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2
  • Dec
  • 2017

每年12/25,你會想到聖誕節還是行憲紀念日?

作者 Geta君的台湾塾

2017/12/22 12:26
圖片來源/TVBS資料照片

聖誕節大概是最受國人歡迎的西洋節日之一了,除了到新北耶誕城拍照打卡,也有三五好友齊聚一堂交換禮物,又或者是趁著寒冷的聖誕氣氛來個溫暖告白等,說是十二月份中超級重要的日子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你知道聖誕節在台灣的歷史嗎?追本溯源,應該要從西方宗教傳入台灣開始說起……

 

提到聖誕,直覺反應就是耶穌,講到耶穌就會聯想到基督教。

 

沒錯,台灣的確是在基督教進入島上後才逐漸為人所知,那時約莫是17世紀荷蘭人經營南台灣時期,但是因為時間很短,統治範圍也不擴及全島,整個文化結構更沒有完整確立,聖誕節當然不可能在那時就普及。

 

在台灣易主為清廷邊陲的19世紀中葉,清政府對外開港通商,台灣的門戶自此而大開,天主教的進入台灣後,聖誕節的概念才慢慢在這塊土地上確立。

 

不過當時在台灣定居的牧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曾在《偕叡理牧師傳》(1872)中反對慶祝聖誕節,原意並非否定聖誕節,而是他想避免「聖誕節」的慶祝所可能帶來的世俗化

 

 

結果呢?當然就是清代的台灣,聖誕節也是不流行啊!當然這其中包含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島內經濟基礎尚未穩定、貧富差距,還有本地宗教大於西方信仰等,不能以偏概全。(註:偕叡理為馬偕漢名)

 

馬偕日記。(南天書局 提供)

 

一直到了日本時代,尤其是各地抗日騷動逐漸平息後,日本官方慢慢掌控全台灣的社會骨架,不僅是政治體制的嵌入,連帶也將資本主義之風吹進台灣。

 

當台灣正處於政經狀態穩定的階段時,日本也延續明治維新後的西化發展,醞釀出許多關於西洋的崇尚與愛好,幾乎體現在建築、時尚、飲食與生活習慣上,是段新奇事物百花齊放的文化浪漫時代──「大正浪漫」(大正ロマン)。

 

聖誕節文化的潮流也就在那彼時,透過商業包裝進入日本,接著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大正時期的台灣,已經有許多西方舶來物在本地蔚為風尚,而聖誕節就是其中之一。

 

 

若我們細看日本時代台灣最大的官方媒體《臺灣日日新報》的文獻史料,就有許多聖誕活動的特別專題。

 

《臺灣日日新報》上出現的聖誕節報導。(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Prince Wang」先生提供)

 

像是最早出現的是1898年的新起街(西門町一帶),有台北日本基督教會,在聖誕節唱詩歌發糖果;1899年報導各地的教會籌備聖誕活動

 

例如日本組合基督教會和日本聖公會舉辦「降誕祭」、「クリスマス(Christmas)」等,用以介紹聖誕節由來,後來教會的活動愈來愈多,幼稚園、學校也紛紛加入「降誕祭」行列。

 

1905年位於台南的內新街(民生路一帶),因為舉行聖誕禮拜,萬國旗與燈泡裝飾的登場成了娛樂新紀錄;1909年駐大稻埕的美國領事,選在台灣鐵道旅館辦聖誕餐會,總督府的文武官員和其他國家的使節也都盛裝參與

 

 

到了1919年,聖誕老人的形象開始在報紙上出現了!

 

戰後,聖誕節在台灣就更加普遍了,除了承接舊時代傳下來的風俗習慣外,主要是蔣介石與宋美齡夫婦倆為基督徒有關。當二二八事件那年即將結束時,蔣介石在1947年12月25日,發表了廣播談話,內容大致如下: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就是耶穌降生1947年的聖誕節,將是我們中華民國和全體人民統一獨立平等自由新生機運肇始的一天。我們新憲法特點,就是它保證要把基督教理的基本要素,即個人的尊嚴和自由,普遍的給予我們全國的同胞。

 

這個新憲法確認了全國國民的各種自由權利,它在國家統一與自由之下,於一個自由人民的精神中孕育誕生。我們認為新憲法的實施,只是完成我們建設新中國的最後目標的初步。

 

但這對我們中國三千年來專制政體和封建社會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我願我們全國同胞,憑著信仰和虔誠,共同一致,努力前進。」這就是為什麼中華民國的「行憲紀念日」和「聖誕節」好像穿同一條褲子似的原因。

 

果然,1949年蔣介石就帶著他的統治集團座落在這塊蕞爾小島上,又將「聖誕節」的符號,引領島上人民去面對新的意象。在1963年至2000年,這天都視為國定紀念日放假一天,從2001年實施周休二日後,行憲紀念日放假才走入歷史。

 

行憲紀念日與聖誕節。(晴天社會福利協會 提供)

 

時至今日,不管是宗教色彩濃厚的禮拜日,還是摩登時尚的流行影響,又或者是政治意識的工具,台灣人始終都在接受這個「聖誕節」的文化

 

雖然悖離了「聖誕」的原意,但隨著時代的轉化與社會的變遷,在文化的流動間,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台灣在不同階段的歷史背景,也感受到台灣人對於外物的「再消化」,清楚體現的是台灣民族的包容與活潑天性!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Geta君的台湾塾

  • 下港人。高中學藝術、大學主修大眾傳播,卻誤打誤撞跌進歷史隧道。專注於台灣文化研究,喜歡從過去找未來,信奉「一枝草、一點露」的意念,為台灣說故事。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