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6
  • Dec
  • 2016

王大陸「大平台」...有多大?MAMA典禮現場直擊!難怪會緊張?

作者 Ning

2016/12/06 10:31
▲圖片來源/翻攝自youtube

甫在香港落幕的MAMA頒獎典禮(Mnet亞洲音樂盛典),對許多台灣人而言,最經典的可能是王大陸語無倫次的「帶給你們…滿滿的…大!平!台!」,坐在現場的我也完全不知道他在說什麼,非常傻眼,但是很快就遺忘這段無足輕重的插曲,目眩於韓國娛樂產業的舞台設計、導播功力,還有歌手的驚豔演出。

MAMA今年的主題概念是Connection:連結夢境一般的空間與現實世界、連接現場與線上轉播的觀眾,今年也延續去年對於舞台技術的講究,頒獎典禮上結合科技與藝術的設計——稱作為「Techart」,代表藝術不受媒介的限制,能夠與科技結合。

 

場地主要有三段舞台,主舞台的大背板是立體區塊狀,可以投影變幻成各種場景, 演出者也可以出入穿梭在投射出的城堡、橋樑等等出場;

▲圖片來源/Mnet Asian Music Awards #2016 MAMA    防彈少年團表演《Fire》

中間舞台則是善用升降舞台、投影技術、及可以升降的環狀帷幕,例如於前導影片中,I.O.I團員們是夾娃娃機裡的娃娃,於是他們的現場表演,就是從中間舞台緩緩升起的禮物盒之中出場;饒舌歌手BewhY則在富有科技感光影的布幕內完成表演。

▲圖片來源/Mnet Asian Music Awards #2016 MAMA   BewhY&PREPIX

最貼近觀眾的小舞台,有可以升降的燈光簾幕,歌手太妍在演唱時走動在其中,是非常適合抒情歌曲的配置。

▲圖片來源/Mnet Asian Music Awards #2016 MAMA  太妍《Rain》

韓國的PD(製作人/導播)非常專業,因為韓國流行音樂的歌曲,基本上都是有完整的舞蹈和走位編排,所以攝影機必須在對的拍點帶到對的成員各自的特寫,以及在複雜的編舞穿梭,其需要多麼縝密的腳本和彩排,不言可諭。 這是與台灣印象裡頭,攝影機由下往上的角度,歌手一直和觀眾喊「大家開不開心~ 」的風格是非常不一樣的。

許多人應該會不解,台灣人、美國人、或是東南亞的人,根本聽不懂韓文,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迷韓國歌呢?

從紅的韓文歌歌名都是英文(例如Super Junior的Sorry sorry、少女時代的Gee,到現在新生代女團TWICE的Cheer Up)可以知道,韓國娛樂公司不只是將自己定位為「唱片業」而已,而是打從一開始就指向世界。

也有許多當紅的歌曲會委請歐美的製作人、或是海外的編舞家,目的都在競爭激烈的韓樂市場中,殺出一條有特色的路。韓國偶像團體也非常重視粉絲經營,尤以這幾年更加注重海外市場,意識到怎麼做可以更加貼近國際的粉絲,在MAMA頒獎典禮獲獎致詞可以看出。

 

今年多個得獎團體都有負責中文、英文的團員,男子團體NCT 127、SEVENTEEN、GOT7等都有中國籍團員,也有許多團體中有美國籍、泰國籍、日本籍成員等等,一次致詞可以韓中英三聲道。

音樂如果因為語言不通,理解歌詞含義上會有隔閡,但透過這種多文化背景的成員組合,海外粉絲仍能訴諸對於與自己同一背景的人的特殊關愛,而漸漸的關注,進而喜歡上整個團體,就像台灣有非常多對韓國音樂無感的人,因為子瑜而開始關注TWICE。

▲圖片來源/Mnet Asian Music Awards #2016 MAMA   GFRIEND 表演 《Rough》

除了粉絲經營外,更感嘆的是韓國偶像團體對「舞蹈」的重視,因為唯有這些表演者的舞蹈基本功非常扎實,才有舞台視覺、技術「錦上添花」的空間。

曾經看過一個節目片段《一萬小時的練習》,描述韓國的練習生制度,許多練習生從國高中甚至更小就進入公司,幾乎犧牲普通的童年及學校時光,接受包含歌唱、舞蹈、演技、綜藝等等訓練, 而且每週都有嚴格的考核評等,沒有誰能保證出道。

而這種近乎苛求的練習也一直持續到出道以後,去年突然間走紅的女子團體Gfriend,來自一家規模較小的經紀公司,可是她們在一場下著大雨的現場表演,每個團員不斷跌倒、不斷爬起繼續表演,他們驚人的敬業態度,讓這個YouTube粉絲拍攝影片得到數十萬點擊率,歌曲也開始在音源排行榜上「逆襲」,而他們所拍攝的實境節目,也揭露團員們同一首舞曲可以不斷重播重跳上一整天,只為六個人動作完全一致。

可能從保護勞工的角度來看,會有人覺得是否有必要這樣逼這些孩子?

撇開法規面(韓國已有訂定青少年演藝人員相關勞動法規),也許正因為這樣殘酷而競爭的環境,遴選出的出道藝人至少有一定的水準。

相反地,我曾經看過台灣新生代的偶像團體的MV拍攝幕後花絮,在拍跳舞的鏡頭的時候,他們說「我們不是跳舞出身的,所以比較辛苦」,但誰不是呢?本來就沒有人天生就是會跳舞的呀。開始關注韓國娛樂產業之後,也令人不禁思考,如果想要以演藝為業的人,都不能夠在歌唱、跳舞或其他藝能上面花費心力,感覺想像現在的韓流一樣再造華語流行的盛世,感覺頗有難度。

台灣常常是速食式的出道模式,先不論那種因為說了某句話爆紅就有經紀公司簽約發片,或只是演個戲就發片的例子,過去在《超級星光大道》大紅的時候,能透過選秀節目聚集人氣,這些素人中的璞玉,比完賽就已挾一定的粉絲群,似乎不太需要經紀公司長時間的投資、培育;但是轉眼林宥嘉也已經出道近10年了,從觀眾疲於選秀節目這10年來,幾乎沒有台灣的後起之秀能再創顛峰。

 

而在去年2015年的MAMA頒獎,台灣歌手只有Jolin蔡依林那樣女神程度的表演,可以技壓韓國群星。

最後,從台灣女孩子瑜所屬的團體-TWICE的取名,是我認為可以總結台灣偶像與韓國偶像不同路線的小結:TWICE的意思是「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由此取名可以看出公司的野心。

台灣的偶像歌手養成,「唱跳」並不是必要,而常以抒情歌為主軸,有時硬要唱跳還顯得僵硬;韓國則更加注重全方位的培養,能不能現場清唱並不是重點(幾乎墊音或不開麥克風也有可能),而是更重視呈現一個完整的舞台,包含整個舞台佈景、運鏡、服裝、編舞、歌曲,全部都是表演的一部份。這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只能交由市場來檢驗,看粉絲買不買單。

>>來信投稿vanchang@tvbs.com.tw、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12/06 15:40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Ning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在人生的旅途上持續迷路中;致力於成為有感的青年、有腦的粉絲。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