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3
  • Nov
  • 2017

台灣傳奇美人-王香禪差點當了連勝文的曾奶奶?!

作者 Geta君的台湾塾

2017/11/03 15:54
圖片來源/電影《最好的時光》

最近因為勝文哥哥的不開心,讓連橫一時之間成為文史學界的話題人物,不過這次不談連爺爺,改談他旗下的一名傳奇女子──「王香禪」。

王香禪(Ông Hiong-Siân),有個非常菜市場的本名「罔市」,光緒十一年(1886)出生在艋舺的窮困王家,經濟來源全靠著當魚販的大哥王仔塗,大家也知道,在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罔市」怎可能過得了好生活?更別說是習得一技之長了!

 

罔市一天在艋舺龍山寺附近閒晃,遇見過去在當地有「艋舺花魁」之稱的董治,為了減輕家中負擔,又想學習知識技藝,恰巧董女也認為她是個可造之才,便收她為養女,決心要將罔市脫胎換骨,成為一名色豐而姣,又通文墨的優秀藝旦。

罔市迎接新生活的首要課題,當然是先把那土裡土氣的名字改掉啦,於是董娘替她起了個名叫「香禪」,嗯,聽起來既詩情又畫意,已經成功邁向藝旦的第一步,接著便開始踏上藝妓的學習之道了。

王香禪(維基百科)

王香禪平時向艋舺平樂遊酒樓的曲師「戴源仙」,以及福州人「印同仙」學習北曲,下足了功夫不停地苦練,到了16歲那年,當時台灣已經改朝換代,成為日本的領土了

董娘看她也差不多成氣候,於是派她先發上陣,沒想到初登板就有優質的演出,在場的客官們皆大讚她色藝均佳,因而豔名大噪。

當時王香禪的演出驚為天人,艋舺詩人王子鶴見她頗有才華,便介紹她到大稻埕的「劍樓書塾」學習作詩。

研讀漢詩文學的她,漸漸地讀出興趣來,不僅勤奮好學,更從未蹺課,還因為愛上《紅樓夢》這本小說的角色林黛玉,遂取了個「黛卿」做為自己的小字,成為一個愛好文學的文藝少女。

經過一年的洗禮,她的詩詞功力略有所成,「詩妓」的美名就這樣流轉在大稻埕之間,致使地方頭人或紳士們變得特別愛辦宴會,只要是開Party便不惜成本,重金禮聘香禪前去佐酒和吟詩助興。

用現在的話來說,王香禪可說是最火紅的通告藝人!

在那個文明與摩登交會的黃金年代,王香禪更被譽為「台灣三大宅男女神…」不對!是「台灣三大美人」之一。

 

有一次,王香禪在台南的寶美樓演出,時任《台南新報》漢文記者的連橫,常與南社詩友前去寶美樓飲讌,因此與王香禪結識,連橫非常欣賞她的才華洋溢,於是收她為女弟子。

後來王香禪有意與連橫結連理,但大老婆不同意連橫「娶細姨」,故因此作罷。

連橫(維基百科)

1907年,王香禪自贖其身,與出身台南的書法家,同時也是台南南社成員的羅秀惠結婚。

婚後兩人的感情融洽,甚至好到一同發表詩作,王香禪創作〈問花〉一詩,將丈夫比喻為解語花,誰知道好景不常,王香禪早該知道羅秀惠是個花花公子,才剛要進入棉婚的階段,就發現羅秀惠竟移情別戀,對象還是他的師妹蔡碧吟!

