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出國奪命癌王裝潢一片紫第三分局百大性感美女陳建州回憶雞排妹感染風險
  • 搜尋:

    排放 結果共2,038筆

  • 丹麥時尚新永續!回收材質做衣服.至少40%含量

    來看看號稱"地表最環保的國家"丹麥,如何把時尚變得更環保。根據歐洲環境署統計,歐盟的紡織製造,在2020年排放超過1.2億噸的二氧化碳,在環境負面影響的排名,位居第四。而就在這個星期,北歐最大的哥本哈根時裝周開跑,丹麥當局順勢公布一項新協議,那就是2030年之前,所有紡織相關產業生產衣物,回收材質必須達到至少四成以上。
    2022/08/12 19:55
  • 賣電也賣蝦!向陽漁電共生88億聯貸案 獲各大銀行支持

    「漁電共生」是結合養殖漁業與綠能發電系統,在維持養殖生產的前提下,利用魚塭堤岸、引水渠道設置綠能發電設施。向陽集團結合光電及養殖產業推出「向陽多元光電漁電共生計畫」,今(9)日向陽多元漁電共生計畫88.8 億元聯貸案舉行簽約儀式,獲銀行團高度支持,聯貸銀行團超高額認購率200%以上,認購額度超過新台幣180億元,創下今年台灣金額最高的漁電共生聯貸紀錄。
    2022/08/09 12:46
  • 素食者免怕!營養師教你「5招」 不吃肉也可健康又均衡

    隨著時代推進,不少年輕人投入素食主義的行列,素食餐點也越來越多樣化。尤其吃素能減少牲畜溫室氣體的排放,對全球暖化,也有減緩的作用;不過,要怎麼既能吃得健康又有飽足感?對此,有營養師就列出5大重點,幫助民眾健康吃素。
    2022/08/03 15:37
  • 正視剩食問題! 拒絕以貌取食「醜食潮」正夯

    全球每年浪費掉的食物就高達三分之一,約13億公噸!而剩食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近20億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究竟我們要如何有效減少剩食以及能源浪費?現在就有越來越多人正視剩食問題,而一場醜食革命,也正悄悄展開。
    2022/07/29 23:05
  • 外太空衛星即時監測 甲烷排放一清二楚

    全球有三成的暖化效應是由甲烷造成的,油井和天然氣的供應鏈,經常造成大量甲烷外洩,引發暖化危機。加拿大一家環境監控機構,利用微型衛星,檢測全球各地的甲烷排放狀況,從外太空居高臨下,看得一清二楚,以便有效控管溫室氣體。
    2022/07/29 13:45
  • 戰爭+通膨威脅能源安全!歐盟認核能是綠電 掀核電復興浪潮

    今年夏天碰上極端氣候,全球、包括台灣在內,都遭遇熱浪高溫、洪水或旱災侵襲,由於碳排放難以緩解,氣候與能源安全危機又迫在眉睫,因此歐盟議會宣布,將把核能列入永續綠色能源投資。專家表示,間接性的再生能源供應不穩定,無法達成2050年設定的淨零碳排目標,可24小時供電又零碳排的核能相當重要,但環團認為,歐盟認可的核能,是新科技發展出來的新核能技術,核廢料的問題不解決,爭議還是無法消除。
    2022/07/28 23:19
  • GroupM群邑媒體推出全球媒體脫碳框架

    新的測量方式能對全市場和全渠道的廣告碳排放進行評估,支持WPP實現引領行業的淨零承諾   群邑將與致力於媒體脫碳的行業機構和組織共享測量框架,推動標準化的測量   WPP旗下的媒體投資集團-GroupM群邑媒體,全球發布了其新開發的全球碳測量框架用以測量並降低媒體廣告的碳排放。該框架是一套創新的測量方式,基於溫室氣體議定書(GHGP: Greenhouse Gas Protocol)的標準,通過細化媒體價值鏈,定義出必要的數據輸入,測算出廣告生命週期五個階段的碳排放量,涵蓋所有形式、所有渠道和所有市場。
    2022/07/21 16:51
  • 盼對排放國施壓! 太平洋島國籲國際法院介入

    受到氣候變遷威脅的太平洋島國,要求國際法院就各國有遏止氣候變遷的法律責任作出裁定,藉以逐步升高對排放國施壓。
    2022/07/18 19:28
  • 減碳玩真的!碳費、碳稅倒數計時 製造業迎接新一波生存之戰

