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活春宮松山研一高雄荳荳冷藏吳申梅方便商品男大生立委
  • 搜尋:

    產業用 結果共99筆

  • 八里污水廠支援竹科? 經長:成本不比海淡廠低

    水情告急,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認為可從八里污水處理廠接替給產業用水。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說,需要拉相當長管線,估計建置期長,此外,成本也不會比海水淡化廠低。
    2021/03/08 17:01
  • 暫緩支援台南用水 高市府:高雄水情穩定

    高雄暫停送水至台南,讓水情引發關注。高雄市水利局長蔡長展今天說,雖然南部地區供水吃緊,但高雄每日可取143萬噸原水,加上4.5萬噸再生水,水情穩定,不影響民生及產業用水。
    2021/03/05 13:58
  • 台南首座再生水廠將完工 挹注南科產業用水

    台南地區水情吃緊,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視察即將完工的永康水資源回收中心及首座再生水廠時表示,規劃中幾座再生水廠將可挹注部分南科園區產業用水需求,但仍要努力開源節流。
    2021/03/04 15:53
  • 颱風不來水庫水位低 蘇:掌握水情做好管制及調度

    台灣56年以來首次豐水期沒有颱風襲台,面臨缺水危機。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說,現階段民生及產業用水,還沒有直接影響,但是枯水期就要來了,各單位仍需審慎應對;也請相關部會加強節約用水教育宣導。
    2020/10/08 13:24
  • 港媒:黎智英擬售工廈產業 標售4.9億

    據報導,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擬出售一個屬於工業用途的大廈產業,售價港幣1.33億元(新台幣4.9億元)。
    2020/08/12 15:49
  • 快訊/工業用鹽浸泡海鮮 黑心水產業者賣1年多

    台南市永康區一家水產行,1年多來涉嫌以低價的工業用鹽混合碳酸氫鈉、多磷酸鈉等添加物製成溶液後,用來泡製蝦仁、蛤蜊等海鮮,再賣給攤商、餐飲業者及傳統市場的消費者,被查獲送辦後,洪姓負責人被裁定20萬元交保。
    2020/07/22 13:09
  • 台南實施第一階段限水 黃偉哲籲節水不忘防疫

    台南地區的水情燈號今天轉為黃燈,開始實施第一階段限水措施。灌溉、民生、產業用水在5月底前尚供應無虞,台南市長黃偉哲呼籲民眾節約用水,但洗手等防疫措施不能馬虎。
    2020/05/07 12:26
  • 北市宣布短期紓困措施 可延期繳稅與用水減價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產業,行政院昨天拍板第二波紓困措施。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也宣布北市短期紓困措施,如企業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15%者可延期繳稅一年、營業用水全面減價15%等。
    2020/03/25 11:50
  • 工廠反映買不到產業用口罩 沈榮津:協助業者媒合

    經濟部徵用醫療用口罩投入防疫工作,民進黨立委黃秀芳指出,有些地方工廠向她反映,無法購得產業用口罩,影響勞工健康。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產業用口罩未被徵用,已經啟動溝通媒合平台,確保工廠都能購得足額口罩。
    2020/03/04 16:09
  • 因應台商回流 台糖釋出1040公頃用地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今天表示,為解決台商回台的產業用地問題,台糖日前盤點中南部土地,確定將有6處、共1040公頃可提供開發新工業區,未來將與經濟部聯合開發,土地只租不售。
    2019/07/16 17:00
  • 宏碁新品牌叫陣蘋果 搶攻專業用戶藍海市場

    電腦品牌廠宏碁今天在紐約發表新品牌ConceptD,直接與蘋果MacBook Pro15高階筆電比較,搶攻創作者及設計師等專業用戶,試圖樹立產業新標準,進入新的藍海市場。
    2019/04/12 15:25
  • 修飛機好爭氣! 年產值達605億元

    技術好、人力成本低,加上航空運輸業持續蓬勃發展,台灣產業用機械設備維修及安裝業受國際青睞,產值從2014年起逐年上揚,其中航空器維修在2018年產值高達605億元,年增13.16%,也讓該領域的人才培育顯得特別重要,若政府能再重視台灣自身的航材驗證,產值很可能會再向上攀升。
    2019/03/20 22:50
  • 因應產業用地需求 經部建議城鄉發展區域先儲備

    因應未來產業發展用地需求,經濟部發布產業用地白皮書,建議縣市政府將未來可能作為產業用地的區域劃入城鄉發展用地,減少土地變更的繁瑣程序。
    2019/02/18 16:33
  • 沈榮津12日將會工商界代表 強調供電無虞

    經濟部年前宣布能源政策檢討結果,拍板核電廠不延役、核四不重啟,外界關心是否影響產業用電,經濟部長沈榮津今天重申供電無虞,並表示明天將會與工商企業界代表討論此問題。
    2019/02/11 12:18
  • 水費凍漲解禁!? 法案早過關 耗水費卻沒開徵

