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地藏廟森恬CP自強街李多慧正宮車禍國稅局團員血跡老夫妻罹癌
  • 搜尋:

    醫科 結果共488筆

  • 資深演員「心臟病發猝逝」!醫示警「6危險前兆」 男性風險高

    馬來西亞籍資深藝人張詠華(SAM哥)驚傳9月27日於柔佛登山時,疑似心臟病發昏倒,同行友人緊急為其做CPR,緊消人員隨後也趕抵現場,不幸的是,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享年51歲。對此,義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洪暐傑示警,猝死前6大徵兆及高危險因子,提醒民眾務必留意。
    2023/10/07 10:00
  • 不菸不酒又養生!40歲女驚罹大腸癌4期 醫嘆1習慣害慘

    儘管飲食正常、不菸不酒,甚至吃很多蔬菜水果,也有人不幸罹患大腸癌;事實上,大腸癌已連續15年高居台灣癌症發生率冠軍,確診族群也逐漸年輕化。對此,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到,一名病患不菸不酒、少吃肉卻罹患大腸癌第4期,只因一個看似很平常的習慣,引發癌症。
    2023/09/30 21:29
  • 男星突猝逝!7大猝死前兆快就醫 醫:第7點難逃最可怕

    馬來西亞資深男星張詠華(SAM哥)昨(27)日爬山時暈倒,經緊急搶救宣告不治,享年51歲,對此,兒子悲痛證實死訊,不過,確切死因仍待報告出爐。而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曾表示,猝死前有7種徵兆,叮嚀民眾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況。
    2023/09/28 11:18
  • 1病毒得過還會再感染!醫示警「恐併發心肌炎」死亡 3症狀注意

    新冠疫情趨緩,口罩令解除,但千萬不可放鬆警惕,進入秋季,不只天氣變化,更是許多病毒旺盛時期,急診、家醫科門診暴增,就連大人也躲不過,近期流感盛行,家醫師林智葳指出,儘管得過A流,還是有可能得B流,嚴重恐引起更兇猛心肌炎併發症,須多加留意。
    2023/09/26 08:27
  • 飯前、飯後一杯!「1神飲」控糖尿病、肥胖 還可治嘴破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現代人普遍外食、大魚大肉,恐不少疾病纏身。對此,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建議,飯前或飯後飲用「蘋果酸」,可輔助糖尿病和肥胖的控制,不僅如此,就連長年沒辦法癒合的嘴破都能改善,擁有許多功效。
    2023/09/25 07:47
  • 孩童發燒病例激增!兒科醫「家裡也淪陷」 4疾病高峰期到

    近期耳鼻喉科、家醫科診所人潮爆滿,小孩發燒病例激增,令家長們憂心,小兒科醫師巫漢盟指出,秋冬來臨更是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同時依照近一週統計數據,介紹前4名呼吸道疾病常出現病毒。
    2023/09/24 11:49
  • 染病恐重症!發燒人數暴增40% 醫示警「3族群」一人中鏢全完蛋

    近期無論是耳鼻喉科、家醫科診所,抑或是急診,都可以看到滿滿人潮,加上剛開學不久、口罩令解除,傳染速度相當可觀。小兒科醫師陳木榮也在臉書表示,最近發燒的大人、小孩特別多,而前陣子大部分都是A型流感,最近則不時會驗出B型流感,呼籲民眾施打疫苗。對此,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也示警3族群應多加留意。
    2023/09/19 14:52
  • 新一波感染激增!「3病毒入侵多人中鏢」 醫驚:診所、急診爆滿

    近期耳鼻喉科、家醫科診所人潮爆滿,看病的人有增加趨勢,對此,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昨(17)日在臉書表示,明顯感受到新一波感染症流行趨勢,並透露3種病毒感染,直呼「感覺綿綿無止盡」。
    2023/09/18 08:06
  • 完全甩不掉小腹肥肉?「這些食物」竟是元凶 千萬別再吃

    小腹肥肉一直以來都是許多人的困擾,但透過適當的飲食和壓力管理,可以克服此煩惱。好日子診所家醫科醫師周孟翰曾在臉書指出,小腹大通常是因為皮下脂肪過多、腹腔的內臟脂肪累積過多等問題造成。
    2023/09/08 14:13
  • 走出攝影棚! 與觀眾「面對面」解答健康疑惑

