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7
  • Mar
  • 2018

日走1萬步運動量很大?真相是…

作者 那個奧客

2018/03/27 15:04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前陣子很流行一天1萬步養生運動,搞得我一堆朋友整天在臉書秀出自己的步行記錄,除了期待運動本身所能帶來對身體的效益,似乎也成為一種炫耀成就的方式

 

 

再怎麼說,「走路」也是有動到,比起在健身房嘶吼舉著會壓死人的槓鈴跟啞鈴,這種輕量級的「運動」方式,實在是安全多了。

 

但在熟知運動科學的內行人眼中,可不是這麼一回事。是啦,肯出門走路,怎樣都比攤在沙發上當馬鈴薯要好,但你若真的想透過「運動」帶來身體健康、身材變好、延年益壽等超乎想像的效益,首先得把真相弄清楚。

 

一般人認知的「運動」,嚴格來說可以分成三個方向:

 

一、任務:

 

掃地、搬東西、工地等等,你想得到的體力活都屬於此類,你會以為藥酒喝了再上的粗活可以鍛鍊身體,但這樣想,就跟你指望掃地掃個三五十年,可以變成《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那樣絕頂高手一樣天真。

 

是啦,很多日常工作的確可以活動到筋骨,許多搬運工人也的確有著結實肌肉,但別忘了,都跟你說是任務了,完成任務才是唯一要求,能鍛鍊到身體,只是你運氣好選對了工作內容,剛好可以訓練一下這樣。

 

 

不然,你試試拿一把超短的掃把,彎腰掃地看看,我相信不出10分鐘你的腰一定受不了,要是一年半載都這樣搞,別說身體健康了,腰不出問題就謝天謝地了。

 

二、競技:

 

像年輕人最愛的打籃球就是很典型的一種,很多人會說我每天打籃球,就是有在運動了,然後可以仗著這所謂的「養生」方法,繼續吃雞排珍奶糟蹋自己身體,說「打籃球是在運動」當然可以沾得上邊。

 

但同樣的話,不會出自一個專業運動員的口中,對他們而言,像籃球這類的專項運動是種「競技」,而「競技」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贏得比賽。

 

也因此,為了「贏」,必須要犧牲很多事,日常娛樂、社交,甚至身體健康也是其中之一。是的,你沒看錯,你以為運動是在提升自己健康,但競技本身,特別是在高強度的比賽中,選手搞得滿身傷只為了贏得比賽更是見怪不怪的平常事。

 

 

順道一提,台灣人最愛的馬拉松運動,本身也是一種競技活動,就算你說不在意成績,但四五個小時這樣跑下來,對身體絕對是龐大的耗損。

 

三、訓練:

 

真正把健康效益擺第一的就是這個,完全訓練計畫後,你會明顯發現自己的運動能力有所提升,力量變大、體力變好、跳得更高,總而言之,就是你這副身體變「強」了。

 

那「訓練」的內容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我平常在強調的肌力訓練罷了,透過正確的動作指導跟循序漸進的強度安排,你的身體會培養出執行動作的敏銳度、協調性,也會因為負重擁有更強的力量

 

同時,還能獲得一般人之所以運動最想要的一樣東西─好看的體態。

 

如果再針對心肺能力做加強,比如來點高強度間歇(建議心肺能力有基礎再來嘗試),你會發現爬山也不太會喘,連跑步根本只是小兒科。

 

 

這才是運動的真相啊!你看一堆人根本沒搞清楚,以為掃掃地、做做伸展操,就期望身體越來越猛,這不是緣木求魚是什麼呢?想變強、獲得一切運動該有的效益,請認真研究肌力訓練,或是乾脆找個靠譜的教練幫忙監督訓練自己吧。

 

走路真的不會讓你變強,別傻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那個奧客

  • 精神分裂到以為自己是哲學家,喜歡東方哲學、西方心理學,是個對任何知識學派都毫無節操的傢伙,喜歡把哲學套用在兩性關係裡,偶爾嘴一下教育,鞭一下無腦父母。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