    台灣水費23年來都凍漲,水費更是世界第三低,但隨著台灣水庫老化,維護成本逐漸升高,面對這樣的壓力,其實立院早就通過水利法修正案,授權水利署針對工業用水大戶開徵耗水費,但卻遲遲不敢開徵,因為費用提高後,可能影響整個產業,甚至會造成物價上漲,也讓政策上路持續緩步。
    2019/01/10 22:58
  • 水庫淤泥再利用 文創陶器注入新生命

    石門水庫每年都會產生342萬立方公尺的入砂量,自然形成的淤泥相當驚人,不但造成水庫壽命減少,淤泥也必須花許多經費處理,不過淤泥的特性跟陶土很像,位在鶯歌的業者,把淤泥燒成文創陶瓷,不過要進一步去化大量的淤泥,就必須變成產業用料,但目前淤泥有機質太多,很難投入產業應用。
    2018/12/09 22:14
  • 韓國瑜招商引資!缺水、缺電、缺人 仍仰賴中央政策

    不少專家警告,在中美貿易戰衝擊下,明年全球景氣變差、台灣勢必受影響,因此吸引台商投資、提振產業動能,成了當務之急。雖然經濟部宣稱,已經有超過65家台商透露返鄉意願,不過未必符合國內獎勵投資的條件,實際投資金額還有待觀察。而以最受關注的高雄市來看,專家認為,高雄必須先有效釋出工業用地,另外缺水、缺電的問題則仰賴中央政策,韓國瑜想拚經濟,中長期的挑戰相當大。
    2018/12/08 00:14
  • 挺台商回台購地設廠! 一銀融資成數最高8成

    第一金控旗下第一銀行宣布,協助台商回台購地設廠,只要是有意將產能移回國內工業區、產業園區或政府核可工業用地,向一銀融資期限最長20年、成數最高8成。
    2018/12/06 10:01
  • 中美貿易戰僵持 缺地、缺人台灣掀起回流大戰

    中美貿易戰持續影響之下,有不少台商開始打算回流,但以北部狀況來說,台北早就飽和,新北市因為走向都市化,工業用地大量變更,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但如果要去其他沿海工業區,建廠成本高還得面臨人才招募不易等問題,形成缺人缺地的窘境,專家分析,台灣應該慎選產業回流,其餘應整合力道配合外交政策投資發展。
    2018/11/10 00:03
  • 百年東芝發表「五年重整計畫」  大刀闊斧

    日本百年企業東芝,昨天(8日)發表了全新的經營計畫,表明全力進行重整的決心,除了將出售有問題的資產,更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大砍7000名人力,未來則會把投資焦點放在,可再生能源、電池事業、產業用半導體領域的研發,消息一出,激勵東芝股價大漲超過12%,逼近兩年來新高!
    2018/11/09 19:58
  • 極端氣候灌溉學

    豐年社由林書帆、林慧貞、何嘉浩、謝佩穎、邱柏綱、康椒媛報導的「極端氣候灌溉學」報導獲選為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平面類優等獎。「極端氣候灌溉學」描述一滴水的價值該如何衡量?《財星》雜誌在2000年5月的全球水利產業特刊中就已預言:「水資源在21世紀的地位相當於石油,將決定一個國家的財富。」從這個角度來說,每年降雨量達世界平均2.5倍,卻名列全球缺水國第19名的臺灣,可說是「水資源的過路財神」,如何把水留住成了當務之急。若依各產業類別國內生產毛額(GDP)估算,每噸農業用水的產值遠低於工業,但水田除了生產糧食,也具有補注地下水、提供生物棲地等功能,更是重要的文化景觀。報導提出精準灌溉,從硬體的設置到作物整合,以及利用建設水文自動測報系統等方式,完整提出如何善用珍貴的水資源的全面性報導。
    2018/10/30 12:44
  • 為回流台商尋地 工業局公告344筆閒置土地

    為加速產業用地活化,工業局公告轄管62處工業區、共344筆閒置土地,並於公告日起進行2年輔導期,輔導閒置土地持有人設廠或釋出土地媒合使用,以滿足台商返台設廠用地需求。
    2018/09/28 13:49
  • 鮭魚返鄉!大陸成本增 台商回流設廠

    大陸近年人事成本上漲,加上環保意識抬頭,台商成本大增,不少人乾脆返鄉投資,也帶動北台灣工業用地價格狂飆,桃園科技工業園區漲幅4成最多,新設立的二期更是供不應求,而在新北產業園區,工業地最貴的每坪甚至上看120萬元,還是天天都有成交案。
    2018/09/20 14:13
  • 前瞻開發在地產業園區 3年釋地逾500公頃

    經濟部依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已完成四階段審查,核定補助115案、經費共新台幣135億元,將在2020年底前活化146公頃閒置產業用地,並新增396公頃用地。
    2018/09/03 14:16
  • 國外廢塑料大量侵台? 產業用供不應求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大陸去年拒收24大類廢棄物後,從歐美產出的塑膠垃圾,有很多都轉進了東南亞和台灣,外界擔心這些外來的塑膠垃圾難道是運來台灣傾倒焚燒嗎?但專家解釋,這些塑膠廢料其實大有用途,因為愈來愈多國際大廠都會在產品中添加回收料,廢塑料再製的需求龐大,加上台灣加工技術領先亞洲各國,因此廢塑料進口量才會暴增。
    2018/06/29 23:4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