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外遇阿兵哥性侵歌神大谷翔平空軍性侵性騷擾汪峰愛情史水原一平苗栗市激戰
  • 搜尋:

    北京 習近平 結果共1,579筆

  • 「俄」勢力再擴大?尼日撤美軍協議 普欽傳五月訪北京

    俄羅斯總統普欽順利高票連任第五任,儘管西方一面倒譴責選舉不公正、不民主,但包括中國、印度、北韓等國都表示祝賀;在非洲,這幾年軍事政變的國家,包括布吉納法索、馬利和尼日,在政變後都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普欽連任恐更強化這三國的立場。西非的尼日就宣布,立即廢除與美國的軍事協議,當地是美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重要的反恐行動基地,未來如果尼日也倒向莫斯科,非洲大陸恐出現新的地緣政治權力平衡。
    2024/03/20 19:59
  • 爭選票!川普喊:中國電動車加稅百分百 北京關注選情

    美國大選進入拜登與川普這兩名老對手的決戰,北京當局雖然官方保持中立,官媒卻是嘲諷值拉滿,左批美國民主低效,右嘲兩黨惡鬥。中國網友則挖苦稱,這場選戰是「耄耋(音同帽蝶)對決」,也就是七老八十的老摳摳互打。兩人雖然不斷針鋒相對,但對中國的強硬姿態卻頗為一致,川普上周更點名中國電動車,強調只要選上,就會對繞道墨西哥進口美國的中國電動車,開徵百分之百關稅。在當前中國房地產熄火,必須仰賴電動車外銷拉抬經濟的情況下,川普這招可謂是打蛇打七寸,同時收割一大片美國民心。
    2024/03/18 19:53
  • 傳習近平五月訪問法國 與馬克宏進行會晤

    根據彭博新聞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望在五月期間訪問法國,出席中法慶祝建交六十周年的重大活動安排。TVBS駐北京特派記者陳韻雯今(1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葉佳蓉線上訪問說明,「在2023年馬克宏成為疫情之後,第一位訪問中國大陸跟習近平見面的歐盟元首,再來就是今年二月份,大陸的外長王毅訪問法國跟馬克宏見面,當時就傳出要為高層訪問鋪路,根據彭博新聞指出,習近平可能在五月份訪問法國,出席中法建交六十周年的重大活動,且馬可宏計畫在巴黎接待習近平,並將討論包含貿易爭端還有俄烏戰爭的問題。」
    2024/03/18 15:25
  • 那個男人想重返白宮 中國對川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美國上週迎來關鍵「超級星期二」投票,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在隨後的國情咨文中,闡述他的國家優先事項,目前大選局勢幾乎底定,將由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次對戰拜登,而無論任何一方獲勝,未來都將繼續推動一系列強硬的對中政策。面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男人,外媒指出、北京對川普有機會重返白宮一事,存在著既擔心又有些與期待的矛盾心理,害怕重返大位的川普,對中政策會更強硬和難以預測;同時卻也期盼他的上台,能讓中國從地緣政治局勢中,獲得某種程度的利益與好處。
    2024/03/11 13:50
  • 男子駕車衝撞中南海!離習近平辦公室僅1公里 他曝車主身分不簡單

    一年一度的中國兩會(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3月4、5日在北京開幕,怎料10日晚間爆出一輛本地轎車竟衝撞位於北京西城區西長安街的中共重要辦公機關所在地「中南海」,駕駛隨後則遭大批保安人員拖走,但影片已在社群網站上瘋傳。
    2024/03/11 09:55
  • 習一權獨尊!閉幕總理記者會喊卡 GDP要「保5」

    中國大陸兩會周一在北京召開,今年雖已走出疫情、沒有閉環管理,但與會者仍要接受核酸檢查,兩會會期也仍維持疫情模式,也就是與疫情前的兩周相比,砍掉一半。而大陸總理李強在這場上任後第一次的政府工作報告裡,多數指標都只沿用過去,包括經濟增長目標「保五」與去年相同,軍費與赤字的增長目標也都和去年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30多年來,連續5任總理都參與的兩會後總理記者會,在沒有任何理由下取消了,這不但讓中共高層透明度再下降,也被外界視為習近平進一步專權的象徵。
    2024/03/05 20:00
  • 習近平要動武?陸人大報告刪「和平統一」 今年軍費支出增7% 

    近來台海緊張局勢升級,今(5)日召開的中國大陸第14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上,北京當局公布2024年軍費開支將增加7.2%,工作報告中也刪除了去年的「和平統一」措辭,僅保留「堅定推進祖國統一事業。」
    2024/03/05 12:44
  • 陸全國政協會議開幕 王滬寧涉台發言「僅一句話44字」

