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激戰閩南語民眾黨郭智輝台海保險物價上漲喝酒女大生國民黨
  • 搜尋:

    結果共281筆

  • 扁控收共黨錢? 李登輝:看情況提告

    李前總統下午悠閒看畫展,他還笑問記者怎麼都來採訪他,沒去「法院」喔?這話顯示李登輝似乎也很關注扁案司法發展;被問到扁指控他收共產黨錢,李前總統說,隨便他亂講,懶得管!只是李登輝很憂心馬總統要簽兩岸ECFA,卻不效法美國總統歐巴馬親自到國會說明。李前總統說,中國大陸經濟自顧不暇,馬總統還寄望對岸,真是「憨人喔」!
    2009/03/04 15:25
  • 【一步一腳印】兩輪大世界 竹科OL力推單車上班

    每個星期三,早上7點半,不論天氣如何,也不需要特別集合,在新竹清大校門口,就會出現這一支單車隊伍。 像今天這個寒流來襲的早晨,將近20輛的腳踏車,從公路車、折疊車、一般通勤車,都已經在這裡整裝待發,目的地就在大約20分鐘車程外的新竹科學園區。竹科單車人謝倩瑩(LuLu):「先在這邊集合。」 催著大夥出發的,是十幾個大男人隊伍裡極少數的女性之一,穿著一身橘黃色鮮艷車衣的謝倩瑩,還配上同色系護目鏡,竹科人都管她叫LuLu。 LuLu在10多萬人口的竹科,名氣響亮,和她在一家高科技公司的人力資源工作,沒多大關係,而是因為她背包上那塊A4大小的布條,上面寫著「單車上班」這幾個醒目的大字。 謝倩瑩:「都被人家笑啊,然後很多人都問我,妳背那個要做什麼?我說沒有啊,就單車上班啊,就順便告訴他說,你也可以來單車上班啊,然後他們就會覺得很好笑,就說你一個人就背那個布條在路上走來走去這樣子,可是我覺得到現在已經1年多了,很多人看到我都會說單車上班喔,Lulu來了,他們就會知道,其實那些人我不認識,可是他們就會知道有這樣的活動。」 LuLu希望號召大家一起,響應單車上班這個健康環保的信念,一開始怕沒錢沒人支持,所以就用最節省又不失醒目的方法,自製布條掛在身上,走到哪帶到哪。 如今這已經是LuLu推廣單車上班,用腳來愛台灣的第二個年頭了。每個星期三,車隊跟著領頭的LuLu騎進清大校園,這是往竹科上班的一條捷徑,車隊裡全都是竹科的上班族,從工程師到高階主管,紛紛來自不同公司,每週一天,他們把套裝和工作服都先留在了公司,做輕裝簡從的追風打扮,跟著LuLu一起踩上單車。 這時候,校園鐘聲才剛響起,一列往竹科前進的單車隊伍,正朝氣滿滿地穿過還沒有學生上課的校園,一個轉彎後,騎在最前面的LuLu,向隊友發出警告。謝倩瑩:「喔,上坡的來了,上坡,試一下上坡。」 第一個小上坡,單車隊跟著LuLu,全數順利通過。謝倩瑩:「開始又要上坡了,這邊還有一大段上坡。」 到了下一個大上坡,今天騎小摺出門的LuLu進度開始慢了,明顯被拋到隊伍的後頭。謝倩瑩:「哇賽,這個…。」隊友:「加油喔!加油喔!」謝倩瑩:「這個我騎不上去了耶。」 倒是車隊裡,除了LuLu之外的另一位女隊友,輕鬆愜意地踩上了斜坡,當初,她也是少數被LuLu說服騎車上班的女性。 今天隊伍裡,還多了一位被包圍在大人中的小小見習生,穿著粉紅色車衣的小女孩,正在放寒假,在竹科工作的爸爸笑說,要及早帶她出來練車,這樣竹科單車女隊長,才能後繼有人,把LuLu那份呼喚大家的熱情,或者看在有些人眼裡那叫做傻勁,傳遞下去。 謝倩瑩:「其實我覺得,那個整個心路歷程是這樣,剛開始我也覺得,我怎麼那麼雞婆,我幹嘛要去叫人家來騎單車,可是我覺得,我覺得這個過程,應該是讓我享受到很多,應該是這樣講,譬如說在6年前,我騎山路,路上沒有人,可能只有我們一個,一兩個這種騎腳踏車的,可是呢,路上的這些人,他們開車的看到我,他們都會給我鼓勵說,哇,小姐妳好厲害,加油,妳要不要吃東西,我說不要,好累、好喘,好好好,我在上面等妳,我請妳吃豆乾。」 就是這麼簡單的相遇,兩個滾動的車輪,讓LuLu發現,原來這也是拉近人我之間的一座橋。謝倩瑩:「那我覺得最好玩的,就是在路上遇到的話,大家會互相寒喧一下,然後互相打招呼,我覺得,這個是最好的一面,另外我在想,很多那種騎機車的,他看到我們,也會說原來可以騎單車上班。」
    2009/02/15 22:33
  • 搶「錢母」喔 阿嬤不識美金看傻

    不景氣,人人都希望能發財賺大錢,不少廟宇過年這段期間,都會送「發財金」給民眾。宜蘭礁溪一間廟,就準備1200個裝有1元美金的「錢母」發財金,分送給信眾,廟方人員還打著「搶救歐巴馬」,美國經濟變好,台灣就會跟著好的口號,不少阿公、阿嬤來搶,看到美金還不知道這是啥。
    2009/02/07 13:35
  • 主播食間/ 夜貓族好去處 張珮珊大啖超彈牙米苔目

    主播「食」間,我是珮珊,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台北市中山區最有名的米苔目,很多人第一句話都會講,米苔目都是吃冰的啊,可是呢,我要告訴大家,熬成湯熱熱的吃,好吃到會上癮的米苔目,來店裡的每一個客人,通通都會點上一碗,現在就讓我們掌聲鼓勵,歡迎今天的主角出場。 來了來了,ㄟ,主角不是這位,女主角(老闆娘),而是她手上的米苔目啦,到底有多好吃,值得鄭重推薦,我們先坐下來,再來介紹吧。 主播張珮珊:「大家看到這米苔目,柔柔亮亮、閃閃動人,白白胖胖的,而且有透明的光澤,看起來就好Q喔,問一下老闆,聽說你們的米苔目,要5種原料,而且有一定的黃金比例,才可以做成?」老闆娘:「沒錯,對。」 主播張珮珊:「哪5種?」老闆娘:「我們有玉米粉、番薯粉、綠豆粉,然後有一定的比例,黃金比例去調製而成。」 ㄟ,5種,你怎麼只講了3種,其他兩種是秘方,不能透露啊! 主播張珮珊:「這個湯頭呢,一開始喝下去會覺得,非常的清淡,但是呢,在你嘴巴裡頭大骨熬了,好幾個小時的濃郁,就會慢慢的散開來,其實呢,我本來是不喜歡麵食的,總覺得說,麵條是越吃越多,可是每次來這邊,這一整碗吃完我還要加湯呢。」 吃米苔目,一定要配點小菜,要配什麼呢,大家常常回答兩個字,「隨便」啦!好啦,就是怕你無從選擇,所以老闆在店裡頭設計了「年度排行榜」,所有的名菜都在這上面,排行榜第一名是紅燒大腸喔,每個客人必點的,到底有多好吃?我們聽聽客人的評價。 顧客:「滷得夠味,硬度軟度都剛好,這整條街都已經吃爛了,就這邊最好吃。」顧客:「因為外面都是下清水去燙,它的有滷過,所以口感很好,不會讓你咬不動的感覺,就是很滑順、很軟。」 排行榜上的第二名,就是我們現在這一道沙拉魚卵。主播張珮珊:「來講一下,這是什麼魚的魚卵作成的?」老闆娘:「這是吻仔魚,吻仔魚的魚蛋,選用上好的吻仔魚。」 主播張珮珊:「但是很費工?」老闆娘:「是啊,這真的很費工,像魚蛋進來的話,進貨的話就要先蒸,蒸1個小時,然後蒸好之後再下去炸,炸到金黃色,金黃酥脆的感覺,然後我們在切的時候,用新鮮的高麗菜,高麗菜絲然後搭配著魚卵,再搭配著沙拉,那吃起來的口感是絕佳。」 主播張珮珊:「入口滿紮實,可是味道還滿重的,會很腥嗎?魚蛋的腥味?」顧客:「不會不會,不會不會。」主播張珮珊:「怕不怕年輕人吃這樣,膽固醇比較高?」顧客:「多運動就好了。」 小小的一家店,客人川流不息,而且得動員全家人來經營,紅燒大腸是爸爸的強項,一鍋鍋的滷汁得親自調製,媽媽、姐姐負責鎮店之寶米苔目,從再來米的選擇到湯頭,都靠母女兩把關,一天少說也要賣掉300斤,而弟弟呢,負責採購、批發,當日最新鮮的漁獲。 老闆娘:「妳先試一口,試一口原味看看。」主播張珮珊:「這樣就可以知道新不新鮮,是吧?」老闆娘:「對。」
    2009/01/27 20:56
  • 主播食間/ 湖濱家常快炒 方念華難忘的滋味

