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1
  • May
  • 2015

五十歲大叔:「我沒聽過什麼是同理心!」

作者 Miss Yaya

2015/05/11 12:34

(作者 / Miss Yaya ) 
  
在聖露西亞結束兩年的志工回國後,我自發性地辦了一百場分享會,分享的目的不是希望大家都去當國際志工,而是希望藉由國際志工的主題去推廣「同理心」。 
  
「Yaya,我做了幾十年的志工,但在你的講座之前,我從來沒有聽過什麼是同理心!」一位年約五六十歲的大叔在聽完演講之後,特地過來告訴我。 
  
20150511123154158
「我們裡面的同學,聽到妳同理心的分享,一定都連結到自己生命裡的某個角落。」監獄的教誨師這樣跟我說,我除了去學校、社區分享之外,很特別的是,還有去監獄裡面分享海外志工經驗,也很高興的這真的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省思。 
  
同理心是什麼?它跟同情心有什麼不一樣?我很喜歡分享一個影片—同理心的力量,是一部由演說家Brene Brown做口白,英國插畫家Katy Davis的動畫作品。


 

  

  
影片裡面用很簡單明白的舉例方式,讓大家明白什麼是同理心。 
  
同情心,讓人喪失連結;同理心,讓人產生連結。 
  
為什麼同情心會讓人喪失聯結呢?「他好可憐喔!他好慘喔!我要去幫助他。」這就是同情心,同情心並沒有錯,但若在服務進入時,先入為主的將對方弱化,成為一個弱勢、悲慘的腳色,那我們就把對方放在比較低等的位置,這樣就是畫分了不同的階級,因此「我們」服務給予者,和「他們」服務接受者,就成為兩個不同位階的群體,無法彼此了解,看見對方的需要,因此喪失連結。 
  
同理心又是什麼呢?這影片中提出同理心的四種特性:第一,接受觀點,接受他人觀點的能力,或是能認同他們的觀點是他們以為的事實。第二,不加評論,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人們都喜歡去評論他人。第三,看出他人的情緒。第四,嘗試與之交流。 
    
簡單的來說,同理心,是種與人一起的感受。就好像當對方掉進洞裡,我們願意爬到他所在的那個洞,與他同在。當對方大喊:「這裡好黑暗,我被困住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願意在他的身旁陪伴他,告訴他:「這裡真的很黑暗,我願意在這裡陪伴你。」 
  
同情心則是,你從上面仰望掉進洞裡的他,說著:「哇!真糟糕啊!對吧?」 
  
影片裡,代表同情心的麋鹿,甚至說:『啊~你想要來點三明治嗎?』通常大家都會笑,笑這隻麋鹿莫名其妙,人家又沒有說要吃三明治,為什麼你要問這麼蠢的問題?現實生活上,因為缺乏同理心,看不見對方真正的需要,我們在做志工的時候,也常常給出了對方不需要的三明治,卻覺得自己好有愛心,在付出在奉獻。 
  
同理心是一種選擇,那是種很容易受到傷害的選擇,因為要與他人的脆弱連結,我們也會去感受到自己內心脆弱的那一個部分。 
  
這也是同理心最困難的地方,我們不是不願意同理別人,我們其實更缺乏的是去「同理自己」,去看見、去面對自己的脆弱。而當我們沒有辦法去面對自己的脆弱感受,我們就無法去同理別人。人,無法去給他人自己沒有的東西。 
  
在聖露西亞的那段時間,我常常面對許多的挫折壓力,一個人獨自哭泣,我必須去面對自己的無助、脆弱。 
  
一開始,我覺得自己很沒用,怎麼一直哭呢?怎麼這麼脆弱呢?怎麼不能正面思考呢?我對我自己沒有耐心,感到憤怒、失望。我對於無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感到焦慮,很急於想要把自己從那樣的巨大無助裡拉出來,卻是一場徒勞,過分的焦慮讓我的負面情緒更加負面。夜,很長,我走不出來。 
  
每個周末,只要不是工作的日子,我的腦被無助佔據,心被自責攻陷,焦慮癱瘓我的思考,常常。哭到絕望。 
  
我不像一些人說的,去「克服」困難,我的困難無法被克服,反而,我已經被困難克服,硬要站起來,只是讓自己摔得更重。 
  
有一天,我突然頓悟,我長期在做個案服務,都可以去同理我的個案,為什麼我不能同理自己? 
  
我嘗試與我自己同在,我陪伴我的悲傷,單純的陪伴,不帶責難,不告訴自己馬上會好起來,不給自己壓力,就讓自己悲傷,去理解去看見自己的痛苦與難過。我還是哭著,這是情緒的宣洩,這不是焦慮無助無望軟弱的象徵。很神奇的是,哭完之後,我覺得好了很多。同理自己,這一回奏效了。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認回自己的悲傷,讓情緒釋放,承認自己的痛苦與軟弱,去直視這份感受。這很難,真的很難,要進入那樣的狀態是萬分痛苦的,但只有這樣才可以真的徹底去看見真正的我。

  
當我們能接受真正的我,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與脆弱,也懂得不再去追求完美,心才能夠安定,才可以產生新的力量。然後,我們才能去談論接納別人的脆弱與痛苦,與對方的心互相連結。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常常接受到的也都是同情心,而不是同理心。當我們的心受傷了,沒有人懂得如何善待我們,於是我們也學到繼續錯誤的對待自己,也錯誤的對待他人。 
  
影片中有一段非常經典的對話,同情心的代表麋鹿,和受傷的狐狸在交談著。 
  
『我流產了。』 
「但至少,妳知道妳還能懷孕!」 
  
『我覺得我的婚姻正在破碎……』 
「至少,妳有段婚姻!」 
  
這些對話有沒有很耳熟,是不是有時候我們在安慰朋友的時候也很容易這樣脫口而出?每當我們面臨這種非常難受的對話時,我們經常在做一件事,我們總是試著要讓事情感覺好過一點。因為,我們自己也承受不了這麼悲傷難過的情緒,所以我們很焦慮不安,希望自己說出一些好的「回應」,讓事情感覺好一點。 
  
可不可以,讓我們好好的正視自己的傷痛,不再焦慮,然後我們也可以更溫柔的對待他人。讓我們的心,與他人連結,「回應」不一定能讓事情好轉,與他人同在的心,彼此「連結」,能給對方力量,讓對方有機會可以好起來。 
------------------------------------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digireply@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Miss Yaya

  • 在思覺失調與老人服務的領域工作,因緣際會下,去了聖露西亞,跟台灣很像的一個海島,當了兩年的國際志工。回台後,辦100場講座《在另一個海島找自己》,走進台灣的角落,分享另一個海島的故事。現在去了另一個海島,東引,當國小老師。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