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消防員業務7-ELEVEN股票李青青身亡張學雷裕隆房仲群創花蓮
  • 搜尋:

    ​​​​​​​李頂立 結果共655筆

  • 觀光業陷寒冬! 政府擬投入200億紓困規模

    各國為了防範新型冠狀病毒,紛紛祭出管制出入境的措施,民眾憂心疫情取消出遊,也導致觀光產業受到嚴重衝擊,台灣有部分旅行社、航空業放無薪假,而且疫情目前仍未看到鏡頭,專家預估今年第一季觀光產值恐怕蒸發千億,希望政府能盡快擬訂相關紓困方案。
    2020/02/05 23:35
  • 武漢肺炎、感冒病徵難分 醫師揭辨識關鍵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延燒,專家以目前數據推估致死率約2%,雖低於SARS的15%,但傳播能力不容忽視,且傳播途徑仍存在未知數,憂心成為大流行病,尤其症狀和流感及一般感冒不易區分,判別上還是依賴「旅遊史」與「接觸史」。
    2020/02/04 22:48
  • 防間接接觸感染! 在家可自製75%酒精消毒

    新型冠狀病毒除了透過飛沫傳染,也會因為間接接觸感染,若碰觸表面附著病菌的物品可能會中鏢,因此適時洗手、使用酒精也是重要防疫步驟,不過目前殺菌效果最好的75%酒精全台缺貨,有沒有替代方案呢?來聽專家怎麼說。
    2020/02/03 23:31
  • 口罩大國陷口罩荒 大陸一周進口5600萬個

    隨著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個案增加,全球都在瘋搶口罩,台灣與鄰近的日本、香港也都出現掃貨與搶購潮。而最嚴重的疫區大陸,雖然作為口罩生產大國,但也出現口罩荒,根據海關資料,光是1月24日到30日當周,大陸就進口超過5600萬個口罩。
    2020/01/31 23:47
  • 口罩荒可望緩解? 開工後日產量上看400萬片

    年節期間,不少民眾的走春行程就是排隊買口罩,但漏夜排隊也未必成功買到,而隨著初六開工,政府預估產能恢復,每日生產口罩可望突破400萬片,緩解缺貨窘境。但買到不代表就能心安,正確配戴才能確保防疫安全。
    2020/01/31 00:20
  • 新車上市前最後一哩路 揭密中台灣「車輛中心」

    每台新車在上市前,從整車的性能到各個零組件的耐久性等都必須經過反覆測試,最基本的是要合乎法規標準。而台灣唯一一座專門車輛測試場就坐落在彰化,周邊甚至能捕捉到車廠最新的偽裝車出入,只不過涉及研究開發機密,園區也被高大植被阻隔,透過鏡頭,帶您揭開「車輛中心(ARTC)」的神秘面紗。
    2020/01/23 23:26
  • 勝利內閣續留任 民進黨中生代2022才接班?

    總統蔡英文高票連任,領導「勝利內閣」的行政院長蘇貞昌被留任,預估到520之後,內閣才會有進一步調整,專家分析,也許變動不大,但中生代卡位的情勢會逐漸浮現。而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則是喊話要大幅改組,甚至和在野黨合作成立大聯合內閣,展現執政新氣象。
    2020/01/22 23:20
  • 台灣GDP登亞洲四小龍之首 為何年終仍減少?

    2019年的經濟成長率上修到2.73%,位居亞洲四小龍之冠,台商回流的投資金額更上看8000億元,但為何美好的數字背後,一般民眾卻無感?而且進一步檢視其他數字,去年出口訂單和企業獲利都衰退,甚至年終獎金也減少,台灣景氣到底是好是壞,請聽專家解析。
    2020/01/21 23:00
  • 百萬粉絲藍營議員呼籲 「讓年輕人擔大任」!

    這次大選呈現不少新樣貌,包括大量運用新科技、新媒介空戰,也有不少年輕面孔出頭,不論輸贏都獲得高聲量與人氣,傳統政黨認同與資歷輩份的優勢都在消退,臉書擁有百萬粉絲的藍營議員羅智強就點出,如何接軌年輕人並掌握網路話語權,將是國民黨存亡關鍵。
    2020/01/20 22:57
  • 失落「天然台」世代! 國民黨「九二共識」老菜如何新炒

    選後的兩岸關係備受國際關注,尤其蔡英文高票強勢連任,緊繃對峙的態勢是否加劇?而民意天秤已倒向「認同台灣」這一方,過去世代的親中情懷持續萎縮,國民黨舊有的兩岸論述正面臨嚴苛挑戰。
    2020/01/17 23:46
  • 過去不敢碰! 蔡英文連任將擁抱「勞保炸彈」

    蔡英文成功連任,但執政挑戰接踵而來,尤其勞保基金的財務黑洞持續擴大,更是第二任期不可迴避的燙手山芋。學者更指出不管是開源或節流,目前改革手段只能延後破產年限,勞保年金要達到永續恐怕需要打掉重練。
    2020/01/16 23:17
  • 柯文哲奪總統大選入場券 2022將派學姐出征?

    民眾黨這次大選表現不俗,囊括158萬張選票,也拿到2024的總統提名資格,不過國會僅有五席,能發揮多少影響力仍是未知數。黨內人士則透露,目前首要目標擺在2022的地方選舉,包括學姐黃瀞瑩也可望參戰,而且在這次得票率最高的新竹地區也會積極布局。
    2020/01/15 23:12
  • 「談到政治就吵架」 世代對立如何修補?

