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7
  • Apr
  • 2018

致「沒能活出長輩期待樣子」的我們:同理他們的「難溝通」,並勇於承擔選擇

作者 換日線

2018/04/17 13:16
▲圖片來源/轉自換日線

(作者/《換日線》Lukas Niu/「媽,我明天要出國」:Lukas Niu, 16 歲開始最常跟我媽說的話就是「媽,我明天要出國」,從此在不同國家展開旅程。)

 

 

身為一個海外工作者或留學生,與家人、親戚團聚,是難得的返台假期裡,必定會有的行程。

 

而親戚們對於「學業」、「工作」、「婚姻」、「買房子」⋯⋯等等的「進度拷問」,也往往是逢年過節、親友團聚的行程裡,永不缺乏的「必備元素」。

 

脫離學生身分已久的我,已經忘記過去那種長輩們動輒用「學業成績」作為判定小孩「成功與否」的感覺,沒想到如今我卻再次在飯局上,因為「工作」受到「熟悉的」拷問。

 

長輩們的「苦口婆心」、「耳提面命」

 

過去的痛苦回憶,也因此一瞬間全湧上心頭:猶記得國、高中時期,因為功課差,常常讓自己與家人,在親戚的聚會中抬不起頭,或者常常必須面對那些刺耳的評論。

 

例如:「你學校在哪裡?我沒有聽過」、「你這樣⋯⋯未來很難考大學吧!」、「你大學一定要『考回來』,最慢也要靠研究所,把學歷『洗好』才行!」⋯⋯。

 

 

事隔多年,在這次的聚會裡,「海外遊蕩的我」與「正在轉換職涯」的表弟 Kevin,再一次成為了眾矢之的。

 

我的親戚們總喜歡一個接著一個的「關心」詢問晚輩近況,然後再「給予評論」,例如:「你現在在做甚麼工作?」聽完後再回應「這樣好嗎?」、「會不會不穩定?」、「那福利呢?」。

 

又或者問:「你有沒有女朋友?」如果有,就會問:「那何時結婚、生小孩、年紀都一大把了不結婚很奇怪吧?」等等;沒有的話更慘,可能除了被當場「假關心真責難/嘲笑」之外,可能還要被安排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準相親」⋯⋯。

 

不意外地,當我告訴親戚們,自己現在到中國大陸工作了,緊接著就是那些「為什麼會一直換國家?」「這樣不穩定吧?」

 

而表弟 Kevin 由於正處於職涯的轉換階段──辭掉了上份工作,現在正面臨想轉換到不同領域的顛簸碰撞期。

 

 

因此,他面臨了親戚更為無情的批判:「你就是因為沒有生活壓力,所以才會一直換工作」、「你這樣不穩定的履歷,如果我是主管也不會用你」、「你乾脆去考公家機關,找份鐵飯碗工作」、「養活自己比較實際,我們以前找工作的時候,哪有什麼喜不喜歡」⋯⋯。

 

嘴上很開放、內心卻很難接受真正的「新想法」

 

在這樣的飯局中,我常常想起台灣年輕人──包含我自己──面對的殘酷現實:這一代的家長、長輩,雖然嘴巴上常常掛著自己「思想開放」,說著自己鼓勵小孩多做不同的嘗試、年輕人就該勇敢到海外工作⋯⋯等等。

 

但根據我和同儕們的實際經驗,卻發現這些,大多只是停留在「對外嘴巴上說說」而已。

 

多數的長輩(不論是親友、或職場上)其實內心深處並不接受、也不認同「找尋自我」這樣的概念。

 

例如:在大學時期決定「休學去壯遊」(Gap Year);工作一兩年之後,辭職轉換跑道;或者在公司中看不到前景,而決定思考創業或轉為自由業工作者⋯⋯等,都可能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與抨擊。

 

 

在台灣的就業市場裡亦同:人資部門總是會盯著履歷裡「沒有銜接上」的那段時間,追問著「為什麼這裡是空白?」或者「你非本科,為何轉換到不一樣的專業或崗位?」

 