    中國大陸十四屆全國兩會,今天(3/4)下午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由全國政協會議率先進行,根據央視直播影像,包含習近平等多位黨政軍高層,全都出席並聆聽工作報告。其中身為全國政協主席的王滬寧,也發表其工作報告,長篇大論的文字內容,卻僅僅只在第五點統一戰線報告中,以一句話,一共44字提及與台灣相關的事務,「圍繞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等協商建言,舉辦第六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助推兩岸融合發展。」
    2024/03/04 17:51
  • 中國大陸兩會3月4日登場 2特點藏2轉折

    北京一年一度的全國政協、全國人大會議即將在3月4日、5日登場,但在政治局會議前,本次北京兩會籌備期中已現低調籌備、行動前移兩大特點,還隱伏了兩個重要轉折。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29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表示,「有港媒分析,這次的兩會似乎呈現『兩大特點』跟『兩大轉折』,兩大特點指的是『低調的籌備』,因為以往各大官媒會在兩會前夕開始預熱,並造勢各種相關報導,或專家、學者會透過論壇會獻策和總結相關可能的焦點話題,但這次明顯非常的低調,再來就是『行動前移』,指的是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召開的政府工作會議,提前到一月下旬,甚至有些重要的會議就在春節前後陸續召開,這兩大特點港媒認為,就是因為現在中國大陸經濟是進到改革開放之後,第二嚴重困難的時期,內部的經濟下滑超過預期之外,且對外關係也不佳的情形,導致讓大陸想要唱響光明論都非常困難,故低調的籌備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風險。」
    2024/02/29 15:59
  • 中國修訂《保守國家秘密法》覆蓋範圍擴大 外企風險增

    國安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治國方針的重要一部分,而中國27日通過的新版保密法,也提及習近平的「總體國家安全觀」主張,讓外界更憂慮北京對資訊的牢牢掌握。專家又怎麼看?
    2024/02/28 13:06
  • CNN揭「拜習會」內幕 習近平承諾拜登:不干預美今年大選

    《CNN》30日獨家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1月在舊金山「拜習會」時告訴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北京不會干預美國今年的總統大選,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周在泰國會晤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時,也重申此事。
    2024/01/31 09:55
  • 澤倫斯基邀請習近平 參加「和平高峰會」

    俄烏戰爭至今接近2年,始終沒有看到停戰曙光,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辦公室副幕僚長卓夫科瓦近期就表示,烏克蘭已邀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計畫在瑞士舉行的世界領袖「和平高峰會」。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29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說明,「烏克蘭官員表示,烏克蘭肯定會邀請大陸最高層級,也就是習近平參加此次峰會,因為中國大陸的參與對於烏克蘭來說非常重要,烏克蘭也會讓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們參與,讓他們向大陸傳達參加高峰會的重要性。」
    2024/01/29 16:04
  • 深入美國後院!王毅訪巴西.牙買加 加強投資南美

    被稱為「美國後院」的中南美洲,是中國大陸近年來積極深入觸角的領域,包括透過「一帶一路」,成功在拉美33國當中,連結超過6成、共21個國家,並投入超過1300億美元,參與當地基礎建設;2005年以來更借出123筆、超過1360億美元貸款,成為當地最大債主。進入2024年,北京當局更積極「發功」,外長王毅新年第一趟出訪,就來到巴西與牙買加,要從經貿甚至政治上,加強與南美洲連結。
    2024/01/19 19:51
  • 「魅力攻勢」招手外資 李強達沃斯喊陸經成長超標

    在全球局勢趨向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國大陸的經濟是否果真回穩,並重回成長道路?中國大陸總理李強週二(1月16日)在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率先披露中國去年GDP增長成功「保五」,甚至來到5.2%超越目標值,藉機向全球投資人招手。但中方的經濟數據能否反映真實,外界存疑,再加上習近平於北京唱出不同調,高喊加強金融監管,這讓外界對中國發展仍抱持疑慮,觀望氣氛更濃。
    2024/01/17 19:49
  • 「陸政治地位最高台灣人」張克輝今火化 習近平親自送別

    中國前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在台灣彰化出生,被譽為「中國政治地位最高的台灣人」,他11日下午3時在北京過世,享耆壽96歲,遺體今(17)日在北京火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多名黨政高層都到場送別,向家屬表達慰問。
    2024/01/17 17:20
  • 賴上蔡下!北京拒絕對話、挖邦交國 何瑞恩:對臺政策不會變