    這次大選中,有不少年輕選民政治立場與家長不同,甚至出現因此爭吵、冷戰等「一家兩制」的衝突事件,但選舉畢竟只是一時,激情過後,世代的撕裂傷痕該如何修補?考驗執政黨智慧。
    2020/01/14 23:21
  • 韓國瑜下一步想接黨主席 先面對「罷韓」難題

    國民黨選戰重挫,黨主席吳敦義帶領一級黨務主管集體總辭,懸缺的黨主席大位,外界關注韓國瑜是否有機會爭取。不過韓國瑜在敗選後首先要面對的,恐怕是高雄民間團體發起的罷韓浪潮。
    2020/01/11 23:02
  • 國會席次逆轉勝? 他觀察:南部起風了

    國會席次兵家必爭,藍綠都喊出要搶過半席次。但民進黨最近下修不分區席次,打出告急牌希望催出投票率,至於國民黨則是強調藍營歸隊,選情聲勢看漲。不過以歷次選舉來看,藍綠以外的得票率持續增加,未來國會版圖會不會出現多黨不過半的情況,值得觀察。
    2020/01/10 23:10
  • 兩席立委贏家全拿! 藍綠喊決戰「板橋」

    「搖擺州」板橋,藍綠在最後關頭仍要全力搶攻,因為這區的開票結果,基本上能反映大選的投票意向,而且板橋東西兩席立委,歷來都是贏家全拿,只是最後關頭,選情持續膠著,已進入短兵相接的肉搏戰。
    2020/01/09 23:06
  • 政治生涯豪賭 郭台銘梭哈能助親民黨過關?

    從電視廣告、電話拜票,到各地輔選站台,郭台銘為親民黨催票力道持續加溫,加上宋楚瑜近日連番砲轟藍綠,在選前搶得一定聲量關注度,攸關宋楚瑜終局之戰與郭台銘未來的政治版圖,親民黨能在政黨票斬獲多少,成為大選觀戰重點。
    2020/01/08 23:16
  • 一個新北兩個時空? 綠:贏45萬票、藍:勝25萬票

    選戰倒數,藍綠重兵回防新北市,要鞏固全台最大票倉。但對於總統大選的得票數,藍綠預估卻大相逕庭,民進黨新北黨部表示要延續上一屆總統大選贏45萬票的目標,至於國民黨新北黨部則認為現任市長侯友宜執政加分,輔選目標要贏25萬票。
    2020/01/07 23:28
  • 放眼2020情勢 對台灣樂觀者首度超越悲觀

    台商回流、房市回暖、股市創新高,都是去年可以看到的經濟利多,台灣民眾對未來的信心也有回溫跡象,根據天下雜誌所做的調查,對2020年情勢感到樂觀的比例,自2005年來首次超過悲觀。
    2020/01/06 23:10
  • 台選舉成觀光題材? 旅行社推觀選行程被秒殺

    大型造勢、車隊掃街甚至各大路口的競選看板,都是台灣獨特的選舉風景,每到大選總是有不少國際觀選團來訪,但這次藍綠陣營都表示觀選團比往年更多,甚至有民間旅行社推出的觀選行程也被秒殺,國際關注度明顯提高,主因為何?帶您了解。
    2020/01/03 23:21
  • 史上最大遷村計畫啟動 大林蒲居民:執行細項未明朗

    高雄大林蒲在1970年代編定為臨海工業區後,周圍被上百家石化業、鋼鐵業包圍,居民深受環境汙染所苦,遷村議題也不時被地方中央拿出來討論,終於在2019年10月拍板核定,目標2023年底完成遷村。不過2個月過去,當地居民表示相關執行細則都沒有講清楚,質疑到底是為了讓居民脫離汙染才遷村,還是規劃中的產業園區需要用地才遷村。
    2020/01/02 16:42
  • 時代力量告急! 搶救黃國昌靠這兩張王牌

    時代力量在上次立委選舉拿到74萬多票,得票率超過6%,成為藍綠外第三大黨,不過目前卻傳出選情告急,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政黨支持度竟不到5%,能否突破不分區席次的得票門檻岌岌可危,因此黨內積極喊出搶救黃國昌,最後關頭要靠「亡昌感」催票。
    2019/12/30 23:36
  • 懶人專用「定期定額」投資術 專家:這幾點必須留心

    現代人平均壽命延長,提前預備退休後的開支成為民眾投資目的,但放銀行定存可能太少,工作繁忙盯盤也沒時間,不少人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來投資,但要如何維持投資效益,專家特別叮嚀,有幾個大原則必須留意。
    2019/12/27 23:27
  • 決戰全台最大縣! 藍綠搶彰化票喊「坐二望三」

    彰化縣是全台最大縣,立委席次一共4席也是六都外最多,因此也被藍綠視為決戰中台灣的關鍵,而兩黨都喊出「坐二望三搶四」的目標,不過以戰況膠著的「彰化市」來看,搖擺選票是全縣最多,如何讓中間選民買單,成為能否再下一席的關鍵。
    2019/12/25 23:11
  • 年改餘恨未消 百萬軍公教將影響大選勝敗?

    去年九合一選戰民進黨大敗,年金改革被視為主因之一,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葉毓蘭更批評,年改已衝擊到庶民經濟,也讓公教警消不敢退休,嚴重影響公部門新陳代謝。只不過藍營雖然在軍公教基本盤享有優勢,這次選戰卻不見太多以年改為主軸的論戰,原因為何?帶您了解。
    2019/12/23 23: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