沒辦法,王香禪只好帶著受傷的心情,跟羅氏在1909年離婚,這在當時可是娛樂新聞的大八卦,《台灣日日新報》記者還評論「千金買離緣」;連台南當地都有諺語戲謔:「蔡姑娘仔嫁尪──加羅(勞)的」

甚至還有時人撰聯挖苦說:「一父二夫三舉人,四妻五妾六娼妓。」(題外話,羅秀惠在日治初期獲官方授佩紳章,但因個性風流導致紳章後來被迫繳回。)

情場失意的王香禪,在1909到1911年陸續以「黛卿」之名在《台灣日日新報》投稿棄婦詩,如〈秋感〉、〈書懷〉、〈和梅妃韻〉、〈梅妃〉等,書寫自己失意又失戀的情懷,並長齋禮佛。

當時,在新竹的仕紳謝介石從報上得知消息,透過王香禪師父趙一山的牽合,終於1912年迎娶美人歸,婚後便遠赴當時推翻帝制的中國,展開新生活了。

謝介石(維基百科)

 

在一次上海的宴會裏,夫婦倆偶然與連橫相遇,王香禪善盡地主之誼,與這位「亦師亦友」連橫朝夕相處,品茶談詩,連橫還寫詩〈滬上逢香禪女士〉紀念此事。

其後,謝介石受聘為吉林法政學堂教習兼治報務,與王香禪移居吉林。連橫也受《新吉林報》之邀,與王香禪再次續緣半年,我們可以從在連橫的詩作中發現,這個時間點是他記述王香禪最多的時期。

(侯孝賢在2005年執導的電影《最好的時光》,其中第二段落〈自由夢〉,就是影射王香禪與連橫間曖昧不明的愛情故事,女主角由舒淇飾演。)

 而關於謝介石,他後來放棄日本國籍成為中國公民。

因為先前在日本留學時認識了張勳的兒子,讓他有機會加入「張勳復辟」的行列,也進而結識了末代皇帝溥儀,滿洲國成立後,謝介石即轉入滿洲國籍,幸運當上滿洲國第一任外交總長(19321937);王香禪則留居天津,未隨赴滿洲國。

謝介石於滿洲國最風光歲月中,卻與王香禪漸行漸遠,在此之後,王香禪的詩作開始轉了性,或許是看破紅塵世事,她變得更關心周遭時事

如社會紀實詩〈感時〉寫道:「忍聽饑民啼哭聲,連宵稽首到天明。屍骸滿地無人管,願乞慈航渡眾生。」

還有思鄉詩,如〈敬步劍樓夫子寄懷原韻〉:「王孫芳草思依依,那得春風引夢歸。渺渺長江人不渡,年年空羨雁南飛。」

後來在滿州國時,謝、王一家住在新京市中心,王香禪常與當地的台灣移民禮佛茹素。

1945年日本戰敗,謝介石將正房王香禪的孩子送回台灣,不久,謝介石被國民黨以漢奸罪名逮捕入獄。

 

國共戰爭末期,因為他的三兒子是共產黨的地下黨員,曾在北京的家掩護過組織領導,藉著這個緣故將謝介石從國民黨陣營中救出來,讓他得以逃過一劫。

1949年,國民黨全面潰敗逃到台灣,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兩岸分治,他的孩子也因此而分散兩地,此後餘生遍不曾再回到他的新竹老家,1954年病逝於北京,也留下一段台灣人歷經5個國籍的奇遇人生。

可惜的是,晚年的王香禪始終成謎,只從她的孫女謝孟姑口中模糊得知:「她總是拿著佛珠,就這樣子啊,如果她兒子回來了,才會跟她講講話」。

曾經,在台灣是內外兼修、才藝出眾的傳奇美人,如今,我們也只能從「台灣女子能詩,在有清二百餘年間,並不多見,若有,當以蔡碧吟、王香禪為翹楚。」這些歷史文字中去窺探她的美麗與哀愁。

加入LINE來跟小編聊聊天☛ http://goo.gl/bv7Trw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Geta君的台湾塾

  • 下港人。高中學藝術、大學主修大眾傳播,卻誤打誤撞跌進歷史隧道。專注於台灣文化研究,喜歡從過去找未來,信奉「一枝草、一點露」的意念,為台灣說故事。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