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年齡老化帳密陸劇老婆腎臟纖維化孫鵬陳沂兒福聯盟旅遊警示余天開刀
  • 搜尋:

    謝賢 結果共3,998筆

  • 兩岸三地「無人機創作大賽」 台灣飛手獲獎

    兩岸三地無人機創作大賽頒獎典禮,在深圳舉行,今年有近500部參賽作品,比去年增加三倍,不少年輕飛手紛紛藉由無人機呈現出人物故事,和往年著重拍攝技巧不同
    2023/11/03 00:02
  • 陸人均所得最多 上海.北京.浙江囊括前三名

    由於大陸各地的大閘蟹產地養殖面積擴大,加上今年大閘蟹大豐收,使得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超過40%,吸引不少香港民眾到深圳採購,TVBS記者在深圳口岸,看到不少香港民眾一次都買6~12隻帶回香港。 
    2023/10/31 20:38
  • 公布停班課未標出處!網路「氣象粉專」 小心踩紅線

    在網路發達世代,資訊傳播相當快速,但相對來說,就延伸出不少亂象,以氣象資訊來說,都是經由中央氣象署來進行發布,如果有粉專要發布相關訊息,都得要清楚註明出處,否則根據氣象法,最高是可以開罰100萬元。
    2023/10/10 22:58
  • 繼安靜離職、在職離職 Z世代興起憤怒求職

    除了安靜離職、在職離職,現在Z是帶又吹起一股憤怒求職的風潮,主要原因是因為隊員公司不滿情緒不斷累積,開始大量投遞履歷,不過專家也提醒,現在網路訊息非常流通,企業也可能用AI做篩選,如果發現你的履歷大量投遞,恐怕也會留下不好印象。
    2023/10/05 22:39
  • 每用一度電就是虧錢! 台電電價成本高於賣出價格

    電價審議委員會議拍板電價不調整,但百貨零售、電影院、健身房、餐廳等等用戶取消凍漲,等於要補漲15%,對餐飲業來說,成本壓力、人事壓力,現在再加上電價壓力,都是一大難題,而專家分析,電價只占台灣物價消費只是的一小部分,電價的調整也不會影響到整體的經濟成長,預估等到國內經濟復甦力道加強,一些製造業很可能會成為下一波調漲名單。
    2023/10/02 22:59
  • 「一起上音樂課」? 警扮買家面交逮3毒販

    失蹤少女,竟然淪為販毒集團!新北市警方,在社群軟體上發現有人PO文,暗示賣毒品,假扮買家把人約出來交易,趁機逮人,一共三人落網,其中一名女子是主嫌女友,已經被通報失蹤一個多月,沒想到竟是協助男友販毒才被找到。
    2023/10/01 18:54
  • 雙節+杭州亞運 錢塘江觀潮遊客遠勝往年

    大陸浙江今年錢塘江觀潮人數比往年多,遊客站在岸邊形成一條長長的人龍,浙江海寧鹽官景區10月1日的網路預約觀潮遊客,日前就已經接近上限。目前2日的網路預約均已關閉,因為觀潮人數太踴躍。
    2023/10/01 18:26
  • 十一返鄉 230公里騎38小時自行車到家

    大陸十一長假有人沒有搶到票,竟然騎腳踏車返鄉,更有人網路叫了「搬家公司」的貨車,連人帶行李一起拉回家。
    2023/10/01 18:00
  • 上海「拉鏈式」人牆 杜拜中文燈光秀迎陸客

    大陸今年十一長假還是以境內旅遊為主,根據大陸最大的線上旅遊平台,攜程網的統計,目前大陸出境遊市場僅恢復到疫情前的60%左右。因為從大陸出發的團行團,平均價格仍比疫情前高30%,部分原因是國際航班,尚未完全恢復。
    2023/10/01 14:30
  • 亞洲首條絕壁天梯 66公尺、180階、傾斜38度

    趁著大陸十一長假,大陸湖北恩施景區開放亞洲第一條「絕壁天梯」,如果你膽量夠大,爬在上頭可以一覽360度無死角的絕佳美景。另外,大陸長假期間還發生不少悲劇,包括有人坐纜車結果遇到打雷,纜車懸停在半空,還有遊樂園橡皮艇高空墜落,砸傷遊客。
    2023/10/01 13:31
  • 正宮小三合作! 幫「他」分裝運送毒咖啡包

    為了賺錢,正宮和小三甘願當同事!一名毒販在新北市三重一棟新大樓,租下三間房,當作毒品分裝場,找來女友、妻子和一名男子來管理,三人幫主嫌分裝毒咖啡和搖頭丸,也一起幫忙運送,以為位置隱密不會被發現,還是被警察找上門,共搜出5千多包毒咖啡包。
    2023/09/30 19:38
  • 爆炸怎辦?清潔隊烤肉 緊鄰「天然氣整壓站」

    中秋節家家戶戶齊聚烤肉,新北市板橋清潔隊員,也想感受一下過節氣氛,趁空檔在隊上烤肉,但有民眾目擊,一旁就是天然氣整壓站,擔心萬一瓦斯外洩,碰到火源恐怕釀成爆炸,對此環保局回應,會加強教育訓練。
    2023/09/30 13:59
  • 死傷風險丟給消防員! 無良廠商罰錢沒在怕基層盼加課刑事責任

    明揚國際科技公司屏東廠爆炸案造成消防員重大傷亡,事後查出業者的過氧化物數量超標30倍,火警當天也沒有專人協助消防員救災。有消防員直言,雖然《消防法》要求廠商放置化學品必須資訊透明,違反者可處最高60萬罰鍰,但真正開罰的少之又少。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表示,希望政府修法,未來若有業者因為資訊不足導致消防員受傷或殉職,必須加重課以刑事責任,才能產生嚇阻效果。
    2023/09/27 23:15
  • 租屋黑市半透明化? 內政部稱掌握4成租約逼出逃漏稅房東還有招?