    賴清德政府5月上任後,美中臺關係會有什麼樣的改變呢?TVBS評論員余文琦,訪問華府智庫的兩岸專家何瑞恩,認為北京短時間內,恐怕不會和賴政府對話。因為習近平不會承認,過去8年對臺政策錯誤。此外何瑞恩也以諾魯斷交事件為例,認為即使賴清德上台,北京對臺施壓的政策,不會改變。
    2024/01/17 13:07
  • 賴清德勝選!英媒:西方應正視台灣抗中勇氣 捍衛國際秩序

    英國「泰晤士報」今天發表社論就台灣大選結果指出,西方民主國家絕不應忽視台灣民眾反抗北京威脅、謾罵及侵略作為的勇氣,美國及盟友也應清楚表明捍衛以規則為基礎國際秩序的決心。
    2024/01/16 08:26
  • 臺灣大選打擊北京! 前白宮官員:短期內武統可能性仍低

    全球關注臺灣大選,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網,就在美國東岸的黃金時段,大篇幅分析賴清德勝選後,對美中臺三方局勢帶來的影響。CNN找來的美國專家認為,臺灣的民主選舉,打了北京的臉,因為中共最懼怕的就是公民擁有權力;只是對兩岸有沒有可能爆發戰爭,前白宮官員認為在短期內武統臺灣,或許不會是習近平的選項。
    2024/01/14 17:52
  • 「對習近平做萬全準備」 侯友宜:任內不觸及統一問題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今(11)日舉辦國際記者會,共有30個國家、173位外國媒體記者到現場參加。針對紐約時報記者提問,如何評價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若習近平邀請去北京是否會去?侯友宜回應,現階段與馬政府狀況不太一樣,「在我任內不會觸及統一問題」,並稱,「無論習近平是什麼樣的狀況,我們會做好萬全的準備」。
    2024/01/11 10:07
  • 馬英九稱就兩岸關係必須相信習近平?《德國之聲》專訪全文曝

    台灣大選在即,前總統馬英九接受DW專訪。去年才訪中的馬英九反覆強調,他8年任內台海平靜無波,現在的備戰思維恐帶來災難。他也提到了兩岸統一的條件就是和平跟民主,要由人民決定,並強調要試圖說服北京,「以武力作為最後的手段,可能永遠也得不到台灣。」
    2024/01/10 16:52
  • 習近平新年致詞 提到「台灣問題」言詞強勢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發表2024新年致詞時提到,「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再度展現出統一台灣的企圖,而今年習近平的口吻比去年更加強硬,讓外界認為,是反映出對台灣選情的焦慮。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把中國大陸放在大國外交,也就是中美競爭的全球政治架構當中,就會發現過去這幾年,尤其兩岸關係降到谷底的情況下,中國大陸對台政策已經開始走自己的路,也就是慢慢地思考中國大陸應該要採取什麼樣的對策,來面對台灣現在的一些變化,而台灣的變化如果都沒有辦法進行溝通的話,北京當局又應該要如何繼續往前走,有兩個重點要注意,第一個、北京當局的對台政策在過去8年當中,逐步地出現一個雛形,也就是越過官方的交流,試圖跟台灣社會內部進行融合,第二個、對外盡可能地避免台獨或台獨的主張在國際社會上得到更多的支持,這一點在國際政治上對台灣確實有造成壓力跟限制,但也必須回過頭來說,對內跟對外,目前北京當局的對台政策,看起來越來越像是自己走自己的路,也就是不太考慮台灣的反應。」
    2024/01/02 14:40
  • 懸缺2個月 習近平任命海軍將領任新防長

    大陸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29日在北京閉幕,習近平簽署五項主席令,包括任命新的國防部長,新部長也是大陸首位海軍背景出身的國防部長。
    2023/12/30 13:25
  • 離大選兩個多禮拜 習近平:祖國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反對台分裂

    距離我國2024大選僅剩17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在北京紀念毛澤東冥誕130周年活動上老調重彈,稱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堅決防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學者分析,若被中國視為「台獨頑劣份子」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勝選,北京可能強勢施壓讓他「犯錯」,接著對台灣發動「重擊。」
    2023/12/27 10:56
  • 「北京將統一台灣!」習近平驚吐!美估中共2025攻台 白宮表態了

    美國總統拜登上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美國官員透露,中方事前曾要求拜登在會後公開發聲明,說美國支持中國與台灣和平統一的目標、不支持台獨,但白宮拒絕中方要求。
    2023/12/21 08:50
  • 傳習近平向拜登表達將統一台灣 白宮:非新鮮事

    美媒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時表明北京將會統一台灣。對此,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表示,習近平對統一的渴望不是新鮮事,美國一中政策不變,不支持武力改變現狀。
    2023/12/21 06:1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