    在台灣,很多人心中都有那麼一個屬於他自己的街頭巷尾的快炒店,它代表的是一個最熟悉、最不拘束的味道,當你問他,想去哪裡吃的時候,選擇的通常就是這種,從小吃到大,而且滋味念念不忘的地方,今天我們要帶您來的這個地方,就是這個屬於很多人,很多社區居民的餐館。 主播方念華:「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是,你們這個上菜的速度,你大概要求,我們簡單的講一下,我們剛剛看到炒青菜,大概要多快上?那如果說,像螃蟹粉絲堡啊或油條青蚵,這種有像酒席菜的,從客人訂,然後到你們炒出來要多快?你怎麼訓練的?」 餐館老闆王文志:「如果是酒席菜的話,酒席菜的話,我們一般就是說看客人上桌的那個一次兩道菜,或者三道菜上去,那如果像快炒類的話,青菜的話要30秒以內就先出去。」 主播方念華:「30秒啊!」餐館老闆王文志:「對,因為這個快火要青脆,所以那如果小吃的話,客人一坐上去的話,我們5分鐘以內,菜就要給客人吃到了,螃蟹粉絲煲的話,這個螃蟹我都是我本身喔親自去,基隆那邊買的,買回來的,然後真的都是用紅蟳。」 主播方念華:「所以,你到現在還是自己去挑?」餐館老闆王文志:「對,都自己挑後,都走比較實在一點的,用給客人吃這樣。」 主播方念華:「大部分都會點你們的那個,油條鮮蚵這個菜,大概有十年了吧,在你們餐館十幾年了。」餐館老闆王文志:「對。」 主播方念華:「那你這個鮮蚵選的時候,也是你很講究的?」餐館老闆王文志:「對,這個固定在一攤買。」 主播方念華:「固定一攤喔?」餐館老闆王文志:「對,固定一攤,而且這一攤是從東石那裡上來的,固定他的,十幾年、二十年,都是固定用他的,所以,從頭到到尾,它的品質都是這樣,我就是,用這樣給客人吃。」 主播方念華:「對他很鍾情就對了,你讓我想起來,就是說,我過年前訪問劉兆玄院長,如何可以養活很多人,我覺得,你這個餐館,也是產業鏈很長。」餐館老闆王文志:「對啊。」 主播方念華:「賣你材料的都幾十年?」餐館老闆王文志:「對啊,要養很多,我自己跟我兩個兄弟、師傅啊,還有我妹妹、妹婿。」 主播方念華:「這個口感,是很特別,油條那麼脆,然後青蚵那麼棉,這個菜到底他是算哪一個菜系的菜?」餐館老闆王文志:「他這個菜,照理來講,應該是我們海鮮的菜,因為他本身,蚵仔就是屬於海鮮。」
    2009/01/27 20:25
  • 【一步一腳印】校長種的有機菜 為孩子開拓人生機會

    自己搬菜上車,還要開將近1小時的車下山,黃美玲要送的,就是這幾棵菜。 農莊主人黃美玲:「這個芥菜,這個青江啦,這個也是芥菜。」書店工作人員:「喔,好好好。」黃美玲:「這個都可以生吃的。」書店工作人員:「對啊,很多人在問,剛剛早上還有人在問。」 親手種菜、親自送到,也親自包裝,黃美玲仔細照顧她的有機蔬菜,因為種在水源保護區的烏來山上,不灑農藥,菜有小小的蟲咬痕跡,擺在台北東區的書店內,青菜不時髦不犀利,卻很特別。 黃美玲:「我們這個包裝紙,是100%可以分解的那種包裝袋,是用那種白玉米去研製去提煉的。」 每天只送最新鮮的一箱菜,黃美玲很關心消費者的反應,不過山上還有別人,等著她回去關心。 福山國小,小學加幼稚園40個孩子,黃美玲全認識,不久前她還是福山國小的校長,申請提前退休,留在山上種有機菜,也還是為了山上的孩子。福山國小學童:「好臭,這個味道。」黃美玲:「牛奶,怎麼會?香香的味道,你看很香,不會臭啦!好啦,我手不伸出來,過來過來。」 不過孩子們現在都躲著她,因為她的手套有牛奶味,擺了一年的牛奶味。記者:「放了多久發酵?」黃美玲:「我們起碼都1年以上的。」 台大園藝系教授,幫她調配蔬菜生長酵素,牛奶廠商免費提供鮮奶,朋友、志工都來幫忙,因為知道黃美玲不只想養蔬菜,還要養小孩。黃美玲:「這裡是10公升(牛奶)嘛,我要用1公升酵母菌放進來,然後還要加台糖的黑糖,可以加速它的發酵。」 賣了菜、賺了錢,要幫助山上的孩子存教育基金,用牛奶澆菜倒不是菜特別嬌,只是希望 讓不噴農藥的菜,多點抵抗力,長得比較好;黃美玲的有機菜,是喝「特調優酪乳」長大的,小朋友嫌臭,黃美玲卻連連說好香。 黃美玲:「這個這個就可以了。」記者:「聞一下味道?」黃美玲:「就發現它是有那種氣泡出來的,我們擺那麼久,味道還是蠻好的。」 黃美玲:「我本來是受到家裡很大的阻止啊,說退休就留在家裡好好休息了,帶帶…,我說有孫子了嘛,含飴弄孫這樣日子不是很好很輕鬆嗎?為什麼要這麼很辛苦的,跑那麼遠的地方去,而且還住下來不能回家。」 民國72年,黃美玲第一次來這裡,在福山國小從老師做到主任,5年裡調養好了身心,也對這裡有了感情,10多年後她考上校長,再回福山,這裡依然是好山好水,孩子卻一樣缺乏照顧,居民一樣窮困,酗酒比率很高,因為家貧,孩子們多半只讀完國中。 黃美玲:「那我想說這樣下去,對後代是不太理想的,我希望他們有機會去升學,去讀高中、去讀大學,那需要這個很大的一個經濟來源支援嘛,所以我就想,欸,要讓孩子去讀書,就必須先改善家庭的經濟。」 就像鮮奶不能直接灑在菜上,孩子們繼續升學的錢,如果是現鈔直接給,對村民和孩子們也不見得好,黃美玲知道凡事要有方法。 黃美玲:「鮮奶不能直接灑在菜的根部或葉,會影響菜的這種(生長),(牛奶)經過發酵才能夠吸收,沒有發酵對它(菜)沒什麼(幫助),而且容易引那個那種蠅,那些蠅類的東西來,對菜不好。」 牛奶要用滴管慢慢滴入土裡,教育經費要透過父母們的努力,慢慢賺來累積,黃美玲想讓福山村有自己的產業,村民們不用再外出打零工,有穩定收入,也可以多照顧孩子。黃美玲:「放進這個管子,它就順著這個管子就滴出來。」 拿粉筆的手,現在戴上手套,改摸泥土與水管,摸清楚灌溉的方法,還要搞清楚土地荒蕪的原因;原來,村民們對銷售不在行,過去好幾次有人委託他們種植作物,收成時卻沒來收購。 黃美玲:「就沒有收入啊,就停下來沒有種,有一次說請他們種紅肉李,種了很多,現在還有一些,紅肉李到6、7月的時候,也見不到有人幫他銷售,所以他們現在也都有點怕,我們平地人來叫他們種什麼,都沒有幫他們賣的話,也是白種了。」 黃美玲:「王太太辛苦了,休息呀,請她也過來,她是我們村裡最會種菜的,比我還強的。」福山村民王太太:「種杉木。」黃美玲:「種杉木。」王太太:「後來杉木長大,改種香菇啦!」黃美玲:「喔,也種一陣子香菇,這裡的香菇真的是香菇,很香很好吃。」王太太:「後來沒有香菇的話,就去外面找工作了,剩老的在山上,年輕的都出去做事了。」
    2008/11/17 15:35
  • 【放學去哪裡?】牧師的飛炫屋 劍道課教堅強