    歐盟即將在2023年到2024年間課徵碳邊境稅,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無法自外於國際的減碳趨勢,等立法院將《溫室氣體排放法》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之後,國內就要課徵碳費,並要求產業界進行碳足跡等盤點作業。不過在政府課徵碳費之前,其實台灣科技傳產製造業早已動起來,目標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降低環境衝擊。
    2022/07/18 13:03
  • 美中排碳窮國買單 24年間造成106兆經損

    美國和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家,根據美國最新研究,光是1990到2014年,美中兩國各自對全球經濟造成1.8兆美元的損失,加起來總共高達106兆台幣。美中碳排帶來的氣候變遷惡果,以赤道附近的開發中國家受創最深,墨西哥和菲律賓都是受害國家。
    2022/07/18 12:47
  • 減碳玩真的!碳費、碳稅倒數計時 製造業迎接新一波生存之戰

    歐盟即將在2023年到2024年間課徵碳邊境稅,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無法自外於國際的減碳趨勢,等立法院將《溫室氣體排放法》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之後,國內就要課徵碳費,並要求產業界進行碳足跡等盤點作業。不過在政府課徵碳費之前,其實台灣科技傳產製造業早已動起來,目標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降低環境衝擊。
    2022/07/17 21:24
  • 民進黨批核四不可行 馬英九:整天馬維拉不精神錯亂?

    前總統馬英九昨天出席「淨零排放與能源政策 2022民間能源會議」,並表示民進黨「非核家園」政策錯誤,導致台灣一再停電。民進黨發言人謝子涵昨反嗆,馬英九的能源政策,就如同九二共識一樣貧瘠,只剩重啟核四可講,但這已經被證實是完全不可行的方案。對此,馬辦再次回擊表示,「完全執政六年,一天到晚馬維拉,不會精神錯亂嗎?」
    2022/07/17 10:05
  • 6年大停電5次!馬英九曝蔡英文曾當面保證「這件事」

    國內電價調漲7月1日正式上路,平均漲幅達8.4%,這使得台灣能源政策議題再受到討論,前總統馬英九今(16)日表示,2016年時曾和剛當選的總統蔡英文會面,當時當面提醒蔡英文「2025年台灣綠能占比20%的主張,不可能達成;美國彭博新聞社也認為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遐想』」,可是當時蔡英文回說,她的能源專家都是世界一流的,不會有問題,然而蔡政府執政6年過去,已經發生過5次大停電,這證明民進黨政府能源政策錯誤,2025非核家園的支票已經跳票,他呼籲蔡政府,台灣應該跟進發展被全世界認定為綠能的核能。
    2022/07/16 15:25
  • 桃園推行低碳自治條例6年有成 溫室氣體排放量再創新低

    桃園市溫室氣體碳放量再創新低,最新一次碳盤查(2020年)數據顯示,桃園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929.7萬噸)較升格前下降16.75%,已低於2005年基準值水準,桃園市在人口及經濟持續增長下,逆勢降低碳排放量,持續穩健邁向2050淨零目標。
    2022/07/05 14:38
  • 華碩發布永續報告書 施崇棠:4大主軸擬訂新方向

    電腦品牌廠華碩今天發布最新永續報告書,董事長施崇棠表示,華碩聚焦氣候行動、循環經濟、責任製造與價值創造4大主軸,擬訂永續行動的新方向,提升企業競爭優勢,朝向更永續且更具包容性的方向成長。
    2022/07/05 13:10
  • 經濟部推「綠色租賃方案」 房東可團購綠電分給承租戶

    面對全球2050淨零排放目標及國內中小企業對綠電的需求,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推出「綠色租賃方案」,透過轉供電力模式,協助商辦大樓或同類型集合式場域的承租企業取得綠電與再生能源憑證(T-REC),首波已獲國泰人壽、新光人壽響應,預計最快可於第3季開始陸續轉供綠電。
    2022/07/04 16:29
  • 美最高法院裁決影響深遠 大法官提名漸成政治角力

    過去2週,美國最高法院在保守派勢力主導下,針對擁槍、墮胎與溫室氣體排放3項重大議題做出讓全球譁然的裁決。由於最高法院裁決對社會、文化影響深遠,讓大法官提名逐漸成為政治角力場。
    2022/07/03 12:44
  • 吃素護地球! 全台吃素一天等同132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

    吃素也能拯救地球嗎?過去我們對素食者的印象,通常都是長輩或是宗教人士,但事實上,現在的素食餐點越來越多樣化,不少年輕人也投入素食主義的行列,尤其吃素能減少牲畜溫室氣體的排放,對全球暖化,也有減緩的作用。
    2022/07/02 23:12
  • 爭議判決再+1!美最高法院: 環保署無權限碳排

