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7
  • Apr
  • 2016

歷史告訴你,哥倫布沒有發現新世界!|史學博士分享

作者 祝少康

2016/04/27 14:11

我向來喜歡看大陸拍攝的歷史古裝電視劇,尤其是與清代有關的,畢竟清代是我國的最後一個王朝,與民國有著直接的關聯。

歷史劇雖然是以歷史人物或事件為劇情主軸,但它終究是娛樂性節目,其中添加了不少的虛構成份,英文稱它為 alternate history 或 alternative history(另類歷史)。

 

另類歷史類似稗官野史,往往與正史有很大的出入。比方說,和珅是我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貪官,在民間文化與電視劇裡,和珅往往被描述成是一個腦滿腸肥、油腔滑調、其貌不揚的小人。


▲圖/《御筆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中的和珅畫像。/維基百科

(作者/史學博士 祝少康

雖說相由心生,但心術不正的人未必就一定面目可憎。以和珅為例,他雖然沒有考上進士,卻能討得乾隆的歡心,一定是有他的過人之處。

和珅的拿手絕活就是揣摩上意,乾隆特別喜好書法,為了投其所好,和珅於是勤練書法,終能寫得一手好字,深受乾隆的讚賞。

更重要的是,和珅在長相上占盡了便宜。他膚色白皙,相貌堂堂,十足的美男子一個。別說是乾隆,我若是見到和珅,八成也會喜歡上他。相形之下,劉墉不但長相平庸,又有些駝背,也就是俗稱的羅鍋。

今天既然談到歷史人物的長相,就來個中西合璧,順便提一下哥倫布吧。 


▲圖/皮永博於1519年所作的哥倫布生後肖像。/維基百科

首先要強調的是,哥倫布沒有發現新世界,也沒有到過北美大陸,更不是最早來到新世界的歐洲人。早在十一世紀,北歐的維京人(Vikings)便已來到現今加拿大東北部的紐芬蘭(Newfoundland)。

其次,哥倫布表面上聲稱他的航海行是為了尋找前往中國的水路與宣揚天主教,他真正的動機其實是名與利。

 

當時歐洲人地理知識極度貧乏,哥倫布就是最好的例子。他連哄帶騙的讓西班牙王室出錢資助他的「發現中國之旅」,結果誤打誤撞的來到了今天的加勒比海一帶。

不學無術的哥倫布居然以為他到了印度,於是稱當地的原住民為印度人(印地安人)。這就是為什麼在英文裡,印度人與印地安人是同一個字(Indians)。

與哥倫布同時期的義大利航海家維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質疑哥倫布的說法,認為哥倫布去到的加勒比海地區絕不是印度,而是屬於一個完全不為歐洲人所知的新世界,事實證明維斯普奇是對的。後人為了紀念他,於是把他的名字當作新世界的名字,這就是 America(美洲)的由來。

到目前為止,我們不知道哥倫布的長相究竟如何。說穿了,哥倫布無非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市井之徒。他在所謂發現新大陸後,被西班牙政府封為七海上將(Admiral of the Ocean Sea),小人得志,一夕之間躋身上流社會。

可惜好景不長,哥倫布在西印度群島總督任內,被傳教士舉發,指控他虐待並濫殺原住民。由於指證歷歷,西班牙王室立即將他革職,命哥倫布戴著腳鐐手銬回西班牙受審。

哥倫布失寵後,社會名流對他是避之唯恐不及,他的畫像也遭池魚之殃,紛紛被人當成垃圾處理。事後畫師只能憑著當時文獻中有關哥倫布容貌的記載,再加上個人的想像力,拼湊出一幅他們自認為是哥倫布的畫像。

哥倫布晚年相當失意,病痛纏身,55歲時死於病榻。但與和珅相比,哥倫布的遭遇算是好的多了。48歲的和珅被嘉慶帝賜死於自宅,當他在以御賜的白綾親手結束自己生命的同時,還要感謝皇恩浩蕩,給他留了一個全屍,這是何等死法啊!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祝少康

史學博士/歷史學者。目前任教於加拿大,講授西洋史、世界史、美國史、中國史等課程。對於以古為鑑,感觸甚深。此外,對於中國人學習英文所遇到的問題,亦饒富經驗,頗有心得。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