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7
  • Feb
  • 2018

地震NG迷思:救難包受困再用?!

作者 蔡宗翰

2018/02/07 14:50
圖片來源/TVBS資料照片

2016年高雄美濃在小年夜凌晨3時57分27秒,發生規模6.4地震,台南震度5級,歸仁、關廟、新市等地接連發生多次規模3~4級地震,多處停電,造成115人罹難。

 

 

在這次震後,人們驚恐之餘,紛紛開始談論地震究竟應如何避險?本文將針對兩個誤解進行說明:

 

誤解一:地震來時先開大門,再找掩蔽,否則門框變形會受困在屋內?

 

「地震時當然要先打開大門,不然門變形會逃不出去!」真的是這樣子嗎?

 

認為地震時要先打開大門是國人習以為常的觀念,事實上無論是美國、日本、紐西蘭的國家官方防災機關,都主張地震發生時應立刻找掩蔽。

 

根據統計,會致使門框變形的地震震度至少約5級以上,同時這個震度也是地震「造成傷亡」的開始。造成傷亡的主因有二個,一個是被掉落物砸中,另一個則是移動中摔倒或碰撞受傷,再更嚴重一點才是房屋倒塌。

 

所以,當地震開始搖晃建築,一定會先發生東西掉落、傢俱位移、翻覆,因此當你嘗試去開門的過程中,就先讓自己暴露在高危險環境之中!

 

 

不去考慮地震中最容易受傷的情況,反而先去關心門框是否變形,在緊急應變的輕重緩急上,都顯得很不合理。縱使真的門框變形打不開人因此受困屋內,也不會立即有生命安全的疑慮。

 

況且,開門的目的是為逃出建築外,亦即所有通往戶外的路徑上的門都要開才有效用,假設我今天住在二樓以上,我在開完二樓的門後,還必須走到樓下,將樓下的「大門」也打開,才算是通往戶外。

 

在地震瞬間的幾十秒內,在身體不穩的情況下要移動如此長的距離、面對更多掉落物擊中的危險,實際上完全做不到!因此,地震發生時找尋掩蔽,避免移動是基本原則!必須等到地震稍歇後,再去做開門及後續關電源的動作。

 

誤解二:平時備妥緊急避難包,瓦礫堆活埋受困時,就可以維持生命?

 

緊急避難包是家家戶戶在面對地震災害,都應該做的一項事前準備。然而,許多人誤解以為「緊急避難包是在人被瓦礫堆活埋受困時,支撐生命使用的」。

 

 

地震時,立即就地避難是首要原則,因此當下絕對沒有時間跟機會去拿緊急避難包,況且,無論建築物有無倒塌時,我們無法確認緊急避難包就剛好在我們手邊。

 

所以,緊急避難包真正的使用時機,是在地震結束之後,當我們發現建築物有嚴重的結構損傷,必須「離開到避難收容所暫時生活」時使用的。

 

地震大國,防災意識極高的日本,家家戶戶都有準備防災包,備妥生活及延續生命所必須的物品,一旦出狀況必須離開自己的家,拎了就走。

 

而避難包應該具備哪幾項物品?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根據研究機構Net Mile調查,日本民眾認為防災包必備的十項物品包括:

 

1.手電筒

 

2.飲用水

 

3.立即可食的口糧、罐頭等

 

4.備用電池

 

5.迷你收音機

 

6.現金

 

7.面紙、衛生紙

 

8.火柴、打火機

 

9.蠟燭、固態燃料

 

10.手套

 

因應民眾的需求,日本防災包已逐漸形成產業,並細心考量災害發生時的人性生理需求與心靈撫慰。除了可即時以水加熱的食物外,更延伸出簡易廁所器具、兒童零食、布偶、簡易濾水器...等。

 

台灣雖不像日本地震如此頻繁,但面對災害不能心存僥倖,防災包概念,應大力加以推廣。

 

其中特別談到「手電筒」,手電筒除了放置於避難包外,也同步應放置於床邊或是家中定點,因為地震來臨時,家中各種傢俱可能到處散落、破損,加上停電,當下萬一無適當的照明,很可能衍生二次意外。

 

許多案例顯示,在震後驚魂甫定的情況下,容易因急忙下床時跌倒或者採到碎裂物因而受傷,部分921大地震的案例更顯示,有些民眾沒有想到樓梯會被震斷,在一片漆黑的情況之下往下移動,結果卻造成雙腳骨折。

 

因此,在床邊準備手電筒就是必要的措施,可考量購買本身就具有螢光的手電筒,便於尋找。

 

結語

 

雖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重創全台,但在台灣地震災害的發生頻率不定的情況下,事隔17年的今天,台灣民眾回憶起地震,除了驚恐外,在防災知識觀念上,卻仍多有誤解,顯示台灣地震的避難防災教育,我們都還需加把勁。
 

更新時間:2018/02/07 14:50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蔡宗翰

  • 高雄市政府消防局員工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