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限時動態保釋追撞楊雅喆愛情魅力王力宏毛髮失蹤人口大腸癌
  • 搜尋:

    生物 結果共3,556筆

  • 生物戰劑會議紀錄曝光?國防部揪錯:不會像共軍般寫「本黨」

    近日有媒體報導刊出美國要求台灣設P4實驗室「研發生物戰劑」,引發討論,國防部、外交部、美國在台協會、 行政院、總統府都發聲駁斥,強調是不實報導。對此,國防部今(12)日表示,報導所謂之「會議紀錄」引用國防部發言使用「坦克」、「各軍總部」等軍語失當,但國防部不會如同共軍般,使用「本黨」做發言詞,內容拼湊且缺乏連貫性,語法類似偽造之錯假訊息、顯非事實。
    2023/07/12 12:07
  • 媒體曝美國要求研發生物試劑會議紀錄 政院駁:顯為造假

    有媒體報導指稱,去年6月23日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主持召開南海工作會議表示,該會議紀錄並提到,依美方要求我國研發生物戰劑能力,規劃設置新建生物安全第四等級實驗室。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表示,事實上,報載日期當天為行政院第3808次院會時間,院長需主持院會,行政院及蘇貞昌前院長亦無報載相關會議,故不存在媒體刊登所謂的會議記錄。他並稱,報載內容連紀錄是由何單位產出都無列明,顯為造假。
    2023/07/12 11:10
  • 美國務院駁斥促台灣開發生物戰劑報導 稱毫無事實根據

    媒體報導,國軍依照美方要求召開秘密會議,開發生物戰劑。美國國務院今天告訴中央社,報導毫無事實根據,美國全面遵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
    2023/07/12 10:42
  • 美施壓台秘密研發生物戰劑? 府駁斥:中國官媒開始操作假訊息

    近日有媒體報導,美國要求台灣國防部的預防醫學研究所,投資建設新型「P4實驗室」,秘密建立研發病毒能力、開發生物戰劑。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今(11日)表示,基於國際公約與人道精神,台灣與美國的政策同樣明確,就是不會,也沒有任何研製生物戰劑的計畫。她也提到,目前已注意到中國官媒正藉此操作新一波的錯假訊息擴散,期待《聯合報》慎重看待自身社會責任,即刻並且勇敢的面對錯誤,更正這項不實報導。
    2023/07/11 14:38
  • 地瓜葉富含營養!助排便、避感冒 專家誇:蔬菜中的聖品

    台灣小吃店常見的燙青菜之一地瓜葉,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A、 C、E等營養素,台大生物產業學系老師洪泰雄就大讚,地瓜葉根本是「蔬菜中的聖品」,對於維護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2023/07/11 10:45
  • 美要求我研發「生化武器」? 國防部、蘇貞昌駁

    美國傳出要求台灣國防部的預防醫學研究所,建設新型P4實驗室,開發生物戰劑,平面媒體更指出,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任內兩度召開秘密會議,內容就有提到美國希望這麼做,只是這樣的說法被蘇貞昌跟國防部嚴正否認。
    2023/07/10 20:57
  • 蔡英文研發「生物戰劑」?總統府駁:羞辱國軍、挑動兩岸矛盾

    有媒體近來以標題為「從反生物戰劑到秘密推動研發 民進黨盲目親美毀棄良知」等報導,稱政府推動研製生物戰劑一事,引發討論。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今(10)日傍晚表示,基於國際公約與人道精神,我國從來不會也沒有任何研製生物戰劑的計畫,報導中所謂「美方施壓」,以及總統府、國安會的「指示」等,全屬捏造不實。
    2023/07/10 18:01
  • 蛇不冷血愛抱抱?研究:同類依偎產生「社會緩衝」 能有效減壓

    蛇是不少人相當害怕的動物,尤其深藏巨毒的蛇類更讓人聞之色變;然而,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蛇類實際上是溫暖而可愛的生物,似乎和人類一樣,在焦躁緊張之際有同類相伴,可有效減輕壓力;這種效應稱為「社會緩衝」(social buffering),是學界首度在爬蟲類動物中發現。
    2023/07/10 12:25
  • 遭指應美要求開秘密會議「研發生物戰劑」 蘇貞昌駁:別相信

