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徐巧芯輕生村島未悠劈腿網路爆紅唐治平母親廚師柯建銘刪文鋰電池爆炸唐治平
  • 搜尋:

    電動車廠 結果共389筆

  • 保時捷全新概念車將現身慕尼黑車展! 可能會是Boxster、Cayman電動車型

    隨著2021慕尼黑IAA車展的時間越來越接近,各大參展車廠開始了展覽的預告,來自德國的跑車品牌保時捷也不例外,近日在他們官方的社群媒體上揭露了一張全新的頭燈照片,預告將會在2021年9月6日於官方網站上進行線上首演,同時這輛車也會在今年的慕尼黑IAA車展上面亮相,不過現在就只有這麼一張頭燈的照片,這輛車的所有細節甚至是車名都還沒有正式公開,外界猜測很可能會是Boxster、Cayman的電動車型。
    2021/08/18 16:00
  • 買入門款沒人權? 北美特斯拉今年買不到Model 3標準版

    受到疫情影響,全球晶片荒持續延燒,車廠、電子消費產業災情頻傳。電動車龍頭Tesla儘管多次經由執行長Elon Musk放話找到晶片解方,但旗下每個車型最快也要在下定一個月後才有車可交。近日北美Tesla官網上,Model 3最入門款更是已經要等到明年一月,或許這也是Tesla決定與其都要用上汽車晶片,將優先出貨給利潤更高的高階車款。
    2021/08/16 17:46
  • 狂人馬斯克打造特斯拉帝國 《華爾街日報》記者新書揭瘋狂行徑

    儘管現在各家車廠都邁向電氣化,但真正成功拓展電動車市場的廠牌卻不是傳統大廠,而是由Elon Musk一手創建的Tesla所打下。《華爾街日報》記者最近推出新書,揭露了Musk如何打造出電動車王國,在書中表示Musk脾氣相當火爆,甚至還直接用手指著Model S總工程師Peter Rawlinson飆罵,後者也負氣離開Tesla投向Lucid Motors懷抱。不過Musk在推特上表示,這本書中的描述「都是假的!」
    2021/08/12 16:46
  • 有片/車用晶片估吃緊到2023年 「這變數」恐讓晶片荒惡化?

    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全球車廠爆發車用晶片缺貨潮,美國、日本、德國甚至派人跟政府交涉,希望台積電在內的晶圓代工廠能加速生產。現在進入下半年,晶片荒的現象緩解了嗎?恐怕沒這麼樂觀,投資銀行高盛出具報告研判,雖然9月起供貨吃緊的狀況會稍微好轉,但一直到明年,各家車廠的新車庫存仍將遠低於疫情爆發前水準。國內專家表示,今年電動車銷量預估比去年成長二到三倍,感測元件的需求量更大,因此車用晶片供貨吃緊的狀況,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會有所改善。
    2021/08/10 23:35
  • 電池回收不污染! Skoda回收車用鋰電池供經銷據點使用

    各大車廠都朝向了電動汽車發展,雖然在能源利用上將可以從較污染的汽油轉變成電能動力,姑且不論各個地區電力的來源是否足夠環保,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全球各地的電動車都必須面對的,那就是廢棄電池的處理,因為電池內有著許多會污染環境的材料,要怎麼適當的處理將會是電動車面臨的一大考驗,現在Skoda為這些廢電池尋找到了第二春,該品牌旗下的車輛電池將會在經銷據點當中持續使用。
    2021/08/07 15:06
  • 拜登簽行政命令! 2030年新車有一半電動車

    美國總統拜登端出能源新政策,他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喊出在2030年前,要讓美國電動車,佔總體銷量的一半,包括通用、福特車廠都表態支持,日產汽車也宣布,最快後年電動車的銷售佔比,就可以達到四成。
    2021/08/06 20:11
  • 保時捷市值可能破2兆台幣! 福斯集團有意讓品牌上市換資金

    研發全新的科技需要用到相當多的資金,而現在全球各大車廠也都進入到電動車的時代,為了讓電動車的各方面都可以有大幅度的進步,所有人都卯足全力在這個領域當中進行開發,想當然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於其中,而福斯集團也在尋找金援讓電動車的發展可以更順利,甚至有可能將保時捷進行公開發行上市,用股票來換取鈔票,幫助整個集團可以在未來的電動戰爭當中站穩腳步。
    2021/08/03 14:23
  • 曾號稱Tesla最強對手 Nikola電動車創辦人現面臨詐騙起訴

    曾經以每股超過90美元,市值勝過Ford集團的新創電動車廠Nikola Motors,去年更獲得GM首肯,簽署規模高達20億美元的合作案,以11%股權交換GM旗下電動車平台以及Ultium電池技術。只不過隨著做空機構爆料創辦人Trevor Milton藉由社群軟體進行虛假宣傳,涉嫌詐騙投資人以炒高股價,公司股價便一瀉千里。現在,美國聯邦檢查官經過調查,認定Milton的確有詐欺嫌疑,因此決定以3項罪名起訴。
    2021/08/02 16:39
  • Prius PHV油耗109.9km/L太誇張! 小七:根本可以當電動車開