    這家網咖位子不多,先搶先贏,子亮卡位成功,哥哥韋霆陪玩,到哪裡都要拖著3個弟妹,韋霆的暑假過得很忙,因為爸媽也都很忙,為了省點事少洗頭,哥哥把弟弟剃成小光頭。花蓮學童:「啊,就輕輕一碰就這樣了。」花蓮學童:「你輕一點啦,衝那麼快你要死了。」花蓮學童:「喔你酒駕喔。」花蓮學童:「他酒駕,他喝酒上路。」花蓮學童:「喔,出車禍。」 還好有這家網咖,林韋霆可以帶弟妹來,沒等到電腦,也可以看書寫功課,冷氣免費,網路也免費,就是規定多了點,一次只能玩1小時,然後不能看不該看的東西,而且網咖老闆,這位阿伯還會常來「巡堂」,指指點點,筱萱自己家裡也有電腦,但還是喜歡來這裡。 爸媽永遠很忙,經常不在,這裡有朋友,老闆雖然有點囉唆,對孩子們卻很大方,天氣好時,還開車帶大家去打球。牧師陳在惠:「會不會殺球啊?」學童:「我會啊。」陳在惠:「哎喲。」學童:「界外。」陳在惠:「排好嘛。」 跟網咖老闆打球,一切要照規則來,可以消耗掉弟弟妹妹一點力氣,也讓林韋霆覺得比較輕鬆。陳在惠:「好,預備,加油了,哇,過來,啊。」學童:「界外。」在惠:「出界了啦,出界了啦。」 即使孩子常打界外球,網咖老闆還是陪玩得很High,為了拉攏這群忠實顧客,這位阿伯下過重本,半夜去網咖考察。陳在惠:「去買時間,去那邊玩,然後那些玩具,我都不會玩,這是什麼款的遊戲喔,那麼好玩,小孩子那麼投入,哇,打得很入迷,吱吱叫。」記者:「你有問他們嗎?」陳在惠:「有啊,我說,這有什麼好玩的,發現這些孩子為什麼那麼晚不回家,家裡沒人嘛,哪回家幹嘛。」 這位阿伯還決定,他開的網咖得免費,因為他發現孩子們沒錢去網咖時,會到花蓮海濱找情侶們抽戀愛稅。陳在惠:「只要有情侶來,他們就在旁邊裝瘋賣傻,然後就拿個1百元,他們就又鳥獸散,又跑去網咖。」 網咖阿伯不希望孩子半夜在外晃蕩,他的網咖打烊時,還會送顧客回家。陳在惠:「說10點下班,都拖到12點,有時候我們下班了,小孩子要送回家裡,那個時候父母都還沒有回來,甚至於到12點都送到家門口了,門還關著。」 爸媽要為生計煩惱,家裡常常沒有大人也沒有晚餐,來跟著這個網咖阿伯,還有人教籃球、請吃冰,網咖阿伯叫做陳在惠,愛妻因為慢性疾病,住在台北的家,2個孩子剛度過青春期,他自己則做完肝癌手術,應該要養病的人,卻回到家鄉花蓮,來開這種要陪玩、很累人的安親班,因為陳在惠還有正職,他是個牧師。 有一頓熱飯,對孩子們來說,也是心情上的小小安慰,簡單的菜餚,也有孩子幫忙準備。記者:「爸媽有教你做簡單的菜嗎?」花蓮學童黃郁雯:「我都自己摸索。」記者:「第一次自己做菜什麼時候。」黃郁雯:「國中吧。」記者:「那時候為什麼忽然想要下廚?」黃郁雯:「就媽媽上班很忙啊,然後家裡就只有我跟妹妹在家而已。」記者:「暑假的時候爸媽有沒有時間,陪妳、照顧妳?」花蓮學童林奐婷:「比較忙,又單親。」 2個大女孩來到這裡已經好幾年,從放學來「被安親」,到現在可以幫忙照顧更小的孩子。林奐婷:「會有活動,一定要互相包容,就是採各種意見之類的,來這邊比較勇於發表。」 也學會與不同年紀的玩伴,互相照顧包容。陳在惠:「啊,你的筷子怎麼一長一短。」花蓮學童子亮:「那邊拿的。」陳在惠:「他就是因為拿一根筷子,才會跑去拿一根筷子啊,啊這樣怎麼吃。」子亮:「就…,隨便吃啊。」
    2008/08/31 22:47
  • 【一步一腳印】對抗到和平 農夫復育五色鳥

    一個農夫的故事,這個熱情也有關係,他本來最討厭的就是,破壞他的作物的五色鳥,但現在他選擇和平共存,不但如此,他還熱情復育五色鳥。 田園教學講師陳瑞良:「小鳥已經在旁邊注視,牠飛來之前,會先停在別的樹觀察牠的洞,喔,飛來了,非常的高興,因為牠終於被我騙來了。」 陳瑞良扛著木頭爬上樓梯,要幫五色鳥準備一個家,和一般暴露在外面的鳥巢不同,五色鳥是在枯木上啄洞築巢。田園教學講師陳瑞良:「在選擇高度的時候,我們會選擇第一點就是說,牠底下枝藤條蔓不能太多,太多會怕蛇跑上來,但是可以有像這種小枝幹,能夠讓牠回來 可以棲息。」 不僅考量外在條件,陳瑞良笑著說,還要幫五色鳥的房子看方位。陳瑞良:「我們把要綁的樹掛好之後,這個又有分了,垂直或是斜斜的方式,牠最喜歡的方式是斜斜的方式,如果斜的方式,雨水陽光什麼都跑不進去。」 仔細推敲五色鳥的習性,營造最好的環境,陳瑞良已經完全掌握五色鳥的需求。陳瑞良:「牠大概今天就會來啄,那一般我們選的枯木比較合適牠,也許一個禮拜就可以完成,完成做好洞。」 當初陳瑞良會復育五色鳥,是因為一顆檳榔樹,在大雨過後倒下來。陳瑞良:「那是朽木了,結果倒下來,才發現裡面有五色鳥的雛鳥,2、3隻死了,才知道五色鳥在這裡做窩。」 通常五色鳥應該要築巢在強壯的樹木上,而不是脆弱的檳榔樹,陳瑞良意識到生態起了變化。陳瑞良:「是不是人為的改變,讓枯木或者是樹木減少,牠能夠繁殖的枯木變少了,如果年年這樣下去,也許以後牠會越來越少。 五色鳥的生存面臨危機,陳瑞良展開復育儼然像個保育專家,事實上他是一名農夫,農夫最痛恨的就是鳥,偷吃農作物趕不走,他種的向日葵還有蔬果,直到現在還是會被五色鳥偷襲,整片小麥草也曾經被破壞得一根草不?。陳瑞良:「牠把我小麥草,全部1000多斤小麥草,全部倒栽?,根朝上頭朝下,結果全部死光光,沒有收成,沒有收成,讓我很訝異說,為什麼這麼惡劣,沒有把我全部吃完,結果是把我全部農作物,小麥草損壞掉。」 但陳瑞良卻還是復育五色鳥,他說鳥一直趕不走,改變不了只好接受牠。陳瑞良:「牠也是為了生活來吃我們的農作物,我們自己改變心態,好,我多少給你吃一些,要撥種時,撥多一點,我要比較認真顧田,牠吃剩下來的,就是我的。」 陳瑞良這麼想得開,是他認為人類佔了五色鳥的家。陳瑞良:「因為我們土地超限利用以後,農耕地多,自然復育地少造成的結果,不是說牠很喜歡吃我們的農作物。」 然而有些農民還是無法接受,因為辛苦種的葡萄、木瓜、小黃瓜,被五色鳥偷吃,因而對他冷嘲熱諷,陳瑞良總有辦法說服自己冷靜面對。陳瑞良:「你跟不會講話的鳥類啊,常常在那裡生氣,嘔氣的話,其實是懲罰自己,牠不曉得,牠不會,牠為了生存要吃你,你拿牠的過錯來懲罰自己,這不是一件很好的處理方式。」 陳瑞良還反倒認為,五色鳥幫了農民一個大忙,因為牠喜歡吃漿果,樹的種子,間接替樹傳播繁殖,形成森林。陳瑞良:「好山好水,一定要有森林的涵養,森林幾千年幾百萬年在這裡,繁衍時下雨,可以把它的有機質,把地表的礦物質,藉著雨水流到平地,流到我們的田裡,我們的田可以保持地利,可以越來越好,種東西可以越漂亮越好吃。」 為了讓土地能夠永續經營,陳瑞良用心良苦,對於五色鳥他有新定義。陳瑞良:「我的好朋友,牠很調皮但是很可愛。」 為了讓這個好朋友順利繁衍下一代,陳瑞良跑到曾文水庫撿拾枯木,因為南部的木頭比較乾燥,不會滋生細菌,去年他在人行道上,一口氣綁了40支枯木,向政府申請社區休閒農業,讓居民一起來參與進而導覽。陳瑞良:「這是讓小孩子學習,過程中從無到有,然後新生命的誕生成長茁壯,好像我們生命的一個循環,這跟人其實是一樣的,讓他們有一個很簡單的生命體認,這蠻不錯的,好好珍惜父母給我們的生命。」 遊客被吸引過來,還成為攝影協會必拍的景點,一時間干擾太多,部分的五色鳥棄巢飛走了,甚至有的在半夜被抓走,今年陳瑞良改變做法,把枯木全綁在山�頭。陳瑞良:「你看牠眼睛在看我們,有聲音吵到牠,會看我們。」記者:「牠真的聽得到嗎?」陳瑞良:「聽得到,很聰明。」
    2008/07/13 22:31
  • 【一步一腳印】傳統產業第二春 文化味的新港香藝館(下)

