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食腦蟲嘉義小吃地震統一發票中獎號碼統一超物質張學雷分手房仲蜜臀
  • 搜尋:

    王薏絜 結果共1,885筆

  • 你的警覺性雷達開了嗎?無症狀感染者也能找出 是因為

    從2月中白牌車司機案19確診開始,台灣出現越來越多沒有旅遊史、感染源不明的病例,新冠肺炎難纏在還有無症狀感染者,要怎麼防堵社區傳播,「警覺性」是很重要的點,來看以下這則報導。
    2020/04/13 22:52
  • 是不是到了該宣布全國戴口罩的時機? 台大醫這麼說

    美國CDC之前一直宣稱戴口罩效果有限,在4月初,政策急轉彎,呼籲民眾外出可以戴口罩,台大感染科醫生認為美國之前有迷思,雖然戴了也不能保證百分百防護,但可以降低感染風險,人傳人的比例就會降很多;而醫生也認為,台灣也到了可以宣布要大家都戴口罩外出的時候了!
    2020/04/08 21:37
  • 病毒擊垮歐美所謂先進國家的標籤? 後新冠世界是如何?

    新型冠狀病毒延燒全球,就被人形容連兩次世界大戰,影響的地理範圍都沒有這麼廣泛,被稱為是無煙硝的戰爭,這次疫情重創很多先進國家,後新冠世界會是如何,來看這則分析報導。
    2020/04/07 22:49
  • 病毒對年輕人較沒危脅性?「這個」反應過激如七傷拳傷己

    台灣確診案例越來越多,解除隔離出院的比例卻不高,因為台灣嚴格規定三次採檢陰性才能解除隔離,還有因為病毒實在難搞,確診個案中,有人最短8天痊癒,有人長達53天,而新冠病毒要靠人體免疫力打敗,但當免疫力反應過激時,也會傷到人體,所以不是年輕人就沒有危險。
    2020/04/06 22:41
  • 你討厭前胸貼後背的排隊嗎? 「社交距離」規範就是?

    新型冠狀病毒造成全世界大流行,有些國家祭出鎖國、封城、禁足、停課等等措施,留學生的課業就可能被影響,得直接回國,改成用網路上課的方式。而隨著清明連假到來,人潮聚集機會增加,指揮中心也趕緊訂出社交距離指引,室內要保持1.5公尺,室外是1公尺的距離。
    2020/03/31 23:05
  • 台北市可能封城嗎?台大公衛學院推估得守住這個數值防線

    全世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淪陷,有些國家祭出封城、封鎖邊界等措施,台大公衛學院之前就提出用R0值來推估,要守住1.7%的這個防線,否則要封鎖的面積,就差不多台北市的大小,而一旦面臨封城,那很多產業恐怕都得用線上辦公這個方法來應對。
    2020/03/30 22:56
  • 三大飯店集團砸上億元補貼員工旅遊 刺激消費救台灣經濟

    台灣現在確診個案大部分都是境外移入,少部分是本土病例,這當中有6例是到現在都還沒有釐清感染源的,這會不會成為未爆彈,感染科醫生認為要看有沒有大幅度增加趨勢才能確認。而各界專家學者評估,新冠肺炎比SARS難對付,是長期抗戰,這對經濟的衝擊會相當劇烈,三大飯店集團破天荒合作,發上億旅遊基金給員工,刺激消費!
    2020/03/27 22:51
  • 全台灣4萬多人居家檢疫中 人數可觀的是「這些縣市」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越來越嚴峻,不少人希望台灣能開放普篩或是自費篩檢,不過指揮官陳時中目前仍未鬆口,怕造成偽陰性個案增加,反而不利防疫,不過台大感染科醫生黃立民認為,擴大篩檢有助於找到更多的病人;而現在全台灣有4萬多人在居家檢疫中,也讓第一線的村里長忙翻,全天standby。
    2020/03/26 22:44
  • 居家檢疫別亂跑 台灣離全境擴散一線之隔 倒數這些時間

    最近激增的境外移入個案,讓台灣確診數快速突破兩百,這波歐洲回台潮,就有醫生形容台灣進入關鍵28天,離全境擴散是一線之隔,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規定,而第一線的醫護也因為增加的病患更加辛苦,而為了嚴防院內感染,台北榮總甚至連病人繳費的現金,都以檢體的規格來對待把關。
    2020/03/25 23:22
  • 77%上班族為疫情焦慮 而加重焦慮前幾名是「這些人」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許多專家都說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像是有些企業已經開始做超前部署,也就是規劃員工異地辦公、分組上班等等,降低有一人確診,全公司停擺的風險。而研發疫苗各國都在搶快,台灣最快在年底啟動人體臨床試驗。
    2020/03/24 22:54
  • 疫情升溫嚴防院內感染影響醫療量能但「這類」民眾不配合

    世界衛生組織之前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在特定條件下,在空氣中存活一段較長的時間,也讓外界憂心是否會有空氣傳播,台灣感染科醫師則認為,目前沒有這個證據;而現在疫情升溫,醫院把關也越來越嚴格,可是常會遇到不理性民眾,讓第一線醫護很心寒。
    2020/03/23 22:41
  • 你的歲月靜好是靠很多人獨家專訪抗SARS第一線醫生們