    全台租屋族至少超過上百萬人,不過有繳稅的房東少之又少,在租屋市場不透明的情況下,租客的居住安全、報稅權益普遍被犧牲,也因此政府亟欲掌握更多租屋資訊,希望擴大納管範圍,改變租屋亂象。近年來透過租屋補貼、包租代管、租屋實價登錄等措施,有愈來愈多房東浮上檯面,內政部也宣稱已經掌握46%的租約,不過專家認為,全台租屋族的人數被低估,租屋市場的黑數還有待進一步釐清。
    2023/09/27 22:46
  • 餐飲服務變貴+油價飆!全球「二次通膨」年底再升息企業扛不住

    近期國際油價急漲,加上疫後消費熱潮回流、帶動服務類價格飆升,導致台灣物價面臨內外夾擊,進入二次通膨的困境。但縱使物價居高不下,央行也不敢貿然升息,因為經濟成長不樂觀,再度升息只怕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營運壓力。然而央行總裁楊金龍態度偏向鷹派,提醒市場緊縮將維持較長的一段時間,專家解讀,這是因為如果太早結束升息,恐怕會讓二次通膨燒得更旺,至於接下來還會不會升息?就看年底美國聯準會動向。
    2023/09/26 22:41
  • 資源缺乏、教育觀念差異 恐釀貧窮世襲

    台灣的一些貧困家庭,特別是位於偏鄉地區的家庭,正面臨教育挑戰。這些家庭的經濟資源有限,生活條件艱困,這對他們的兒童的學習和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2023/09/25 22:48
  • 屏東高球廠爆炸 千度高溫恐讓金屬、粉塵不斷反應

    屏東明揚高爾夫國際公司在2023年9月22日傍晚,發生了一起嚴重的爆炸事故,造成了嚴重的工安事故。明揚是高爾夫球的代工廠,該事件可能的起火點位於第一廠房的生產線,該處存放了大量的油漆、過氧化物、架橋劑等可燃物質,導致了廠區的連環爆炸。確切的爆炸原因還需要等待進一步的調查來釐清。
    2023/09/23 22:36
  • 林正英「御用殭屍」男星撞臉謝賢! 63歲真實近況曝光

    現年63歲的港星張榮祥,過去曾在超過100部的電影中參與演出,不過他最為人熟知的,還是在《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靈幻先生》、《殭屍叔叔》等殭屍系列的電影當中,扮演殭屍角色,可說是不少影迷心中的「殭屍代言人」,不過近期他在開直播與影迷互動時,卻被人發現撞臉謝霆鋒的爸爸「四哥」謝賢。
    2023/09/23 15:48
  • 全球搶人才!半導體不只缺作業員 工程師也超缺

    近期,雖然缺工情況有所緩解,但對於半導體產業而言,AI技術持續風靡,從晶片設計一直到封測封裝,工程師和作業員的需求量都大幅攀升,對於這個產業的中長期發展而言,人才將成為一項關鍵的挑戰。
    2023/09/20 22:55
  • EF2等級龍捲風襲江蘇吹翻汽車 有人觸電釀5死

    大陸又出現極端天氣釀災,東北的吉林和黑龍江兩地,出現強風挾帶冰雹,江蘇則遭受強烈龍捲風侵襲,造成至少五人罹難。
    2023/09/20 20:31
  • 拜登聯大演說 美中關係反對恐嚇和侵略

    美國總統拜登在聯合國大會演說時,提及美中關係,他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鉤,但將對侵略和恐嚇進行回擊。
    2023/09/20 19:49
  • 美媒獨家:前大陸外長秦剛婚外情遭免職

    美國華爾街日報獨家報導,秦剛是因為婚外情遭到免職,而且他的私生子在美國出生,北京擔心秦剛會為此損害大陸國家安全,目前秦剛正接受調查當中。
    2023/09/20 13:27
  • 大陸美食博主求效果 餐廳明火加酒精爆燃

    大陸一名美食博主為了求拍攝效果,要求餐廳讓牛肉上面的火焰大一點,沒想到服務生直接在點燃的餐盤上加酒精,立刻發生爆燃,當場灼傷兩人,至今一個多月,賠償還談不攏。
    2023/09/20 12:01
  • 元宇宙應用手術!台大醫院搞定艱難病例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對於某些腫瘤,如纖維樣瘤,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通常不太有效,手術是唯一的有效方法,然而,進行這種高難度手術往往需要跨科別合作,這對於醫療團隊的溝通和患者家屬的理解都是挑戰。
    2023/09/14 22:59
  • 打房「房價不跌」 專家:政府照抄韓國無效政策

    從2020年底,央行宣布實施{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開始,政府祭出一連串打房措施,民眾真的有感嗎?信義房屋和國泰建設兩大機構的相關指數都認為,目前房市是{量縮價穩},價格並沒有降下來。專家則點出,歐美國家其實已經開始轉變做法,用提高供給、多元補貼等方式,除了以量制價,也降低民眾買房門檻。
    2023/09/11 18:4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