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9
  • Nov
  • 2018

5 歲小孩的申小履歷 不意外引爆各種批評──這份履歷真的一無可取嗎?

作者 換日線

2018/11/29 12:00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作者/愛荻生/金融浮雲逝人生常常挑戰「讓五歲小孩聽懂金融知識」的居港台灣金融人。土生土長,成大企研畢業後在大中華地區工作移動。待過台、外、中資機構,住過北京、深圳、台北,現居香港,在金融業從事風險管理,認為文化同理與盡力溝通是行走天下的利器。喜歡學習,特別關注亞太區域發展、智慧金融及兒童金融教育,期盼下一代所處的台灣越來越好。 )

 

 

教育命題極富爭議,但無法打擊父母為孩子追求良好未來的決心,決心一山更有一山高,一例堅定過一例,旁觀父母如我,取一瓢飲學習。

 

 

對頂層設計的迷思

 

 

進入正題。作為一個在私小錄取率 1-8% 的香港入學環境中奮鬥的家長,我真心說,那張履歷是高度可能的(注意,是「可能的」),最可取之處在於背後支撐它的思想及時間管理方式,尤其是這孩子 500+ 本的年閱讀量、加上頻繁旅行及課外活動,即便對個自律的成人都是極大挑戰。

 

 

 

有評論說是錢造就了一切,有錢可以買時間,說得很貼切,但失焦。教育上確實存在不關錢的事,但不會是你渴望的那ㄧ種。說者在意的是這模式無法複製。

 

 

其實把模式打折就能變通了。就像他履歷說父母每天有 2 至 2.5 小時的有效陪伴一樣,雙薪家庭大家都忙,那打個三折,0.5 至 1 小時能不能成真?男孩每天定向 3-4 種的學習活動,那 1 種呢?關鍵是定期定額,作出一個架構。這不容易,扣款失敗會有,但「輸少贏多」仍然有贏面,沒做自是拿分難。

 

 

另外有種論點直接無視了這類有意識的設計,但不令人陌生──「無為而治」常見說法有「我以前還不是這樣長大的」、「會讀就會讀啦,不會讀逼他也沒有」,或是直接否認,「幼稚園有必要弄成這樣嗎?」、「孩子就該享受童年」、「高中大學才是關鍵吧!」。作為一個無為派的產物,我能細數很多神人實例,但發現有兩點不可抗力因素很少被父母提及,一是人類學習能力的拓展存在黃金期,二是科技進步擴大了人與人間的差距。

 

 

 

神經科學已經告訴我們人類在 7 歲前腦中的突觸(關乎學習等能力)會大量增長,10 歲後會因「去蕪存菁、用近廢退」而驟減近半,已證實對學習能力的拓展性存在直接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現代每位父母都面對的:科技的進步已闊大了階層內個體間的差距(如:有無網路資源、對網路資源的熟悉程度等),如果拉到階層間來說,美國已經有討論是否基因編輯技術將成為富人鞏固下一代社會優勢的可能手段。

 

 

我並不是在說這兩條遊戲規則最關鍵,而是強調它們存在、有基礎性影響、應受關注,但如今卻被相對忽略。

 

 

對落實執行的爭論

 

 

 

有了架構之後,試試,放些東西(教育內容)進去,一般流行的項目有藝術、語言、運動、表達、邏輯等等。

 

 

考量臨近教育資源的充足性、家庭支援能力及孩子個體適性等,這階段會出現很多關於「擺什麼進去比較好」的爭論,這種「比較好」的觀念立意良善,但阻力重重,因爲父母覺得驗證「哪個比較好」是耗時耗錢的。自然地,父母會偏向安慰性強的選項:課業輔助類產品(數學英文作文等)。

 

 

在這如果硬要說出一個正能量,不知「每位父母都得經過這一關」的說法能不能給家長們帶來一些安慰?

 

 

回頭看一下,上海男孩也經歷了這一關,不過他似乎還沒破關。再看一下他那豐富過人的架構,有沒有得出「哪個比較好」的結論?好像是「全都好」,對吧?──因爲它的概念還沒到「比較好」,而留在「大量驗證」。

 

 

大量地將資源投入早期的嘗試、驗證、試誤,似乎呼應了造物主設定的神經科學遊戲規則,「但實施難啊」,家長會說。

 

 

我也覺得難,下班還要步驟一二三陪孩子看書、講故事、教東教西,真難;假日也貢獻給步驟一二三,真難。這樣吧,說一句大家評評理啊:簡單的事,價值在哪?何況這麼難,你不做,你孩子還指望誰呢?

 

 

聚焦在「我強我弱」的「比較」

 

 

有了足夠多的試誤量,判斷孩子適合什麼就有底氣。我們說喬丹適合打籃球,背後有兩個概念(或者是你不小心看見他棒球打得爛),ㄧ是他「喜歡」,這也是社會對「適合」的主流討論,二則是他平均表現高於群體水平,也就是「比較」。可惜,後者在近代教育的討論中是個禁區,尤其是學齡階段。

 

 

「比較」之所以成爲禁忌,追根究底是前人操作偏誤的遺毒,用了令人厭誤的手法把本應健康的「比較」塑造成「你強我弱」、「你高我低」這類隱含排他性及優越性的形象,單一視角化地去看待學生的不同特性,誘發了學生間的矛盾與壓力,間接傷害了學習及家庭,以致教育思想改革後大家諱莫如深。

 

 

但講是不講了,身體誠實得很。看看明星學校、世界大學排名、頂尖大學什麼的,哪些不吸引學生跟家長的眼球?這不像矯正,倒像矯情。

 

 

「比較」,在個體間是爲了知道孩子在群體裡的相對位置,在個體內是爲了瞭解孩子本身突出的能力區。雖然它本身帶副作用,但若家長們能聚焦在「我強我弱」、「我高我低」的這類「比較」,整件事就會簡單ㄧ點、輕鬆一點。

 

 

詳細大家可以查查多元智能理論,有 10 種,自己關門慢慢比都夠玩到天亮,絕對不會想再去跟別人比。

 

 

找到「我材」,才能「有用」

 

 

我想用大雄來結尾,他雖是卡通人物,成長歷程的設定卻很接地氣:無為而治長大,前期沒有強烈的人生目標跟興趣,直到受小叮噹壞掉刺激(註),後期發奮成為科學家,立志修好小叮噹──一種沒有刻意培養探索、在成長階段後期意外受到觸發點激發,才針對某個方向大量投入時間、獲取成果的人生歷程。

 

 

回頭看看不可抗力的兩條遊戲規則,如果大雄沒有意外地遇到觸發點,那麼他的潛力什麼時候能發揮?

 

 

從父母的角度,這個點能不能提早出現?或者這樣說,能不能有意識的準備一個環境,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多的觸發點?

 

 

我是一個爸爸,我也在不可抗力的人類出廠設定,及科技日新月異的潮流下教育孩子。而我知道我能做的不止是嘆息跟妒嫉,還有欣賞、反思、學習,改進。

 

 

一句話,我不做,我孩子還指望誰呢?

 

 

 

延伸閱讀

美國家長抱怨考試太多了,台灣呢?──從2015年美國大眾對標準化測驗態度調查談起

上海老師地位高如神,台灣老師只能哀嘆「家長永遠是對的」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50個城市的15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