    很多人並不曉得這一點,也不曉得一支上好的手工香需要吸足飽飽的陽光慢慢烘乾,就連陳文忠的么妹陳秀桃都不知道。不擅長講解也不懂行銷,陳文忠卻想把賺錢的工廠變成一時難以回本的香藝文化館,他知道靠自己的力量並不夠,陳秀桃在館裡做解說也負責蒐集資料,以及開發行銷新商品,但原來她為自己規劃的人生完全不是這樣。陳文忠么妹陳秀桃:「有時候自己會覺得說好像製香業其實是一種,還蠻有一點點的稍微的自卑感,因為覺得那好像是一個很傳統的一個事業,曾經不太喜歡對同學提起,家裡是這麼傳統的行業。」 陳秀桃念完遺傳學研究所,打算去美國攻讀生技,出國前一天颱風來了。陳秀桃:「飛機要出去的前一天台灣有颱風,然後班機停飛,加上暑假就是一個旅遊旺季,所以要重新排班機的話就要在1個月後,所以那時候加上家人其實非常希望我能夠留在這邊,不要出去。」陳文忠:「我就跟她說其實你去機場也沒有飛機坐,我感覺這是天意啦,你不要去吧,留下來跟我一起做文化館的計畫。」 她知道放棄所學很冒險,但是也知道小時候身為長子的哥哥辛苦工作養弟妹,現在家裡需要她的幫忙,所以她忍痛丟掉留學夢,開始從第一線的行銷做起。陳秀桃:「剛開始去年初的時候我有在做介紹,之後就很少做介紹,因為我講話會緊張,或者有時候會忘記,然後講得太開心了。」 不耐煩或質疑的臉色碩士小桃都得面對,因為她已經離開了實驗室。陳秀桃:「有時候遇到挫折,就會開始想那我走回本行,就是本來學習的東西,換個環境會不會好一點。」 不只小桃在挫折中常常懷疑,文化到底會不會是門好生意?也有太多人懷疑。陳文忠:「剛開始規劃時,當然家裡人會煩惱,煩惱什麼香,你要把它變成怎樣?手工製香就是要一板一眼,還能變成怎樣呢?」 但陳家已經下了很大的注,不僅砸下重本,三兄弟全心投入,連么妹和同業的人生都攪和進來。陳文忠:「我有請一個同業來,同業看到這個文化館,第一個感覺就是說哪有可能,香我也做呢,香怎麼可能變成那樣,我聽到這句話就覺得很高興。」記者:「因為沒人會做了?」陳文忠:「因為沒人做我來做,其實什麼產業都一樣啦,不管是時機好時機壞,總是有人做得好有人做得壞,有人開店有人關店。」陳文忠:「香料這麼多種,我們就去選4、5種,他中意的香味,那這個香包就是他自己去組合。」 買來老藥櫃,搜羅各地古董,陳文忠想營造出唐宋時代香道文化的氣氛,讓參觀者體會到古人生活中,香是無所不在的。新港香藝文化館解說員:「所以他們隨身都帶著一個香包,他們古早人都帶一個香包,那慢慢到了隋唐就是用這個花草薰香,還有香木焚香喔。」 陳秀桃:「就算有文化,你要怎麼把它行銷出去?都是要加一點創意跟故事性在裡面,所以加上12生肖,你看你是哪個生肖,龍喔我幫你找,在那邊。」參觀民眾:「有味道的來聞,有香嗎?」陳秀桃:「你聞了感覺心情很平靜很好,而且你看頂上這邊,人家說飛龍在天,你看頂上這隻飛龍在天啊。」 越來越會行銷,陳秀桃也幫哥哥蒐集資料,要讓鄉親相信他們不是短期搞噱頭而已。陳秀桃:「但是這些東西畢竟你展1、2年之後,你必須要換一些新的東西出來,所以還是要繼續找更多資料,而且民眾他問的問題可能也會越來越多,然後你就必須找更多的一些資料。」陳文忠:「我們這個香在點的時候,這個煙會把我們的心願上達天聽,帶著芸芸眾生的心願上達天聽。」
    2008/07/13 22:11
  • 【一步一腳印】許福財妙手仁心 重啟傷患一片天(下)

    阿嬤50多歲時,因糖尿病截去一腿,最近另一條腿也保不住,體力逐漸衰退時,還要多扛一條腿的重量,考驗著阿嬤的意志力,因此阿嬤訴苦,許福財也耐心聽。許福財:「喔,讚喔,慢慢來,走好。」
    2008/06/29 22:02
  • 【發現台灣味】健康彩色鍋貼 渲染希望彩色人生

    鄧玲如跟先生,每天要起早打果菜汁,深紫色的是用新鮮芋頭番薯,剉出來的;另一盆閃著碧綠色澤的,則是番薯葉,蔬果們分別被細細打成汁,不過,不是拿來喝。老闆娘鄧玲如:「喔,今天這個,顏色漂亮喔,真的很嫩,那個地瓜葉,你有沒有聞到香味 ,那個蔬菜好香喔。」 這是要用來包鍋貼的麵皮,其實今天的料,已經準備好了,這些是額外補;充彩色麵皮,漂亮又營養,出自一個媽媽希望孩子多吃蔬菜的用心,也有這個媽媽對另一個孩子的溫柔心意。 老闆娘鄧玲如:「有一個地方新聞,報導南投有一個小如,她爸爸的山藥賣不出去,那時候我在想,欸,為甚麼不結合在地的食材?然後又讓我的鍋貼,有不一樣的面貌呈現,然後又可以把那個山藥給消耗掉,一直到現在,我們沿用四季新鮮的蔬菜水果,例如紅龍果的產季,用紅龍果;然後山藥的產季,用山藥;芋頭番薯的產季用芋頭番薯。」 冷水麵團則因為越揉越Q,要夫妻接力,等揉到「三光」,也就是「手光」、「麵團光」、「盆子光」的境界;蔬果顏色越發明艷,而桿出的一片片麵皮,在包的時候,看得出彈性。老闆娘鄧玲如:「這有手勢的,它麵粉會很乖,會聽你的話,叫它向左就向左。」 據說要邊包邊拉,要把麵皮拉到足以把豐富餡料包裹住,像一條小金磚,卻又不可以拉太長,免得會有一段「有麵皮沒餡料」;長形狀的鍋貼,也有一種飽滿。老闆娘鄧玲如:「黃色的是番茄,現在這個季節,4月份、5月份,是番茄產季 ,盛產的時蔬,是最好吃的。」
    2008/05/18 22:30
  • 英語每日一句 校園隨時「聽、說」

    每天聽學喔一句英文,語言能力一定會進步,苗栗一名國小校長如此深信,他自掏腰包設計語音系統,裝在校園各樓梯間,只要孩子們經過,會自動播放事先錄好的會話,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英文。
    2007/05/27 17:35
  • 【發現台灣味】朱姐家常菜 燒出人間好滋味

