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衛福部食腦蟲張學雷今日秀泰影城歇業反分裂國家法中華隊連勝文地震群創7-ELEVEN
  • 搜尋:

    謝賢 結果共3,991筆

  • 巨大反光板、梯子、鼓風機 陸網紅強佔櫻花樹

    大陸網紅為了直播或拍照拚點閱率,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上海一處公園櫻花樹盛開,沒想到網紅霸佔了每一顆樹拍照,甚至擺攤做起拍照生意,不僅嚴重影響遊客賞花,也讓公園管理出現困擾。
    2023/03/18 11:58
  • 京戲啟示錄創拓版 李國修半自傳大戲

    已故戲劇大師李國修的半自傳經典大戲《京戲啟示錄》,最近再次搬上舞台。劇中的靈魂人物二大媽,由王月親自演出,李國修則由屈中恆詮釋。大時代的戲中戲,映照出李國修對父親的思念。
    2023/03/17 21:27
  • 肥胖之島! 全球瘋搶「瘦瘦針」其實原為「這疾病用藥」

    這幾年瘦瘦針在減肥圈很紅,現在全球瘋搶,也大缺貨,其實這樣腸泌素的針劑,當初上市是糖尿病患用藥,可以控制血糖,降低胃排空速度和抑制食慾,因此後來在臨床上也部分被轉作為減重使用,但這是醫師處方箋用藥,並不是想用就能用,以肥胖者來說,必須要BMI值超過30等等,在醫生評估後,才有可能開立。
    2023/03/15 22:53
  • 疫情中逆勢成長 智慧印章助千家品牌業績翻倍

    拿著手機,到連鎖咖啡店兌換行銷活動商品時,或許您也曾注意到,店員會用一枚印章,往手機螢幕上一蓋,就完成兌換。這不只是一個噱頭,在三年多的疫情期間,這一枚小小的智慧印章,竟然幫助超過1000家品牌的業績翻倍。
    2023/03/14 23:39
  • 要讓人敢生小孩 得滿足「這需求」!居家保母高齡化怎麼辦?

    台灣有著世界倒數的生育率,而要改善少子化,其中很重要的是提供家長足夠的托育需求,但除了公托不夠以外,居家保母的人力也出現嚴重斷層,根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底,全台居家托育人員總共2萬7千多名,50歲以上的就占了6成,預估5到10年間,將有1萬7千人左右陸續退休,到時候家長的托育困境,將會雪上加霜,就有民間團體砸500萬重金,提供高額就業獎助金9萬元等等,希望吸引年輕人加入。
    2023/03/13 23:00
  • 「煮一餐吃一天」高齡家庭負擔重 老不起的台灣未來?

    根據推估,台灣可能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很多家庭的挑戰會越來越大,如果家裡有一位長照需求的家人,以重度來講,想請機構專業照顧,一個月就要花3到6萬,比一個人的薪水還要高,而最近主計總處打算試編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希望能精準反映老年家庭所負擔的物價壓力。
    2023/03/09 23:05
  • 95%信用卡盜刷都「在這」 防盜刷教戰守則是這6點

    信用卡盜刷越來越猖獗,有民眾人在台灣,卻莫名其妙在海外被刷卡了,其實有銀行統計,信用卡盜刷95%是網購,盜刷集團可能入侵購物網站,取得民眾的資料再來盜刷,而現在民眾的購物習慣,越來越依賴網購,要怎麼防範卡號外流,來看這則報導。
    2023/03/08 23:06
  • 5個睡眠習慣讓你多活5年 失眠者患心肌梗塞可能性高69%

    現代人壓力大,有睡眠困擾的人相當多,醫院的睡眠中心檢測,一床難求,加上現在睡眠技師的人力又很缺乏,預約更難;而睡不好,不只是精神差,有研究顯示,失眠患者罹患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69%,另外也有研究發現,睡眠習慣良好的人比較不容易早死。
    2023/03/07 23:15
  • 撞臉這些動物面相 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失眠恐致心肌梗塞等疾病