彷彿這個世界,完全不容許嘗試與改變——所有的年輕人都必須在學業完成之後,「立刻」進入就業市場,忠誠又堅毅地在工作上打拼。

 

過程中不該質疑究竟這份工作是否符合「志趣」、「性向」;更遑論「轉換跑道」或放下既有工作,嘗試「海外闖蕩」。

 

而當我試圖想要解釋:「我認為在30歲前,多嘗試不同的領域未必是壞事,自己所學,也未必與後來所做的工作一樣⋯⋯」時,當然立刻就遭到長輩們的「圍剿」回應:

 

「當 30 年前,我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早就已經成家,要養父母還要養小孩」;「你們現在年輕人,就是喜歡去當甚麼『斜槓青年』(Slashie)到處兼差,或者這個工作做一下就不做了!」;「你啊!應該在公家機關穩定工作,別想太多」⋯⋯等等。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為什麼「長輩們」總是這麼難溝通?

 

我終於漸漸發現,與長輩們溝通的困難,並不會因為年紀變大或脫離學生身分而有所改善,只是議題轉換到下一個階段,但鴻溝依舊。

 

在親戚們「依舊犀利」的言詞交鋒下,我更不停地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世代之間時常無法有意義地進行討論?

 

最後,我歸納出了原因,大概有以下三點:

 

一、傳統「上對下」的親子、長幼從屬關係

 

首先,是華人傳統裡的親子、長幼之間,多屬於「上對下」的從屬關係:子女之於父母,傳統上就是「附屬」、「受照護」的角色。

 

因此父母、長輩的「期待」與「意見」,在「孝順」這個傳統道德下,多從小時就對孩子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是故,即使孩子成年後,在彼此討論問題時,長輩也多習慣用「命令」的方式溝通。

 

我自己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長大,因此當我到美國,看到當地朋友與其家人互動時,一度「大感震驚」:

 

我在美國常見到的,是家長把小孩當作「個體」而非「附屬品」,因此在談論問題時,儘管孩子可能還未成年,雙方仍會以對等的方式,充分表達意見並辯論──

 

長輩的意見多以「建議」出發,但清楚告知小孩選項背後的「權利與義務」及必須承擔的「責任」,最後給予選擇權。

 

而這點在台灣顯然很難:父母親很容易在情緒激動時,出現「我是你父親」、「這是我家,你必須聽我的」等言論;而子女也很可能帶著「小孩欠父母的養育之恩」、「我有今天都是父母的犧牲」等情結。

 

無形中因為家庭內的情緒勒索,造成父母給的「意見」幾乎都是「強制」性質,彼此自然難有討論空間。

 

二、用「世代集體信仰價值」,進行比較的心理

 

其次是「親戚間的眼光」:許多親戚朋友間、乃至「三姑六婆」式的言語與「討論」、「評判」,即使言者可能無心,也很容易刺傷長輩們不輕易對外顯露的,嗯,「玻璃心」。

 

諸如:「你看人家XXX的孩子,現在在唸劍橋博士」;「我家那個乖女兒啊,現在在全球XX大的企業上班」;「那個誰誰誰的兒子,才 20 幾歲月入快50萬呢」⋯⋯等。

 

凡涉及上一個世代,普遍信仰的集體價值(如高收入、高頭銜、名校學歷等),長輩們基於人性,很難不興起「比較」的心理。

 

「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比別人『成功』、『有成就』」等,都是為人父母者常見、也無可厚非的價值觀。但如今的問題是:『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只有那一套既定的、上一代信仰的標準嗎?

