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傷勢Pilot分手交友對象燙髮櫻花妹髮型蘇一峰2024燙髮班機
  • 搜尋:

    研究團隊 結果共638筆

  • 右睪丸比左「長8倍」!中山、海大發現錢鰻奇觀:演化的意外

    這是一篇關於海地生物奇觀的科學新聞報導的元描述。報導中提到,國立中山大學與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分析了近3000尾鯙科魚類的解剖資料,發現這些魚類具有罕見的生殖腺不對稱性。雄性鯙科魚類的右側睪丸可比左側大8倍之多,而雌性的右側生殖腺也比左側大3.4倍。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發現,這種不對稱現象無法用棲地類型、棲息深度、物種體型及親緣相似度等因素解釋,在硬骨魚類中也僅在鯙科觀察到。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演化的意外」所致。報導最後指出,大自然中仍有許多未解之謎,這也正是科學研究的魅力所在。
    2024/06/05 12:32
  • 古人懂治癌?4千年前埃及頭骨驚見「切割腫瘤」痕跡

    國際研究團隊近日發現,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頭骨,出現嘗試治療癌症的切割痕跡,為古代醫學史的研究提供全新視角。  
    2024/05/29 16:55
  • 夏季太熱恐傷腎!「5類人」慎防熱傷害 專家推1冰品能速降溫

    全球氣候暖化,夏季溫度屢創新高,台大公衛學院一項研究顯示,天氣熱可能造成腎臟損傷,研究團隊特別點名戶外工作者及孕婦等族群,須注意預防熱傷害,而熱傷害有些前兆,例如頭痛、頭暈、噁心、腹痛,其實是中暑的警訊。
    2024/05/26 12:17
  • 瀕危塞鯨重現 鯨魚說話植物吶喊 科研明證

    科學研究已經證明,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不僅並非唯一會使用語言的生物,感官也有相當大的限制,對於自然界我們依然所知甚少。以色列研究團隊去年就發現,植物們在缺水、被亂砍或被傷害時,會發出求救吶喊,昆蟲與小動物都聽得到這種超聲波訊號,只有人類聽不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研究也顯示,抹香鯨群間會用鼻子擠出空氣,發出類似拼音語言的方式,互相溝通,當然人類也不了解。保育界還有好消息:全球第三大鬚鯨「塞鯨」數量有復甦跡象,但日本退出商業捕鯨禁令,將再度威脅野生鯨類生命。
    2024/05/14 19:58
  • 生氣如何緩解?研究:寫紙條「丟垃圾桶」 有助平息怒火

    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本月發表一項實驗結果指出,在紙上寫下自己憤怒情緒後,把紙揉成團丟進垃圾桶或送進碎紙機,有助平息怒火。
    2024/05/01 08:30
  • 頑固憂鬱症會遺傳!北榮研究登CNN:一等親罹病風險增9倍

    憂鬱症對於社會的影響愈來愈大,有超過30%憂鬱症患者對於抗鬱藥物的治療效果不佳,而北榮研究團隊發現,頑固型憂鬱症患者的一等親,大幅增加9.16倍罹患頑固型憂鬱症風險,也增加了2至3倍得到其他精神疾病的機會,為首篇證實頑固型憂鬱症有基因遺傳風險的研究,於今(113)年四月獲得精神領域頂尖國際期刊《JAMA Psychiatry》接受刊登及CNN專文報導。
    2024/04/28 10:54
  • 揭開海底斷層神秘面紗 花蓮強震後台灣新課題

    0403地震加上後續餘震,至今造成花蓮統帥大樓、富凱大飯店等多處樓房傾斜,面臨到拆除命運,這些大樓都位在米崙斷層上,但學者觀察,米崙斷層並沒有錯動,陸地也沒有破裂,研判這次7.2強震的原因,花蓮外海的海底斷層破裂導致。台灣在地震領域上,對於海底斷層的研究,還處於發展階段,這回也有研究團隊,罕見在地震後第一時間,前往外海,進行水下探勘。
    2024/04/24 22:50
  • 怕喝到塑膠微粒傷身 做「這步驟」可去除?!