    現代人有睡眠困擾的越來越多,實際問大醫院的睡眠檢查中心,預約都已經排到6月,而睡不好的原因中,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就不少人有這狀況,徵狀就是打呼、鼾聲不規律、白天嗜睡、記憶力減退等等,而從外觀來看,脖子粗短的人有一定比例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怎麼察覺異狀,來看這則分析報導。
    2023/03/03 23:08
  • 康木祥鋼索雕塑 歐美地標愛不釋手

    做了30年木雕的苗栗雕塑家康木祥,在10年前突然改變創作風格,運用101大樓退役的鋼索,做了一件又一件巨大鋼雕。他從大自然擷取靈感,轉化並且再生鋼索,作品受到歐美的重視,尤其鋼鐵大國-德國人最有感受。
    2023/03/03 22:31
  • 揭密醫院手術室! 救命背後的臨深履薄

    醫院的手術室就像軍事重地一樣,規範相當嚴格,像是落菌量、落塵量、感染控制等等,定期都要做檢核,而手術室裡的無影燈、懸臂式儀器等等,除了承重在建置時就經過精密計算,也是定期要保養和巡檢,像是地震過後,醫院裡的醫工團隊就會出動,去檢查天花板裡的固定支架有沒有鬆脫,每一個步驟都小心翼翼,維護醫療團隊和病人安全,TVBS採訪團隊帶你直擊平常門禁森嚴的手術室。
    2023/03/01 22:49
  • 蔡天鳳頭顱DNA遭破壞 法醫:牙齒可辨身分

    香港名媛蔡天鳳分屍案,涉嫌重大的前夫一家四口今天(27日)首次提訊,5/8再訊,案件還需還押看管,以待港警作進一步調查,另外死者遺骸DNA已遭嚴重破壞,香港法醫表示,只能從牙齒去辨識遺骸的主人。
    2023/02/27 20:43
  • 蔡天鳳分屍案 前夫一家4口被控謀殺提訊

    香港名媛蔡天鳳遭分屍案,香港九龍裁判法院今天上午提審涉案被捕的前夫一家人,港警指控這一家人在死者前公公主謀下分工犯案,甚至連他的情婦都涉案,幫忙窩藏兇手,庭訊後全部還押,預計5月8日再開庭
    2023/02/27 14:16
  • 湯鍋中尋獲蔡天鳳頭顱 港警疑曾遭重擊

    香港名媛蔡天鳳遭殺害分屍案,昨天晚間傳出重大進展,原本香港警方一直無法尋獲死者的頭顱,結果連日來,鑑識人員仔細勘驗案一口從發現場查扣的大湯鍋,終於在深達半公尺的汙水中發現頭顱,並且在上面發現了可疑的致命傷痕。
    2023/02/27 13:44
  • 「突然看到人影、小蟲」不是中邪!可能是「這疾病」 VR體驗幫助理解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2031年,每100位台灣人就有2位失智者,未來20年,台灣失智人口數,平均每天增加快48人,醫生和專家學者就建議,台灣必須要盡速建立失智友善社區,讓大家都能了解同理失智症患者,有長照服務業者,引進日本的VR體驗課程,讓你從失智症的視角,去感受他們所處的世界。
    2023/02/24 22:48
  • 「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 陸發文件籲停火

    俄烏戰爭滿周年,中國大陸發布「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12點立場。呼籲雙方「停火止戰、啟動和談」,但文件中並沒有譴責出兵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也引起各界質疑中國對外宣稱的「中立性」。
    2023/02/24 18:40
  • 回應「2027侵台」 陸國防部:美自相矛盾言論

    大陸國防部記者會談及台海問題,除了表示中國始終堅持,在任何時候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外,也反擊美方情報局說,共軍將在2027年入侵台灣。對此,大陸國防部駁斥說:美方說法自相矛盾,但同時卻又釋出被稱為大陸對台第一線部隊的最新演練畫面。
    2023/02/24 17:55
  • 烏俄開戰周年 澤倫斯基:烏克蘭沒被擊倒將得勝