    本來只是在傳統市場,的一個小角落,賣幾道江浙菜而已,這位太太呢,因為手藝太好了,所以呢從三道菜,竟然越賣越多,賣到上百道菜,那麼這當中已經,不只是江浙了,還有包括大江南北,甚至國內外的各種口味,因為都是一道道,料理好的熟食,其實省去了很多上班族,太太們的麻煩,那麼所以呢,其實我們看到,從一個小攤位已經,變成了一個品牌在經營,當然這背後的故事,他們的成功,其實有很多的艱辛,我們帶您來看。 大清早的巷弄裡,南門市場後頭已經有動靜,切菜炒菜的忙了起來,另一頭則有人刷刷洗洗,廚房要展開一整天的忙碌了。作為一天的開始,朱姐的兒子黃治豪,先查看需要採買的菜單,每天清晨6點以前,他要趕到中央市場,打點今天的食材。 城市這個時候才剛甦醒,但過個地下道轉出來,中央市場已經好熱鬧了,他每天都得跟固定攤販碰面。黃治豪:「他是從我爸的時候,就一直跟他買,大概買了,大概10幾年,1、56年有了。」 這個攤位供應蔥、薑、蒜和辣椒,調味食材不能馬虎,媽媽是這麼叮嚀的。黃治豪:「它吃起來的感覺也是不一樣,像這種所謂三星蔥,它比較軟,你吃起來口感不會說老的意思,像這種就比較硬,吃起來感覺會比較老。記者:「那價格差多少?」黃治豪:「喔,差3倍、4倍。」 上等貨得早一點到市場才挑得到,像是佛跳牆用的蒜頭,要選特別大顆的才好,青椒鑲肉用的青椒,要光滑要直要鮮嫩翠綠;黃治豪從15歲陪爸爸上市場採買,直到父親生病,獨當一面,父子都從擅長料理的媽媽身上,學到挑選食材的學問。菜飯:「這要賣到70,這個只有賣50,還有一種比較彎彎曲曲的賣30。」 黃治豪:「四季豆你買到比較不好的四季豆,吃起來感覺瀑瀑的,台語瀑瀑,就是吃起來有點渣的感覺,你買好的四季豆,吃起來是很嫩的,幾乎整個四季豆都可以吃完。」 不到一個鐘頭後,新鮮的四季豆正在油炸,做成料理乾癟四季豆。廚房最忙的就是上午這個時候,他們不是開餐廳,只是市場裡的一個攤位,專賣一道道煮好的熟食,朱姐靠著家庭主婦的手藝,幾十年來已經創造驚人業績,不過每天早上,她總還是從洗菜盯起。 黃治豪的媽媽朱姐:「你在家裡面煮,你也是這樣啊,並不因為我要給客人吃,我就可以馬虎,我還是一樣用我的方式在做。」記者:「家庭主婦的廚房通常是這樣要弄到乾淨?」朱姐:「對對對,沒有弄乾淨,你好像不會去煮它你知道嗎,不管你現在再多,我還是這樣子做。」 大夥忙著洗的蓮藕,是朱姐的招牌料理之一,灌了糯米的冰糖蓮藕。朱姐:「我們的客人很好,我們客人幾乎都跟我成朋友,其中有個上海太太你知道嗎,她跟我講說,我送你一樣東西很好吃,我一吃這什麼東西我不懂,她說你想不想做,我說當然想啊,她說那我教你。」 跟客人學來的作法,被她發揚光大,蓮藕切開小心放入糯米,得煮上大約10個鐘頭。朱姐:「你米如果牙籤這樣斜插過去,正好把它擋住,如果直插的話,變成你去插到藕的肉,並沒有插到米,米就會一直衝,衝頭就掉了,擋住讓米不會掉出來。」 朱姐說這就叫江湖一點訣,得不斷摸索嘗試,才有現在的熟練。朱姐:「以前每次頭掉下來,又找頭又插回去,有的米剩一半,衝出來剩一半,米就沒有那麼結實,吃起來像稀飯,客人就說這個怎麼搞的,哇,搞不懂嘛。」 朱姐的料理強調是手工菜,就是得花功夫完成的,七分瘦三分肥的絞肉,硬是得這麼舉手過頭,甩出它的嚼勁。朱姐:「機器可以,可是做出來就是不一樣,我們也是想這樣很辛苦,有時候一天打十幾份,打得真的是,每個人的手都…,可是我們用機器打就是不一樣。」 市場一早就熱鬧,擺出來的菜,幾乎都是早上剛做出來的。時間9點不到,後頭本來暫時安靜的廚房突然又開始熱鍋下油,大廚趕緊再炒一大盤醬爆茄子。大廚:「新光三越跟我們叫貨,還有早上第一批家庭主婦會早一點來購買的話。」記者:「所以一大早這個菜已經買完了?」大廚:「對,前面如果剩不多,就會叫我們再加菜。」 既然是排在外頭等著客人買,怎麼不一次多炒一點?大廚:「我們老闆娘一再要求我們的品質,就是說不要急把菜炒出去,把你的品質控制在最好的範圍內,把它炒出去,不夠了我們就叫了再炒,不夠再炒。」
    2006/11/26 22:51
  • 【發現台灣味】重返故里 釀醋詩人賴鴻文

    一個在日月潭附近,魚池鄉長大的孩子,後來他到都市生活,繞了一圈之後,又重新回到家鄉,他成為一個釀醋人,不過他是一個默默耕耘,有想法的新農民,接下來我們帶您看他的故事。 溪底遙學習農園,疏果下來的綠柳丁沒有農藥可以泡醋。釀醋詩人賴鴻文:「喔,你要不要聞聞看?」 就像柳丁與醋交融,互相激發香氣,因為對農業有相同理念,溪底遙帶我們認識了賴鴻文。 用新米煮出來的飯,暖香和著風,一陣陣撲來,一鍋接一鍋的煮著,對賴鴻文來說,釀造的季節開始了。賴鴻文:「煮飯、上麴、進水缸、發酵、攪拌、後製、泡水果啦,泡什麼的。」 這就是手工古法釀醋。賴鴻文:「麴要均勻,而且麴要好麴,這比較沒特別,這會煮酒的都會。」 說是「不稀奇」、「會」與「好」之間,還是有很多學問的。賴鴻文:「米就是用有機的糙米,為了某一個原則去做的時候,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比較難的,當然不是絕對的難,還是可以克服的。」 突然冒出一句處世哲學,我們當時問的是,用糙米,還講究是有機的會不會比較耗工,比較花錢呢?賴鴻文:「用有機種法,他是比較辛苦的,但是比較辛苦的產出,我們跟他保證的消耗,跟他保証收購之後,他就不用擔心他的通路,我們每年如果都這樣消耗,農民的面積就越種越寬闊,越寬廣,土地就越受到保障。」 一罈好醋的生成,原來包含了對農民對這塊土地的體貼,不過,等一下,一定會釀出好醋出來嗎?賴鴻文:「這就是酒釀。」 從加麴米飯到這個階段,已經3天時間。賴鴻文:「都糊了,你看,一般做酒釀都是用糯米,糯米的養分沒這個高,底下都是湯水,你看,這直接這樣吃,酒味很濃吧。」 之所以這麼問,不是好酒,而是經過發酵的米飯,甜香實在誘人。賴鴻文:「這個階段就是把它糖化的意思,澱粉是多醣,把它變單糖、葡萄糖,葡萄糖就可以變成酒精,喔你看這個正在開始在在冒泡有沒有,酒釀加水就會冒泡,在變成酒精,那是二氧化碳。」
    2006/11/26 22:38
  • 【發現台灣味】白布帆軟枝楊桃 李昂屈服的好味道

    每年10月下旬以後,白布帆果農陳振和陳兆謙父子,天天起早進果園,楊桃可以採收了。 楊桃果農陳振和:「這個透明的,就可以採了,這種楊桃最好吃,就是這個時候,一直到元旦那時候,最好吃。」 因為採取有機耕作,要拆開一個一個防蟲子叮咬的紙袋以後,才能看到滿園星星的風光。陳振和:「很久沒有噴農藥,所以甚麼蟲都出來了。」記者:「手又拿一隻蟲,你們不怕嗎?」陳振和:「不會啦,哇,這蟲挺有活力的,又爬起來了。」 蟲子趕著來大快朵頤的果子卻是一片碧綠,跟我們印象中楊桃成熟,金黃透紅的顏色,很不一樣。陳振和:「一般就看顏色,這個那麼漂亮,那麼紅,我要買這個,其實吃起來10個人有8個,要吃這個以前的軟枝的。」 紅的,是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馬來西亞種,相對的,這就是今天的主角台灣原生種,軟枝楊桃。陳兆謙:「它的特點就是肉厚,然後汁多,又甜,這個汁啊,都會像水龍頭一樣。」 陳兆謙說,這可是台灣最本土的楊桃味道,加上陳家父子多年經驗,這棵樹,那棵樹的嫁接,白布帆軟枝楊桃的柔細多汁,又比它的祖先們更上一層樓。陳兆謙:「這是新鮮又好吃,這邊哪,吃楊桃一定要從頭吃到尾,然後越吃越甜。」 本以為是還沒成熟的楊桃,不用抹鹽,不用醃成蜜餞,不用加工成,甜甜鹹鹹的楊桃汁,就有這樣讓人一口接一口,意猶未盡的魅力,這種現採現吃的楊桃「驚艷」吸引了幾位美食作家,每年固定來報到。作家李昂:「哎喲,那個好大,這個就熟了,這粒比較好開啦,喔,很漂亮啊。」 陳兆謙:「整個果粒來講,今年品質算是不錯的,它整個色澤相當均勻,而且我們楊桃絕對有綠邊!」李昂:「我要買的可不可以自己摘?」陳兆謙:「可以啊。」 徐仲是其中對本土食材特有研究的一位。作家徐仲:「在這邊是算一個啞口嘛,海風進來以後,剛好到這邊啞口回流,正好滾回來第一個站,就是在我們這邊。」 這聊到的是軟枝楊桃,特別就在白布帆種得好,還因為這裡有自然環境上的獨特因素,其實並不適合種楊桃的地方,客家鄉親們卻就是把劣勢化為優勢,在這一邊大安溪一邊中央山脈的狹長地帶,種出甘美果實。 陳兆謙:「因為它是一個距離北回歸線最近的一個地方,基本上楊桃它比較適合南部這種水果,如果你越接近北方來講,它的日夜溫差越大,它生長期會越慢,我一直覺得說,當東西越慢成長,慢慢的,它有那種生命力,這樣講比較抽象,其實就是它甜度的累積。」 徐仲:「我個人會比較喜歡這種有點脆感,比較清新,咬下去就好像水就,啵啊,流出來了,那種感覺就實在是,身為一個台灣人,好幸福。」
    2006/11/19 23:01
  • 【一步一腳印】服務半世紀 玉里最早起郵差