    我們的生活中幾乎處處可見塑膠微粒,像是海洋、日常飲食等等,而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只要把水煮沸,再過濾,就能減少水中90%的塑膠微粒,研究團隊還發現,在硬水中去除微塑膠的效果最好,不過毒物科醫生認為,這樣的研究結果,不適合放在臨床上來看,像是奈米等級的微塑膠,它是小於1微米,非常小,很難過濾掉。
    2024/03/27 22:36
  • 「藍色小藥丸」不只可壯陽 研究:服藥男性死亡風險降15%

    俗稱「藍色小藥丸」的藥物「威而鋼」(Viagra),原用於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近日法國與瑞士研究團隊比對約50萬人的健康記錄發現,威而鋼竟可能還有「延長壽命」奇效,服用的男性死亡風險降低15%。
    2024/03/25 14:45
  • 中度脂肪肝一年消除!醫曝「少吃一食物」是關鍵:還瘦10公斤

    台灣脂肪肝問題嚴重,根據台灣肝病防治基金會調查,都會區30歲以下年輕人有高達30%以上有脂肪肝。《內分泌協會》研究指出,過量攝取高果糖飲食,如水果、烘焙食品、含糖飲料,與脂肪肝有顯著相關。研究團隊進行實驗,發現每天1杯含糖飲、連續喝7週,肝臟脂肪生成量增加1倍,未來可能發展成為糖尿病或脂肪肝。降低脂肪肝風險的方法,只要每天少喝1杯含糖飲,可以降低20%的脂肪肝。
    2024/03/22 18:47
  • 驚喜現身!失聯3年「黑鳶紅K7」發報器掛胸前

    屏科大2021年繫放幼鳥「黑鳶紅K7」,替牠背部裝上發報器,方便日後追蹤,牠主要活動在新北貢寮、雙溪與福隆一帶,不過沒幾個月就失去訊號,時隔3年,在基隆海洋廣場再度現身,鳥友發現牠的發報器脫落,垂掛胸前,擔心影響覓食,還好牠狀態良好,研究團隊目前持續觀察,希望繩子自然脫落。
    2024/03/13 19:54
  • 模擬斷食15天 南加大發現人體脂肪減少更健康且「變年輕」

    美國南加州大學生物學家隆戈教授(Valter Longo)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模擬斷食」(Fasting Mimicking Diet,簡稱FMD)的飲食方式,不僅能夠延年益壽、還能使人在生理上變得更年輕。這種飲食方式主要包括,每天攝取約1000卡路里以下的熱量,食物主要由低脂食品、湯、能量飲料和補充劑組成。參與這項研究的對象,包括18至70歲的男性和女性,經過為期三個五天FMD飲食周期後,參與者的糖尿病風險因子明顯降低,包括較少的胰島素阻抗和血糖水平降低,生理年齡更出現平均降低2.5歲。
    2024/03/13 15:17
  • 隱眼盒變身建材.廚餘成包裝 澳廢物回收商機

    全球塑膠汙染嚴重,不論是升級再造,還是開發更永續的替代方案,近年來日益受到關注。澳洲推出「拋棄式隱形眼鏡」回收再利用計畫,把其中的塑膠、鋁再製成建築材料;另外,還有研究團隊,利用食物垃圾開發出永續的包裝材料。減塑勢在必行,不過並不是每一種塑膠都有回收的管道,澳洲在一項軟塑膠回收計畫停擺後,有民眾為避免垃圾進入掩埋場,自家倉庫堆滿收集了一年多的垃圾。
    2024/02/12 19:57
  • 「世紀之毒」戴奧辛少吃「這些東西」可避開! 清大團隊找到降解戴奧辛之祕

    被稱為「世紀之毒」的戴奧辛、多氯聯苯、DDT殺蟲劑,因為毒性高又難分解,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都造成長期危害,清華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黃國柱帶領的研究團隊,模擬大氣層的臭氧和紫外光分解反應,發現在室溫下可以將戴奧辛降解成無害的草酸,也為環境中有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帶來解方。
    2024/01/30 22:30
  • 不痛的乳癌篩檢!「驗指紋」取代乳房攝影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定期篩檢就能及早治療、降低死亡;英國有研究團隊,開發出分析指紋上的汗水蛋白質成分及含量,就能判斷出是否罹癌的技術;這種非侵入式的檢測,既不會痛,費用也更低,有望在未來取代傳統的乳房攝影。至於降低心因性猝死風險,現在也有新科技,一款心電圖成像背心,只要穿上五分鐘,就能繪製出詳細的心電圖。
    2024/01/04 19:54
  • 神秘宇宙射線「天照粒子」 1公克就能毀滅地球