    有媒體報導指稱,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任內,於2022年6月與2023年1月主持代號為「南海工作會議」的秘密會議中,美方要求台灣研發生物戰劑等,要國防部報告推動進度。對此,蘇貞昌今(10)日透過臉書駁斥該則假訊息,並強調從未主持所謂南海工作的秘密會議。
    2023/07/10 12:07
  • 防共軍犯台?傳美方要求「開發生物戰劑」 國軍出面說明

    兩岸情勢緊張,為防範共軍進犯,傳出國防部軍醫局預醫所按照美國要求研發生物戰劑,對此,國防部今(9)日表示,預防醫學研究所之任務,以執行傳染性疾病之病原偵檢、防護及治療為主,同時研發偵檢生物戰劑之試劑,以強化生物戰劑防衛偵檢能力,相關報導並非事實。
    2023/07/09 17:41
  • 天花板冒詭異4腳印!急速亂衝下秒爆裂 網嚇傻:怎封印在那?

    如果家中天花板傳來詭異怪聲,相信大部分人第一直覺都是感到害怕,再來才會好奇,裡頭藏著的到底是什麼恐怖的東西或生物。對此,一名網友日前分享,他抬頭即被天花板的4隻腳嚇到,天花板甚至完全被破壞,驚悚畫面曝光後,網友們也被嚇壞,「為何會被封印在天花板?」
    2023/07/08 19:21
  • 疏忽這件事 細菌透過血液進入腦部引發感染 醫師:致命感染性疾病!

    腦膿瘍是一種由細菌或其它微生物引起的嚴重感染,它們從鄰近器官感染點進入腦部,或者通過頭部創傷或手術進入腦組織,形成腦部膿塊。
    2023/07/06 23:15
  • 戲水驚魂!美紐約長島鯊魚現蹤 4人遭咬傷

    進入夏季,加上美國剛好遇到國慶日連續假期,海邊擠了滿滿人潮,但紐約長島海灘過去幾天,卻傳出有五人被咬傷,其中4人確定是被鯊魚攻擊;而在佛州海灘,也驚見一條鯊魚直接從人群後方游過去,讓大批遊客急忙奔逃。但不只鯊魚讓官員繃緊神經,北卡羅來納州的海灘,近期出現大量「葡萄牙戰艦」,一種身懷劇毒,與水母類似的生物,一周內,就有六人被螫傷。
    2023/07/06 19:56
  • 福島核廢水排海 IAEA亮綠燈:符合安全標準

    日本311福島核災進入第12年,廢爐作業因核廢水無處可去而一再延宕。為了推動進度,日本政府決定將稀廢水稀釋至安全範圍並排入海洋。國際原能總署IAEA實際調查後,表示日本擬訂的計劃符合標準,入海的處理水對環境和人體影響極小。日本政府強調,會依照IAEA的報告書,向國際社會仔細說明,取得鄰國理解。目前仍維持夏季進行,在對外解說後安排具體時程。
    2023/07/05 19:50
  • 義大利首現非洲豬瘟 農民盼加工與市場銷售分離並進

    義國北部倫巴底大區日前出現首例非洲豬瘟病例,義媒指出倫巴底大區農民反對撲殺計畫,希望實施屠宰場網絡計畫,於生物安全措施把關下,讓加工與市場銷售分離,以減少損失。
    2023/07/04 09:22
  • 泰坦號5死者最後時刻!家屬曝:黑暗中聽最愛音樂潛深海

    參觀知名沉船「鐵達尼號」(Titanic)的潛水器「泰坦號」(Titan)日前在海底「內爆」,艙內5人全數身亡,巴基斯坦富商遺孀克莉絲汀(Christine Dawood)受訪時回憶乘客下水前的最後時刻,透露他們被告知,下沉時會關燈節省電力,因此只會「漆黑一片」,不過仍可看到會發光的海洋生物,另外也可在艙內「播放自己愛聽的音樂。」
    2023/07/03 17:03
  • 浮球藏危機!海中生物「藤壺」附著 如貝殼銳利割童腳