    健康節目走出攝影棚,直接讓各專業醫師、專家和民眾面對面,還在現場跳廣場舞、打氣功。還針對被稱為三明治族的壯世代,分享要如何健康的減重。家醫科醫師說,每個禮拜剪0.5到1公斤,是安全範圍。
    2023/09/03 18:56
  • 江坤俊、韋汝走出攝影棚百粉力挺! 5專家無私分享現場瘋喊:賺到

    TVBS今年邁入30週年,特於松山文創園區舉辦TVBS 30「連接世界 奮起台灣」互動特展,雖然颱風逼近,全台討論度最高的健康節目TVBS《健康2.0》今(3)日也於特展中不畏風雨舉辦健康講堂,邀請主持人江坤俊、韋汝走出攝影棚,以壯世代「護心降脂」作為主題,邀請博仁醫院副院長康志森、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氣功名師彥寬老師、吳明珠中醫師以及廣場舞天王麥克斯等五位來賓,和百位的《健康2.0》觀眾粉絲近距離互動,當他們一出現,全場觀眾的熱烈歡呼,也讓主持人江坤俊及韋汝感動地表示:「謝謝大家一路上對於《健康2.0》的支持!」
    2023/09/03 18:27
  • 冰品這樣吃不發胖!醫曝「4撇步」低卡配料口味一次看

    炎熱的天氣總是讓人想來碗刨冰,或是吃枝冰棒消暑。家醫科醫師蕭伶茲指出,聰明的選擇消暑冰品,才不讓快樂吃冰的過程成為潛在的增胖陷阱,才能讓自己美美的度過高溫。
    2023/09/02 16:17
  • 款待完好兄弟就長肉?供品5大挑選原則 健康又有誠意

    臨近普渡時期,除了要敬拜款待好兄弟們,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外,也要注意一下消化供品時帶來的身體負擔。家醫科醫師蕭伶茲指出,不少民眾在拜拜時,都會準備整桌的歡樂包零食和一箱箱的飲料,搭配大量的甜品罐頭還有水果,但拜拜完這整桌的澎湃進到肚子後,就轉成可觀的體脂肪。
    2023/08/23 12:32
  • 不菸不酒罹鼻咽癌!「1錯誤飲食習慣」快改:機率多7倍

    鼻咽癌發生的原因,主要跟遺傳因子、EB病毒感染及環境因素有關。一名30多歲女性患者,因為飲食治療意外發現確診鼻咽癌,這令她感到納悶,表示自己平時不菸不酒,怎麼會罹癌?直到醫師細問才發現,她因本身得過EB病毒,加上「小時候經常吃醃漬物」,提高了罹患鼻咽癌的機率。
    2023/08/21 21:43
  • 不只要補鈣!年紀大怕骨質疏鬆 豆腐、雞蛋加它成剋星

    年紀大了就怕骨質疏鬆、肌少症找上門!家醫科醫師廖文嘉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與骨骼會慢慢流失,造成肌少症、骨質疏鬆,兩者間常相互影響,也經常並存,稱為「骨肌減少症候群」。
    2023/08/20 23:58
  • 常失眠、偏頭痛恐是缺「鎂」!醫點名「3類人」多吃9種食物

    常常抽筋、痠痛、頭痛、失眠,可能是身體缺鎂的警訊。台北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壓力大合併失眠者、經前症候群合併偏頭痛者或身體常容易抽筋痠痛者,小心恐是身體已缺鎂,建議多吃莧菜、菠菜、櫻花蝦、銀魚、南瓜子、白芝麻、黑芝麻、腰果及85%黑巧克力來補充鎂
    2023/08/15 14:30
  • 很多老人家愛吃!醫嗑「1國民美食」血糖暴衝 蘿蔔糕也母湯

    糖尿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一,每年奪走近萬人寶貴性命,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但有超過3成的民眾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若未能及時控制血糖,可能會引起心血管病變、腦血管病變、腎臟病變、足部病變等併發症。由於糖尿病初期沒有症狀,在飲食方面要相當注意,少糖、少鹽、少油且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近日實測便當、泡麵、果汁等不同食物,藉此了解對血糖的影響,結果發現吃完碗粿後,血糖漲幅達88之多,約經過1.5小時才恢復正常。
    2023/08/12 17:52
  • 鹹餅乾當宵夜!醫驚血糖值「逼近糖尿病」:整晚沒降下來

