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羅士朋| 結果共2,058筆

  • 噪音傷健康!台北首份靜土地圖出爐寧靜追蹤師尋55分貝「靜土」

    汽機車啟動那一煞那,引擎震耳欲聾,就連通勤離峰時間,馬路邊瞬間音量也直衝70、80分貝,由於生活環境中各種噪音充斥,民眾漸漸對此無感,然而,近來有公民團體發起了尋找55分貝靜土運動,希望喚醒大眾對於環境噪音的覺察。
    2023/08/23 22:51
  • 98%美國人體內有PFAS!永久化學物質無孔不入 專家:增罹癌風險

    沖繩居民高舉著標語,要求美軍將污染物帶回美國。從去年開始,沖繩美軍基地附近的河川中驗出高濃度的永久性化學物質PFAS,導致周邊居民體內濃度高於全國平均14倍。當地政府已啟動土壤和水質調查,並計劃於年底公布調查結果。
    2023/08/21 23:06
  • 電動車不能沒有它!一顆鋰電池將取代整個石油市場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曾表示,鋰電池是未來新的石油,台灣電池產業,過去20年,卻處在停滯期。近幾年,你我所熟知的產業集團,包括台泥、台塑、鴻海,都紛紛加入鋰電池行列,看準的就是電動化商機的趨勢。國內一間電池廠更打造台灣首間GWh規格電池芯超級工廠,期望在國際能源市場上占有關鍵地位。
    2023/08/20 20:40
  •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工資、修繕、租金變貴 居住成本再扒好幾層皮

    主計總處統計,國內民眾的居住成本持續創新高,像是居住類指數、房租指數都寫下歷史新紀錄,另外住宅維修費用、電費、家庭用品支出也不斷墊高。物業管理業者坦言,由於基本工資調漲,包括保全、大樓管理員的薪資也會跟著調升,自然會帶動社區管理費增加,再者隨著社區大樓老舊,需要維護修繕的硬體設備也變多,因此未來民眾的居住成本恐怕很難降得下來。
    2023/08/18 22:46
  • 全球租金大漲! 孟買居冠台北僅全球「倒數第二」

    推開房門,設施完善的空間,有書桌、床鋪,以及基本家具,面積2到3坪的雅房,雖然空間較小,卻佈置精美。來自日本的本多永彌,來台工作,選擇住進共居公寓,儘管租屋條件不錯,但雅房的月租金仍然高達13500元,讓他感受到,在台灣租房子確實不便宜。
    2023/08/17 22:40
  • 越來越熱!歐洲熱浪成常態 冷氣使用到2050年增一倍

    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極端高溫已經不再是例外,而是變成常態。今年七月已經再次創下了新的高溫紀錄,專家警告,未來可能還會更加熱。這種情況將使人們對冷氣的依賴加劇。以過去歐洲溫帶國家為例,即使在夏天,家中並不常裝設冷氣。然而,如今由於熱浪的頻繁來襲,越來越多的家庭在裝設冷氣以抵抗高溫。根據研究,到了2050年,若氣溫上升2度甚至3度,冷氣的使用率可能會增加一倍,導致歐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超過1千萬噸。
    2023/08/17 22:39
  • 保二破功! 主計總處:經濟成長率1.45%

    台灣經濟在第2季面臨兩極情況,內需熱絡,而出口卻未如預期。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數據,第2季經濟成長率為1.45%,略低於5月預測數0.37個百分點。成長率的下滑主要歸咎於出口和投資表現不佳。然而,國內消費動能卻強勁,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達到12.14%,創下近33年新高。
    2023/08/14 23:09
  • 19歲楊亞依首次出戰世大運 網球女單摘銀

    這次成都世大運,中華隊有不少是第一次參賽的年輕好手,19歲網球女將楊亞依闖進女單金牌戰,她和地主隊大陸選手激戰三盤,一度取得領先,最後被逆轉,楊亞依說,雖然拿銀牌也很開心,但還是覺得沒能搶下金牌有點可惜,但喊話也許下一次就拿金牌。
    2023/08/06 19:36
  • 抽15萬人血「給美製病毒」 北榮怒:造謠已報案