    美國首位非裔女性大法官凱坦吉·布朗·傑克森(Ketanji Brown Jackson)週四宣誓就職,將接替以83歲高齡退休的自由派大法官布瑞爾(Stephen Breyer),她的上任讓男女性別比成為5:4,為歷年來最平均,但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比例依舊是6:3。美國最高法院近期因放寬擁槍權、推翻墮胎權遭受抨擊,週四再度限縮政府監管發電廠溫室氣體排放的權力,預計將阻礙拜登政府對抗氣候變遷的努力。聯合國出聲譴責,強調G20有責任帶頭大幅加強氣候行動。
    2022/07/01 19:57
  • 釀酒也能愛地球 碳捕捉技術製造伏特加

    傳統的釀酒過程會產生碳排放,還會消耗大量水資源,美國一間新創科技公司,利用碳捕捉技術,把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做成伏特加酒,號稱是世界上最潔淨、最永續的酒,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2022/07/01 12:53
  • 全球最大海洋汙染國 菲國塑膠小包裝氾濫

    英國牛津大學一份統計指出,菲律賓是全球第一大海洋汙染國,向海洋排放的塑膠垃圾,佔全球總量的36%,這些垃圾有一大部分是塑膠小包裝,菲律賓平均單日用量,達到1.63億個,數字相當驚人。現在當地有民眾自發性減塑,改買可重複使用的大包裝產品,也有設計師將回收塑膠袋做成禮服販售。
    2022/06/29 14:15
  • 邊開邊充!瑞典「無線電動馬路」上路 沒電免驚

    電動車上路不用擔心充電問題,這樣的日子可能不遠了!瑞典推出第一條專為卡車和巴士的無線充電馬路,目前正在哥特蘭島對機場接駁車進行測試,未來更計畫讓兩千公里長的馬路全面電氣化,實現2045年淨零排放的目標。美國綠能產業也加速發展中,北卡正在進行太陽能板投資計畫,讓一般市民都能參與,而且獲益相當高。
    2022/06/24 19:57
  • 高雄30歲污水管線工人 水坑內吸入沼氣急救亡

    高雄發生工安意外,一名30歲工人,翻修污水管線,結果疑似鄰近的大樓,突然排放污水連同沼氣,導致水坑內沼氣濃度瞬間飆高,工人被救出後,送醫身亡,消防表示工人身上沒有穿防護裝備,但水利局勘驗,現場有通風設備,工人下去前水坑內的檢測合格,至於是否要再穿防護裝,勞工局還在調查。
    2022/06/24 17:26
  • TVBS《FOCUS世界新聞》x《天下雜誌》攜手 分析氣候巨變下的「永續台灣夢」

    長期深耕國際新聞的TVBS,提供多元角度的內容,除了跟國際重要媒體,美國ABC、日本TBS合作外,著眼於《天下雜誌》對國際趨勢報導兼具深度及廣度,從6月15日起,再次攜手跨界合作,於TVBS 56頻道每月隔週週三中午12點半,《FOCUS世界新聞》追蹤第一線時間,首度與《天下雜誌》視訊連線,邀請天下雜誌資深記者針對當期封面故事及熱議專題,與主持人進行討論。透過深度合作模式,成為共享國際新聞觀點的重要夥伴。操盤TVBS國際新聞發展戰略的新聞部副總監楊樺表示,「與《天下雜誌》在國際新聞議題角度共同策劃,不但能讓多元的台灣觀點被世界看見,在《FOCUS世界新聞》的閱聽眾,經由各式專題多層次的觀點,對新聞事件瞭解能夠更加透徹。」
    2022/06/16 09:11
  • TVBS《FOCUS世界新聞》x《天下雜誌》攜手 分析氣候巨變下的「永續台灣夢」

    長期深耕國際新聞的TVBS,提供多元角度的內容,除了跟國際重要媒體,美國ABC、日本TBS合作外,著眼於《天下雜誌》對國際趨勢報導兼具深度及廣度,從6月15日起,再次攜手跨界合作,於TVBS 56頻道每月隔週週三中午12點半,《FOCUS世界新聞》追蹤第一線時間,首度與《天下雜誌》視訊連線,邀請天下雜誌資深記者針對當期封面故事及熱議專題,與主持人進行討論。透過深度合作模式,成為共享國際新聞觀點的重要夥伴。操盤TVBS國際新聞發展戰略的新聞部副總監楊樺表示,「與《天下雜誌》在國際新聞議題角度共同策劃,不但能讓多元的台灣觀點被世界看見,在《FOCUS世界新聞》的閱聽眾,經由各式專題多層次的觀點,對新聞事件瞭解能夠更加透徹。」
    2022/06/16 06:3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