    台灣不是WHO的成員,當年SARS的血淚回憶,留存在很多人心中,這回新冠肺炎疫情,台灣嚴謹到位的防守,其實是17年來,疾管署和醫院不斷演練的結果,不敢鬆懈,歷經藍綠政府,疾管署的專業人員一脈相傳,TVBS獨家專訪當年抗煞第一線的醫生們,回顧這一段血淚史怎麼累積成現在的經驗值!
    2020/03/20 23:21
  • 陳時中和指揮中心可能累垮 衛促會:快建「這個」防疫網

    新冠肺炎疫情,在未來14天進入險峻期,可能爆發社區大感染,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就呼籲,趕快建立社區防疫網,否則單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他們會累垮,也容易有破口;而觀察這次病毒,對長輩和有慢性病的人有很高的風險,現在英國還傳出有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感染,也讓大家擔心是否有母嬰垂直感染的可能性。
    2020/03/19 22:53
  • 全球「新鎖國時代」 學者:和病毒兩年長期抗戰準備

    全世界各國進入新鎖國時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宣布,台灣19日開始,非本國籍人限制入境,封關真的是不得已,因為疫情已經全球延燒,公衛專家研判明年才會有疫苗,和新型冠狀病毒的長期抗戰,至少要做兩年的準備。
    2020/03/18 22:43
  • 台灣目前防疫做得好 不是自嗨!揭密「這幾點」原因

    台灣在第一階段的防疫做得不錯,公衛專家認為歷經SARS的血淚,全民防疫意識很強,還有完備的傳染病防治法,而有學者用數據分析,台灣和各國比較,感染率低的嚇人,成績絕非自誇,來看以下這則分析報導。
    2020/03/17 22:48
  • 武漢方艙醫院全「休艙」 大陸治癒率高於港台的數字背後

    中國大陸武漢的14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這邊是收治新冠肺炎的輕症患者,有人就提出分析,為何他們的治癒率高於台灣和香港,而英國大爆發後採用佛系防疫,有用嗎,來看以下這則分析報導。
    2020/03/16 22:50
  • 病毒來源可能在別處?冠狀病毒之父賴明詔:來自中國大陸

    新型冠狀病毒比17年前的SARS要難對付,適應人體適應的很成功,冠狀病毒之父,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就說,這個病毒很可能會像流感,每年都回來!
    2020/03/13 22:45
  • WHO宣布全球大流行 被批太晚了疫情恐延燒年底大爆發

    WHO終於宣布新冠肺炎進入全球大流行,現在疫情延燒各國,很多人都迫切想知道疫情何時能結束,不過不少專家學者都認為,夏季疫情結束太樂觀,決戰點恐怕是今年年底的冬天!
    2020/03/12 22:49
  • 接下來出國要小心!楊志良預告「這國」新冠肺炎恐大爆發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說台灣守住第一波,現在要嚴防第二波,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就評估,接下來會大爆發的就是美國。
    2020/03/11 23:03
  • 家長看過來!孩童感染新冠肺炎 症狀恐不同成人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目前確診個案中兒童病例少,不過根據中國大陸最新報告,兒童症狀可能跟成人不同,比較不是在呼吸道症狀,反而是嘔吐腹瀉等等,也因此得特別注意,別錯認為一般腸胃疾病。
    2020/03/10 22:48
  • 北部院內感染 案34傳7人 醫院這些地方可能有病毒

    台灣已經出現院內感染的情況,目前仍在調查感染源,有沒有可能像17年前和平封院一般,不少專家都說不需要走到這一步,只要各院提前做好部署,像是前和平醫院急診科主任張裕泰就以SARS經驗提醒,有些病人的服藥史要注意,像是吃止痛藥的人,可能會有抑制發燒的表現,就必須小心謹慎!
    2020/03/09 22:41
  • 新冠病毒超難搞!台現「陰轉陽」首例怎麼採檢揪出大魔王

    台灣第40例確診個案,鑽石公主號的旅客,原本在日本住院治療,二採陰性後才出院,沒想到回台後又採檢3次後才確診陽性,是否為陰轉陽,現在都還很難說,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很難搞,而採檢的很多因素也會影響結果,來看以下這則分析報導。
    2020/03/06 22:47
  • 防疫警戒!大量人口從疫區回來 台大醫:「就在這時」

    台灣防疫到目前為止防守的還不錯,但專家們也紛紛示警,當年抗SARS的和平醫院急診科主任張裕泰就直說,現在已是社區傳播的進行式,只是還沒浮上檯面,而台大感染科醫生黃立民則是說,另一波疫情的高峰就是清明節!
    2020/03/04 22:50
  • 前和平醫院急診主任張裕泰:封院是沒人性的 交叉感染

    無症狀感染者是這一次防疫最棘手的問題,台灣出現某醫院院內感染後,各醫院感控紛紛拉到高規格,TVBS帶您直擊醫院的隔離區動線怎麼設計,獨家專訪當年抗SARS的和平醫院急診主任張裕泰,回顧當年的斑斑血淚。
    2020/03/03 22:53
  • 病毒量戶外比室內低? 台大感染科醫:重點在「這件事」

    大甲媽祖遶境從說會如期舉辦,到突然喊暫停,就是以防疫優先為考量,也因為不少宗教活動喊卡,讓大家注意到大型活動停辦的標準到底怎麼訂定,公衛和宗教學者都喊話中央,要訂出一致標準,不能只注意宗教活動,而感染科醫生提醒,不管是室內還是戶外,要注意的是人與人的距離。
    2020/03/02 23:0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