    網路上流傳消息,說中研院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要抽取百萬名台灣人的血液,給美國的實驗室「製造病毒」,還直接點名「台北榮總」有配合這項計畫,但消息一出,北榮就發聲明澄清,說這是不實言論,要求散布者道歉,並且報請檢警追查,士林地檢署接獲通報,全力偵辦中。
    2023/08/06 13:58
  • 人口大量湧入竹北!警消不足防災機能超載

    近年新竹縣竹北市快速崛起,人口移入比率高居全國之冠,不過人口數增加,相應的公共建設卻沒有跟上,像是警消人力不足,以消防人力來看雖然新竹縣服務人口數比1:1366,並沒有特別低,但如果只單看人口集中的竹北和新豐卻是1:2900,遠高於全台。
    2023/08/05 23:16
  • 卡努襲台山雨欲來!風從北部來 中南部預估雨量「紅到發紫」

    中度颱風卡努襲捲北台灣,但是引進的豪大雨,卻很可能對中南部造成不小影響。氣象專家分析,這是因為風向和地形交互作用,造成"抬升效應"所導致。也是因為類似的原理,使得屏東恆春明明沒有被颱風接觸,卻依然會出現強陣風。
    2023/08/03 20:31
  • 才進入球賽第二局!AI股大多頭還有戲 台股下半年再戰1萬8千點?

    目前台灣景氣不佳,轉職者面臨挑戰。陳先生曾在民營銀行和租賃控股公司工作,但在裸辭後,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才被公股行庫錄取,他建議想轉職的人最好保持騎驢找馬的心態。陳先生表示,由於他在職期間熟悉企金業務,曾赴多家企業拜訪,他發現,由於景氣不佳,許多企業都不願意借錢投資。
    2023/07/31 22:46
  • 中颱杜蘇芮「雙眼牆」功虧一簣! 「颱風強風告警」史上第四次

    在杜蘇芮颱風逐漸遠離台灣,並解除陸上警報,但上午撲向金門和澎湖等外島地區,引發強風豪雨災情。金門料羅港掀起超大巨浪,造成最多7千戶停電,澎湖市區也出現零星災情。
    2023/07/28 22:50
  • 終結4年無颱紀錄!聖嬰年恐增強風雨威力 杜蘇芮來襲最怕「這件事」

    受到反聖嬰年和多重因素影響,台灣已經將近4年沒有颱風直接侵襲,不過這次杜蘇芮颱風來勢洶洶,不僅終結了4年無颱紀錄,更可能因為聖嬰年,風雨威力更強,造成的衝擊不容輕忽。也有氣象專家分析,雖然今年是聖嬰年,但未必會立即看到影響,最怕的是,颱風行進速度如果像莫拉克一樣速度緩慢,造成的災損勢必擴大,民眾仍得小心戒備。
    2023/07/26 00:09
  • 打火很辛苦 假消防員出沒深坑老街騙錢

    深坑老街最近出現一名陌生男子,謊稱自己是消防員,索取600元的茶水費,說自己去年參與這邊附近的火災。有店家因此受害。
    2023/07/23 20:31
  • 水漾公園停車場 入口「直角」車右轉受損

    還沒停好車,就要先修車!新北市三重幸福水漾公園,其中一處停車場,入口是直角,有駕駛沒注意,右轉時擦撞護欄、車殼受損,有目擊民眾說,至少看過五次類似案例,新北市高灘處,也將會同專家到場勘查,了解是否需要改善。
    2023/07/23 13:36
  • 國民美食回不去!虱目魚養殖量縮、價格飆漲 魚塭改種光電是禍首?