 

在多元價值、產業典範更是瞬息萬變的時代,長輩們普遍還是習慣用「自己信仰」的價值,比較新一代的「成就高低」,便往往直接或間接地,造成年輕世代的龐大壓力。

 

我認為更嚴重的是,有許多父母甚至會把「兒女的成長與成就」,視為對「(父母)自身價值」的評斷依據──因此不少父母會在兒女做出「不符期待」的選擇時,認為自己的「教育失敗」,或歸咎於自身能力、條件不足。

 

這樣的心態,不只會造成整個家庭的「低氣壓」,徒增親子之間的心結,更常常讓子女對於追求「非父母期待的選項」時,容易感到龐大的罪惡感。

 

而這樣的現象究其本質,依舊回到了前一段所說,兒女是「父母的附屬品」而非「對等自主的個體」之觀念所致。

 

三、對於「穩定」兩字,截然不同的詮釋

 

最後,是隨著時代的轉變,如今在個人的「生涯發展」及產業的「就業結構」上,都有了重大的變化。

 

例如,我自己及身邊多數朋友的父母都很難理解,為甚麼這一代的年輕人,到了27 、28歲時,不能像上一個世代的他們,早早「成家(買房)立業養家餬口」;此外,工業化時代的就業模式,如今也產生了重大變化,例如:

 

過去進入一家公司,忠誠地工作30年,退休時公司往往會支付一大筆退休金「照顧」員工──但如今,大企業也可能動輒成為「明日黃花」,付不出高額的退休金或需要資遣員工。

 

員工更未必會死守著同一間公司,也很容易在不同崗位上轉換,甚至必須轉換產業跑道⋯⋯這些,都是過去在台灣「經濟起飛、成長期」相對少見的。

 

也因此,當上一代的長輩未能及時瞭解現在年輕人所處的就業環境、薪資結構及房價、物價水平時,自然就會有想不透的代溝──「穩定」一點、「忠誠」一點難道不好嗎?

 

不是不好,是在今日的時局,「穩定」也可能代表著隨時被取代;「忠誠」則可能變成「接受所有合理、不合理」的條件與現狀。

 

致同樣「不符長輩期待」的你:這條路難免痛苦孤單,但選了就勇於承擔

 

我想,我也正是那工作、職涯模式完全「不符長輩期待」的一份子:我沒有投入公家機關工作;我多年來在不同國家工作;也轉換過不同領域⋯⋯這些,在多數時間,常常被長輩們認為是「任性」、「不切實際」的選擇。

 

而我給自己訂了目標:在30歲之前,盡量嘗試不同領域的海外工作,探索自己最有興趣、也最能發揮所長的領域,並且盡量學習、累積自身的實力──目前儘管我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著信心,但一切還在進行中,所以我也很難斷定,究竟哪一邊更有道理。

 

只是,我想告訴我的表弟KEVIN ,及做下了「與長輩價值不同」的選擇、希望「多方嘗試」的年輕朋友們,一些自己的真心話:

 

我喜歡先盡量弄清楚每個選擇的「成本」與「代價」,然後做出選擇,並在做出選擇後勇敢承擔──這包含了職涯上的混亂,長輩們無情的批評,當然還有社會嚴厲的眼光。

 

要知道:不論父母、長輩或這個社會,其實完全沒有義務去瞭解或認識你的選擇與堅持。責怪、批判他們,除了增加彼此的鴻溝之外,其實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也因此,這些過程將可能會無比痛苦與孤單──但如果選了,就必須勇敢面對、承擔這一切。

 

而我也並非主張「年輕人可以恣意妄為」地不顧一切、高興就好。只是我認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自己大學科系所學,與未來的就業選擇、乃至後來的職涯發展,都未必會完全一致或者沒有變動的可能性。

 

探索,確實是一個「看似任性、實則必要」的過程,但勇於承擔選擇的後果,與堅強面對嚴峻的外部環境,也是目前你我必須承受的。

 

沒有活出符合一個親戚長輩們期待的人生,是我的選擇。即便過程痛苦又顛簸,我也只能告訴自己,及一同走在這條路上的你,彼此加油,願我們都能堅持下去!

 

關聯閱讀

「現實就在那裡」,面對大學生們的憤怒與徬徨:「如果沒有實力、不去行動——抱歉,那都只是鄉愿和矯情而已」

是真正性別開放、尊重多元平權,還是「因為他們可以幫我們賺錢」?——誰,才是東南亞思想開放的先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50個城市的15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