    在不少人都有熬夜習慣的現代,吃宵夜似乎成為必不可少的「例行公事」一般,而部分民眾也會認為,只要少碰甜品就可以在解饞的同時控制好血糖,但其實不然;家醫科李思賢醫師日前分享,自己在晚餐後吃了一些餅乾過過嘴癮,沒想到竟導致自己血糖直接飆到175、整個晚上都沒有低過100,甚至隔天早上起床都還在「界定糖尿病邊緣」。
    2023/08/11 13:32
  • 驚!民眾搭火車「遭針筒扎」 醫護驚喊「抽血檢查」

    8月3日台東往新左營的新自強號列車上,一位旅客在搭乘火車時遭遇了驚心動魄的經歷,當時,一根胰島素針筒空針竟然卡在椅背跟椅子縫隙,導致這名旅客的手掌被扎到,旅客向台鐵反映,但台鐵表示需釐清責任歸屬,不一定會賠償,旅客擔心針頭的主人是否有傳染疾病。隔天,這名旅客前往醫院抽血化驗,被針頭扎傷事件在社群平台引發討論,許多網友建議要去掛急診抽血,門診的話要掛家醫科或感染科,如果發生針扎建議打抗體阻隔,並指出針頭式主要用於醫院,很可能是被拿來做非法使用,台鐵已報警追查行為人並加強清掃工作,但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2023/08/04 19:47
  • 想提升入睡速度?別只會吃綜合B群 醫:針對自身所需更有效

    維生素B群有助於提振精神、提升入睡速度與睡眠品質、促進能量代謝、增進神經系統功能、促進紅血球生成、保持皮膚和眼睛健康等,但因為身體不會自然產生,必須透過食物或補充劑獲取,所以是最受歡迎的保健食品之一。對此,台北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其實B群還有所謂的「隱藏版功效」,不同的B群組合可改善不同的問題。
    2023/08/03 22:36
  • 小心!哈密瓜是糖尿病大地雷 醫揭「5水果」降罹病風險

    水果好好吃!但不少人擔心水果含有糖分,會影響血糖,甚至罹患糖尿病。家醫科醫師洪暐傑引多項研究指出,溫帶水果能減少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每周吃3份藍莓可降低25%罹病機率;但若每周吃3份以上哈密瓜,則會增加10%罹病機率。
    2023/07/21 10:54
  • 合庫董座猛爆性肝炎離世 「病程超快」2症狀需立刻就醫

    合作金庫金控董事長林謙浩今(2)上午過世,疑似猛爆性肝炎發作儘管去榮總住院治療,凌晨仍然不治享年64歲。根據肝病防治基金會估計,台灣每年有近千人因猛爆性肝炎死亡,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表示,猛爆性肝炎是「急性肝衰竭」肝細胞突然大量死亡有高達8成的致死率,家醫科醫師陳敬睿指出,病程發展很快,在出現皮膚或眼白變黃的黃疸時就應立刻就醫。
    2023/07/02 14:05
  • 首見!2人正取上台大醫學系放棄 1人選北醫牙科1人繁星入陽明交大

    112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招生今(14)日公告指出,受到少子化影響,台大今年缺額達178個,與去年相同,台大醫學系今年設置3個備取,有2人上榜,因為原先2名正取生,其中1人放棄台大醫科選擇北醫牙科,另1人則透過繁星計畫錄取陽明交大醫學系。
    2023/06/14 12:37
  • 女考生一律扣分!東京醫科大學涉歧視 遭判賠6百萬台幣

    日本東京醫科大學於2006年至2018年之間,刻意針對女性考生的成績進行不當扣分,並且幫男考生加分。這起醜聞曝光後,28名分數遭到調整的女考生向學校索取賠償。昨(30)日二審判決出爐,東京最高法院表示,大學應對其中4名調整分數後落榜的女性考生,支付最高300萬圓(約66萬元新台幣)的賠償,使賠償總額來到約2700萬圓(約594萬元新台幣)。
    2023/05/31 13:32
  • 扁桃腺發炎治不好!喉嚨腫痛「反覆化膿」 醫驚:是愛滋病

    不少人都曾深受扁桃腺發炎所苦,然而若是久病不癒就要小心,有沒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分享,自己曾經手過一名病患,因為反覆的扁桃腺發炎而就醫,經過更進一步的檢查後才發現,感染症狀竟是愛滋病毒所導致,對此柳朋馳醫師也提醒,扁桃腺發現倘若久病未癒,死亡率高達八成、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2023/05/30 08:3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