    一早,小小一個攤位就擠滿了人群,攤位上擺滿了最新鮮的虱目魚肚、魚皮、魚腸和魚丸,應有盡有。卓老闆多半是採買61線沿海產的虱目魚,每天凌晨從台南北上的漁獲肉質鮮美,無論是乾煎或煮湯都非常適合。
    2023/07/12 23:05
  • 升息「溫水煮青蛙」?美國企業破產家數狂飆 直逼金融海嘯時期

    阿根廷最大的工會近日走上街頭,手拿著標語,聲勢浩大地抗議政府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金援,被迫實施財政緊縮政策,進一步加劇了經濟困境。
    2023/07/05 23:39
  • TVBS節目專訪 侯友宜首表態:接受「憲法九二」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被徵召後,首度接受電視媒體專訪,針對九二共識議題,首度有明確表態。侯友宜表示他支持,「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更批評蔡政府把九二共識汙名化,他的態度就是,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
    2023/07/03 18:55
  • 大胃王來戰! 「7kg冰品」15分吃完「整桌免單」

    大胃王敢挑戰嗎!連鎖餐飲集團旗下3個品牌搶攻冰品商機,推出7公斤巨無霸冰品挑戰賽,只要在15分鐘內吃完,就能享有全桌免單,另外也有手搖業者開賣芒果冰,要趁夏天吸引客群。
    2023/07/01 19:12
  • 最熱聖嬰年要來了? 碳減量各國積極研發「碳捕捉」

    今年已經轉為聖嬰年,有美國專家學者預估,到了冬季聖嬰強度還會再增強,而當聖嬰增強,也代表極端氣候會更加顯著,包含澳洲、非洲乾旱,以及各國出現熱浪機率都會再提高,世界各國積極想對策來減緩暖化速度,有專家分析,要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恐怕不只靠節能減碳,未來碳捕捉技術,也會是一大助力。
    2023/06/30 23:09
  • 把僑外生、移工變台灣人口紅利?政策缺配套、門檻高 成效待考驗

    台灣缺工問題嚴重,政府有意放寬僑外生大學畢業後取得永久居留的門檻,加上勞動部推廣一年多的移工留才久用方案,也鬆綁移工取得永久居留的條件,希望多管齊下,挹注勞動市場需求的人力。不過專家直言,台灣對於攬才的政策制訂思維,仍然是防弊大於興利,而且政策矛盾、欠缺配套,例如「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就被批評流程繁瑣、門檻過高,讓雇主和移工無所適從,因為成效太差,連監察院都將立案調查。
    2023/06/29 23:07
  • 農作乾枯、基建損毀!聖嬰現象加劇極端氣候 全球氣溫恐再創新高

    全球聖嬰現象即將捲土重來,恐怕讓原本就暖化的氣候雪上加霜。根據資料記載,上一次聖嬰現象是在2016年出現,當時全球氣溫就創下歷史新高,科學家擔心,今年或明年的氣溫會再寫下新高紀錄。不只如此,氣象專家警告,在聖嬰年來臨時,極端氣候的情況會更為明顯,像是太平洋島嶼可能會迎來熱帶氣旋、讓南美洲下起暴雨,並讓澳洲和亞洲部分區域出現嚴重乾旱。
    2023/06/29 22:59
  • 央行下修GDP全年保「2」無望 有學者建議「這招」

    央行15日下修台灣今年GDP至1.72%,率先宣示今年經濟保「2」無望,不過台綜院則預測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1.45%,也是目前主要研究機構預測的最低水準,有學這建議政府應該考慮降息,不過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則認為,國內通膨壓力不小,降息未必是唯一解方。
    2023/06/27 23:12
  • 禍從管線來! 近30年氣爆意外頻傳瓦斯公司獨占市場誰監督?

    竹北氣爆發生後,新竹瓦斯公司趕緊補破網,除了要把住戶的天然氣管線改裝為明管外,未來還將免費將機械表改成微電腦瓦斯表,並全額支付修繕費用。但專家擔心,最根本的問題恐怕還沒解決,包括瓦斯公司是否有足夠人力做平時的維護檢修,另外供氣管線明明已經有異物入侵、壓力暴增,瓦斯公司的反應卻慢半拍,這其中的環節到底哪裡出錯?實在有必要逐一檢討。
    2023/06/26 22:2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