    烏俄戰爭周年,中國大陸今天(24日)發布「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立場」文件,但內容還是沒有譴責俄羅斯侵略行為。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習近平預計也要在今天發表「和平談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3日則在與西班牙首相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期盼和中國進行會晤。
    2023/02/24 14:49
  • 陸男星挺白紙後遭禁言 趙麗穎新劇恐停播

    大陸國家衛健委宣布,大陸疫情已經基本結束,現在只有零星感染。不過,去年因為反對嚴格封控發生的「白紙革命」,卻仍在演藝圈引發後續效應。大陸人氣男星「周峻緯」,傳出因為曾轉發白紙相關訊息,微博帳號被「禁言」,而他和趙麗穎合作的新劇,恐怕也會停播。
    2023/02/24 13:31
  • 別人的公司總不會讓我失望!「這產業」月領10萬 2022薪資排名第一

    主計總處公布2022年薪資調查統計結果,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是5萬7718元,年增3.45%,而根據人力銀行最近的調查,如果衡量每天「投入工作的時間和獲得的報酬」,有高達93.7%的上班族,不滿意現在工作的薪資待遇,創下10年來新高,哪個行業月薪最高?哪個產業前景看好?來看以下的分析報導。
    2023/02/23 22:44
  • 六都發百億催生、出生率更慘 搞錯方向的國家政策

    台灣少子化嚴重,中央和地方都不斷提高生育津貼,但真的有用嗎?以2018到2022年,5年來,六都共發出將近120億元的生育獎勵金,但新生兒人數卻不增反減,跟5年前比,還少了3萬多名新生兒,對家長來說,不會因為生育補助,而決定生小孩,他們在意的是什麼,來看這則分析報導。
    2023/02/22 23:03
  • 代理老師「暑假無薪吃自己」桃園率先六都 給足12個月薪水

    台灣在教學現場,除了正式老師外,還有很多的代理老師,這些老師做跟正式老師一樣的工作,卻只能領到10個月的薪水,暑假吃自己,桃園市率六都之先,宣布從這學期起實施代理教師全年聘期,也就是可領到完整12個月薪水,也因此引發骨牌效應,各縣市陸續跟進要給代理老師全年聘期,窮不能窮教育,不能犧牲老師的工作權益。
    2023/02/21 23:15
  • 4到6月恐缺電 傳4月將漲電價!改掉家中吃電怪獸 1期可省千元

    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國際燃料暴漲,台電去年大虧2675億元,今年電價上漲壓力蠢蠢欲動,傳出4月電價漲幅可能3成,工商界首當其衝,而今年3月,核二的2號機將除役停機,但規畫登場救援的大潭電廠8號機,可能無法及時上線,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可用水力發電因應,但最近水情不好,出現一大隱憂,專家評估,4到6月可能會缺電,而面對台灣供電不穩,工商界和學者都呼籲政府,重新盤點能源政策,再生能源發電目標還沒達到前,核能發電,不該全面廢除。
    2023/02/20 22:44
  • 馬偕來台一百五十年 馮君藍攝影獨到詮釋

    業餘攝影家馮君藍的作品,描繪聖經人物,也捕捉大自然和靜物。他的正職是牧師,大多時間用於宣教,但他的美術底子豐富了他的攝影,信仰更滋養出藝術的果實。
    2023/02/18 11:21
  • 缺蛋之島!?蛋荒真相解密 政府該做的是「這個」

    這陣子受到禽流感和寒流衝擊,加上產地缺雞,缺蛋潮持續延燒,蛋價已經重回去年7月的歷史新高,大家叫苦連天,有蛋行業者說,即使是想加價調蛋來,都還得排隊,有民眾說一早就得跑市場找蛋,蛋價居高不下,也衝擊學生營養午餐,團膳業者就說,為了不被成本壓垮,又要兼顧學生的營養,菜單以散蛋取代全蛋,像是番茄炒蛋等等,或是增加像是豆腐這類的植物性蛋白質,而台灣為什麼常缺蛋呢,來看這則分析報導。
    2023/02/17 22:4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