    世界各大車廠都邁向電氣化歷程,其目標就是為了達到碳中和,但就現階段而言,純電動車佔比過少,再加上充電站不足所引發的里程焦慮以及較高的售價,反而在台灣市場上油電車更符合環保及經濟效益。《地球黃金線》這次帶來平均油耗高達109.9 km/L的Toyota Prius PHV,曾經是車主的車評曾彥豪小七還表示他直接把Prius PHV當純電車在開!
    2021/08/02 16:05
  • 賓士EQE即將發表? 電動AMG、Maybach慕尼黑車展現身

    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慕尼黑車展,歐洲各大車廠也不斷釋出相關資訊,德國大廠賓士也在近日預告將在車展上展演八輛全新車款,而其中的五輛會是純電動車,當然最受到矚目的將會是EQE這輛全新電動車款,預計這輛車將會有動感十足的外型,同時內部還有寬敞的空間配置,將會是接下來電動市場當中不容小覷的強大對手。
    2021/07/31 16:43
  • 電動車太貴就用租的吧! 和運推Model 3前半年月租只要1.88萬

    因應消費者需求,提供各種汽車廠牌多元租賃服務的和運租車,為讓民眾享受潮流科技與純電駕馭樂趣,因此與Tesla正式成為台灣租賃夥伴,更推出首款Tesla電動車防疫安心租賃專案,即日起承租全新Model 3,並於9月30日前完成交付,前6個月月租金1.88萬的限時優惠,提供Tesla準車主輕鬆接軌純電靜謐未來的禮遇。
    2021/07/30 17:57
  • 特斯拉Model S Plaid現身紐柏林北賽道 Taycan:想來踢館?

    德國Nurburgring北賽道由於距離長且難度高,一直以來被許多車廠視為展現旗下產品實力的絕佳場所。只要是性能車款,幾乎都得上去跑一趟,以單圈時間證明所言非虛。目前量產電動車紀錄保持者為Porsche Taycan Turbo的7分42秒,放眼望去,目前具備挑戰Taycan Trubo實力的並不多,偏偏就有一輛最近被目擊出現在賽道上。
    2021/07/30 15:45
  • 前F1冠軍車手接電動車業配? Nico Rosberg讚爆賓士EQS

    極端氣候與嚴格的排放法規正加速汽車能源型態的轉變,從拒絕、懷疑、接受到擁抱,今日已有愈來愈多人選擇投入電動車的懷抱!環顧四周你會發現,電動化幾乎成了汽車製造商共同競逐的目標,而在綠能車輛推廣過程中,車廠若能找些形象佳、有吸引力的人來為電動車代言,肯定會讓產品魅力加分不少!
    2021/07/26 17:05
  • 休旅改電動超跑也改電動 Audi:我的盾形大嘴不會動!

    面對歐洲幾乎「暴衝」式的環保政策,車廠莫不紛紛加緊電動化腳步。而在搶攻電動車市場同時,也期盼透過「差異化」設計,在目前燃油車與電動車並行的市場中凸顯電動車的獨特性,藉此吸引消費者關注,像是目前電動車市場代表性新創品牌Tesla旗下車款就長得與一般燃油動力車款有很大不同,傳統車場在進軍電動車市場時也或多或少效法Tesla的設計模式,像是無水箱罩化的車頭造型。不過,Audi表示,從2004年首款使用單體式盾形水箱護罩的A8登場以來,已經成為四環品牌象徵的單體式盾形水箱護罩仍舊會是未來Audi電動車的特徵,記憶中的大嘴不會跟著電動化而消失。
    2021/07/22 17:08
  • 特斯拉超充今年底對外放電 馬斯克:很多車廠早就「低調」求電

    位處當前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電動車的發展幾乎成了眾車廠努力衝刺的一致目標。而撇除使用習慣與購買成本,攸關里程焦慮的充電基礎設施普及度恐怕才更是電動車發展的重要關鍵。經過了約莫10多年的歷程,目前在各大車廠的積極運作下各自有著不同的進展,只不過由於規格上並沒有共同的標準,讓充電網絡系統形成各自發展的狀況。
    2021/07/22 14:54
  • 【黃金試車組】21年式電動豹配備更敢給! Jaguar I-Pace EV400

    最近翻閱汽車新聞,幾乎都是關於電動車的話題,雖然目前全球最夯的電動車品牌仍然是特斯拉,不過近幾年來,傳統車廠也更積極打造電動車產品。而這些品牌的既有優勢,是相當清楚駕駛人的喜好,運用打造燃油車的「眉角」用來打造電動車,所誕生的車款應該就不會被人稱之為電子產品。以我們這次所借到的Jaguar I-Pace EV400 S來說,確實可以感受到傳統車廠的造車底蘊,甚至也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2021/07/20 12:20
  • 改變電動車未來竟然要靠廢紙? 科學家:不只更環保而且更便宜!

    隨著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問題,讓包括汽車業在內的各大產業都正在經歷重大轉型,特別是日趨嚴苛的排放法規迫使車廠不得不朝電能驅動方向全力開催,消費者也將比預期中更早接受並轉向電動車。
    2021/07/19 14:51
  • 飛天車至少得燒臺幣近6千億! 保時捷:想飛起來沒那麼簡單!

