘乾過頭,可是有時候你還是要把它剪開來看,像這樣子。」
    2009/10/18 22:12
  • 疑機器操作不慎 鼎泰豐員工手遭夾

    知名的鼎泰豐小龍包中央廚房冷凍廠發生工安意外!一名男員工下午在攪拌紅豆泥時,疑似操作不慎,手掌被機器夾住半小時,警消抵達後趕緊將他送醫,幸好這名員工只是手指血液循環不良,沒有濺血,但意外發生後,鼎泰豐很低調,不願對外回應。
    2009/09/26 19:03
  • 帶甩炮做實驗 高二生炸斷無名指

    台北縣永和永平中學,傳出實驗室爆炸的意外,一名高二男同學,放學後向老師借葡萄糖說要做實驗,就在老師交給他葡萄糖和磅秤離開實驗室後,就發生爆炸,造成黃姓學生左手無名指,斷指一公分,所幸緊急進行縫合手術後沒有大礙,事後教育局進行了解,黃姓男同學表示,當時左手指不但捏了甩炮,還拿著燒杯,邊走邊攪拌,沒想到就發生爆炸。
    2009/09/26 00:43
  • 乾洗手1瓶5元! 酒精+純水+凝膠DIY

    新流感防疫大作戰,消毒用品銷量跟著成長,小小一瓶乾洗手,市面售價50到60元,不過自製乾洗手,價格不到1/20,成本只要5元;化學教授示範,3種材料:純水、酒精、高分子膠,混合攪拌,2小時就完成一瓶乾洗手。
    2009/08/31 17:43
  • 霜淇淋加豆腐渣 吃冰不用怕融化

    吃冰淇淋,如果融化的太快,吃起來實在很麻煩!日本業者在冰淇淋裡面加了豆腐渣,讓霜淇淋不會那麼容易化掉;還有一種最新發明的布丁,吃之前要先用力攪拌,吃起來口感就像麻糬一樣,帶您來看看日本發明的幾樣新奇的甜點。
    2009/08/12 22:33
  • 【一步一腳印】天然的尚好! 阿嬤的洗潔粉

    林楊月里一個人在廚房忙進忙出,除了三餐,最常煮的是豆漿,她認為營養高對小孩好,自己也常喝,25年前的某一天,她一個不小心讓豆漿溢出來,卻也開啟她另一個人生。林楊月里:「就是它浮出來,到處都是,那平常你要拿沙拉脫來,那一天我就沒有,就用黃豆,這樣擦擦擦,啊,擦得那麼亮喔,那我就一樣一樣試啊,油啦、碗啦、拖地板啦。」 意外發現黃豆竟然有清潔作用,非常驚喜,詢問專家才知道,原來黃豆裡有皂素,是天然的洗潔劑,於是林楊月里開始推廣黃豆洗潔粉,可說是台灣第一人。林楊月里:「連台北地下道的口香糖渣,大家很沒有公德心,吃了就丟,就這樣踏踏踏,滿地黑漆漆,我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問,結果我送給那個清潔隊去清。」記者:「清起來?」林楊月里:「對啊,清出來,強力膠啊,它會隔離黏黏的東西會隔掉。」 清潔效果令人意想不到,又不傷手,引起一陣黃豆粉風潮,卻也出現負面效應。林楊月里:「以後很多人仿照,他們沒有像我那麼細緻脫皮,沒有脫皮,它會膨脹,會膨脹會阻塞水管。」 林楊月里注重每個細節,腳踏實地經得起考驗,但接下來的問題,阿嬤也束手無策。林楊月里:「做得很好的時候,一個棍子就打下來了,說太肥,會優養化。」 黃豆粉會造成河川優養化,和原先力推環保、不傷環境的訴求背道而馳,這有如晴天霹靂,林楊月里卻沒有就此打住,反而越打擊越堅強,她下定決心要研發無公害的洗潔粉,而既然黃豆粉行不通,她完全放棄,一切從頭來,當時她已經65歲,沒有任何化工相關背景,只憑著受過日本教育會識字,她翻遍清潔劑的各類書籍,試圖找出和黃豆粉一樣的天然皂素。林楊月里:「我第一就選這個叫做碳酸鈉,我們平常做粽子那種碳酸鈉,碳酸鈉我們河洛話說鹼粉,國語說鹼粉,大家知道的是洗淨力最強的東西。」 阿嬤從食品添加物下手,認為能吃下肚就不會危害健康,那麼對環境也應該不會造成傷害,之後又加了2種麵包漂白劑。林楊月里:「食品行說,這個東西就是麵包會白這樣這種東西。」 為了測試洗淨的效果,阿嬤洗鍋子,洗抽油煙機的油網,洗遍家中所有物品,而這還不夠。林楊月里:「火車站的最旁邊一間飲食店,我和我的女兒去吃東西,那個圍兜兜油得要命,我就和她在開玩笑,太太你的圍兜兜我拿回去洗,她說不要了,要丟要丟了,我說我是要研究的,給我拿回去好嗎,她不好意思,就用袋子拿給我。」 3天後,阿嬤把圍裙洗乾淨送還給老闆,還帶了她發明的洗潔粉。林楊月里:「她的地,本人家踩踩得黑漆漆啊,踩得看不見顏色,我蹲下去馬上擦一下,它底色馬上出來,她說你現在在那裡做啊。」 阿嬤的天然洗潔粉,就在這3、4坪大小的空間裡調配,所有原料一起倒入攪拌機,而這台機器還是阿嬤自己設計的,阿嬤的小孩都成家立業、有自己的工作,除了女兒放假會回來幫忙,平日所有工作,都是阿嬤一個人獨立完成,所以東西不能放太高,要伸手就可以拿得到,也不能放地上,阿嬤抱不動,一切以省力為原則,這台推車其實是一張辦公椅,阿嬤搬貨就不用彎腰。林楊月里:「這辦公椅,我買它的二手貨,二手貨蠻好用的,我沒有力氣拉東西,用這個就可以啦,就這樣子想。」 雖然找到天然的配方,但成功之路沒這麼平坦,洗潔粉會咬手,阿嬤想盡法子一再測試,最後決定加植物油,但又是一條漫長的路。林楊月里:「植物油也有比例啊,你用太多太油,用太少沒效果。」 好不容易計算出比例,但洗潔粉加了植物油卻會結球,阿嬤立刻又想了一個辦法。林楊月里:「開始研究就用這樣,這樣子,這樣子篩,這樣篩,產品才會均勻,不然不均勻,有顆粒狀,顆粒狀就不好看。」 不過篩子實在太小了,很耗時,阿嬤又設計了這台機器。林楊月里:「篩過後,就像奶粉的顏色,慢慢會變白啦,會變白啦。」 通過一關又一關的考驗,朋友也主動來幫忙銷售,正當對未來滿懷期待,阿嬤又被當頭棒喝。林楊月里:「老闆拿去的時候糟糕了,車子啦,夏天啦,那個味道都跑出來了,她說這樣我不能做商品化。」記者:「什麼味道?」林楊月里:「就是這種發酵的味道,結果她說糟糕了,這樣子不行啦,哎,那要怎麼辦。」 這回阿嬤真的慌了,不知如何是好,完全沒有對策。林楊月里:「那時候我跑到超市看一下,琳瑯滿目的化學品嗎,我想我能打贏它嗎?我有這個自信嗎?我自己問我自己,有,因為我這個是沒有公害的,一定我要弄成功,我可以救大家。」
    2009/08/02 22: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