    這是最早的一次採訪安排,清晨3點15分,我們已經守在花蓮玉里,陳英欽家門口。三點半果然亮燈,他起床了,打開門發現我們,陳英欽勉強同意拍攝,但最裡還是唸著:郵差不是都一樣嗎? 其實他這個郵差不一樣,竟然得摸黑送信,原來是當地原住民天亮就得出門工作,希望郵差提早來。 陳英欽:「特殊的啊,沒有辦法啊,一定要早上去才行。」記者:「所以你昨天拿到的信今天早上去,他要你不要上來。」陳英欽:「像昨天的本來下午可以上去,他說你不要來,所以才會那麼特殊的情況,一定要那麼早出門,就是這樣。」 戴上安全帽看不見滿頭白髮,也看不出老郵差已經快70歲了,騎著摩托車摸黑上路,這是每天的例行公事。陳英欽負責的範圍,除了他家玉里鎮三民里正常時間送信之外,花蓮卓溪鄉的三個原住民部落,由村民大會通過,要這個時間送信,於是這條空蕩蕩的馬路,每天清晨4點之前,固定會出現送信人的身影,今天唯一不同的是,多了我們跟在後頭。 陳英欽:「在這裡等一下喔。」記者:「喔,你要往裡面走?」陳英欽:「在這裡一下而已,馬上回來,你車子進去沒有辦法。」 摩托車轉進小巷,只送出一封信,而他的車上還有整整兩大袋郵件,包括印刷品廣告信,也包括需要蓋印章的掛號信。記者:「今天總共有幾件?」陳英欽:「幾件?好幾百件?。」記者:「幾百件都要送到完這樣?」陳英欽:「對啊。」記者:「這是掛號嗎?所以要當事人出來喔?」 還不到凌晨4點鐘,房子裡沒有回應,但陳英欽不認為主人在睡覺。陳英欽:「我昨天來他也不在。」記者:「昨天也不在喔?」 機車喇叭聲代替門鈴,陳英欽等不到人,直覺是出遠門,決定明天再來試試。很難想像真有人會在大半夜聽到摩托車聲就出來領掛號信,但是在花蓮卓溪鄉的崙山村裡,這件事彷彿稀鬆平常,陸續有人睡眼惺忪地走出來,毫不奇怪地拿印章領掛號信,陳英欽並非原住民,卻能用當地話聊上兩句。 記者:「這裡是布農族喔?你就因為送信的關係就會講喔?」陳英欽:「沒有不行啊。」記者:「有時候老婆婆在家裡的,那你就跟他們講啊?那麼厲害,當郵差還要學不同的語言喔?」陳英欽:「到現在沒有人敢接我的缺嘛,我已經退3年了,糟糕了還是繼續作下去。」 其實陳英欽65歲就退休了,但郵局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接替人選,只好用約僱方式,拜託他繼續幫忙,也只有他對人對路都熟悉,甚至連狗也熟悉。陳英欽:「狗認識我啊。」記者:「這裡的狗好多喔。」陳英欽:「這些狗喔看到我也不會叫啊。」居民:「因為你每天都來,牠知道啦,你外地的來的話,牠通通都包進去喔,都一直跟一直跟很兇喔。」 一邊聊著一邊等人出來領信,老郵差接下來的動作令人驚訝。陳英欽:「奇怪囉,怎麼睡到現在呢?」記者:「啊,你還要打電話叫他起來喔?」陳英欽:「對啊。」 房子裡隱約聽得到電話聲,他猜這一戶一定在家。陳英欽:「喂,有掛號啊。」 不一會兒門開了,沒有怪他大半夜吵醒人,他們反而用日語聊起來,陳英欽還幫忙找印章呢。 人與人之間自然的互動,也只有山裡的小村莊,加上一位天天上山的老郵差,才構成這幕特殊的景象。每一封信已經都按順序排好,機車在巷子裡穿梭投遞,不論好消息壞消息,陳英欽負責將訊息帶到。 時間接近5點鐘,天漸漸亮了,陳英欽沒有後車燈的背影也更清晰起來。陳英欽:「剛才送完一村。」記者:「一村?一個村?所以總共有三個村?」陳英欽:「對。」記者:「喔,哇好累喔。」陳英欽:「你們要上去嗎?不要啦。」記者:「上去是一個村對不對?」陳英欽:「只有三戶人家而已。」
    2006/11/19 22:44
  • 【一步一腳印】地底生黃金 大肚山上種蕃薯

    這幾乎是大肚山最後一批收成的蕃薯了,林萬老先生可熟練了,每到地瓜收成,他總這麼彎著腰,立刻分出上中下不同等級,作決定的時間,一顆幾乎不到半秒鐘。記者:「你撿這個做多久了?」林萬:「喔,我30年次的,我10幾歲就摸這個,摸到現在。」 地瓜田裡另一位老先生,也很性格,叫顏賢,跟林萬是老搭檔,一捆塑膠繩掛在身上,從斗笠到手套,全副武裝配備齊全,裝袋秤重就由他搞定。林萬和顏賢再加上幾位長年合作的臨時女工,組成經驗老到的地瓜採收班,這陣子早上7點不到就上工,快速採收分類,他們的專業術語,這叫做「拼蕃薯」,動詞用「拼」,速度來看是真的很拼,只是拼得辛苦,錢不好賺。 林萬:「去年和前年就比較好,前年去年價錢很好,是市場賣得比較好,今年產量不太壞,但是今年市面上比較銷不動,我們種東西就這樣,有時候吃的東西價錢好的時候,產量不太夠,像去年香蕉價錢好,今年就不好了,就是這樣,市場會翻來翻去。」 這是台灣農民的共同心聲,靠天吃飯,也靠運氣吃飯,年初播種時一點也不知道,後來的收成價格會如何。林萬:「這樣啦,鏡頭比較漂亮,這個就是上等的,取個鏡頭要比較好看的,像這樣的,每個消費者都可以接受,不太大塊也不太小。」 嚴格說起來,台中縣大肚山稱不上肥沃良田,這裡土地太乾旱,水源取得不容易,東北季風的風沙讓人和植物都不舒服,所以這裡被叫做沙鹿,但既然規劃為農地,農民總能地盡其用,讓大肚山麓成了一大片番薯田。蔡坤森:「最久的11年了。記者:「年紀也都有了?」蔡坤森:「都有了啦,有的70幾歲了,70幾歲。」記者:「所以你就面臨到接下來?」蔡坤森:「真的啊,最年輕的,一個最年輕的53。」 蔡坤森是第二代蕃薯農,管理土地和工人,最近他總擔心這些老工人的承接問題,畢竟一天工資1200元,能夠輕鬆處理6千株蕃薯的工人不是隨便找得到的。 幾個鐘頭時間,一處採收完,立刻換下一個點,蔡坤森必須趕在工人之前先整地將蕃薯挖出來。40出頭的蔡坤森,在沙鹿算年輕農夫,曾經在外頭闖蕩過,幾年前決定回家專心務農,只是跟老一輩觀念很難溝通,光這台農機車,就是好不容易爭取來的。蔡坤森:「剛開始那2、3年,因為地瓜也是便宜,行銷也不好,變成沒有辦法賺錢,到回來4、5年以後,那2、3年價錢比較好,產能也比較高,有賺一點錢,老的覺得說,你這樣做有改進。」 買一部機器就要爭執一次,不過也因為這些投資讓蔡坤森的耕作面積越來越大,現在大肚山上,他管理的地瓜田已經有20多公頃,其中真正自己的地才0.7公頃。蔡坤森:「每個山頭我都有啊,這個隔壁那裡我就種狗尾草,那裡就是地瓜,再上去加陽那裡還是有。」記者:「你要開始種是你去跟地主講這個地我來種?」蔡坤森:「其實大部分都是地主來跟我們講,其實剛開始是某人,鐵牛你就有了,你自己去發動犁一犁田,你自己去種,不要讓它長草就好,大部分都這樣,也是,其實都是熟識的人。」
    2006/11/12 22:02
  • 成龍、古天樂新戲扮爹娘 「寶貝計劃」大搞斷臂情

    成龍與古天樂在電影「寶貝計劃」中飾演誤綁小嬰兒的神偷拍檔,在照顧寶寶的過程裡對可愛的BABY日久生情,成龍和古仔還分飾爸爸跟媽媽,一起到賣場選購嬰兒用品卻不小心買到豐胸霜,古天樂情急之下脫口說:「喔!我想讓他的手感好一點!」,曖昧的表情、動作讓人忍不住發噱。 另外一場在馬路上的追逐的戲,兩人為了讓拍攝效果,竟然自行增加了一場「男男激吻」的畫面,成龍及古天樂不以為意,親完連抹嘴都不用,倒是看傻了在旁邊的工作人員,直呼兩人真的是太敬業了。
    2006/10/20 17:23
  • 蕭子新自嘲災難記者 最愛穿阿嬤牌T-Shirt

    主播給人的印象是穿的美美的花瓶嗎?TVBS主播蕭子新日前獲邀上TVBS-G「忍者電力公司」,與主持人蔡康永暢談採訪經驗時,因為講的太「寫實」,嚇的蔡康永大呼以後不敢再吃肉! 原來蕭子新鉅細靡遺地描繪了幾年前採訪空難的過程,讓蔡康永一改對主播只會讀稿的印象。蔡康永說,他本來覺得,「現在的主播,每一個都很想紅喔!每個主播在主播台上都是穿得超漂亮的,與藝人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很over喔!」
    2006/10/04 13:15
  • 【一步一腳印】踏進人間嘗冷暖 「泡泡龍」身疼心更痛

