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5
  • Jun
  • 2017

夫妻各自忙碌,卻仍像熱戀般甜蜜。她說:想要得到什麼,就先給出去什麼

作者 書是活的

2017/06/15 11:46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親密關係最重要的指標

星期六早上,我如往常一樣到學校上課,由於與學員談得熱絡,本來預計中午1點下課,看來今天是無法準時了。

於是,趕緊跟老公傳簡訊,通知他我會晚一點到。這星期我們兩人都忙,因此一早便約好中午由他找一家餐廳共進午餐,約個小會。

 

「老公,我要晚個30分鐘。抱歉!」

「我好餓~」他回覆。

「對不起,你先去餐廳,下課我馬上趕過來:)」

「OK!慢慢來。」

看完簡訊,接下來的課程我根本心不在焉。30分鐘一到,再也無法耐住性子,即刻起身跟同學、老師道別,先行離開。

開著車,我觀察到自己當下的熱情、渴望,完全不減當年剛認識老公的時候。我必須不斷提醒自己,慢下來,車不要開太快,同時一心只想趕快飛到他身邊。我欣喜,原來,今天我依然在戀愛。

走進餐廳,看著他一眼看見我的欣喜模樣,那燦爛的笑容,我聽到我的心重重地「怦」了幾下,這不再是詩意般的形容,而是真實的生理反應……我,怦然心動。

坐了下來後,他氣定神閒地幫我點餐、倒水,然後幽幽地說了一句:「當我知道你要晚30分鐘,我心裡有一種『落寞』的感覺。」天啊,我醉了。望著他款款深情的雙眸,我心動,飄飄然也。

心動,是我給親密關係最重要的指標。為了這份感動,我先生Bob時時不忘製造浪漫,而我也不遑多讓。少女時期腦子、心裡縈繞的各種戀愛憧憬,如今得以有位傾心的對象,帶我入戲、彩排、上演、磨戲。

接著,心裡默默揚起了一首電影主題曲〈晴時多雲偶陣雨〉。甄妮的歌聲……呀~呀~呀~呀~~~~。內行人都知道這是瓊瑤筆下當男女主角被愛俘虜、兩人深情相望、如癡如醉時的經典配樂與畫面。

 

既然大家都說,結婚前要睜大眼睛,那婚後本可以放膽好好享受這種癡迷與陶醉的愛欲,不是嗎?

我很確定當年那個愛做夢,成天沉醉在浪漫情懷的荳蔻少女,依然存在。不同的是,如今我不用只是坐在觀眾席上想像,我已被法律授權,能合法、大大方方、理所當然地將那些愛情戲碼內化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中了。

我期許,接下來能有足夠的智慧,自導自演自製一齣有格調的浪漫愛情喜劇。

人們總以為「愛」「幸福」「豐盛」要用很多方式去追求,然而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們自己本身成為「愛」,不就能擁有這一切了嗎?

想得到什麼,就先給出去什麼。比如想得到對方的溫柔、包容,自己就先成為那個溫柔且能包容別人的人。想想,親密關係中,某一天當我們情緒失控,說了重話,內心一定也希望對方可以柔軟一點,包容我們突如其來的壞脾氣,不是嗎?

將心比心,如果互換角色,在同樣的情境中,我們是否也能提供自己想要的體貼?見到對方情緒低落,給對方一個抒發的空間,不批評;試著貼近對方憤怒背後隱身的脆弱,而非逮住「機會」,指控對方的不可理喻……

是否願意督促自己擁有包容與理解的修養?是否願意善用包容與理解來澆灌、滋養這份想擁有的親密關係?如果擅長攻擊與咄咄逼人,怎能指望對方溫柔相待?如果總認為錯的都是對方,又如何經營親密關係?