    日本大阪公立大學等國際研究團隊宣布,成功觀測到宇宙照射到日本大阪公立大學等國際研究團隊宣布,成功觀測到宇宙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線「天照粒子」。此宇宙射線擁有極高能量,只要1公克就能毀滅地球。由於科學家從它照射的方向,未觀測到可能是發生來源的天體,推測這是一種未知的天體現象。
    2023/11/27 10:30
  • 強聖嬰來勢洶洶 專家示警:未來三個月全球熱浪、洪水加劇

    今年下半年的氣溫幾乎月月創新高,秋天了秋意也才一點點,台大天氣研究團隊執行長林得恩就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預告強聖嬰來勢洶洶,未來3個月全球部分地區的極端氣候事件會加劇,且可能會有重大影響。
    2023/11/23 15:22
  • 等了30年!石虎現蹤雲林山區 今年出現3次研究團隊樂歪

    日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偕同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做研究,在2019年於雲林縣林內鄉捕捉到「石虎」的蹤影,為睽違30年後出現,接著陸續在近4年內,皆還有石虎的蹤影,現在不只是苗栗、台中、南投等地區,雲林也成為串聯中南部的石虎棲息的希望。
    2023/11/01 17:47
  • 久坐易早逝!將「走路」變成日常習慣 上班族也能輕鬆運動

    在西方國家,成年人每天平均坐著度過九到十個小時,這樣的久坐生活方式增加了早逝的風險,並可能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包括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然而,一項新研究指出,每天只需22分鐘的中等至劇烈運動,就能「消除」因久坐而來的早逝風險。這項研究由挪威、瑞典和美國的大型健康研究團隊進行,研究對象包括近1.2萬名50歲以上的人。他們被追蹤了平均五年的時間,期間有805人去世。
    2023/10/29 10:56
  • 當心!醫療團隊花一年調查「這族群」癌症死亡率大增

    醫療研究團隊,花了一年時間,十萬多筆資料比對,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雖然罹患癌症機率低,但死亡率就非常的高,其中乳癌跟子宮頸癌的死亡率,比一般人多出了兩倍以上,醫師分析除了是這族群發現癌症的時間比較晚之外,沒有利用篩檢資源,也成了死亡率上升的關鍵。
    2023/10/25 23:13
  • 免手術!新深度腦部刺激可望治療失智症 

    治療失智症出現新曙光!英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叫作「時間干涉」的新技術,透過放置在頭皮上的電極產生磁場,不用動手術,就能刺激到大腦的深處;早期臨床試驗指出能增強記憶功能,有望為治療阿茲海默症做出貢獻。醫療不斷進步,診斷自閉症也有新工具即將問世,美國團隊開發出一款應用程式,能追蹤眼神和動作,加快疾病的診斷,讓孩童及早獲得治療資源。至於針對未知疾病的爆發,醫學界也有所防患,正在開發一支能對抗多種冠狀病毒的新疫苗。
    2023/10/23 20:00
  • 建築的涼感衣! 清大團隊師法銀蟻研發「超冷奈米纖維」

    全球暖化,使得氣溫就算到了秋冬之際,也不容易降溫。在這狀況下,人們對冷氣越來越依賴,衝擊能源,也影響環境。不過,近期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款陶瓷奈米纖維,覆蓋在建築物上,能迅速降溫超過十度!而靈感,來自於撒哈拉沙漠生存的銀蟻。
    2023/10/17 22:48
  • 長新冠患者「特定器官異常率」 英研究:比一般人高3倍

    英國醫學研究團隊透過核磁共振掃描(MRI)發現,患上「長新冠」的人在肺部、大腦及腎臟等多個「主要器官異常率」是一般人的三倍以上。研究顯示,這些長新冠患者可能在確診時造成了某些器官的損傷,使得後續症狀更加嚴重且難以康復。此研究進一步解釋了長新冠的發生原因,對於未來長新冠的治療有卓越貢獻。
    2023/10/08 10:00
  • 海委會攜手台美智庫 助友邦貝里斯對抗氣候變遷

    海委會攜手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等單位共組國際研究團隊,將透過1年期的研究,產出風險評估指標及報告,提供貝里斯政府作為施政參據,並向國際金融機構爭取氣候基金,以強化基礎建設。
    2023/10/07 17:00
  • 刻意減肥恐達不到預期成效 關鍵是「這件事」醫師曝「減脂秘訣」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團隊研究發現,60歲後刻意減肥的女性活到90歲的機率降低17%,沒有刻意減肥,體重數字卻減輕的女性活到90歲的機率,則不到50%,此研究指出,上了年紀的女性,發現自己沒有刻意減肥下,體重卻往下掉,可能是健康出問題。  
    2023/09/28 22:5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