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9
  • Dec
  • 2017

難以解釋的身體病症,反映了心理問題

作者 遠流出版

2017/12/19 18:25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很多人會說:「誰都不願意生病,更別說是自己『故意』讓自己生病了。」

 

 

但真的是這樣嗎?你真的對你的身體瞭若指掌嗎?你知道身上的病症多少也反應了內心無法解決的問題嗎?更何況很少有人能察覺「潛意識」的問題。

 

舉例來說,偏頭痛或拉肚子,這是我們最熟悉的毛病,相信大家都聽過身邊太多因為工作壓力大產生偏頭痛、或者要進考場前忽然想拉肚子的例子。這就是很典型「心身症」的反應。以下列舉幾個有趣的心身症實例:

 

1.有趣的準爸爸症候群

 

歐美國家醫學界目前已經同意,不僅懷孕婦女心理上會有變化,連準爸爸也有「準爸爸症候群」。當得知自己的伴侶懷孕時,許多準爸爸會經歷噁心、下背痛、早晨感到疲倦等症狀,也會開始變得神經質、敏感。

 

到了懷孕後期,準爸爸們進入「戰鬥狀態」,會覺得更加疲倦,手指腫脹,好像跟老婆大人的水腫很類似。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奇妙的是,當小孩出生後,這些毛病也自動消失了。其實這是好事,大自然要男人在此時某種程度的當「女人」,並做好當爸爸的準備,因為男人無法實際參與懷孕十月的過程,只好藉由這樣的體驗,分擔與同理太太的辛苦。

 

2.夫妻吵架造成妻子癱瘓

 

在精神科門診中,我也會遇到一些很特別的「心身症」。

 

一對感情不睦的夫妻,在吵完架之後,妻子忽然右半邊癱瘓,無法動彈,做了許多檢查卻找不出生理上的病因。沒有罹患高血壓,也沒有細胞病變,更沒有心臟病,如果這是中風,應該會合併其他症狀才是,於是從內科轉到精神科來。

 

經過仔細晤談,發現問題極有可能在夫妻相處的心理因素上,於是由心理師安排做夫妻治療之後,妻子的癱瘓症狀漸漸得到改善。

 

你不用什麼問題都獨自面對

 

 

感覺到自己不對勁,即使不見得會來精神科,卻很少人會毫無所感,當內在偵測雷達已在嗡嗡作響、閃著紅燈,儘管聲音很微弱,但你心裡一定有數。

 

我曾有位乳癌病患,她並非不知自己乳房有腫塊,但那時她的先生剛去世,心裡煩亂不知所措,照過一次超音波後就沒再理會,甚至連報告也沒去看。

 

然而,她並未低估其危險性,相反的,她是刻意置之不理,看有沒有機會「和先生一起離世」。

 

結果當然沒如她所願。她最後還是去看了醫生,從乳癌一期拖成三期,從原來只需做四次化療、變成做了六次化療,所幸病情仍得到穩定的控制。治療結束一年後,她坐在診療室裡,喜孜孜的告訴我已有了新戀情。

 

如果她繼續選擇不面對,當然也就沒有後來的幸福了。

 

 

人有自毀、也有自救的本能,這兩種本能常常在同一個人心中掙扎,來求助的人,自救部分可能暫時得到一點勝利,不過仍舊在拉扯,治療的時間漫長,中間有太多機會可以落跑——不見得單指「看診」這個行為,而是「面對問題」這件事。

 

更有許多病友受到「你要靠自己好起來」的親友團關心,暗示他不要就醫,凡事都要「靠自己」。

 

這其實嚴重曲解「靠自己」的意義,這個社會在疾病觀上,有一種強烈「靠自己」的個人主義傾向,身體是自己的,要不要好起來也是自己決定,但不表示,自己可以醫好自己

 

用心中的尺來衡量就醫需要

 

為何心理疾病不能完全由自己說了算?因為有些疾病症狀會侵蝕病人的感受、扭曲想法或知覺,讓當事人不覺得自己有這麼糟,甚至以為自己根本沒有病,但周遭的人卻能站在較客觀的立場來判斷。

 

所以在判斷上需綜合主、客觀因素,很謹慎的判斷當事人需不需要就醫。

 

基於人權的考量,對非當事人來說,如果沒有自傷或傷人的危險,任何人是沒有權力強逼你就醫的,即便是住院,也需要病患本人同意並親自簽下住院同意書,就醫與否的那把鑰匙,還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上。

 

如果你有聽聞某醫院會把人「關起來」的傳言,那一定又是關於精神科的就醫恐慌或偏見。

 

不要害怕藉由他人的眼來看自己,如果你已準備好面對問題,接下來就拿出你心中的那把尺,來衡量這些過與不及的指標,如此一來,你就會明白自己有多需要他人協助。

 

(南琦:本名劉南琦,輔仁大學中文系,心理學研究所畢業,國家高等考試合格臨床心理師,現職耕莘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業務範圍包括成人與青少年心理衡鑑、個別心理治療、心理健康講座、親職親師教育課程,人際互動團體等。)

 

>>本文出自《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一書

更新時間:2017/12/19 18:25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遠流出版

  • 身為出版人,我們一直有個夢想,希望未來遠流能在整個社會扮演 「沒有圍牆的學校」之角色。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