    家長在暑假第一個周末,帶孩子前往台南馬沙溝濱海遊憩區,結果五歲男童的雙腳,在海中被浮繩的線割傷,抱到醫護站消毒包紮,又有家長抱著另一名女童,也是腳割傷了。而割傷孩童的腳,是附著在浮球和繩索上的「藤壺」,是一種海中生物,他們每兩個月會更換一次,也會在岸邊喊別靠近浮球,未來會加設告示牌。
    2023/07/03 13:27
  • 游泳遭鯊魚狂啃!他失血等死「突被海豚救」:牠們擋下了攻擊

    在海中游泳遇到鯊魚攻擊、身邊又沒有可藏身的地方時,或許真的只剩滿滿的絕望縈繞腦海;國外一名男子理查森(Martin Richardson)上節目分享,自己過去遭到鯊魚攻擊,卻被海豚救下並僥倖撿回一命的故事,認為一定是海豚發現了自己的處境,因此決定出手相救。不過海洋生物專家海特豪斯(Mike Heithaus)則給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解析。
    2023/07/03 05:10
  • 瞄準趨勢! 粵港澳大灣區拚孵化「新創產業」

    特別為生物醫藥及醫療產業打造的育成平台「廣東醫谷」,引進醫療企業,已經高達300多家,涵蓋基因編輯、疫苗、免疫治療,高端醫療機械、幹細胞等各領域,放眼整個廣州,新創產業已經在大灣區的推動之下,如春筍般冒出頭。
    2023/07/01 16:02
  • 傳奇藝術家楊柏林 雕塑繪畫異星生物

    藝術家楊柏林無師自通,藝術之路大多靠自學和拜師學藝。如今他精通各種材質的雕塑,且壓克力繪畫也非常傑出。使用孟宗竹作畫,是他最新方向。楊柏林打造的山居住家,堪稱一景。
    2023/06/30 21:13
  • 處理器升級+AI修圖!華碩Zenfone10挑戰HTC U23

    華碩5G旗艦手機Zenfone 10在29日晚間正式發表,強調輕巧一手可掌握的5.9吋機身,搭載高通® Snapdragon® 8 Gen 2處理器,六軸防手震Hybrid雲台2.0與AI高感光攝影,採用生物基環保背蓋對環境更友善,有新色洲際綠以及日蝕紅、彗星白、隕石藍及午夜黑等多色選擇,電池4300 mAh電力,並新增15W無線充電。
    2023/06/30 13:58
  • 阿嬤狂指有「企鵝」在溪裡! 孫一看傻眼:差很多

    夜鷺分佈在世界各地,廣為人知的名稱為「暗光鳥」,近日有名網友和阿嬤散步,結果阿嬤在附近的溪裡看到很像「企鵝」的生物,下半身全浸泡在溪裡,只看上半身就和企鵝有幾分相似。
    2023/06/29 21:12
  • 芝加哥「煙霧」抓賊.薰到無法偷! 日機器手臂可共舞

    一年一度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在上海登場,5G應用持續成為關注焦點,華為、中國移動等電信大廠,都展示全新相關技術。全球競爭激烈,各國無不想爭科技領先地位,包括日本,開發出可穿戴的機器手臂「自在肢」,有望發展成新的藝術型態;瑞士發明了如間諜般的機器魚,以利海洋探索研究;至於美國,出現第一間採用「煙霧裝置」的商家,為的是打擊竊盜猖獗!
    2023/06/29 19:54
  • 不只假訊息? 王鴻薇再爆招名威性騷研究生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近日針對新北幼兒園餵藥事件,頻頻發表看法,卻被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糾正,部分內容為「錯假訊息」。今天,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也以此向他所任教的中原大學提出檢舉,更加碼爆料,招名威在8年前,曾性騷自己的研究生。
    2023/06/26 23:17
  • 海豹以為他溺水「找同伴把人拉上海面」 結局曝光暖翻網

    海豹為海洋生物,不僅長相呆萌又圓滾滾,事實上牠們在遇到危機出現也很機警,最近有段影片是描述畫面中的海豹誤以為一名潛水員溺水,試著將他拉到水面上,甚至還找來同伴協助,最後還給了潛水員一個吻,讓網友直呼太溫馨了。
    2023/06/26 08:0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