我常說,當決定走入親密關係,就表示將面對修行這件事。不論喜不喜歡,這個人就是我們選擇一起修行的夥伴。

●脾氣不比感情重要

人與人的關係猶如照鏡子,雙方都在互相模仿、影響。我相信潛移默化中,另一半也會從我們以禮相待的態度上學習善待我們,這就是為何我如此推崇親密關係一定要良善對待的主要原因。因為,給出去的都會回來。

看起來,我們好像是為了對方而作調整,但事實上,最大的受益者卻是我們自己。在一次次提醒自己要冷靜,提醒自己從覺察的過程中,學會旁觀自己的情緒;心靈變得強壯,不被壞脾氣蒙蔽,即使在最抓狂的時刻,也要提醒自己「脾氣,無論如何都不會比這段感情重要」。

 

當心靈變強壯,行為變成熟,不是升級版本的自己嗎?人與人之間就像一面鏡子,會互相模仿、學習,成熟的自己,是吸引對方成為更成熟的人最有效的捷徑。

當任憑脾氣亂衝,指責對方,實在不能指望另一半有個懂得迂迴的心腸,來分辨那些話是說過頭的氣話,哪些是真正想溝通的重點。

「既然兩人的情份,都比不上眼前的小事,那還在一起幹嘛?」搞不清楚狀況的另一半通常都會有這樣的疑慮,其實易地而處,如果我們經常被強烈指責,多半也會認為另一半不希罕這段感情,「不愛我了吧。」 

學員常常問:「老師,妳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如何處理?」

我很高興跟先生長期溝通下來,彼此都能理解彼此的動機。當我說出負面感受時,會很刻意不指責對方,因為我的目的是希望他了解我的心情。捍衛想法,或辯解情緒的正當性都不是我的目標,我只想讓對方知道我心裡發生的真實狀態。

沒錯,這時候的確會觸及到內心存在的小心眼或黑暗,然而有趣的是,當我們雙方都沒有那種「你不該有那樣的想法」時,聆聽相對就容易許多。

這需要很大的練習,跟對彼此的信任。

通常我們很容易把對方的不開心當作自己的責任,好像只要有一方不開心,另一方就有錯,於是,為了捍衛自己,很快就認定對方的不開心是一種錯誤、一種指責。既然我覺得我沒有錯,那你就沒有理由生氣;你的不開心,就等同於不理性的行為。」在這樣的思維裡,爭執一定免不了。

不僅如此,我們還很容易把自己的不開心怪罪給對方。

以往我先生有個習慣,就是當我在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會很不經意地走動,而我也會不經意地跟在後頭。有一天我沒好氣地對他說:「我發現,我很不喜歡像個哈巴狗一樣跟在你後面,對著你的屁股說話的感覺。以後如果你走開了,我就不說了。」

 

沒有指責,也沒有要他改變,我只是把心裡的不舒服說出來,同時告訴他我的決定。我還讓他知道,那是在我前一段婚姻裡就有的互動模式,我決定中止這樣的行為。

這時,他才理解原來這樣的舉動會引發我的不悅,而這樣的情緒跟我過去的經驗有關。這樣的說明,幫助他有距離地去認識另一個層面的我。

兩個人的對話、互動方式,決定了親密關係的品質。如果沒有帶著一定程度的覺知力,意見不合時,很容易激出一些塵封已久的負面情緒,互相衝撞。日子一久,感情會慢慢磨淡、變質,摩擦多了,離最初互相珍重的品質當然就越來越遠。

既然選擇了彼此、選擇一起生活、選擇共同面對人生,善待彼此最為重要。既然是親密關係,表示這關係可能比你原先想像的來得更加緊密。既然緊密了,哪有打擊、摧毀對方的道理?摧毀了他,不就也摧毀了自己嗎?