    老師何芳玲:「帶到麥當勞就有很多小孩子,看到他會說咦那個人,怎麼這麼恐怖,啊然後會瞪他,我說凱文不要這樣,因為他不瞭解你的病是這樣,不要生氣,如果你想要以後常常出來走的話,你就必須要接受人家的眼光。」 這是一間特教班教室,讀六年級的凱文一隻手忙著寫字,另一隻手則忙著抓癢,專心對他來說是件很困難的事。 老師何芳玲:「人多的時候會很怎怎麼樣,很冷清還是很熱鬧,很多人會很熱鬧或是很吵。」 皮膚傷口結疤的搔癢,分散了凱文的心思,也造成學習上的障礙,得靠老師耐心引導,凱文的聲音因為喉嚨長水泡經常是分岔沙啞的,這一天他又是班上第一個完成隨堂作業的學生,因為他的特別不在於智力比人低,而是得了罕見疾病,所以他總是能第一個坐上電腦桌,開機打電動。 老師何芳玲:「這3個那個講的才是對的。」電腦:「你真行不錯喔!」凱文:「啊, 這是什麼?」老師何芳玲:「表示你過了第一關了。」 大家都叫凱文泡泡龍,因為他的皮膚從出生那天起,就不斷冒出血水膿泡,醫生束手無策,無藥可醫,手腳也因為傷口沾黏,指頭萎縮成拳頭,走路重心不穩,寫字是一大折磨。 老師何芳玲:「他握筆握久了後有時候會抽筋,抽筋的時候他自己就會很生氣,他就說為什麼這個爛手怎麼樣,他就開始情緒上來,我要把他切掉怎麼樣的,這時候就要安撫他了,我有時候都會半開玩笑的說,喔好啊,切掉好了,就沒有手了喔。」 老師這麼說其實是要凱文珍惜自己還有雙手,學校為了凱文特別申請經費裝冷氣,就怕天氣熱他水泡長不停,但這唯一的一台冷氣大部分卻只能當做裝飾品。 老師何芳玲:「因為冷氣一開很耗電,可是學校電費蠻拮据的,沒有辦法持續開,所以我們都會勸他說,你以後到外面也不會走到哪裡,都有冷氣跟著你啊,所以你就忍耐一下。」 午餐時間到了,他終於主動和我們說話,邀請我們一起吃午餐。 記者:「喜歡凱文嗎?」同學:「喜歡!」記者:「為什麼喜歡?」同學:「我不知道,他其實很喜歡去低年級,低年級都把他當SUPER STAR,一來就這樣,凱文來了。」凱文:「泡泡龍、泡泡龍,很興奮啊!」 也有同學很不給面子的,搖搖頭跟凱文鬥起嘴來。 凱文:「是他先罵我的!」記者:「誰先罵誰?」凱文:「你先罵我的,你自己去問他。」同學:「是他先罵我的。」記者:「誰先罵誰!」 下午一點半,特教班放學了,剛剛忘了介紹凱文可是校車隊長,一路上凱文興奮地一一介紹校車裡的同學,邀請他們入鏡,3分鐘後凱文回到家了,育幼院院長早就守候在大門口。
    2006/06/18 21:59
  • 【一步一腳印】老唱片新生命 30年代迷人的歌(上)

    音樂工作者李坤城:「我現在開始作的工作,不是整理老唱片,而是我在整理,台灣過去這些愛的能量,因為我在整理時,會覺得說,這裡頭含著很多人的青春記憶。」 今天我們跟著李坤城尋寶去。小朋友:「這是什麼?」音樂人李坤城:「留聲機。」 小朋友覺得好奇不已的大箱子,幾個禮拜前,還是個沈睡70年,幾近靡留狀態的老古董,但今天再度相亮,連孩子的爸媽都圍了過來。 李坤城:「發條換過了,很好轉吧,和你賣我的不一樣了,我保養過後變這樣,贊嗎?」官田古董店老闆唐嘉祐:「贊!全台灣他蒐這個第一啦!」 老闆聽了入神,起碼說了5次以上,沒看過這麼會修留聲機的人,30年代的原音,清楚重現。 分享音樂是附帶的,李坤城今天的目的,是要尋找他心目中的寶貝,日據時代的台語流行歌,不過,這位老闆就是交不出貨來,因為這個失落的聲音,真的很難找。李坤城:「哇哇哇,真的全是古典耶。」 就是沒有台語流行歌,來到雲林斗六這個小巷弄,似乎還是沒有斬穫,老闆說他1年才蒐到2、3張,全都留給李坤成。古董老老闆余錫卿:「他第一個來找我,和我說重點,我才找販仔去蒐集,我們是站在生意人立場嘛,沒有李老師,也不會把它保存下來,搞不好和無知的小孩一樣,拿它當飛盤丟。」 李坤成確實是第一個,發掘這塊失落聲音的人,他默默蒐藏了10年,心血結晶首度呈現在3年前,拍攝的電影,跳舞時代中,沒想到這部片,一舉奪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讓本來無人聞問的30年代台語黑膠唱片,竟然再度走紅,一片難求。 李坤成說尋寶要有耐心,在各地都要有樁腳,接下來再殺到高雄美濃。李坤成:「老闆娘,你們那隻狗會咬人嗎?」美濃孫悟空家老闆娘:「不會。」李坤成:「你們孫悟空在嗎?」美濃孫悟空家老闆娘:「有。」李坤成:「有喔。」 他就是孫悟空,一生都在蒐集古物,直到去年中風,走不動了,孫悟空還是搬家行的老闆,搬家兼蒐古物,聽來起蠻合羅輯的,不過問了半天,最後李坤成在這,只抱回了一台古早風琴。 樁腳可以是古董店、一般民宅、搬家行,還可以是台南這家專業枕頭店,不過不巧,今天剛好都沒有收到唱片,為了讓我們了解,尋寶交換情報的過程,這2個人竟然主動「重演」,上個禮拜李坤城在這的對話。 李坤城:「後來你就說,他已經賣給茶壼王,你就和我說,茶壼王在那,報給我聽。」枕頭行老闆黃正川:「喔,好像在鹽田。」李坤城:「沒有啦,你從賣茶壼王開始。」黃正川:「茶壼王?沒啦,那是你…,你打給茶壼王。」李坤城:「不是啦,我問你,阿川阿川啦。」黃正川:「什麼事?」李坤城:「他們說你賣給茶壼王,你認識他?」 就這樣,兩個人演了10幾分鐘,雖然不停凸槌,但看得出來默契很好,李坤成說,和樁腳搏感情,是一定要的啦!這要才有獨家唱片。 這一天真的見識到,李坤成說的,他是輪胎不停轉動的人,新車才買了5個月,已經開了1萬8千多公里,從白天到深夜,高雄到台中,今天已經拚了7個地方,深夜來到這南投竹山,最後一站。 木雕行老闆羅興發:「你聽一下真實的跳舞時代。」李坤城:「純純唱的喔。」 「跳舞時代」歌曲片段:「阮是文明女,東西南北自由志,逍遙佮自在,世事如何阮不知,阮只知文明時代,社交愛公開。」
    2006/06/11 21:59
  • 【發現台灣味】堅持古早味 懷舊叭噗成新寵

    記者:「對的動作是應該怎樣?」阿宗芋冰城老闆黃志安:「兩短一長,叭噗叭噗叭噗。」記者:「聲音還蠻令人懷念的?」黃志安:「你懷念我不懷念。」 阿宗芋冰城的老闆,並不叫阿宗,其實他是阿宗的兒子。15年前「芋冰宗仔」過世,兒子黃志安接手,這家以批發為主的芋冰店,店裡還是維持早上7點多就開門的傳統,陸續有人帶來保溫桶取貨,他們是宜蘭附近的攤商,跟阿宗批發芋冰販賣,像這位阿伯通常在頭城火車站附近叫賣。 記者:「生意好嗎?」宜蘭冰販:「不好。」記者:「天氣熱就會比較好喔?」宜蘭冰販:「也沒比較好,都是喝飲料比較多。」記者:「喔,現在人喝飲料,你沒用叭噗?」宜蘭冰販:「有啊,我也有叭噗,但用叭噗他們也沒在聽。」 叭噗的聲音是很多人兒時的美好回憶,不過現在到處超商,飲料、各式冰品,叭噗聲不再是孩子們最大的期待了,但這家芋冰城還是維持傳統叭噗的製造方式,也維持最傳統的三色冰─紅豆、芋頭和鳳梨。
    2006/05/28 21:58
  • 【一步一腳印】台灣驕傲許芳宜 蘭陽舞向葛蘭姆(一)

