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5
  • Mar
  • 2018

自作多情的愛 是妳角色錯亂了…?

作者 晨恩

2018/03/05 15:34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小莉是一個成長在單親家庭的小孩,從小與家裡的互動關係就不是很好,媽媽的情緒將爸爸氣跑了,姐姐也不想管媽媽,只剩下小莉可以跟媽媽說說話,但最近的小莉也開始在逃避母親的情緒勒索…過年也逃避回到家陪伴母親。

 

 

前一陣子剛進入一家公司時,小莉以為自己遇到一位還不錯的主管,在開始的時候,主管對小莉很好、也很關心小莉的工作狀況,甚至在延展小莉的試用期時,還會陪小莉找出自己的問題,下班後陪伴小莉一同工作。

 

期間,會帶小莉見他的小孩,告訴小莉「他的婚姻問題,以及與太太陷入冷戰的無奈」,他們會一同去看電影、帶著小莉的寵物一起出遊,讓小莉感覺到他對自己的用心,心中也認為他是愛小莉的。

 

但當小莉試用期確定沒過,不符合公司要求而被迫離職後,他卻再也沒有給小莉任何的安慰與訊息。

 

雖然在這段上班互動的期間,他從來沒有開口跟小莉說「愛她」,他們肢體上的接觸也僅於牽手過。但在小莉的心中一直都認為他是愛小莉,想要放棄婚姻跟小莉在一起。

 

所以,小莉對他的無情變得很生氣,開始一直打電話聯繫他,只為了想要一個解釋,了解究竟他是在玩弄小莉的情感,還是他只是把小莉當一個朋友…

 

 

但主管因為小莉瘋狂得騷擾,漸漸將所有通訊軟體封鎖了小莉,對小莉更是不聞不問的態度,讓小莉的心充滿了想要報復的恨,而不想去問自己的行為是非對錯,可是內心卻又很討厭這樣的自己。

 

其實,這樣的故事在生活中不斷上演著,且往往因為這樣的錯認關係而造成許多傷害,受傷的人常常會感到很委屈與無辜,而傷害的人心裡卻充滿了恨與愛的矛盾糾葛,漸漸兩個人可能都失去了原先的理智,而互相傷害與攻擊彼此。

 

在人的生長過程中,有許多情感是需要被滿足的,當家庭因為失去原本的照護功能時,可能會讓孩子在成長中感受不到被關愛的感覺,相反的只是感受到被要求與自我否定。

 

長大後,對自己的認識變得依賴他人的肯定,情緒轉變容易因為被外界拒絕或疏忽而變得憤怒,內在因害怕與人互動受傷,會選擇孤獨來保護自己

 

但內心又害怕空虛而渴望有一個關係來陪伴自己,所以會去設定一個人際互動的規則來保護自己,不知不覺也開始學會了對人的情緒勒索。

 

 

在社交的互動關係中,會因為自我期待能被人在乎、被人需要,而進入了一種偏激的選擇性解讀與思考模式。

 

故事中我們看到當人給予了關心,以及表達自己生活中的苦悶傾吐時,常會讓這些幼年成長中有受傷的人,開啟了心中的一種共鳴,在符合自己設定的規則條件下,將對方的一些親密互動行為,解讀為對自己的愛意與承諾。

 

或許對方只是一個在職場或社交上,擅於利用人來處理自己心理慰藉的「爛人」,但並沒有給予任何對愛的訊號與承諾。

 

友誼、愛情與性愛都是雙方要有共同意願的,但人際的衝突往往是發生在對彼此角色的錯認,而關係中受傷的人為了安撫自己,需要催眠自我「這樣的一切都是一種欺騙與玩弄」

 

這樣的行為除了可以遮住自己的問題外,只會讓自己看到、想到的只有悲憤與攻擊。

 

 

生活中,許多人發生一夜情、陪伴你傾吐心事或在你跌倒時伸手扶你,可能都只是一個單純的目的,或許只是因會想要刺激的性愛、心中對妳無奈且同情,或想證明自己是好心人而已,不見得都是自己所認知的愛情、閨密或在乎與支持關係。

 

我們都知道一個噴泉要能美麗的展現跳舞,必須避免水管中有任何的破洞存在,一旦因為破洞而導致水壓流失,噴泉的水舞蹈就不再美麗,也失去了吸引人的氣勢。

 

也許,我們在想要建立一個正向的關係前,也需要先好好找出自己在情感上的漏洞,將過去受傷所造成的漏洞修補完整後,我們才可能確確實實擁有一個美麗合身的愛情關係。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晨恩

「一個喜歡心理學與輕鬆生活的作家,希望透過心理與生活的結合,能讓每一位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因為閱讀與休息片刻後,擁有滿滿正向與溫暖的生活動力。」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