我要強調,想要擁有良好的親密關係,覺知力的提升極其重要。覺知的強弱決定了兩人的幸福指數。我不排斥獨身主義,但同時也相信多數人還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至少能體驗一段刻骨銘心的親密關係。

許多人極力尋找、追求愛,但以我的經驗來看,一切都要從「愛自己」開始。為什麼?因為如果不先愛自己,就容易走進令人頭痛、狀況百出的不當關係裡,之後想要從痛苦的關係中找到幸福,甚至脫身,都是相對困難的事。很多人先盲目地進入一段感情,再使盡全力改變對方,基本上,這對兩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都是同樣的靈性折磨。

我深深認知,一個人在有生之年學會「珍愛自己」最為重要。有覺知地善待自己,珍惜自己,把自己帶到一個好品質的對象身邊,吸引對方,同時珍惜對方。然後接下來的問題就容易多了:

如何在親密關係裡實踐「愛自己」又不傷和氣?相信這是很多在親密關係中的人最希望知道的。

由於一開始就表示對愛自己的重視,一旦交往,對方就知道你的本質在於經營「愛」、成為「愛」,對「非愛」興趣缺缺,因此,不要隱藏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不要貶低自己,這樣很多隱藏其中的價值觀都不用多作解釋,自然對方就能夠解讀。

絕不要為「愛自己」而感到自責,因為除了你,沒有別人能幫你做這件事。我的經驗告訴我,當愛上自己,就會愛上這個世界。也許談起愛世界遙遠了一些,這樣吧,就讓我們從最能掌握的地方開始。

在愛情中,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藉由「別人先對我好」來得到價值感的滿足,如果對方沒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就會不自覺地採取迂迴的手段以達到目的。不是態度冰冷,擺架子、發脾氣,就是把自己弄得可憐兮兮,希望對方會因為不捨而就範。女人內心都有個小公主,渴望對方來疼惜、呵護,有時明知道自己不見得百分百有理,卻認定「如果對方真心愛我,就應該先主動認錯、道歉」。

為了維護自尊,絕對不能露餡,不能把渴望說出來。如果用打情罵俏的方式,倒也有情趣,但更多時候女人心裡其實很糾結,曖昧得情非得已,「為什麼他都不先主動求饒?」「要是我先主動,他一定覺得是我需要他。」「不能輸……不能輸。」

尊嚴是不會透過「等待別人討好」而來。當關係裡的一方主動表現出愛與善意、溫柔與包容,決不會被認為「矮了一截」,相反的,他永遠會得到對方的尊敬。就算彼此不說,但心裡一定知道。換句話說,那是有高度跟深度的一方,多美啊?這不是我們自己一直想要追求的心靈成長嗎?

別忘了,除了需要被呵護的小公主,每個女人心裡都也有個溫柔、有容乃大的大地之母。當我清楚了解脾氣暴衝的原因,就看見自己瞬間湧起的壞脾氣,有可能是無意識中模仿了母親的負面行為,於是決定不被壞脾氣蒙蔽;當我做出判斷「兩萬元的相機比不上眼前的情份」,就能放下,讓自己回到平靜,不要得理不饒人,抓住機會痛罵對方。

我為自己能保持極高的覺知感到開心,這裡沒有忍耐、沒有委屈,當看見心裡這些運作,並做出決定時,對方當然也意識到了。老公說:「我又不是故意的。」就代表他知道我的不悅,也知道自己的疏忽,所以,窮追猛打,非要對方認錯,意義何在?

越是擺高姿態,越是興師問罪,只會讓關係更緊繃,即便另一半低頭了,也可能只是外在形勢而已。甚至,如果對方真的基於愛與在乎,願意退讓,我們更要好好珍惜,畢竟退讓的人才是關係裡成熟的一方。懂得成全彼此的善意,而不是非要計較當下的是非對錯。

(作者/賴佩霞:從小受東西方文化影響,喜愛音樂、藝術與智慧的傳承。18歳投入演藝事業,灌錄唱片,參與電視劇、電影、舞台劇演出,主持各種音樂性、教育性、綜藝性與跨國性節目,也經常受邀海外演出。經歷離婚、喪母的大挫折,淡出演藝圈,睽違20年後再現身,幸福洋溢,並授課擔任心靈成長老師。)

>>本文出自《我要心動一輩子:親密關係的10道練習題》一書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6/15 16:4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書是活的

書是活的,他走出來貼近你。 而他不在乎你在背後談論他東長西短, 他也不在乎你劈腿好幾本。 這是一種愛吧。 我這個人啊,一講到閱讀,人都醒了。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