    林懷民:「她紐約的歲月大概是淚水淹出來的。」 記者:「專注這件事情,對這樣的年輕人來說很重要?」林懷民:「喔,她不只是專注,她真的是拼了命的焚燒。」 許芳宜正在八里,雲門的鐵皮屋排練場裡揮汗如雨,一次又一次,練習著她的老師羅曼菲生前編的最後一支舞─「尋夢」。再過幾天,要在老師,也是她自己的家鄉宜蘭首演,她希望有好的表現。 10分鐘後,另外一間排練場裡,她換了衣服,跟雲門二團的年輕舞者們彩排另一支舞,叫做「將盡」,心境上多少又想到他們剛過世的曼菲老師。許芳宜是羅曼菲生前的得意門生,因為她的優秀,已經在國外赫赫有名,最近這幾年,她成為美國知名的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各國舞評甚至說,來自台灣的許芳宜,就是美國現代舞之母瑪莎的傳人。
    2006/05/21 21:55
  • 【一步一腳印】嘉義洪雅書房 深耕故鄉土地情〈下〉

    4月8日星期六,雲林斗六火車站,海報、布條總算掛起來,來往行人匆匆一瞥,能換成多少實際參與呢?余國信現在還擔心不到這些,在演唱會市集,待解決狀況,還一件接一件。 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因為我們昨晚,因為這個場地,讓雲科大的車子佔滿,我們一直佈置到很晚,才有一個比較現階段的情況,你看現在9點,大家還沒就位已經9點多了。」 記者:「你說要延後1小時?」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對啊,需要電源的部分,電源的部分,大概要到9點半,才有辦法提供你們,像電視還有其他播映,我們昨天還請保全,因為怕舞台被砸掉,都是會有幾個喝醉酒,或者怎樣來,一直亂,都是要開發怎樣,不知道為甚麼啦,但是就是電,所以後來,他們就發電機帶走。」 是急得頭髮都「著火」了嗎!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我昨天頭髮很亂。」記者:「染成這個顏色?」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這樣感覺比較有活力,搭配。」記者:「現在會緊張嗎?大活動。」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不會啦,今天都還好了,昨天就會昨天就很擔心。」 不過現在要說放心,恐怕也還太早。活動人員:「我跟你說喔,我在那邊受到一些干擾。」活動人員:「在哪裡?」活動人員:「幽情谷。」活動人員:「為甚麼?清圳在嗎?叫清圳來大會一下,那導覽不可以這樣就額滿,我們活動還沒開始就額滿了。」 活動人員:「這樣不行,要增加梯次,他們導覽的說被人嗆耶!嗆就嗆啊,就來啊我跟你說啦,開發派一定會這樣,我跟你說,你跟他們講,張碩文(立委)有交代,今天要讓我們辦成,幾點要開始一攤一攤拜訪。」活動人員:「喔,吃很慢,口很乾。」 終於知道余國信會瘦,不是沒原因,早餐終究沒吃完,一轉眼他又是滿場飛。活動人員:「來,大會報告,大會報告喔!第二梯次的到幽情谷的導覽,如果你還沒有去報名的趕快。」 記者:「希望來多少人?」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當然希望可以到達5千個以上,這是我們這次整個加起來,因為導覽有導覽的目的,攤位、市集有市集的目的,那麼演唱會也有演唱會的,想要預期達到。」 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大會報告,報告大家好消息,這舞台10點就會有一場,非常精采的。」活動人員:「這樣喔,我打給(記者)。」 活動人員:「你跟他說一下啦,你跟里長說一下,我們也沒甚麼,我們也不會去反水庫,你這樣跟他說嘛,大家還蠻協力的。」 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對,這次算總動員,你看我們這都有印(八色鳥)對不對,人人有責,八色鳥讚!讚!好!」 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八色鳥出巡,有一個讀書會在我們書店,有機會以後可以來密切聯繫,雲林縣出運!」記者:「你們導覽活動進行得還算順暢?」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應該還不錯吧,而且人數非常踴躍,非常多。」 曾振楠老師在那天的讀書會講座,就被「吸收」來當導覽義工了。台灣蝶會義工曾振楠:「你們是苗栗那邊還是台北來的?」參家民眾:「台北。」台灣蝶會義工曾振楠:「你們是移居到那邊的客家人。」參加民眾:「我們美濃人,有美濃來的,有台北來的。」 這真是有朋自遠方來,當年美濃反水庫,也是余國信啟蒙行動之一,或許因為經過,當年那樣的洗禮,面對今天場子一直熱不起來,而且還是熟面孔居多的情況,幾位自然讀書會的夥伴,看得出疲累,就余國信還維持著滿臉熱切。
    2006/04/22 22:43
  • 【一步一腳印】嘉義洪雅書房 深耕故鄉土地情〈上〉

    嘉義市區邊緣的小街上,洪雅書房一片沉靜,3、4個小時過去,總算有客人上門。老闆:「他這幾塊都很不錯,像他這塊吉他,無米樂的專輯,歹勢,做一下生意。」記者:「今天第一筆?」老闆:「哎呀,等一下不是換你們嗎!」 這是一間1個月,做不到4萬元生意的小c。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很多都是靠感覺啦,當然這感覺有一些定調,就是在我,可能比如講,有一陣子我可能比較喜歡人類學,有一陣子偏向平埔族,或有一陣子常有人來問我台灣歷史的書,比如講環境運動、文化運動,我想應該要建立一櫃,可能雖然是賣不出去,可是至少也有一些社會運動相關的書籍。」 門前對聯倒寫得坦白,「一店裡不合時宜」、「滿櫃子盡是前瞻」,還不到30歲的書房主人余國信,來自雲林北港農家。 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我們家就是和一般農民很相似的,就是種稻子啦、花生啦,或者那個番薯,開書店對他們(爸媽)而言,就是因為不在他們的邏輯跟工作,他們的資訊範圍裡面,所以變成我,他們就不知道我到底是賺還是虧呀,還是怎樣。」 其實真要賺錢的話,余國信是有能力的一直學汽車修理,要像同學們那樣發展的話,可以有相當不錯的收入,偏偏余國信在嘉義念高工時,接觸到一間擺滿台灣文史書籍的「台灣圖書室」,農家背景造就跟土地的深刻連結,一下子被喚醒,於是退伍之後,余國信在嘉義開起洪雅書房,重現當年記憶。 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當然我自己的讀友,他們都非常慶幸說,有這樣的書店,所以他們才會這麼地支持我,我始終還是覺得 我的努力,應該還要再繼續來增加。」 這讓余國信撐著這家小店,撐了6年,還不時連生意都可以暫時放下,去做更不賺錢的事。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我有事先出去 我鑰匙放在我門外面,放文宣的那個底下。」記者:「讓人家自己進去?」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對啊。」記者:「不用擔心)?」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對啊,目前也沒有發現甚麼情況。」 沒偷懶,余國信要去發傳單,小書店要辦大活動,這裡來到嘉義市一個老市場,是洪雅過去的所在地。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我的舊洪雅在那邊賣魚啊。」記者:「現在變賣魚,招牌還在!」 一間「邊緣」書店,跟這樣的傳統街市,想像中很難兜到一塊。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嘿,好久沒見了,我回來老地方,我辦陳明章、陳昇的演唱會,4月8日,大哥一起來給我們支持!」 當年余國信雖然是為便宜房租在這裡落腳,鄉下孩子的熱情,讓他用心跟人「交陪」。舊洪雅鄰居:「他以前就住在這裡啊,住這裡很好厝邊。」記者:「他做甚麼事?愛聊天?」舊洪雅鄰居:「他也是幫這裡人服務啊,好鄰居,大家好相處啦。」 這樣的用心,還一度讓人以為余國信要選里長。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好久沒見,我要來排隊了。」舊洪雅鄰居:「別假了!」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真的。」 舊洪雅鄰居:「我覺得頭髮長長了。」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我留幾份在這裡。」舊洪雅鄰居:「我有去你那裡耶。」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你有去!因為雲林要蓋一個湖山水庫,水庫淹沒4百多公頃,其中八色鳥受到最大威脅。」舊洪雅鄰居:「現在要怎麼樣?」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就辦一個演唱會來搶救啊!」 比「當甚麼長」更好!經過余國信這幾年的鄰里開講,在小攤、小店、阿伯、阿婆之間,文資維護,環境保護等觀念,不會像來自另一個星球。 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八色鳥,不是五色鳥耶,八色鳥,對啊,有八種顏色那種鳥,這個這個台灣快沒了,馬來西亞,牠住馬來西亞,那邊熱的時候,過來我們這邊度假,台灣快沒了,剩2百多隻,來給我們看一下。」 舊洪雅鄰居:「喔陳昇!」舊洪雅鄰居:「欸,陳昇!」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對啊對啊,以前我們在這裡辦搶救古蹟,這次換去幫雲林,很大的部分,都是我被人家教育啦,因為有很多在,這個社會的做人處世,或者在怎麼把這些理念行銷,他們會再繼續教我說,你這樣直接拿給人,人家不會接受,你要怎麼改,怎麼說。」 現成一個例子,就是舊洪雅隔壁的老藥房、古董店。舊洪雅鄰居:「他很熱心,我進來這裡住以後,他都常在處理後面市場問題,很打拼、很認真,是因為你來,我心一直燒起來,這叫做熱心吧!」
    2006/04/22 22:3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