    每家車廠都在盤算著未來的移動模式究竟會變成什麼樣貌,除了電動車的興起之外,隨著科技一直在進步,飛行載具也成為了熱門的研發重點,各大車廠紛紛投入這場戰爭當中,而德國跑車大廠保時捷近日的調查結果發現,如果要投入飛行載具的行業將會需要超過200億美金的資金,折合台幣約5,600億元,才有辦法讓整個部門的業務可以順利進行,而且這還是最低門檻而已。
    2021/07/16 14:32
  • 新型冷媒讓電動車里程激增50%! 大金冷氣2025年開始供應給車廠

    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多寡通常決定於電池的容量大小,當然如果駕駛習慣良好的話,里程表現也會比較亮眼,若是經常性地大腳油門與煞車的話,續航里程肯定會比較差,但其實車上的用電系統也會影響里程,畢竟每樣東西都需要電力來提供能源,而用電量越大的系統就會對車輛的里程表現影響越大,冷氣就是耗電量最大的功能之一,現在日本大廠大金空調宣稱他們開發出了全新的車用冷媒,可以讓電動車增加50%的續航里程,將會在2025年開始搭載於車輛當中。
    2021/07/14 14:11
  • 超可愛純電小巴士XBus不用台幣60萬 還有9種車身組合露營也難不倒

    一間名為Electric Brands的德國小車廠,從品牌名稱就可以知道他們都在做些什麼,沒錯,就是電動車。2020年的時候Electric Brands曾經發表一款eBussy電動概念車,而現在終於發表了量產原型版本,並且正式定名為XBus。XBus有著小巧車身與超可愛外表,與那看起來十分迷人的長相不同,XBus可是具備強大實用能力,而且售價只要新台幣不到60萬元!
    2021/07/13 15:18
  • 這輛車用電扇把自己吸在地上? 從此不用擔心過彎抓不住!

    在2016年成立的英國新創電動車廠McMurtry,以追求極致樂趣與賽事表現為目標,自2017年打造出概念作品之後,暌違4年終於在本屆Goodwood速度嘉年華上發表首款純電動單座賽車Spéirling,車名為愛爾蘭語的雷暴之意。別看Spéirling長相彷彿Q版蝙蝠車,好似頭大身體小的玩具汽車,事實上其性能還真沒有對不起張狂的車名。
    2021/07/12 14:36
  • 歐盟規劃2035年起新車全面「零排放」 各品牌電動戰略一次看

    汽車市場全面電動化、朝向零排放前進已經是必然趨勢,根據《彭博社》報導,歐盟正有意進一步明確歐洲汽車市場減排目標,預計於2030年要求整體汽車市場減少65%二氧化碳排放量,並於2035年時達成市售新車100%零排放目標。換句話說,歐盟正規劃從2035年起汽車市場全面電動畫。面對這樣的政策發展,Jaguar似乎是最「超前部署」的品牌,已經設定2025年全品牌轉型電動車廠目標,當中戰略相對保守的,則是BMW,目前僅表示於2030時全產品線將有50%為電動車。
    2021/07/12 11:57
  • 美電動車廠有意落腳威州 鴻海證實:正與當局討論

    鴻海今天證實,與合作夥伴美國加州電動車廠Fisker正和美國威斯康辛州當局進行討論,盼在當地從事電動車製造。
    2021/07/09 17:35
  • 特斯拉與福特自駕系統力壓眾豪車 這品牌居然墊底

    每個時代都有特別亮眼、進展飛速的科技,像是2007年iPhone問世後,接下來10幾年智慧型手機如雨後春筍般茂盛。汽車產業在這個世代最重要的科技就是電動車以及自動輔助駕駛,其中電動車量產率還是相對低,但是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成熟,已經讓不少車廠把技術下放到入門車款。根據《消費者報告》先前做過的報告,分析排名市面上各品牌的自動駕駛系統,其中Tesla、Ford、Audi分別佔據二到四名,Mazda則是有待提升。
    2021/07/06 16:39
  • 特斯拉不再搞「特規」 超充站7月底前全面更新CCS2規格新車第三季來臺

    雖然Tesal特斯拉是目前臺灣境內銷售表現最強勢的電動車品牌,也是現階段充電網路佈建最為密集的車廠,全臺已開放29座超級充電站給予車主使用。然而,過去Tesla使用專屬的Tesla Proprietary Connector (TPC) 規格,不僅必須透過轉接頭才能使用臺灣公共充電站採用的J1772插頭,Tesla建設的超級充電站也因為「特規」的關係,無法被其他品牌電動車使用,導致許多建設在公共場域,例如:台南市立美術館、花博圓山園區等地的超級充電站只能是「Tesla Only」,變相限制其他廠牌電動車使用。不過,這樣的局面很快就要有所改變,Tesla宣告將自今年第三季起引進CCS2規格的新車,同時預計於7月底前全面更新全臺超級充電站,29座超級充電站都將改為TPC與CCS2雙規格。
    2021/07/05 15:0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