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6
  • May
  • 2016

「三橫三縱」必要嗎?自行車對台北市的經濟影響!

作者 維京人酒吧 Viking Bar

2016/05/26 09:32

近年來,臺北市的單車熱度不斷:從微笑單車YouBike、市長柯P一日雙城,到臺北市舉辦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假日騎車兜風、平日騎車上班似乎變成了一種市民運動。再加上本身北市的汽車車位難停、油價高昂,腳踏車的便利性、價格低廉、保養簡單、無污染與高機動性為市民帶來了另一種選擇。

而自行車風潮普及究竟對於臺北市的經濟發展是否如此正面?

 

(作者/李明諺)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臺北市自行車道發展

臺北市的自行車道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是以遊憩休閒為主的「河濱自行車道」:串聯大臺北地區,北起淡水、南至新店,以河濱公園為點、自行車道為線,為繁忙的都市重新編織一塊具備生態、運動、美麗景觀的面。

另一類則是「市區自行車道」:源於現代人對綠色生活的重視,期許無碳排放的自行車能滿足市民上班、上學、運動及購物的需求。自2012年起,市府陸續建置自行車道路網,並輔以YouBike站點的普及,希望落實單車生活化的綠能城市理想。

●自行車創造的經濟效益

▲表1/臺北市市區與河濱自行車租借概況。/臺北市交通局/維京人酒吧

▲圖1/紐約東村不同交通工具消費金額比較。/Citylab/維京人酒吧

由表1可知,自行車的租借次數與數量在2013年以後呈現倍數的增長,不僅僅表面上創造不少租金的效益,連帶也會增長自行車道旁的商店營收。依照國外的研究報導指出,雖然自行車騎士平均每次的購物金額較低,但由於騎行時較容易在商店前看看有什麼東西可以買的、可以自由閒逛、容易把自行車放著走進去購物等因素,所以大大提高了消費頻率,也讓總消費金額大於汽車使用者。

 

例如在紐約東村的自行車騎士平均每周花費163美元,超過汽車駕駛的143美元、在西雅圖的調查中,則顯示65大街在以自行車道替換汽車停車格後,周邊商店的銷售指數有大幅成長。(參考圖1)

因此我們可以推論,臺北市自行車道的完善對於刺激消費有所幫助、也增加了民眾休閒娛樂的價值。

此外,在推廣綠色經濟的目標下,自行車也是一項非常好的手段。依環保署統計,汽車跑1公里約產生81公克二氧化碳,機車跑1公里約產生23公克,然而這些所消耗的能源大部分用來移動汽機車本身,而非乘客。

如能將低碳運具的數量提升至佔全國車輛總數的5%,則預估可減少約198,952公噸的溫室氣體。稅收方面,燃料稅、牌照稅,這些稅的本質就是使用汽機車所產生的外部成本而制定的,但自行車並不會對環境產生這方面的污染、亦無需課稅,所以對於整體市場的正效率相對較大。

●三橫三縱

由於自行車帶來如此多的效益,完善的自行車網也被北市府列為重大政策,政府遂展開了「三橫三縱」政策,希望給予自行車更完善的交通路網。三橫三縱分別為:南京東路、仁愛路、信義路、中山北路、松江新生南路、復興南北路,完工後,台北市區的自行車專用道長度預計將達85.5公里。市府期望藉著三橫三縱專用道,真正落實自行車與汽機車分道,除了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之外,也能給予單車騎士更順暢的騎乘空間。

●臺北市真的適合發展成為單車城市嗎?

然而在施工期間,三橫三縱政策造成的交通黑暗期罵聲連連,遂引發了諸多爭議與探討。實際上,筆者亦認為臺北市目前對於自行車道的需求並沒有如此大,現行的自行車道已足夠,並不需要提供如此大規模的自行車路網。

理由茲分述如下:對於永續城市所提倡的「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模式:提供市民在公車、捷運及自行車的不同選擇下達到通勤或通學目的。臺北市若要落實此TOD模式,現行的短程YouBike顯然已達目的(YouBike平均租借時間小於30分鐘)。

因此對於居住於大眾運輸工具方便的市民來說,只要公車、捷運與YouBike搭配得宜,即可以完成「家」到「公司、學校」的通勤路線。但對於大眾運輸不方便的市民,目前全臺數量最多、同時也是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則是摩托車。(參考圖2)

此外由於臺北市的就業人口有一大部分是新北市、基隆、桃園市的居民,就算有完善的捷運、單車建設,將機車當作通勤的人數依舊佔很大比例。(參考圖3)在此情況下,自行車實在沒必要「瓜分」大馬路而另闢一條專用道。

 

▲圖2/民國95至民國102年臺灣地區機車登記數/行政院主計處/維京人酒吧

▲圖3/臺北市機車與捷運路線長度趨勢圖。/行政院主計處/維京人酒吧

再者,臺北市自行車與汽機車的「分道」制度極不完善。雖然現行自行車道都以顏色作為標線區隔,或是擁有道路「優先權」。但實務上,優先權的定義不夠明確,再加上觀察臺灣民情與交通狀況,汽機車騎士與自行車「搶道」的現象時常發生、亦很少真正做出實際的交通裁罰,因此長路途的自行車通勤會大大提高交通危險性。 

另外在氣候方面,臺北市平均降水日數達187天,約有51%的日子有雨,氣溫方面,夏季均溫近年高達27度。站在使用者的立場,夏天絕非利用自行車通勤的好季節。漫長而悶熱的夏季,沒有多少人可以在騎車到達崗位後沖澡換洗。

至於雨天對騎自行車的限制更不在話下,由於自行車是需要不斷「腳踩」的交通工具,即使穿著雨衣操縱性也大幅下降。這些先天的氣候限制,更讓完整的交通路網更顯虛設。

因此,過多自行車方面的工程反而會有所阻礙北市整體經濟的進步。應當讓自行車回歸定位在「休閒」而非「主流交通工具」,美化河濱自行車道的景觀與增設商店增加銷售效益。搭配TOD模式,讓週間上班上學能以YouBike為輔助、達成通勤的「最後一哩路」。

並同時廣為宣導自行車與汽機車的分道制度,提升市民基礎的自行車交通安全觀念。現階段創造一個汽機車、自行車共榮的狀態才能產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原文轉載至:「三橫三縱」必要嗎?自行車對臺北市的經濟影響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8/05 16:56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維京人酒吧 Viking Bar

  • 《維京人酒吧》是一個高品質的網路學生媒體,產出的文章可分為「經濟金融」、「科技商業」、「品牌消費」、「人物專訪」、「學生生活」、「議題廣場」六個版,致力於挖掘具有獨特觀點的學生人才,並幫助他們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