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5
  • May
  • 2016

今天是「國際失踪兒童日」...

作者 蔡孟峰

2016/05/25 17:01

(作者/蔡孟峰)5月25日是「國際失踪兒童日」,80年代跑社會新聞時,不管是在警察機關,或是鄰里之間的公告欄,都會張貼著「失蹤兒童協尋通報」,看著通報上一張張天真活潑的笑容,卻感嘆拐賣兒童販賣人口集團的無良,但這些年來,這種通報己幾乎很少有,那種讓民眾能夠印記在腦海裡並協助尋找的機會,也跟著消失。

▲圖/達志影像/嚴禁轉載

 

每年的5月25日之所以被列為「國際失踪兒童日」,是源於美國紐約一個失蹤男童的父親,極力奔走找尋自己孩子的一個感人故事,後來也引起全美及國際間對失蹤兒童的重視,並成為國際固定的日子,但這樣的一個日子,代表的是失蹤兒童事件仍在持續。

記得過去台灣有這份協尋通報上有這麼一句話「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說是簡單但不合邏輯,因為每一位被拐帶失蹤的兒童,年齡幾乎介於3到6歲學齡前的幼童居多,不僅不懂得向路人求救或報警,被拐帶以後,也都在人口販子的監控當中,誰能幫得了他們,也只能靠微乎其微被發現的機會。

25日「國際失踪兒童日」時有一份統計資料,在臺灣近5年來各警察機關受理失蹤兒童報案人數及尋獲人數,雖然尋獲率高達97%,但是仍約有3%的兒童杳無蹤影,在80年代尋獲率更低,許多失蹤兒童每一年都被列在協尋通報上,許多父母的希望一年又一年落空,令人不勝唏噓。

這種失蹤兒童的事件,在大陸尤其嚴重,由於大陸幅員遼闊,要尋找失蹤兒簡直大海撈針,而且萬一是被拐帶,就會迅速轉移地點,不是立即被轉賣帶離原城市,就很可能被利用為竊賊或控制行乞,下場更是令人憂心,常在大陸各種車站或人潮多的地方,都會看見這樣的幼童。

由於近年科技發達,大陸研擬失蹤兒童資訊緊急發佈平台,也就是透過互聯網的機制,從微博、為信等新媒體,及應用APP程式,向兒童失蹤的周邊地區即時推送失蹤兒童資訊,也類似台灣最普遍利用臉書FB肉搜的方式,能夠由網友鄉民快速形成搜索的網絡,發現即能通報警方。

運用最現代化也最普遍的方法,就能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也能降低失蹤兒童的發生率,別再讓80年代父母哭斷腸的影像在現代重演。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蔡孟峰

盤根錯節的天下事,沒有密不透風的牆,記者尋找那一道光,不光責任也是義務。雜誌、報社社會記者出身,電視節目、記錄片劇本企劃及製作,網媒評論員,新聞教育體制內外講師,拿筆當記者,用心寫人生,經歷三十年台灣社會潮起潮落,接受新知永不落人後。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